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

武汉科技大学新闻网:武汉科技大学新闻网官网

  • 来源:互联网
  • |
  • 2024-12-18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即将过去的2023年你的武科大记忆是什么呢邀请您为武科大2023年度十大新闻、十大新闻人物投上宝贵一票!
十大新闻202301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

武汉科技大学新闻网:武汉科技大学新闻网官网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即将过去的2023年你的武科大记忆是什么呢邀请您为武科大2023年度十大新闻、十大新闻人物投上宝贵一票!

十大新闻202301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作为全省主题教育第一批开展单位,4月14日下午,学校在青山校区碧园会堂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大会。

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学校始终紧扣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主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决策部署,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把开展主题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坚持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等重点措施,深学、细研、真查、实改,高标准高质量推动主题教育,通过集中学习、专题报告、视频教学、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确保学校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学习全覆盖,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02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被确定为湖北省属高校一流学科重点建设学科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被确定为省属高校一流学科重点建设学科,并与湖北省教育厅签订建设责任书2月17-18日,学校召开一流学科建设推进会,组建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成立一流学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分管校领导、部门负责人分别签订一流学科建设目标责任书4月19日上午,学校召开一流学科建设专家咨询会,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为学校一流学科建设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主任4月23日,湖北省属高校一流学科建设工作推进会在我校举行。

我校作为重点建设高校代表发言,并与武汉理工大学签订部属高校对口支持省属高校一流学科建设协议5月31日,学校成立材料学部,优化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管理体制,成立了材料学部与国重协调领导小组,建立举校机制,整合跨学科、跨学院资源,汇聚力量统筹推进一流学科建设。

6月2日,学校印发《武汉科技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目标任务考核激励暂行办法》,实施重点建设任务“揭榜挂帅”,29个研究团队揭榜169项任务9月5日,学校召开一流学科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听取了人才引进、重大成果培育进展情况,审议武汉理工大学对口支持武汉科技大学工作清单、一流学科建设仪器设备购置计划。

11月7日,全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暨省属高校一流学科建设推进会在长江大学召开我校再次作为重点建设高校,围绕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以及一流学科建设作典型发言12月7日,2023年度省属高校“双一流”建设资金(第二批)到账,。

我校全年获得建设资金金额在全省排名首位03学校在全国的排名持续提升,在三大排行榜排名均位列湖北省属高校第一2023年,我校在艾瑞深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武书连中国大学排行榜、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均位列湖北省属高校第一。

4月6日,艾瑞深校友会网发布《2023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我校位列全国高校第84位,位居湖北省属高校第一,较去年名次提升1位此项榜单中,2020年我校排名第100,成为首个入围全国百强的湖北省属高校,2021年位列89名,2022年位列85名,2023年位列84名,。

连续4年排名提升,连续4年位列湖北省属高校首位5月30日、6月15日,武书连中国大学排行榜、软科2023中国大学排名发布我校皆位居湖北省属高校第一5月,艾瑞深校友会网发布2023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研究型),我校位列全国研究型高校第85名,位居湖北省属高校首位,较去年提升7位,共有56个专业上榜。

其中,1个七星级专业、2个六星级专业、10个五星级专业、15个四星级专业、28个三星级专业04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11个学科进入2023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上榜学科数均居湖北省属高校首位。

9月,我校继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临床医学、计算机科学之后,新增“环境/生态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以6个学科入围ESI全球前1%在湖北省属高校位居首位10月,软科发布2023“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

我校新增仪器科学、土木工程、生物工程、矿业工程、临床医学5个学科进入榜单,共有机械工程、仪器科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化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纳米科学与技术、能源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矿业工程、临床医学11个学科入选,上榜数量位居湖北省属高校第一。

近五年,我校入选软科世界一流学科的数量每年递增,始终保持在湖北省属高校之中上榜学科数量最多、综合排名最靠前05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省属高校唯一7月24日,教育部发布关于批准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决定。

