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

泰州可胜科技有限公司:泰州可胜科技有限公司招聘信息

  • 来源:互联网
  • |
  • 2024-10-20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昌硕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南京群创光电有限公司、北京怀柔大地电气有限公司等企业提供就业岗位10700个,涉及操作工、绣花业务员、缝纫工等岗位; 江苏省泰州市可胜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普通岗位10000个; 贵阳市乌当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可提供就业岗

泰州可胜科技有限公司:泰州可胜科技有限公司招聘信息

 

昌硕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南京群创光电有限公司、北京怀柔大地电气有限公司等企业提供就业岗位10700个,涉及操作工、绣花业务员、缝纫工等岗位; 江苏省泰州市可胜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普通岗位10000个; 贵阳市乌当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可提供就业岗位5000个,主要以大数据需求量为主,其余岗位为普工;

…… 为完成我州提出的转移11万贫困劳动力就业的要求,今年6月12日至18日期间,州委常委、副州长张世荣,州政府副州长邓修宇带领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人员,分别实地走访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与江苏省南通市、昆山市,广东省佛山市、惠阳区等地人社部门及部分用工企业洽谈劳动力转移事宜,共协商收集就业岗位53198个。

此外,全州人社系统还派出工作队到北京、福建、山东等省市,以及省内贵阳市、贵安新区等地洽谈劳动力转移,足迹遍布大江南北 截至7月31日,全州各级人社部门为精准贫困劳动力协调提供就业岗位12.79万个(省内可吸纳就近就地专业就业岗位22964个),超额完成了州委、州政府交办的任务。

实现精准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46202人,其中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转移就业5360人 一人就业,带动一个家庭脱贫今年以来,州人社局以深化改革为主线,以脱贫攻坚为目标,认真落实就业扶贫政策,全力抓好精准脱贫,技能培训有效推进,转移就业取得阶段性成效,扶持创业力度空前,有效保障了贫困劳动力搬得出、稳得住,实现了稳定就业。

在全州脱贫攻坚这场战争中,践行了人社部门的担当

我州组队赴广东佛山市,与当地人社部门及用工企业、人力资源中介机构洽谈劳动力转移事宜 大江南北找岗位,服务群众好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涉及千家万户,是件天大的事 黔西南州地处滇黔桂石漠化片区,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任务艰巨。

截至2015年底,全州共有贫困人口43.23万,全州8个县(市)、1个试验区,7个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贵州省4个同步小康最困难县中,黔西南就有3个,分别是望谟、册亨和晴隆;全省由省领导牵头帮扶的20个极贫乡镇,黔西南就有4个。

可以说,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黔西南是贵州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面对严峻的形势任务,以及本地企业吸纳就业能力不足的情况,州委、州政府决定,全州今年力争把11万贫困劳动力转移出来就业,易地扶贫搬迁就地就近安置就业1.57万人。

按照州委、州政府部署,州人社局精准定位脱贫攻坚使命,高位推动就业扶贫工作,从局班子成员到一般干部职工都深刻认识到脱贫使命,每位干部职工都认真履行肩上承担的重要职责,在人社系统形成了“全民皆兵”“全员上阵”的强大动力。

为完成转移贫困劳动力11万人和易地扶贫搬迁转移就业1.57万人的重要任务,确保脱贫攻坚工作顺利推进,让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就业、能致富在州领导的带领下,州人社局先后派出两个工作组,分赴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与当地人社部门及部分用工企业洽谈协商,仅用10天的时间,协商到就业岗位6.6万个。

通过全州人社系统的积极努力,共协调提供就业岗位12.79万个 随后,州人社局专门召开会议、下发文件,明确各有关部门的主体职责,将扶贫、农委等部门纳入11万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作战主体,对纳入1.57万易地扶贫搬迁户转移就业,分步实施、挂图作战、合力推进。

截至目前,精准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4.62万人,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转移就业5360人 在就业扶贫转移安置工作中,人社部门带头主战冲锋,全力妥善安置贫困户就业在基层事业单位招聘中拿出117个职位,招聘贫困家庭子女;组织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专场招聘会15场,302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2.1万个,达成就业意向587人;大力帮助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在省分配的250名基础上,我州专门增加了90个名额,以解决贫困家庭高校毕业就业见习问题;适度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解决贫困劳动力中无法输送到企业就业的问题,在全州开发公路养护、农村保洁、治安巡逻、山林防护、学校安全管理等公益性扶贫岗位,以及城镇城管、环卫、园林等政府公益性岗位,就地就近安置贫困家庭350人就业。

