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

东大金智科技:东大金智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 来源:互联网
  • |
  • 2024-12-23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来源:【紫金山新闻】编者按:高校是科技成果的富矿,是新质生产力的源头活水。坐拥50余所高等院校的南京如何立足资源禀赋,挖掘高校技术成果,加快让IP到IPO,最终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东大金智科技:东大金智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来源:【紫金山新闻】编者按:高校是科技成果的富矿,是新质生产力的源头活水坐拥50余所高等院校的南京如何立足资源禀赋,挖掘高校技术成果,加快让IP到IPO,最终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即日起,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开设“从科研到产业——走近高校创业家”栏目,走近一代代从在宁高校中走出的科技型创业家,了解他们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扎根南京、创新创业的故事。

近日,工信部、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发布了“第八批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麦澜德、科远智慧入选智慧能源、智慧城市业务领域的知名企业金智科技也有好消息,其在绿色新能源和新型电力系统方向积极布局,在2024第十一届中国(江苏)国际新型光伏创新发展大会暨领跑中国可再生能源“光伏百强”颁奖典礼上荣获“优秀开发投资/EPC企业”称号。

颇有意思的是,这3家企业创始人都出自同一所大学:东南大学实际上,在东南大学历届校友中,有不少在南京创新创业的典型案例日前,记者进行了探访从科研到产业,成果就地转化闯新路科远智慧和金智科技,其实是东南大学与南京产学研合作的成功探索。

金智科技是在东南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和计算机网络两个专业教研室科技成果转化背景下应运而生,董事长贺安鹰来自贵州,1992年进入东南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大学期间,顾冠群院士承接了国家863计划的一个计算机网络课题,技术成果需要落地转化,就有了金智科技的前身‘东大金智’,我们几个学生就跟着老师一起在南京创业了。

”贺安鹰早早认识到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的不易“同一个技术在书本上、实验室里和在生产现场的应用细节是不一样的当时刚刚创业,人手紧张,我们几个人都是同时扮演好几个角色,白天既要进行技术研究、去一线调试设备,晚上回去还要把技术要点归纳整理下来,再去给用户技术员培训上课。

”就在贺安鹰迈入东大校门的第二年,东大的讲台上少了一对教师夫妻,江宁百家湖畔多了一家企业——科远智慧。

科远智慧“那时候,我和夫人胡歙眉一起为了课题研究去企业实地调研,看到DCS、变送器等都被国外品牌垄断,处处受制于人,哪怕一块小小的线路板都要花几万美元购买我就想,自己就是学这一行的,也有技术成果,为什么不能生产中国人自己的分散控制系列呢?1993年,我们决定到校外闯出一条路,这才有了科远,走上了助力自动化产业国产化的道路。

”科远智慧董事长刘国耀告诉记者,初创至今,科远一直凭借过硬的技术、贴心的服务,与国外知名品牌“比拼”“技术上,我们已经从‘追赶’‘并跑’变为了领先,服务则没变,一直都是更好、更贴心!”从就业到创业,环境为“拼一次”添底气

创新创业,还需足够的底气和勇气麦澜德董事长杨瑞嘉也出自东大,就读的是医学院他说,自己曾经就底气不太足,因为当时社会上创业的氛围也还没有那么浓厚,自己也没想到还有创业这条路,所以研究生毕业后,就先找一份和医疗相关的工作解决生计问题。

“工作了6年,出于对市场、客户需求的理解,我自己有了一些商业理想,希望能开发更适合中国老百姓和女性生理特征和临床属性的产品”杨瑞嘉坦言,社会上创业浪潮奔涌,政府拿出各项真金白银的政策补贴支持创新创业,为他的“拼一次”添足了底气。

于是,2013年,麦澜德在南京成立,逐步发展为全球提供智能盆底生殖康复诊疗系统和解决方案的领军企业,省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

麦澜德研发生产基地俯瞰图没想过到别的城市吗?面对记者提问,杨瑞嘉说,“还真没有”他表示,自己在八月底盛夏的季节来到南京求学,体会了南京的热、南京老百姓的热情朴实,最后自然而然地就选择留在这个城市工作打拼。

美均电子董事长周志华和贺安鹰来自同一个专业方向——计算机“我先后在软件公司、车辆电子电器公司都待过,积累了不少经验,后来也是机缘巧合拉到了投资,再加上大环境鼓励创新创业,就想着和伙伴们一起创业试试”周志华说道。

美均电子专注于汽车电子DCU/ECU控制器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特别在底盘与热管理域控率先实现定点与量产其主营的底盘线控及热管理系统电子控制器已覆盖国内一流整车企业从离宁到回宁,产业链释放磁场效应天创机器人董事长刘爽是采访对象中,唯一一个曾离开南京的,因家人在外地,如今他依然过着双城生活。

“从行业来说,南京的产业链资源比较丰富、人才储备也多,比较适合天创机器人发展”刚从外地家中赶回公司的刘爽这样说道2010年,刘爽从东南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就职于中广核苏州热工实验所沉淀6年后,他希望能做一些更大的挑战,恰有两个中学好友在南京创业多年,三人一拍即合——刘爽加入天创机器人并担任公司总经理。

天创机器人产品“南京智能电网产业集群已经跻身世界级,江宁开发区的‘智能电网谷’集聚了大量智能电网企业”刘爽表示,这些产业链资源,很快帮助天创的“工业巡检机器人”在电力行业站稳脚跟,这几年公司业务触角又向公用事业、油气化工、冶金矿山等多行业延伸。

目前天创机器人已完成多轮融资,企业估值过超10亿元公司研发的“复杂环境下智能巡检运维机器人关键技术及应用”获“中国智能科技最高奖”——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来自东南大学校友会的数据显示,东南大学每年留宁毕业生约2000人,建校至今为南京输出人才超6万人。

埃斯顿、苏宁环球、焦点科技、科远智慧、金智科技、三宝科技、麦澜德等一批在宁校友上市企业总市值超千亿,每年创造GDP近200亿元;汉桑科技、天创电子、美均电子、达斯琪等等百余家专精特新“小巨人”校友企业每年创造GDP近百亿元。

2023年3月17日,南京与东大签订“一市两校”战略合作协议;同年6月5日,“走进东大、走向未来,在科技自立自强上走在前”活动在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举行现场,东南大学和江宁开发区共建的未来网络未来产业科技园揭牌,东南大学与玄武区、鼓楼区、秦淮区、建邺区、雨花台区、栖霞区、六合区、江宁区签署全面深化科技合作协议。

可以预见,未来将有更多的东大学子留宁,为南京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贡献力量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张安琪本文来自【紫金山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