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

科技促进发展:科技促进发展历史小论文

  • 来源:互联网
  • |
  • 2025-01-27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小论文练习:2024年中考历史小论文专项复习资料1

科技促进发展:科技促进发展历史小论文

 

2024年初中历史小论文专项一、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民族交融与对外交往四、近代列强的侵略与中华民族的抗争、探索五、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六、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

七、大国兴衰与大国关系第一专题: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观点: 1、改革推动社会的发展2、杰出历史人物推动社会进步3、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加强4、繁荣与开放的时代5、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潮流观点: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

论述:汉初,休养生息政策;汉文帝、景帝时期,“文景之治”;汉武帝,巩固大一统措施观点: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论述:唐朝盛世,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唐都长安;唐朝社会风气;对外交往第二专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点: 

1、我国古代重大工程成就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制度优势2、我国古代重大工程成就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3、我国古代杰出人物对中外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贡献4、我国古代对外交流具有双向互鉴的作用典型例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1 都江堰示意图注:鱼嘴作为分水之用,将岷江分成内江和外江。

图2 玄奘西行求法(邮票)注:贞观初年,玄奘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10多年后,他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

图3 日本奈良唐招提寺内的鉴真像注:鉴真历经12年,终于成功东渡日本。鉴真师徒用汉语讲读经书,使汉语广泛地渗入日本的社会生活。

图4 明朝北京城平面图注:北京城根据我国北方建筑避寒采光的习惯,规划房屋的朝向——以上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阅读以上材料,选择图1至图4中的两个历史现象或事件(写出两幅图片的序号即可),确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根据选择的两个历史现象或事件,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一个历史现象或事件,加以论述,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答案】【示例一】图片序号:图1          图片序号:图4观点:我国古代重大工程成就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制度优势。

论述: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确立了中央集权,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隋统一全国后,中央集权得到加强,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明朝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明朝政府大规模营建北京城,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结论: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可以集中国家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制度优势【示例二】图片序号:图1         图片序号:图3观点:我国古代优秀文化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论述:战国后期,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综合性水利工程都江堰,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三个主体工程发挥了分洪、排沙、控流、灌溉和水运等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22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唐朝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经,传播我国的医药、书法、建筑等,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我国古代的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四大发明传播到世界各地,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结论:我国古代的水利工程、四大发明等优秀文化泽被中外,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第三专题:民族交融与对外交往观点:1、民族交融促进国家发展2、开放促进发展,闭关导致落后材料三、汉代开辟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

唐代玄奘西行、鉴真东渡宋代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海上贸易发达元代海上丝绸之路达到鼎盛明代多次颁发禁海令;倭寇沿海骚扰清代闭关锁国;列强侵略阅读以上材料,从中提取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确定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字数150字左右)观点:开放促进发展,闭关导致落后论述:在对外关系上,中国本是自信与开放汉代开辟丝绸之路,形成了东西方交流的大动脉,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与文化交流;唐代通过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方式,进一步加强了中外交流,中华文明在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渐至鼎盛,海外贸易发达,国力强盛。

而到了明清,对外关系逆转,先后施行禁海、闭关锁国等政策,国家走向封闭与保守,最终落伍于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国力日渐衰败结论:综上所述,开放促进发展,闭关导致落后,所以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坚持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四专题:近代列强的侵略与中华民族的抗争、探索观点:1、列强侵华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2、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3、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抗战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4、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5、中国近代化探索是层层递进的过程6、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干部上的基础7、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典型题目:材料一:见表1表1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部分)时间重大事件1840年-1842年

鸦片战争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1894 年-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899年义和团运动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1927年至1928年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和扩大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1937年平型关大捷1940年百团大战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阅读材料,从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历史事件,确定

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字数150字左右)观点:列强侵华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事件: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论述: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签订《南京条约》,清政府被迫开放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战败,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综上所述,列强侵华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我们应铭记历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材料二:见表2表2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部分)时间重大事件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1898年戊戌变法1911年

辛亥革命1915年新文化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24年国民党一大1927年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37年国共合作宣言发表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1949年4月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结束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阅读材料,从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历史事件,确定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字数150字左右。

)观点:中国近代化探索是层层递进的过程示例: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论述:面对内忧外患,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技术,掀起洋务运动前期,在“自强”口号下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如江南制造总局等;后期,在“求富”的口号下开办近代民用企业,如轮船招商局等。

