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

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院长

  • 来源:互联网
  • |
  • 2024-11-16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湖北是法学大省,也是法学强省,法学研究基础好,人才聚集。全省法学教育工作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聚焦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法治问题,聚焦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

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院长

 

湖北是法学大省,也是法学强省,法学研究基础好,人才聚集全省法学教育工作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聚焦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法治问题,聚焦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国际国内法律问题,聚焦中央重大部署、省委中心工作、社会热点问题,广泛开展法学研究。

他们,不断挺进法学研究前沿领域、攻克重大课题他们,立德树人,培养了大量德才兼备的法学人才他们,为推进全面依法治省建设更高水平法治湖北提供强大智力支撑省委政法委、省法学会推荐宣传10位代表人物,敬请关注

吴汉东吴汉东与人合著首部知识产权法教材寄语:读书、教书、写书,不卖书,以书为伴;学法、研法、立法,不违法,与法同行人物名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资深教授、博导2006年5月,在中央政治局第31次集体学习上讲解“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和制度建设”。

1977年恢复高考,27岁的吴汉东考取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86年,他完成研究生学业“我的硕士论文是新中国第一篇研究知识产权的学位论文”吴汉东的学术活动从罗马法到民法都有涉猎,但大部分时间专治知识产权,其中与闵锋合著的《知识产权法概论》是我国第一部知识产权法教材。

40多年来,他一直在知识产权园地教书、写作,辛勤耕耘,著有“当代中国法学家文库·吴汉东法学研究系列”七卷本2020年吴汉东获评“中国版权事业终生成就者”“以书为伴,书伴人生;与法同行,法行天下;释放知识产权制度‘正能量’,发出知识产权事业‘好声音’,这就是我——一个中国知识产权学人的光荣与梦想。

”吴汉东说

刘茂林刘茂林倡导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改革寄语: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培养致用之才,教师应修身明理;成就致用之才,学生须德才兼备人物名片湖北警官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教授、博导刘茂林研究领域为宪法学和立法学,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当代中国地方制度》等7部著作。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课题8项主持起草《湖北省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专家草案),获湖北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并实施其主编的《宪法教程》获第二届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奖二等奖,独著的《中国宪法导论》为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并获司法部“全国法学研究和教材”二等奖。

从教34年来,刘茂林不断提升和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理论人才和实务工作者。他是我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改革的倡导者和见证者,并积极参与历年司法考试大纲的制定、考试指南的编写和命题工作。

冯果冯果提出金融法“三足定律”寄语:“践行问题导向 回应时代命题”——荆楚法学必将为法治中国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人物名片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导从1992年至今,冯果在经济法学和商法学领域精心耕耘,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个人学术专著10余部,主持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重大项目十余项,多项成果获得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湖北省优秀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奖励。

代表作《现代公司资本制度比较研究》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公司资本制度的学术专著所著《社会变迁视野下的金融理论与实践》,阐释了金融法由纯粹的商法时代到经济法时代进而走入社会法时代的三阶段理论,提出了金融法“三足定律”。

在冯果等的带领下,武大法学院的学术影响不断扩大,2017年入选教育部“双一流”学科。他积极参与《公司法》《证券法》的起草和修订,为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贡献力量。

刘大洪刘大洪科研成果被广为应用寄语:虽今朝踽踽前行然矢志不悔,盼来日后生乘风破浪续写华章人物名片湖北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博导刘大洪出生于湖南省邵阳武冈市1981年,他考取湘潭大学,因成绩优异,成为我国恢复高考制度后首批免试推荐研究生。

他致力于经济法教学和研究,多年来笔耕不辍,硕果累累其中在《中国法学》5次发表学术论文,其科研成果被中央和地方党政机关广为应用其个人专著《法经济视野中的经济法研究》,是法学界将法经济学理论融入部门法研究的代表作之一。

在生活上,他严于律己,笃行不怠,每天坚持“三个一”:一小时学术前沿学习,一小时关心新闻时事,一小时强健体魄,几十年如一日刘大洪常教导学生,既要有“匠”的娴熟,也要有“家”的风采,法学理论与实践“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从教30余载,刘大洪教授已培养17届博士,24届硕士,许多学生在各自领域发挥骨干作用

李克武李克武始终坚守教学第一线寄语:法治中国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人物名片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导李克武主要研究领域为民商法、经济法及合同法、企业(公司)法、住房保障制度等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6项,独著、合著学术著作4部,主编著作3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多年来,李克武始终坚守在教学第一线,为本科生、研究生传道授业解惑作为研究生导师,他注重因材施教,帮助每一名学生定制个性化“培养方案”每月组织师门读书会,让学生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坐而论道2012年,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独立建院时,李克武任学院党委书记、院长。

