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研究生院:华中科技研究生院官网招生
正本清源。
来源 | 考博圈(ID:kaoboquan100)岛读:9月2日,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陈泽民,在西十二教学楼,某教室的黑板上,写下血书后,从五楼一跃而下在那之前,他的个人QQ空间更新了一封名为《狗血的研究生生涯》的文章。
根据陈泽民妹妹的微博,陈泽民跳下的一瞬间,非常决绝学校并非毫无察觉,发现端倪后已在楼下准备了气垫等救助设备,但他选择了另外的位置,面朝下,跳了下去9月4日下午,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外宣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表示,校方对此非常悲痛和惋惜,学校目前正全力配合公安机关进行调查,并协助涉事学生家属处理善后事宜。
研究生、跳楼,这2个词放在一起,格外令人扼腕痛惜。而27岁的河南滑县男孩陈泽民,却选择决绝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在那之前,他的个人QQ空间更新了一封名为《狗血的研究生生涯》的文章。
我们的研究生教育怎么了?刚刚,看到这么一则消息:华中科技大学一陈姓研究生因延期毕业、学业压力大、与导师相处不甚融洽等原因,跳楼自杀了该研究生在自杀前,曾写下一封长达七页的遗书《狗血的研究生生涯》,看完这封遗书,让人感慨万千。
同时,由不得使人想起了2017年自杀的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杨宝德杨宝德的自杀,其原因同华科大的这位陈姓研究生自杀可谓大同小异!如果我们把眼界再放宽一些,会发现,这几年各种媒体上报道的研究生自杀的案例还少吗?由此,我们不能不问一问:我们的研究生教育究竟怎么了?
一、华科大回应:校方正全力配合警方调查针对网传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陈泽民跳楼自杀一事,9月4日下午,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外宣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表示,校方对此非常悲痛和惋惜,学校目前正全力配合公安机关进行调查,并协助涉事学生家属处理善后事宜。
9月3日晚,陈泽民妹妹陈泽安(化名)称,事情发生后,9月2日,她和父母赶到学校处理后续事宜,3日,他们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相关领导沟通,陈泽民遗体已被校方送至殡仪馆。
(陈泽民研究生宿舍)在陈泽民的抽屉里还有牛肉干,这是今年春节返校,爸妈给哥哥包里塞的节俭的他,还没有吃完二、长达7页的遗书,字数堪比一篇论文听说还有血书,这也太吓人了7页的遗书,血与泪的控诉控诉什么呢?是研究生制度,还是导师,还是他自己心里太脆弱?。
这篇稿子相对详细地介绍了研究生生涯,包括任务安排、奖学金评定、公司做事、徐老师的说法、石老师的“关心”、校招与论文、遭遇等7部分而在文章最后,则感慨:“一个天生视力三米外看不清别人的脸的人,跟人说又有谁在意;父母为此付出无数的汗水,如何回报;华科计算机就业率很高,没找到工作是什么处境;两年来,每日翻来覆去睡不着。
该怎样”根据署名,这篇文章写于2019年6月27日,9月2日早上7时许,陈泽民的QQ空间更新了此文;随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又有两次更新其中,早上7:39,更新的是两张教室的图片,黑板上疑似用鲜血写了一段话,直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两名老师。
随后,这篇文章在微博上迅速发酵有网友称,导师有错,都是延期毕业惹的祸;有的则称,导师其实并没有太过分,学生心理素质有点差而更多的声音,则是惋惜,惋惜一位即将成材的青年学子,为何走上这条路?有网友看了遗书内容,整理了这么一段话:。
硕士最惨的都被他遇上了先被导师甩给二掌柜,又被导师甩手卖给公司一个月300做苦力,到头来又赶着做毕设免得影响导师招生名额;等到答辩,发现二掌柜是答辩委员会主席,又被一顿威胁乱整这老哥千辛万苦考两次好不容易上了华科计院,没想到真遇到一帮学术老鸨。
今天早上爬到华科西十二大楼,从五楼跳下,之后被送到省中医抢救巧的是,开学第一天,华科校长李元元就在这栋楼里听新学期第一课从遗书上看,这位同学实在是太难了前面是博导不管自己也就算了,还被自己的博导卖个公司,风里来雨里去,来回两三个小时。
两个月只发600补助后续实习时“银行卡上依然是一月发三百”而在公司实习期间,陈泽民不打车,担心公交慢,就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骑行1小时去实习再说到奖学金事件,成绩最好,只给评个三等奖(4000元)其他人均是二等奖学金(8000元)。
从《狗血的研究生生涯》一文中,看到多处陈泽民对于奖学金的争取、关于实习工资的争取比如老师说“陈泽民你的三等奖学金(4000), 其他都是二等(8000)”,对于一个学生来说,4000元相差不多,但也不少。
如果是一个家庭条件不太好的学生来说,都够好几个月的生活费了另外一个“与众不同”,是陈泽民患有白化病他的头发先天呈金黄色,皮肤比普通人更白些,并患有严重弱视按照其自述书上说,是“一个天生视力三米外看不清别人的脸的人”。
刘轩和宋静都说,平时看电脑他需要趴在屏幕前,甚至需要放大镜的辅助但即便这样,他依然考班级第一而且从几年前的政策开始,国家不再免费就读研究生,而是收取学费,然后以奖学金的形式发放补贴以此来鼓励促进研究生搞学术,搞科研,此举是为提高研究生整体素质。
而不是为了混个文凭但是,在某些导师眼里,就不这么想了本来奖学金是以成绩评定的,公平公正,学习差,混日子的不拿奖学金也是理所当然的但到了导师那里就是任人唯亲,好处都是自己人的先从奖学金,再到最高的科研补助,最好的实验设备,最新的笔记本电脑。
剩下的残渣剩饭才会给你曾经看到过一篇文章,学术“近亲繁殖”有这么一段话,让我记忆深刻:我们不能否认,在更大范围内的学术群体中,由于“近亲繁殖”所带来的创新能力下降等现象同样普遍但是,如果我们只将目光集中在所谓“近亲繁殖”率,而不从根本上消除“近亲繁殖”的政治因素,如官本位、裙带主义与山头主义等,那么,学界“近亲繁殖”的土壤将依然肥沃,而这也将使高校乃至国家在限制学术“近亲繁殖”危害性方面的努力付诸东流。
当然,话话又说回来,近亲繁殖只是对学术发展的危害而这一次,不光是一个年轻人的光明的前途,就连个体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没了太让人痛心三、放弃本校保研,复读一年考上华科研究生1992年出生在河南滑县的陈泽民,曾是“全村的骄傲”。
他的妹妹陈泽君(化名)告诉记者,他们的父母均务农,且身体不好,父亲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母亲有高血压和心脏病,均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所以,家庭条件不是很好但哥哥很争气,本科就读于河南农业大学,每年都拿到一等奖学金,基本没太让家里操心。
