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

上海市财政科技投入信息管理平台:上海市财政网站

  • 来源:互联网
  • |
  • 2025-01-17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上海如何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策源能力?相关决策和协调机制如何提高财政科技资金使用效益?推动国企关键领域关键技术的科技创新有何新举措?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

上海市财政科技投入信息管理平台:上海市财政网站

 

上海如何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策源能力?相关决策和协调机制如何提高财政科技资金使用效益?推动国企关键领域关键技术的科技创新有何新举措?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10月14日上午对市政府关于本市财政科技资金投入和使用管理情况的报告开展专题询问。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殷一璀出席会议市委常委、副市长吴清列席会议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要求,市人大常委会将本市财政科技资金投入和使用管理情况列为今年重点监督项目,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监督调研,并在相关调研报告中,就立足长远加大科技资金投入这一主题,提出了提升综合施策能力、加强前瞻性布局、优化投入方式、提升政府服务内涵等建议。

本次专题询问,主要围绕推进科创中心建设,就优化财政科技资金投入结构、加强财政资金统筹联动、提高财政科技资金使用管理的绩效、落实科改“25条”相关政策、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等重点情况开展。

在专题询问中,18位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就基础研究、功能型平台、张江科学城、财政科技投入统筹、国有企业研发、“卡脖子”技术、税收优惠、科创与产业发展融合、产学研、科技兴农、科创条例、专利数量和质量、专利应用转化、审计发现问题及建议、卫生科研、大科学计划等进行了询问,市发改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教委、市科委、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农业农村委、市卫生健康委、市审计局、市税务局、市国资委、市知识产权局、市科创办等13个部门的负责人到场应询,一一作了坦诚认真的回答。

副市长吴清感谢市人大长期以来对本市财政科技资金投入和使用管理工作的支持和监督他表示,相关委员会在大量调研基础上形成的报告,围绕该项工作的关键环节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市政府相关部门将结合专题询问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研究,同时充分吸纳国际国内成熟经验,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坚持以精准施策、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为主线,在。

优化投入结构、绩效管理和评价、综合施策、科技投入体系建设上下功夫,更好发挥财政科技资金对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保障和促进作用会议还听取和讨论了市政府副秘书长陈鸣波所作的市政府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建设情况的报告。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泽洲、沙海林、蔡威、莫负春等出席会议,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肖贵玉主持上午的全体会议。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本才,市监察委、市高院负责人,各区人大常委会负责人和部分人大代表等列席会议。

聚焦增强资源配置能力,增强创新策源能力,上海正持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2016年到2018年,本市财政科技支出累计投入达1157.97亿元,年均增幅16.2%,而今年本市财政科技支出共安排预算398.2亿元

10%!基础研究财政投入“加码”优化政府财政科技资金投入的结构是多名委员关注的焦点问题报告建议,上海要加大对基础性、战略性和公益性科技创新研究的稳定支持,鼓励引导企业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对此,市科委表示,财政科技投入方面主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国家战略需求以及国民经济主战场,同时结合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上海重点布局的领域。

其中,加强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和提升创新策源能力的总源头,也是财政科技投入重点之一,其投入占比持续增长,2018年占比约8%,预计明年将达到10%。

市财政局进一步透露,在支持基础研究方面,将在优化其创新环境上下功夫,以大型科研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线努力提供良好的硬件环境;创新对基础研究的支持方式,建立完善的以信任为前提的资金管理方式,赋予科技人员更大的自主权;对于从事关键技术的新型研发机构将通过择优委托方式予以支持,引导更多企业社会组织等主体重视、参与,创造鼓励基础研究的良好政策环境。

用活!建立统一信息管理平台“上海财政科技资金投入逐渐加大,使用效益如何?如何管好、用活这些资金?如何提高两级政府共同参与的活力、更好调动企业跟投的积极性?”张辰委员的询问引起了现场的共鸣为持续加强资源统筹配置、增进部门联动协同,上海市级财政科技投入专项已优化整合为。

“基础前沿”“科技创新支撑”“技术创新引导”“科技人才与环境”和“市级科技重大专项”这五类,建立统一的市级财政科技投入信息管理平台,着力解决投入分散、重复交叉等突出问题报告建议,充分发挥财政科技投入信息管理平台作用,加快实施资金数据实时共享和高效监管,增强市区两级财政科技资金配套使用的实效。

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四梁八柱”之一,其建设成效日益显现目前,全市已建或培育各类功能型平台近20家,平台服务功能持续提升,将研究编制功能型平台资金管理细则,开展财政投入负面清单管理如何进一步发挥其作用、如何与原有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整合优化,如何提升其财政投入能效等等也是委员们关注的一大重点。

市科委表示,作为从创新技术到产业的关键环节,目前上海20家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主要集中在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材料、智能制造等方面接下来,这些共性技术研发的平台将对标世界一流水平,提升服务和辐射功能,加强专业管理能力。

来源:解放日报、文汇报

感谢您的“在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