州人社局部分班子成员与望谟县麻山镇群众共商乡村发展倍增计划 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州人社局开具一份份政策“干货” 围绕“雁归兴贵、共建共享”的主题,大力实施“雁归兴贵”计划,深入开展农民工关爱工程,州人社局机关党委与我州外出务工人员、务工所在地人社部门和务工单位结对建立临时党支部,关注、关心、关爱外出务工人员,及时为外出务工人员宣传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以及提供“温暖之翼·爱心在飞”农民工包机活动机票,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在连续四年开展的“温暖之翼·爱心在飞”农民工包机活动中,享受包机优惠政策的农民工4260人次,2015年引导外出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5.4万人2016年春节期间,包机活动共投入190万元,其中财政补助机票176.53万元,1333人次享受包机优惠政策。

依托“温暖之翼·爱心在飞”农民工包机活动,让农民工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很多外出农民工纷纷回乡创业,以方便照顾好家庭、老人和孩子通过几年来的持续宣传和强化服务,目前我州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达5.7万人。

与此同时,州人社局开展“金州创富大讲堂·乡村能人培训”,邀请省内专家前来开展种植、养殖、民族刺绣等培训,着力打造一支创业致富带动能力强、在群众中有威信、促进农村和谐稳定的乡村能人队伍综合多次培训,受益1.8万乡村能人,取得了发挥乡村能人创业致富的示范作用、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成效。

在全州范围开展的“订单式”技能培训,将大山地旅游与大扶贫战略行动有机结合起来,围绕我州特色产业和企业用工需求,大力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等专题培训,组织开展贫困家庭学生职业技能培训,积极为贫困家庭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开展劳动技能培训2200人。

利用服务业就业容量大、带动就业效率高的特点,引导贫困劳动力转向旅游服务等服务业就业,组织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5400人今年以来,结合精准扶贫工作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21万人,开展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规范化技能培训2.40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68%。

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等方式,先后扶持失地农民和返乡农民工创业5272人,扶持资金达3.33亿元,很多农民工实现了创业梦,成为家喻户晓的创业典型其中,兴仁县新龙场镇万金养殖场场长陈万金、安龙县荷都门业工贸有限公司经理谯田和贵州锦丰矿业有限公司复垦技术专员杨国玉3人获得“全国优秀农民工”荣誉称号;晴隆县怡丰源贵文化产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艺萍、安龙县神雕木艺有限公司总经理何仕发、贞丰县晓玉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执行董事长王朝勇等创业人员被评为“全省第二届返乡农民工创业之星”。

他们的的成功经历,起到了良好的引导返乡创业示范效应 对返乡有就业愿望的人员,州人社局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就业、能致富”的总体要求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举办专场招聘会,提供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帮助其在家门口就业。

对有再就业条件的家庭,每户提供不低于一人、培训时间不少于15天的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根据搬迁群众实际,对有创业意愿的群众可免费提供创业培训,通过创业实现就业;在黔西南州人力资源市场专门设立易地扶贫搬迁就业指导窗口,对有求职意愿的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进行实名登记,联系本地优质企业,结合搬迁群众实际情况,提供特设岗位,为搬迁群众就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对易地扶贫搬迁户中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新增公益性岗位优先给予安置;易地扶贫搬迁户通过创业实现就业,符合条件的可按规定给予最高十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易地扶贫搬迁灵活就业人员中的就业困难人员可按规定享受社会保险补贴;脱贫攻坚时期,兴义市、安龙县、晴隆县、望谟县拿出乡镇事业单位80个岗位对建档立卡精准贫困户尚未就业的子女进行专项招聘,学历放宽至大专,不受专业限制。

在望谟麻山,引导符合条件的麻山镇易地扶贫搬迁户通过创业实现就业,对于自主创业的,给予相关税费减免,享受当地创业优惠政策,符合条件的可按规定给予最高1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鼓励企业录用易地搬迁户中的“4050”人员和贫困人员,对符合条件的可按规定享受社会保险补贴。

对易地扶贫搬迁户中新创办和以吸收易地扶贫搬迁户劳动力为主的新办微型企业,按规定享受“3个15万元”的扶持政策 通过鼓励贫困劳动力自主创业脱贫,今年以来,州人社局共扶持411户贫困户创业,发放小额贷款2800万元,带动就业1052人。