我校主持完成的“‘铸钢魂 深交融 重挑战 强协同’冶金类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和我校作为第二参与单位申报的“面向海洋与制造强国战略的创新型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获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我校是湖北省属高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唯一获奖学校12月,我校众创空间3家在孵企业——武汉集智浩睿技术转移有限公司、武汉市赟巨科技有限公司和武汉武科伺服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月,我校今年新增“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招生、“公共艺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招生。

其中,与意大利福贾美术学院合作举办公共艺术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是学校首次获批艺术类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5月,由全国高校质量保障机构联盟(CIAQ)举办的首届全国高校教学督导工作优秀案例交流会暨教学督导员能力发展论坛在南昌举办。

我校获首届全国高校教学督导工作案例交流会学校案例一等奖06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二等奖,省属高校唯一7月,教育部公布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名单,由我校材料学部黄奥老师团队牵头的项目《高温工业轻量耐火材料制备及一体化设计关键技术与工业应用》

获得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是唯一获奖的省属高校12月,2023年度中国爆破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评审结果揭晓,我校系统科学智能爆破系统集成与控制团队以武汉科技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李琳娜教授为第一完成人荣获“技术发明一等奖”,钟东望教授带领的工程爆破团队作为参与单位荣获“科技进步特等奖”。

12月,教育部公布2024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遴选结果,我校《红色钢铁熔炉工程——高校基于校本资源推进“三全育人”的探索和实践》和《跨理论模式下网络依赖团体辅导的设计与实施》入选。

两项目均为湖北省属本科高校唯一入选课题,实现我校该项目零的突破10月,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批准,我校法学与经济学院袁年兴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中国成立后各民族人口流动与深度交融的动力机制研究”顺利通过2023年中期评估,并获得滚动资助研究经费40万元,项目总经费达到100万元。

这是我校首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滚动资助6月,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公布2022年度全国民族工作优秀调研报告奖我校获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2月,2022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公布,我校张一敏教授团队的“战略性钒资源全产业链利用关键技术与工程化应用”获得一等奖。

1月,我校材料与冶金学院先进短流程工艺与低成本高性能钢团队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变革性低碳钢铁制造流程理论与技术”获批立项该项目立项实现了我校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上的突破1月,我校高性能钢铁材料及其应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海洋工程用钢及应用性能”研究团队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可再生能源技术专项“20兆瓦级海上新型风力发电实现机理及关键技术”。

该项目由湖南大学牵头,我校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吴开明教授为项目负责人07获批首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省属高校第一11月,教育部公布了2023年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立项建设名单,“钢铁工业耐火材料新技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获批建设。

该实验室以我校为依托单位,联合奥地利莱奥本矿业大学、德国弗莱贝格工业大学等相关领域国外优势高校共同组建这是我校获得的第一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也是湖北省属高校中的第一个12月,科技部公布首批中国-非洲伙伴研究所交流项目名单。

《中国武汉科技大学-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尼日利亚圣约大学绿色低碳冶金领域伙伴研究所交流项目》获批立项我校是矿物、冶金、材料领域的唯一获批单位12月,学校举行澳大利亚校友会成立大会这是我校第一个在海外成立的校友会组织。

11月,第二十三届华侨华人创业发展洽谈会在东湖国际会议中心开幕开幕式上,我校副校长马腾与香港理工大学副校长赵汝恒代表两校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10月,在2023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江西会区)开幕式上,我校与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共建“低碳冶金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揭牌。

10月,我校国际交流合作处主办第二届中非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本次大赛以“科技创新助力中非伙伴合作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旨在激发中非青年创新创业活力,拓宽创新创业合作空间,培育打造国家级的中非青年创新创业合作平台。

08获“挑战杯”全国特等奖、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赛金奖,创造我校在此两项赛事历史最好成绩12月,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全国总决赛在天津大学落下帷幕我校荣获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4项,实现了学校在该赛事国家级金奖零的突破,创历史最好成绩。

10月,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落下帷幕我校获主体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三等奖4项,“揭榜挂帅”专项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黑科技”展示活动恒星级1项、卫星级1项,是我校首次获得特等奖和一等奖,创造我校本赛事历史最好成绩。

