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

中国科技技术大学:中国科技技术大学测试网站

  • 来源:互联网
  • |
  • 2025-01-04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有人说这里是许多人小时候的梦想——“你长大了想干什么?”——“我要当科学家!”那么,来这里准没错毕竟被誉为“科学家摇篮”的中国科大“千生一院士,七百硕博生,百生一杰

中国科技技术大学:中国科技技术大学测试网站

 

有人说这里是许多人小时候的梦想——“你长大了想干什么?”——“我要当科学家!”那么,来这里准没错毕竟被誉为“科学家摇篮”的中国科大“千生一院士,七百硕博生,百生一杰青”

意思大概就是在校园里随机抽取一个幸运儿他未来可能就是左口袋装着个突破性前沿技术进展右口袋揣着个颠覆性科技成果转化胸前还挂着数篇“CNS”期刊的“狠角色”(失敬失敬

)即《细胞》(Cell)、《自然》(Nature)和《科学》(Science)三本国际顶刊有人说这里是许多南方学子“素未谋面的母校”毕竟早在80年代中国科大就率先在学生宿舍安上了暖气

北方人根本不懂这对“过冬只能靠一身正气”的南方人来说有多么诱人杀伤力堪比“白月光”有人说爱了爱了,已经可以不用说了请直接告诉我中国科大在哪她,坐落于孙权做梦都想到达的地方(据传孙权曾多次攻打合肥都没有成功)

——“霸都”合肥她,又名有技术的·科学家·在科技领域·搞学术·大学主打一个既精准垂直又全面开花她,就是今天过生日的中国科大!

一见倾心初到中国科大请问“科学家”资格去哪领啊?别急,咱们一步一步来“科学”晚点再研究学校只想先给你一个“家”

“同学您好,您的房间到了~”关闭观看更多更多退出全屏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全套生活用品免费发放拎包入住,省心无忧冬有限定版暖气,夏有全天候制冷空调上床下桌,家具精心匠造高端视野,全景阳台宽敞空间,极致享受……这条件,瞬间戳中“心巴”非要说一个缺点的话

那就是这个宿舍还缺个我关闭观看更多更多退出全屏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现在因为宿舍条件乐开花的科大人或许会在日后某一天卡里收到一笔钱的瞬间忍不住爆哭这是中国科大对学生消费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后精准定位经济困难学生发放的补助这种“隐形资助”

现在看来或许已不算新鲜但中国科大是第一个这么做的这个想法,需要的是更设身处地的爱

学校不仅关心学生吃得饱不饱,穿得暖不暖更在意大家身体好不好为此,学校提供免费健身房及所有体育设施给学生强身健体统一出资为全校学生缴纳医保和商保还成为了国内首所配备“救命神器”AED的高校当然这也“救”不了因为绩点不达标

而心痛到无法呼吸的人

在中国科大,你总能听到有学生谦虚地说自己很“菜”因为他们不仅在图书馆楼顶种菜(没错,真人版“开心农场”)还在食堂学做菜(下课后打包老师作品的那种)劳动实践课堂算是让他们玩儿明白了

然而当你得知他们保研率全国前三后才发现原来“菜”的只有自己毕竟中国科大宿舍的尽头可是自习室他们表面上手握农具在田间育苗、施肥、授粉、除草背地里就因为放心不下基地植物的生长而自主研发出自动浇灌控制系统他们表面上穿梭于

各大丰富有趣的社团活动背地里不仅是有最强大脑的“脑王”还是优秀相声演员

可即便干啥都不含糊的他们也有“翻车”的时候 有一年学校为了测试师生们的反诈能力发送了4万多封“中秋免费月饼领取”的钓鱼邮件结果有3000多人中招其中大一新生最多(果然还是太年轻)

还好有部分头脑清醒同学替大家挽回了一些“颜面”不仅没“上钩”还对钓鱼网站进行了DDOS攻击但终究不敌经验老道的学校早早做好了防范……

就这样在学校体贴入微的呵护下在一天天的积累、磨练在一次次的探索、试炼中中国科大的学生们逐渐成长得羽翼丰满变得越来越强大一鸣惊人每年三四月沿着中国科大东区老北门一路走到一教两旁热烈绽放的樱花都会引得游人如织,前来赏花拍照

因此,这条路也以“樱花大道”被人熟知然而待数日花瓣嫣然落尽在这喧闹背后,回味悠长的是它永远抹不掉的名字叫“玉泉”

中国科大校内的玉泉北路,又名“樱花大道”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培养研制“两弹一星”尖端人才储备年轻的科技后备力量老一辈革命家和科学家提出依托中国科学院力量创办一所新型大学于是,1958年9月20日中国科大在北京玉泉路建立。

她的创办被称为“我国教育史与科学史的一项重大事件”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完成了从审批、筹办、招生到新生入学的整个过程