结对帮扶,共建脱贫攻坚联合党支部 三重保障,遏制因病致贫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基,涉及生老病死,是件地大的事 “小病拖,大病挨,病倒才往医院抬”这是过去村民看不起病的真实写照为坚决打赢科学治贫、精准扶贫、有效脱贫这场攻坚战,州人社局制定了《黔西南州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实施方案》,将全州第一批实施易地扶贫就业帮扶16000人的任务按季度分配到各县(市、试验区)人社部门工作任务中,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和社会保障各项政策落实到位。

同时制定《黔西南州脱贫攻坚易地扶贫搬迁医疗救助保障水平实施方案》,通过实施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全面遏制和减少易地扶贫搬迁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全面保障易地扶贫搬迁户医疗救助保障水平。

除此之外,州人社局还出台了提高城乡贫困人口医疗救助保障水平推进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切实发挥医疗救助保障对防贫、脱贫的重要作用,推进精准脱贫对特困供养人员、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精减退职老职工、家庭经济困难的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的精神障碍患者参保,个人应缴费用由民政部门给予全额资助;对计生“两户”、特殊家庭户贫困户家庭成员参保,个人应缴费用由卫生计生部门给予全额资助;对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个人应缴参保费用,按人均不低于30元标准资助,所需资金由民政部门给予资助;对低收入家庭中的重病患者、重度残疾人以及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老年人个人应缴参保费用,由民政部门按人均不低于10元标准给予资助。

对于以上人群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特殊困难人群,州人社局以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为重点,按照“性质不变、渠道不变、整合使用”的原则,通过准确识别认定易地扶贫搬迁医疗参保对象、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医疗参保对象居住地参保工作、全面实施大病保险、实行“一站式”即时结报、全面实行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在现参保地与原参保地医保待遇享受就高原则,深入实施易地扶贫、易地脱贫。

组织建立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大病保险报销、民政医疗救助、计生医疗扶助、财政资金帮助的保障机制,坚持改革创新、鼓励探索实践;坚持整合资源,促进精准脱贫;坚持便民利民,实行即时结报;坚持政策引导,推进分级诊疗。

州人社局还全面推进实施大病保险,利用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为参保人员购买大病保险,对参保人员因患大病发生的医疗费用,由基本医疗保险按规定报销后,个人自付费用符合大病保险规定的政策范围,年度累计超过5000元以上的部分,纳入大病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三重医疗保障”是个什么概念?以义龙试验区顶效镇木陇社区村民张某某为例,因患肺癌,今年1月8日至3月15日,她在贵州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这次住院,医疗费总计为87254元,合计获得医保报销72750元其中,基本医疗保险报销66813元,大病保险报销5937元,她自己只支付了14504元,报销比例高达84%。

另外,黔西南州人社局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支持,充分利用信息系统平台,在2014年6月,顺利实现了全州8县(市)、义龙试验区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异地就医即时结算的基础上,又于2016年1月1日,率先在全省实现了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省内多家大型医院异地就医即时结算。

考虑到州内的安龙、册亨、望谟三县毗邻广西百色,两地山水相连,百姓往来频繁三县群众长期以来,一直有到百色右江医学院附属医院看病就医的习惯,黔西南州人社局早在开通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之前,便先行与右江医学院附属医院达成协议,开通了州内居民到该院就医即时结算的业务,极大地方便了广大患者。

医疗救助保障对象在县(市、试验区)内各级协议医疗机构门诊或住院治疗,实行“一站式”即时结报;异地就医保障对象,民政医疗救助及计生医疗扶助实行非即时结算服务方式跨地域、跨省区异地就医即时结算,解除了易地扶贫搬迁户对看病就医的担忧。

2016年8月,基本医疗保障、大病医疗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启动,全面兑现医疗救助各项政策州人社部门会同卫生计生、民政、财政等部门,督促医疗机构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加强资金监督管理,严控资金风险,定期分析资金使用情况,共同研究解决资金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资金安全运行,让民生政策真正得民心。

开展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 倾情帮扶,为麻山脱贫攻坚助力精准帮扶,是州人社部门助力脱贫攻坚的主动担当 望谟县麻山镇交龙村与纳良村是州人社局的联系帮扶点,在倾情帮扶望谟县麻山镇中,州人社局轮流派遣有能力有想法的年轻党员干部进村入户与局驻村干部共同开展脱贫攻坚工作,自带铺盖、自备干粮、扑下身子驻村扶贫,让每一个驻村的干部都能真真正正“住下来、带致富”,做到扶真贫、真扶贫,帮扶帮到实处,以实际行动来改变麻山的贫困现状。