09学校举办系列活动庆祝办学125周年今年是学校办学125周年,学校精心组织开展了“人文校庆、学术校庆、情怀校庆、合作校庆”系列活动11月21日,是学校125周年校庆日,学校举行第九届沁湖鱼宴万余名师生和校友共赴这场冬日盛宴,共同庆祝学校办学125周年。

11月19日,学校在青山校区举行庆祝办学125周年暨高质量发展咨询会,总结学校办学成绩,共祝学校125华诞,共谋学校发展大计11月15日,我校冶金特色文献馆开馆由2003届级校友、武汉中盛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光勇以及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校友捐建,是学校继张之洞文献馆落成后的第二个图书馆的特色馆。

11月11日,第八届君子文化论坛在我校青山校区碧园会堂召开,主题为“君子文化的知与行”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君子文化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和我校师生300余人齐聚一堂,共话君子文化传承与创新11月10日,我校举办。

第五届创新与知识管理国际会议会议聚焦“数智时代的创新与知识管理”的主题,共邀请20余位海内外专家学者、实践者,共话共谋创新与知识管理的未来11月7日,我校校友、我党老一辈革命家郑位三故居陈列布展,在湖北省红安县七里坪镇马鞍山村郑位三故居开馆。

该展由我校城市建设学院刘伟毅教授团队设计布展,图文并茂地展示郑位三的生平事迹11月4日,“校友杯”足球、羽毛球比赛在黄家湖校区举行自全国各地的200余名校友参与这场体育嘉年华校友们在赛场上赛出风格,赛出友谊、赛出佳绩,在校园内“迎校庆、叙情谊、忆青春、展未来”。

10月24日,学校举办2023校友企业专场招聘会本次招聘会以125周年校庆为契机,以“校友助成长 就业赢未来”为主题,吸引了187家校友企业及重点企业前来揽才,提供就业岗位13000余个10武汉科技大学湖北省卓越工程师学院揭牌成立。

7月,武汉科技大学湖北省卓越工程师学院成立大会在青山校区碧园会堂举行我校是首批湖北省卓越工程师学院试点建设高校之一现已在录取的2023级研究生中择优选拔41人进入卓越工程师学院培养2023年,研究生作为项目负责人参加学术科技竞赛共获得省级以上奖励578项,较2022年增加64.20%。

其中,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获国家级银奖1项,铜奖3项;在第十八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主赛道获国家级三等奖3项、揭榜挂帅国家级一等奖1项、黑科技专项卫星级1项;在第二十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级二等奖5项、三等奖10项;在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获国家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22项,优秀组织单位奖5项。

5月,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十周年总结大会在上海召开会上,发布了中国研究生培养单位贡献力TOP100排行榜,我校位列第90名   11学校两个教师党支部、两个研究生党支部和两名研究生入选全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和“研究生党员标兵”培育创建名单。

7月,湖北省委教育工委公布全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和“研究生党员标兵”培育创建名单学校两个教师党支部、两个研究生党支部和两名研究生入选截至目前,学校共获批培育创建全国党建标杆院系1个、全国党建样板支部3个、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2个,全省党建标杆院系2个、全省样板党支部2个、全省“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2个,全省“研究生样板党支部”2个、全省“研究生党员标兵”2人,。

总数位居省属高校前列12四十年薪火相传 我校师生赴红安开展主题教育特色活动5月13至14日,我校党委组织部、宣传部、学生工作部、校团委组织125名入党积极分子赴红安县,联合红安县委党校、团红安县委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活动。

这是我校连续第40年,组织师生赴红安接受革命传统教育13沁湖体育馆投入使用11月,沁湖体育馆投入使用该馆占地面积32076.5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5248平方米,由比赛馆、训练馆、配套附属用房三部分组成。

该馆的投入使用填补了我校没有大型综合性体育场馆的空白14我校获批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1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2022年度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名单,我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成功入选这是继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之后,我校再次获批国家级知识产权营运平台。

十大人物202301

丁文红教授

她是材料学部教授12月,她获评国家卓越工程师,是湖北高校唯一入选者她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银奖1项、国家专利优秀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省部级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