在他带领下,数年时间里,法学院迅速树立良好的社会声誉他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他积极为政府、为社会贡献智慧,每年参与立法、司法论证与决策咨询数十件。

周叶中周叶中在全国宣讲法治2500多场次寄语:培育法治人才,厚植法治信仰,为书写法治中国的精彩篇章贡献力量!人物名片武汉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导2002年12月26日,在中南海为第十六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主讲宪法。

周叶中在武汉大学从教33年,以学术研究和教书育人为己任,曾主持或参与完成各类科研项目40多项,独著、主编或与人合著学术专著、教材50多部,发表专业学术论文260多篇代表著作《代议制度比较研究》入选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学术成果两次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一等奖等各类奖励40多项;立德树人,先后指导硕士、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研究人员近200人。

周叶中主编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统编教材《宪法》、全国法律硕士研究生统编教材《宪法》和教育部成人高等教育本科统编教材《宪法学》长期致力法治宣传,周叶中30多年来在全国宣讲法治2500多场次,包括到湖北90多个县市区开展法治宣讲。

姚莉姚莉主编参编多部法学核心教材寄语:为全面依法治国培养高素质的法治人才人物名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导1984年大学毕业留校后走上讲台,至今已执教30多年,为国家培养硕士、博士毕业生300多名,桃李满天下。

经她指导的博士研究生曾连续三届获评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姚莉主攻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司法制度和社会治理法学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求是》《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她主编的司法部法学统编教材《刑事诉讼法学》于2006年入选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多次再版重印;参编普通高等教育法学核心教材《刑事诉讼法学》、教育部马克思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刑事诉讼法学》、21世纪规划教材《律师法学》等。

姚莉在刑事程序法教研领域以及法学教育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我省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汪习根汪习根牵头起草人权白皮书寄语:为法治强国不懈探索人物名片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导,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汪习根主持中央特别委托重大项目以及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各类研究课题20多项在《求是》《中国法学》《法学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发表论文200多篇,数十篇被《新华文摘》《学习强国》等转载,出版中、英、日文著作近30部。

先后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中国高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湖北省级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各类奖励20多项,研究成果入选2020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主讲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网络资源共享课程。

受委托负责牵头起草3部中国人权白皮书草稿应邀赴联合国参与重要国际文件起草,有关咨询建议被载入联合国官方文件教书育人,桃李芬芳汪习根教授培养的学生,有的已成长为教授、博导或大学法学院院长及法院院长等

李牧李牧积极参与地方立法与决策咨询寄语:着力一流法治人才培养,助力法治建设行稳致远人物名片武汉理工大学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院长、教授、博导从教20多年来,李牧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作为武汉理工大学精品课程教学名师和法学专业特色专业责任教授,李牧一直坚守在教学第一线,推进法学教育教学改革,获得湖北省教研项目一等奖。

他发挥在行政法领域的研究专长,聚焦全省法治领域和平安建设重大问题,广泛开展理论和实务研究李牧先后在专业核心等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8部,主持和参加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近年来,李牧及团队积极参与湖北省、武汉市及其他市州立法工作,平均每年参加立法咨询论证30余项。

近5年来,他参与省市决策咨询20余次,赴省直部门、市区政府做法律辅导报告30余场,为全面依法治省和平安湖北建设贡献智慧力量

郑全新郑全新为长江汉江湖北段禁捕主持起草相关文件寄语:发挥湖北法学教育优势,大力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国际型”高素质法治人才,助力湖北高质量发展人物名片湖北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导郑全新主要从事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学与研究工作。

在相关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12部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湖北省社科基金等课题20余项从教30余年,他将教书育人视作最大乐趣,对三尺讲台永怀敬畏之心为让学生了解最新司法动态,郑全新将实际案例融入教学,引导学生开展辩论;将课堂搬到法庭,带领学生旁听庭审,对话法官;组织学生前往立案厅、律所、社区,鼓励学生为民服务提供立案咨询、指导及调解。

将法律服务视为重大使命,对社会治理常怀赤诚之心他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围绕立法咨询、论证、评估和法律修改等,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2020年,受省农业农村厅委托,他主持了《关于长江汉江湖北段实施禁捕的决定(草案)》的起草。

来源:湖北日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