在陈泽君心中,大她8岁的哥哥不仅是亲人,还是她的人生导师而陈泽民本科班班长刘轩(化名)同样对他的品学兼优记忆犹新刘轩告诉记者,本科期间两人住“对门”,关系很好陈泽民学习好,基本回回班上第一,谁有啥不会,他都乐于解答。
2015年,本科毕业后,有同学工作了,也有同学考研了,陈泽民那一年原本可以本校保研,但他还是决定放弃,复读一年,考上了计算机专业更强的华中科技大学四、来自网友的评论(部分选自知乎)1,第一位网友比较理性,呼吁大家中立看待:。
2,第二位网友,也是一个研究生退学的人。人生应该乐观一点,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天无绝人之路!
3,第三位网友:活路无数条,死路只有一条。如果想不开了,私信我,我可以和你聊天
4,努力这么多年,换来这样的结果,真的很难过以前看到类似事情会觉得会不会是学生本人抗压能力太差;自从上了研究生我才发现作为一个研究生来自各方的压力是真的可以压垮一个人的意志所以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一定要想各种排解不能做傻事啊。
5、学校的老师也是人,只要是人,就有社会性,为什么接受社会染缸却不接受学校染缸?谁给的这种偏见?我只想说,你得到的任何后果,都是你自己选择的结果,但凡那种说没有选择的余地的人,都是给自己卸责任如果一句死者为大,便不能再去评说,便不能以此事进行一些双向的讨论,未免有些道德压制。
如果说国内已经没有学术的净土,全都是腐朽的土壤我是不信的君且看:“布鞋院士”李小文:著名遥感学家、地理学家,中国国内遥感领域泰斗级专家李小文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攀登项目,国家973项目等重大遥感基础研究项目,1994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2000年获中国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
李小文教授在中科院研究生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研究生举办了遥感科学的系列讲座及专题讲座,指导了多名博士,硕士生,推动中国在短期内形成了一支具有创新能力的遥感机理的研究和试验研究队伍在培养学生方面,李小文有两个理念:一是有教无类;二是因材施教。
施一公:男,汉族,1967年5月5日生,河南郑州人,1989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1995年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博士学位结构生物学家、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欧洲分子生物学学会外籍会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外籍院士,2017年获第二届“未来科学大奖”之“生命科学奖”。
曾任清华大学副校长主要成就:在普林斯顿大学,他运用结构生物学、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手段,研究癌症发生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迄今为止,他在国际权威学术杂志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作为通讯作者在《细胞》发表11篇、《自然》发表7篇、《科学》发表3篇,这些工作系统地揭示了哺乳动物、果蝇和线虫中细胞凋亡通路的分子机理,已有若干研究成果申请专利,用于治疗癌症的药物研发。
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国生活了18年的施一公,2008年初全职回到清华大学工作,后来还放弃了美国国籍他的归来被认为是中国科技界吸引力增强的标志之一施一公说,中国一定要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学,吸引人才更要用好人才。
不管是研究生教育,还是博士教育,还是大学本科教育教育的唯一目的就是培养人才为国家输出人才而不是为了“钱”做学术,做科研,最重要的是心要正心正才能做好科研才能成为大师名师出高徒,只有真正的大师才能培养大师。
梅贻琦在出任清华校长就职演讲中提出:“一个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孟子说: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我现在可以仿照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理想岛近期热文Top 8】
Top 8 most popular articles▲▲▲我们为什么爱咖啡馆?1984年的中国,都发生了什么?金句不断,这恐怕是2019年最值得阅读的开学致辞!豆瓣评分9.4!央视这部大尺度纪录片,我以为是BBC拍的
为什么女研究生越来越多了?“女人美了才完整” | 这家上市公司的广告恶心到我了导师发了条朋友圈,问:你们是不是都把我屏蔽了?蒋方舟:“我人生目标是稳居二线”“求战者安,求安者亡”
单身硕博看过来!如果还没加入理想岛研究生交友群,请点击下方蓝色标题↓↓速速进群北大女硕士、87年、身高167,想找一个77至89年的男青年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别不是智商或财富,而是思考问题的层次关注公众号理想岛(ID:lixiangdao002),提升认知维度。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华中科技研究生院:华中科技研究生院官网招生
正本清源。
-
昌硕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昌硕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怎么样
上海昌硕电脑科技有限公司招聘信息昌硕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于2004年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康桥工业区投资成立,母公…
- 中讯科技:中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广东科技技术学院:广东科技技术学院是本科嘛
- 陕西科技大学附中:陕西科技大学附中官网
- 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有哪些?四年级
- 汇丰晋信科技先锋:汇丰晋信科技先锋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