按照州委提出的“五共”工作流程法,今年5月,州人社局通过干部下乡与群众共商共议,建立联合党支部,派干部驻村扶贫,带政策推易地扶贫搬迁、带方法助发展倍增,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5月13日,州人社局第一、第四党支部与麻山镇交龙村组建脱贫攻坚联合党支部,第二、第三党支部与纳良村组建脱贫攻坚联合党支部,除了“第一书记”和局派的驻村扶贫队员“脱产脱钩”到扶贫点做好扶贫工作外,将脱贫任务精准落实到党支部和党员。

从5月16日开始,州人社局在全州率先组建人社脱贫攻坚先锋队,全局干部职工轮流到帮扶联系点开展共商工作 通过驻村工作人员的调查了解,根据当地地理环境,可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等方式来实现乡村倍增,州人社局党组从州扶贫办积极协调10万元资金,从帮扶联系点精心挑选帮扶点4户农户作为致富带头人,购买牛羊65只送到家中,并签订“党建帮扶畜牧养殖管护合同”,镇政府、村委会、驻村队员共同担责,专门从省厅聘请专家为纳良村、交龙村当地的农户及种植养殖户进行为期半月的培训,确保贫困户收入倍增。

截止目前已增产牛4头、羊15只,收入增加2.1万元,通过带动养殖的方式来实现帮扶联系点群众收入倍增,州人社局又拨付帮扶联系点倍增经费15万元,带动7户农户发展养殖创收同时,州人社局资金扶持帮扶联系点村集体经济发展养殖业,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逐步消灭“空壳村”。

为了让贫困户提升自身技能,找准致富门路,州人社局外派驻村队员,通过深入开展摸底调查,找准群众缺什么、盼什么、能干什么,结合“十三五”规划,科学制定全村发展规划,谋划发展思路,采取扶持创业、带动村民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等方式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2015年5月28日,州人社局党组一行为麻山镇平和小学和交龙小学的350位学生,每人发放了50元慰问金,共计17500元同年8月28日,资助麻山镇交龙村、纳幕村、纳良村、平和村考取大学的9位大学生以及牛场村的3位高考生,给予每人5000元的现金奖劢,共计发放奖励基金60000元,并还为麻山镇敬老院的孤寡及智障老人发放了助听器30部、手机12台。

11月23日,州人社局党组成员组织黔西南州中医院各科室医师及专家在麻山镇举行义诊活动,免费为当地老百姓咨询、看病,并为党建扶贫联系点捐赠20套棉服、20套棉被及20袋大米,联合黔西南州中医院为麻山镇卫生院捐赠医疗器械731件。

为加快发展麻山镇扶贫联系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以麻山镇为申报单位,州人社局将涉及到扶贫联系点基础设施建设、道路交通、饮水管道、节能路灯、垃圾池等涉及金额900多万元的十五个项目申请向州交通、财政、水利、市政管理等职能部门进行项目申报,同时多方争取项目建设早日落地,使得扶贫联系点的基础设施得到改善。

针对麻山镇扶贫联系点贫困户缺少创业资金,向银行贷款利息较高、抵押申贷手续繁杂的情况,州人社局协调望谟县就业局,为贫困户办理“小额担保贴息贷款”,麻山镇扶贫联系点的3户贫困户成功贷款24万元,为贫困户创业脱贫致富和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经济保障。

2015年5月至今,州人社局扶贫工作队为麻山镇争取到各种经费89万余元,涉及捐赠帮扶、发放高考生奖励金、培训养殖项目、学校维修改建、发展村集体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等,受益近2000户10000余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下一步,州人社局将进一步通过共商,广泛细致地与群众共商乡村发展倍增计划,在与群众面对面的真切交流中与群众结成一条心,尽力把征求到建议思路意愿计划变成项目,结合实际为联系帮扶点“出主意、谋规划、跑项目、强产业”,同时激发群众谋发展、盼发展的内生动力,唤醒群众脱贫致富的责任意识,真正发挥脱贫对象的主动性、积极性,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倍增”。

短评:脱贫攻坚要做实“民心工程”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25次提到就业,19次提到保障,18次提到健康、医疗,14次提到扶贫、脱贫,14次提到民生 在脱贫攻坚中,补齐民生短板,做实“民心工程”,需要在就业安置、产业发展、子女教育、土地、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出台和落实配套的“真金白银”政策。

黔西南州委、州政府对至少“确保一户一人就业”及培训就业作出的硬性要求,做实产业和就业文章,正是体现了高度的民生情怀我们看到,全州人社系统筑牢民生之本的就业、提升就业能力的技能培训、遏制因病致贫的三大保障,均攸关民本,为群众所盼,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保障。

(图片由州人社局提供) 作者:记者 毛扬周 匡奇燃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