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冶金行业优秀工程设计奖8项;先后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湖北省现代服务业领军人才、湖北省创新人才、中国钢铁工业优秀科技工作者;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57项,发表论文58篇

。02

张同存教授当选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他是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教授7月,他当选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是湖北高校本年度唯一入选者,也是我校第二位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他带领团队攻克了CAR-T细胞研发的核心关键技术,实现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CAR-T细胞药物的研发与转化,获得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建成覆盖全国多省市自治区的多中心临床研究与应用网络,成功救治800多例癌症患者,显著提高我国细胞治疗行业的研发与转化水平,有力推动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跨越发展;主持国家重大科技专项“863”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发规划“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科技计划重大项目等。

10余项,发表SCI论文150多篇,获批专利50余件。03

李享成教授团队

该团队是材料学部的科研团队,以80后、90后、和00后师生为主,团队成员全部拥有省部级人才称号,主要研究磁电功能材料与技术今年,该团队获批装备发展部和教育部联合创新团队(2023年-2026年),是我校在国家级创新团队类别“零”的突破,也是湖北省属高校首次并唯一获批的国家级“创新团队”。

团队今年还获批国家国防科工局基础科研重点项目、中央军委融合发展重点项目、区域重大攻关项目等,年立项经费超过2200万元,并牵头获批首批“国防类重点实验室”教书育人方面,指导学生获国家挑战杯三等奖、湖北省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等。

团队在国家关键技术攻关、科研平台建设、重大成果转化、人才培育等方面,均取得重大突破,为武汉科技大学国家一流学科建设作出重要支撑04

袁年兴教授

法学与经济学院院长、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中国成立后各民族人口流动与深度交融的动力机制研究”顺利通过2023年中期评估,并获得滚动资助研究经费这是我校首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滚动资助。

其团队还获批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以及我校首个国家级文科平台05

孟佳老师获首届“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

她是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教师7月,她获得首届“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是湖北省属本科高校唯一获奖教师她深耕基层就业工作11年,服务毕业生近7万人,1.2万余名学生投身基层,涌现出“全国最美大学生”“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闻健等大批基层典型;讲授就业指导课11年,。

获第二届湖北省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赛优秀奖;每年组织招聘会1000余场,服务招聘企业2500余家;助力毕业生在基层“好就业、就好业”,基层就业人数连年增长。06

刘昱副教授、付绿平教授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他们是材料学部教师今年分别入选中国科协第八届、九届“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刘昱,冶金工程系副教授,以第一/通讯发表SCI论文36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和湖北省博士后创新研究岗位资助项目等。

国家和省部级课题5项付绿平,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系教授,在材料领域国际著名期刊发表了70余篇论文,授权美国发明专利2项、中国发明专利40余项;先后获欧洲耐火材料研究中心古斯塔夫-爱立许奖章、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

二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优秀奖。07

张华教授获宝钢优秀教师奖

他是材料学部教授11月,在2023年度宝钢教育奖颁奖仪式上,他荣获本年度“宝钢优秀教师奖”从教20余年,他先后于2013年、2018年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22年获湖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023年。

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教育部、湖北省教研项目2项,发表教研论文1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湖北省教育厅重点研究计划和企业合作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SCI收录6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3项。08

谭伟教授获吴阶平全科医生奖

他是附属老年病医院教授9月他获吴阶平全科医生奖,是湖北省唯一获奖者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设立“吴阶平全科医生奖”,每年评选一次,本年度全国共有10名全科医生获奖在三甲医院从医27年,在国内率先开展妇科疾病介入治疗,先后受邀到全国各地讲学,为全国80余家医院。

指导各类介入手术3000余例,先后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三等奖”2次曾获“白求恩式好医生”“湖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武汉市十佳最美医生”“武汉市好医生”“感动洪山十大人物”“湖北省医德楷模”。

等荣誉。09

马浩然获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

他是城市建设学院土木工程专业2020级本科生,11月,他获得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该奖项每年在全国大学生中仅评选25名,其中本科生15名他连续三年综合测评专业第一,共40余门课程取得了满绩点的成绩,并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等各类。

