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分数
编者按: 为迎接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充分展现学校人才培养特色,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学校特推出“本科教育教学特色展示”系列报道,全面展示各教学单位在本科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
编者按: 为迎接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充分展现学校人才培养特色,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学校特推出“本科教育教学特色展示”系列报道,全面展示各教学单位在本科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特色亮点,推动学校本科教育
教学高质量发展。 今天推出第8期《公共管理学院:价值引领、实践历练、科技赋能——新时代高质量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93年9月的管理学院,2012年更名为现名,涵盖公共管理与政治学两大学科现设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三个本科专业,拥有从少数民族预科到博士后的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
,其中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现有438名本科生、236名学术型研究生、438名MPA研究生及44名博士生;在职教职工65名,专任教师总数为51人,其中近三年新引进9人,还聘请40多位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兼职教师。
学院与哈佛大学、杜克大学等国外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在最新公布的软科最好学科排名中,学院公共管理学科位列全国前12%在长期办学中,学院面向国家和社会对复合型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逐步探索并确立了以“价值引领、实践历练、科技赋能”。
为核心的育人模式,构建了完善的育人体系学院主动对接国家战略,深度融合理论教育、实践锻炼和科技应用,全面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高素质人才与智力支持。
价值引领 筑牢思想根基 学院坚持党建引领,将思政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推行“支部建在项目上”模式,将教师、学生党支部嵌入基层实践,推动党建与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深度融合依托“百社十年”观察平台,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和基层政府驻点,参与社区治理、政策执行和志愿服务,不仅涵养了学生的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还通过咨政建言为地方治理提供智力支持。
例如,近年来学生撰写30多份社区治理经验总结分析报告,其中4项工作法入选武汉市民政局优秀案例集,并推广应用

▲“百社十年”观察项目团队学院把思政教育有机融入专业教育,确保每一门课程都传递公共精神和价值导向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三个本科专业已全面编制核心主干课程思政大纲,为课程建设提供清晰指引《品三国、论领导艺术》获批。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徐军玲教学团队获湖北省首届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

▲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学院持续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打造“感恩教育月”和“励志教育月”品牌,每年累计开展40余场教育活动,铸牢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少数民族学生团结进步教育实践锻造 培养实战能力 学院坚持推广服务学习理念,鼓励学生在学以致用中理解中国之治,在服务基层中涵养公共精神,在持续反思中提升综合能力通过课程实践教学、校外见习与实习、科研项目和学科竞赛等多形式实践安排,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基础课程中,学院提倡采用案例分析、模拟实训等高影响力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例如,《社会组织管理》课程与武昌区民政局社会组织社创中心合作,将课堂搬到了街道和社区,引导学生开展服务学习实践,在“学-研-践-创”四维协同中融通理论与实践。
学生高阶思维与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多位学生保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深造

▲ 深入基层社区,开展田野教学学院与湖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南方数码科技集团等8家单位共建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贴合专业需求的实践机会,确保暑期见习和实习全面覆盖学院与武汉市洪山区委组织部合作,选拔20多名优秀学生担任社区书记助理,协助推动社区治理和协商机制建设。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参与邓州市、武汉市黄陂区和江夏区的自然资源规划与乡村振兴项目,提出土地资源优化方案,助力地方发展,获得了实习单位的高度评价。

▲ 与湖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学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调查和科研项目依托“百社十年”和“健康中国”观察平台,以及“土地之上”土地国情观察网络,学生在导师的带领下深入湖北、河南等地进行调研,成果显著。
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与导师合作,在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等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为鼓励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学院设立“科研立项助推计划”,出台《公共管理学院学科竞赛资助管理办法》。
每年100余人次参与“挑战杯”“互联网+”等国家级赛事,并多次获得特等奖和一等奖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模拟集体协商大赛、国土空间规划技能大赛及土地国情调查大赛中屡获一等奖,展示了扎实的专业技能与实践能力

· 学生在“挑战杯”竞赛中多次斩获国家级奖项·科技赋能 推动教学创新 顺应数智化发展的潮流,学院通过课程设置、实验室建设和AI工具的深度融入,不断优化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灵活多元的学习体验,帮助他们在
数字时代的公共治理中脱颖而出结合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学院为三个本科专业新增了“计算社会科学”和“大数据与政府治理”等课程,帮助学生掌握数据分析与技术应用的核心技能与此同时,学院正稳步推进“数字公共治理与公共政策实验室”。
建设,实验室配备了深度学习工作站和数据存储服务器学生通过实验课程的模拟与实训,学习数据驱动的决策方法,提升在复杂情境中的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学院自2023年起在大一新生研讨课中引入了AI相关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尽早掌握。
人工智能基础知识与应用技能在《沟通力提升》《社会保护与社会福利》等本科和研究生课程中,引入AI工具辅助教学,并制定了《AI使用规范》,确保技术合理应用,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规范化水平学院教师团队积极参与各级各类数智化赋能教研项目的申报。
,涵盖生成式AI、数字人及AI+考评测等领域,探索智能化工具在教学评价中的应用,推动个性化与精准化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此同时,学院正在探索面向人工智能时代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具有数字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奠定基础面向未来,学院将继续秉持“价值引领、实践历练、科技赋能”的核心理念,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深化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改革,推进跨学科融合与科技赋能,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水平,肩负好“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的时代使命,。
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应知应会专栏▷ @CCNUers 必读!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基础知识十问十答!▷ 一文了解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学校篇”本科教育教学特色展示专栏▷人工智能教育学部:AI赋能教育,融合创新促高质量发展
▷ 教育学院:百年底蕴筑基,一流学科领航,本科教育谱新章▷心理学院:打造心理学教育新高地▷ 文学院:育才树人结硕果,薪火相传续华章▷ 新闻传播学院:多措并举改革创新,凝心聚力立德树人▷ 历史文化学院:历经千帆,史志不渝
强烈推荐▼华大学人丨徐勇:成为学术“恒星”而不是“流星”▼▼本科教育教学特色展示 | 新闻传播学院:多措并举改革创新,凝心聚力立德树▼

▷一文了解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学校篇”▷官宣!华中师范大学新校区选址武汉黄陂盘龙城!▷上线20天!定制公交被宠成华师版“宝宝巴士”!

华中师范大学融媒体中心材料来源:公共管理学院编辑:赵子豪责任编辑:金雨欣内容审读:徐增阳 周凤华投稿邮箱:rmt@ccnu.edu.cn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分数
编者按: 为迎接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充分展现学校人才培养特色,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学校…
-
北矿科技:北矿科技股票股吧
金融界消息 截至2025年1月15日收盘,北矿科技(600980)报收于15.48元,上涨0.26%,换手率1.2%,成交量2.11万手,成交金额3272.14万元。资金流…
- 联特科技股票:联特科技股票行情
- 泰和科技:泰和科技股吧
- 泰和科技:泰和科技股吧
- 可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可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电话
- 宁波科技局:宁波市科技局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