根据“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亲自“披挂上阵”兼任校长钱学森、华罗庚、赵忠尧贝时璋、赵九章、郭永怀等13位中国科学院研究所所长、副所长、研究员兼任中国科大13个系的首任系主任

群英荟萃,济济一堂中国科大建校第二年就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成长速度惊人“迎接着永恒的东风把红旗高举起来,插上科学的高峰……”一首《永恒的东风》唱出了中国科大师生不甘落后、科教报国的远大志向

1970年,中国科大南迁千里辗转搬至安徽合肥开始了“二次创业”史1978年,中国科大开启了一项有重要意义的教育实践——首创少年班如今,走在中国科大的校园里迎面走来的年轻面孔可能就是你的“学长弟弟”或者“学姐妹妹”

同年中国科大还创建了全国最早的研究生院198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国家首批实施“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大学之一

2017年入选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2022年再次入选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作为“数理化天地生”都是A+学科六大基础学科“整整齐齐”高水平的高校中国科大在国内几乎独一份这或许离不开中国科大一直以来强调的

“重基础”在这里,全校同学无论什么专业都需要学习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等在内的一系列基础课程钱学森曾专门撰文指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为我国培养尖端科学研究技术干部的,因此学生必需在学校里打下将来作研究工作的基础。

尖端人才的大批涌现证明了中国科大重视基础课教学的培养模式是行之有效的如今,科技史、科技考古、科技传播、科技哲学、科技翻译……一系列“科”字开头的特色文科在这里实现了理工与人文的交融时光分秒向前老北门缠绕的紫藤

年轮一圈圈增长它遒劲有力的根系深深扎根在这片土地上看着无数学子走过青葱岁月也见证着中国科大孕育桃李芬芳

一往无前今年6月在中国科大毕业典礼上当“院士天团”在台上一字站开霸气感瞬间溢出屏幕网友惊呼这都是行走的“参考文献”吧!关闭观看更多更多退出全屏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65年说起来,中国科大的办学历史其实并不算长但却凭着傲人的实力成为了科研领域让人无法忽视的存在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世界首条千公里级量子通信京沪干线“九章号”“祖冲之号”量子计算原型机

世界首颗量子微纳卫星……在前沿交叉学科量子信息领域中国科大“量子GDP”团队“40后”郭光灿院士(G)“60后”杜江峰院士(D)“70后”潘建伟院士(P)带领着“80后”“90后”和“00后”们让“中国量子声音”在世界舞台愈加响亮

“一定要把这个东西搞出来为国家争气”70年代末,以何多慧院士为代表一群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年轻人矢志建设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同步辐射光源他们几乎从头开始通过三年夜以继日的预研创造了中国加速器界的四个第一而如今,新一代中国科大“追光者”

在封东来院士的带领下正积极推进第四代光源——合肥先进光源建设“光”飞速行进向前他们“追光”的脚步也从未停歇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院士带领团队实现人类首次月背软着陆完成了我国无人月球探测从跟跑、并跑迈向领跑的伟大跨越“子午工程”总工程师王赤院士围绕宇宙起源、生命演化等关键科学问题相继组织发射了“悟空”“墨子”“天问一号”

等空间科学试验卫星与国家航天局、安徽省共建我国首个深空探测实验室与紫金山天文台共建墨子巡天望远镜巡天能力堪称北半球最强……星光点点,中国科大剑指深空开启星空探测新征程

低调、踏实、肯干默默钻研的科大人就如校史馆西侧草地上静卧的那座雕塑“孺子牛”用犄角与阔背奋力推动大大的地球敢想敢为,锐意进取

如今的中国科大是我国拥有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最多的高校

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2000年以来中国科大共获得各类国家科技奖励48项从三年两度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到多次入选中国乃至世界十大科技进展一代代科大人矢志不渝把红旗插上科学的高峰中国科大的不平凡来源于每一个

不平凡的科大人寒来暑往、潮起潮落对科学的憧憬对真理的追寻在中国科大里肆意成长

无论走得多远多少年后,依然忘不了夏日绿意氤氲的也西湖黑天鹅在悠闲地浮水既热闹又安静的西区图书馆一本书,一支笔,就是一天熏着微风,醉着花香的一鉴亭亭下清水出芙蓉……

六十五载春华秋实在光影轮转间缓缓铺开红专并进,理实交融潜心立德树人,执着攻关创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日快乐!总策划:刘健总监制:储学军 钱彤监制:周红军 刘加文策划:刘洪 姚予疆 王雷监审:牟彦秋 梁甜甜 商亮 程淼 汤阳

统筹:董静雪 姚琼 周欣宇作者:张玲琳 白柯岩 黄治国 张宇图片:中国科大党委宣传部全媒体中心校对:谷朋 肇蕾新华网·宝藏青年工作室新华网教育事业中心新华网安徽频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出品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