奖学金;多次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二等奖等奖项;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一篇,收录EI会议论文一篇。10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获奖团队

他们是城市建设学院团队他们的作品“老有所“适”:老旧小区公共空间适老化评价与优化路径研究——基于武汉市136个老旧小区调研”,获得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主体赛特等奖,历史首次团队指导老师是徐虹、杨长发、郝斐然,团队成员是余欣灿、鄢玥琳、江晓宇、黎子铭、成琛、汤茗栋、周佳敏、段小妍。

11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赛金奖获奖团队

他们是材料学部团队他们的作品“负极先锋—高性能锂电池硅碳负极材料领跑者”获得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赛金奖,历史首次团队指导老师是高标、霍开富、张彦英、胡文峰、李建平、张会利,团队成员是徐一帆、田徐宛诗、杜鑫淼、尹子英、耿文潇、韦奕麒、刘泽锐、马雨馨、程柯杨、安卓尔。

12

阿勒哈尔·吐热斯别克、陈哲获2022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他们分别是城市建设学院土木工程专业2019级本科生,材料学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20级博士研究生8月,他们获得“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荣誉称号阿勒哈尔·吐热斯别克热爱祖国,志愿入伍被评为“四有优秀士兵”。

,荣获一次“集体三等功”、两次支队嘉奖,所在支队评为“先进靖宇中队”称号退伍后,他积极参与校园国防教育、志愿者培训、义务献血、迎新送毕陈哲曾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12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7项

,获国际学术会议优秀海报奖2次,获美国陶瓷学会杂志最佳论文奖和美国陶瓷学会Alfred W. Allen Award奖,并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国际耐火材料研究与教育联盟(FIRE)奖学金等。13

何光敏获全国内部审计先进工作者称号

他是审计处处长。12月,2020—2022年全国内部审计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他获“2020-2022年度全国内部审计先进工作者”称号。这是全国内部审计工作的最高荣誉。14

李亚伟教授获“湖北省先进工作者”称号

他是材料学部教授4月,他获“湖北省先进工作者”称号他曾先后三次率领团队参加ISO/TC 33(耐火材料技术委员会)年会,成功获批由我校牵头完成的第一项国际标准,实现我国耐火材料行业标准由“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质的转变;团队青年教师100%获批国家项目,团队多人获湖北省“楚天学子”称号;。

解决耐火材料行业的“卡脖子”难题,先后为近40家企业出谋划策,为企业解决生产实际的困难和问题,为耐火材料的科技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15

王炜教授获2023“荆楚好老师”

他是材料学部教授9月,他获2023“荆楚好老师”称号他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湖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作为负责人,打造了湖北省一流本科课程、湖北省教学团队,助力专业入选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

指导学生荣获全国大学生冶金科技竞赛特等奖等奖项31项;先后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冶金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1项1月,王炜教授家庭获2022年武汉市“最美家庭”荣誉称号。

。16

李莉教授获湖北省第三届“最美社科人”称号

她是法学与经济学院教授11月,她获得湖北省第三届“最美社科人”称号这是我校首次获评该项荣誉她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及其他省部级项目30多项,公开发表论文80余篇;撰写的调研报告多次获得湖北省委党建工作。

一等奖、省优秀调研成果奖等她成立武汉科技大学教授义工队,获批省级社工服务站,开展了近50项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服务对象达2万余人次,曾获得湖北省妇联“我与祖国共奋进-寻找最美芳华·70年70人”、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洪山好人”等荣誉称号。

。17

袁鑫博士获2023年“湖北青年五四奖章”

他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研究生袁鑫5月,他获得2023年“湖北青年五四奖章”,为获奖名单内唯一在校学生,也是我校学生首次获此荣誉3岁因车祸失去右臂,他靠单手敲代码,从本科到博士,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持并完成2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6项校级重点科研项目。

曾获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第十七届“大学生年度人物”、“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国家二等奖、宝钢优秀学生奖等奖励和荣誉称号70余项。18

学校附属老年病医院综合内科获评“全国巾帼文明岗”