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加剧,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制度,掀起戊戌变法,谋求政治制度的变革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新文化运动主张学习西方思想文化,以民主与科学为口号,。

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综上所述,中国近代化探索是从技术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的过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第五专题: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观点: 1、中国智慧推动时代发展。

2、改革是强国之路3、制度创新推动社会发展阅读大事年表,解答下列问题时间事件1949年开国大典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1954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

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1984年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开展1984年“一国两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相关事件:土地改革完成、三大改造完成、经济体制改革观点一:改革是强国之路论述:1952年底,土地改革

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984年,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开展,从而经济出现崭新的局面综上所述:改革是强国之路,我们应坚持深化改革事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制度、一国两制观点二:制度创新推动社会发展论述:1954年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1984年颁布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保障了少数民族的权益,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后,为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创造性提出“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方向。

综上所述:制度创新有利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要重视制度创新第六专题: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观点: 1、资产阶级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2、民主法制建设推动社会进步3、思想解放推动社会变革4、改革促进社会发展。

5、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和扩展6、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典型例题:1.近代历史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世界近代史大事节选时间事件14﹣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1640﹣1688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1776年《独立宣言》发表1787年美国宪法颁布18世纪启蒙运动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人权宣言》颁布(1)阅读材料,选择材料中至少两个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事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权利法案》颁布;美国独立战争;《独立宣言》发表;美国宪法颁布;法国大革命爆发,《人权宣言》颁布观点1: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论述:17、 18世纪,随着思想的解放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美国和法国顺应历史潮流,相继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走上了资本的发展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随后美国通过独立战争也扫除了资本的发展障碍,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的道路法国大革命也摧毁了封建君主专制,传播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思想,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综上所述:革命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事件:《权利法案》颁布;《独立宣言》发表;《人权宣言》颁布观点2:法律文献推动国家的民主法治建设论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后,1689年,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利,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使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

1776年7月4日,北美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标志着美国诞生1789年8月,法国制宪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推动革命的进程。

综上所述,欧美资产阶级通过制定法律文献,推动了国家的民主法治建设事件:文艺复兴运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爆发观点3:思想解放推动社会变革论述:14-16世纪,新生资产阶级兴起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促进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18世纪以法国为中心兴起反对旧制度的思想文化运动被称为“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综上所述,思想解放有利于社会变革,为社会变革奠定了思想基础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间事件18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开始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实施美国内战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开始19世纪60﹣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阅读表格,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历史事件,确定观点,并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

(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事件:俄国废除农奴制、日本明治维新开始观点:改革促进社会发展论述:19世纪中期,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日本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使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日本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综上所述,改革促进社会发展,我们要不断深化改革事件:俄国废除农奴制、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观点: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和扩展论述:19世纪中期,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美国内战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日本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使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日本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综上所述,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巩固和扩展事件: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观点:科学技术促进社会发展论述: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工业革命,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瓦特蒸汽机成为机器的主要动力,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便利了交通。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内燃机的发明引发了交通领域的变革,以内燃机为发动机的汽车、轮船、飞机等出现,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综上所述,科学技术促进了社会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我们要走科技强国之路。

第七专题:大国兴衰与大国关系观点:1、制度创新推动国家发展2、团结就是力量时间事件18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中期第二次工业革命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1919—1922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

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空前繁荣1928—1937年苏联完成第一个、二个五年计划,成为强大的工业国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1968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20世纪50年代新独立的国家发起了不结盟运动1991年苏联解体1993年西欧国家组成了欧盟根据材料,围绕“影响世界格局的因素”,提出一个观点予以阐释(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综合国力是影响世界格局的因素。

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德、英、美、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战败,在经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这两个带有大国强权色彩的会议后,世界形成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20世纪20年代美国发展科技,经济空前繁荣,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而1928-1937年,苏联完成两个五年计划,成为强大的工业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这两大国由于国家利益和社会性质冲突开始冷战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标志两格极局形成1968年日本成为资本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20世纪50年代新独立的回家发起不结盟运动,1993年欧盟成立。

日本、发展中国家、欧洲国家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升冲击着两极极格局,促进当今世界形成了政治多极化趋势综上所述,综合国力是影响世界格局的因素,各国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顺应发展趋势,合作共赢。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