她们是学校附属老年病医院综合内科11月,她们被授予“全国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该科室拥有一支技术精湛、服务一流、朝气蓬勃的医护团队科室现有人员25名,全部为女性,有近10名医护人员曾先后被授予“全国巾帼建功标兵”“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湖北省岗位技术能手”、荣获湖北省岗位技术练兵团体第一名等奖项。

。十大微信20230118门课程!新入选!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22年度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的通知(鄂教高函[2022]8号),武汉科技大学18门课程被认定为2022年度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02祝贺!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发布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首次入选高校综合性学报类核心期刊这是继《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连续三次入选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后,《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取得的实质性突破。

03昨天,一场沁水青山与万水千山的奔赴!3月25-26日,武汉科技大学第三届校友会负责人年会暨首届校友企业高交会在深圳万国城召开学校领导、老师以及各校友会负责人代表、校友企业家代表、校友志愿者等300余人参加。

此次活动,同步线上直播,观看视频直播、图文直播超63万人次,并受到深圳当地媒体关注

04投票啦!武科大人的文化标识由你定!为弘扬“厚德博学、崇实去浮”的校训精神,打造沁湖文化品牌,凝聚双一流建设力量,为准确、直观、高效表达沁湖文化内涵,打造鲜明统一的沁湖视觉形象,学校收集了九种沁湖文化、沁湖鱼宴的文化标识设计方案,邀请大家投票。

05全球首个!落地武科大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胡斌教授团队研发全球首个滑坡预测预警系统。该滑坡预测预警系统可为全国矿山、水电、交通等领域的类似工程边坡提供早期识别与预测预警。

06重磅!获捐2000万海南美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农美,盛集团董事总经理、湖北美盛矿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栋一行访问武科大,并向学校捐资2000万人民币以支持学校一流学科建设。

07仪式感拉满!武科大专属学位服毕业季悄然来临,武科大为毕业生准备了专属学位服这款学位服袖口和下摆处通过海水江崖纹将武汉科技大学标志性元素校门、主楼、谢师亭、沁湖鱼宴结合在一起,带有祝福寓意的中国传统元素和武科大标志性元素结合,一方面凸显武科大的人文气息,另一方面也有对武科大学子美好的祝福。

08欢迎回家!武科大校友卡上线为方便各位校友回家“武汉科技大学校友汇”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毕业生们离校后可凭此卡随时预约返校校友卡卡面印有姓名、毕业年份、卡号、学院,封面以插画的形式描绘学校,特意选取了彰显该校特色的“铁水包、北园食堂、图书馆以及恒大楼”四个标志性建筑,配合了四个不同的季节变化,呈现出武科大一年四季的风景特色面貌。

09亲爱的武科大,125周岁生日快乐!校庆推文,从校史回顾、今朝风采、八方祝福等内容,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祝福武科大125岁生日快乐。

10战略合作!武科大与香港理工大学正式签约!11月16日上午,第二十三届华侨华人创业发展洽谈会在东湖国际会议中心开幕开幕式上,武汉科技大学副校长马腾与香港理工大学副校长赵汝恒代表两校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11请回答,1898!为了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在125年校庆之际我校师生重走学校各时期办学旧址行程千里学习百廿五载红色校史6个重要时期,10余个办学地址……‍

‍12新馆建成!很武科大11月15日,我校冶金特色文献馆开馆仪式在黄家湖校区图书馆隆重举行,校长倪红卫和武汉中盛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成为冶金特色文献馆揭牌。

你心目中的年度十大是哪些呢?快快参与投票最终排名,由你票选!!!投票采取多选投票机制截止时间:2023.12.26 00:00往期推荐

下一站:上岸!

放假通知!

锦鲤下水!学子上岸!武科大放鱼啦!REVIEW紧急通知!专项补助!武科大+十堰市!战略合作!物理男孩!直博东南大学!武科大爆破!重磅成果!昨晚,武科大初雪!

武汉科技大学溯源于1898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工艺学堂编辑:章曼虹素材来源:武科大新闻网责任编辑:覃宇审核:饶红亮出品:党委宣传部

为武科大点个“赞”和“在看”吧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