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官网

  • 来源:互联网
  • |
  • 2025-02-01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编者按林学院(林业科学研究院)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历史最悠久和具有传统优势的学院之一,亦是“双一流”高校中拟重点建设的一流学科历经八十余年,为国家林业的发展作出重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官网

 

编者按林学院(林业科学研究院)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历史最悠久和具有传统优势的学院之一,亦是“双一流”高校中拟重点建设的一流学科历经八十余年,为国家林业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现在,就让小招和大家一起,走进西农的森林保护专业吧!。

Q1:西农森林保护专业的基本情况是?      森林保护专业主要培养具备森林资源保护、森林资源调查与管理、林政管理与执法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森林保护大致分为森林资源消耗量控制、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景观资源保护及森林灾害防治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森林保护本科专业设立于 1979 年,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传统优势的学科之一,现已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专业,陕西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学科、国家“211”三期重点建设学科。

Q2:专业的研究内容是?能够为社会做哪些贡献?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绿水青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下,森林保护专业以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经济发展为目标,培养“懂生态文明理念、知森林保护理论、会生物防治技术、晓行业发展趋势、具创新能力、有深厚三农情”的专业人才。

森林保护的科学研究与我国生态安全、林业建设密切相关,学科紧紧围绕西北重大林木(如杨树、松树、经济林)病虫鼠害的成灾机理及其控制关键技术,在菌物多样性及其资源利用、林木菌根真菌及其抗逆性、森林锈病分子遗传学、小蠹虫成灾机制及生态控制、新型杀鼠剂和公害杀虫剂研制及其应用技术、经济林病虫害防治等研究领域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培养了大批森林保护高层次研究与管理人才。

近几年,国家对农林业十分重视,不断加大投入,经过这些年的积累,农林业获得了资金上的支持另外,政策方面也不断传来“利好”消息,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人们对生存环境的重视给农林类专业带来了曙光因此,虽然农林类毕业生总体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但情况正在日益好转。

农林类毕业生有另一条广阔的就业之路,那就是到农村基层自办实业经常关注新闻媒体的人就会发现,各种关于大学生放弃公职到农村兴办养殖厂、畜牧加工厂、花卉果品基地的报道越来越多到国有单位,搞科研开发、从事生产经营可以实现自我价值,到基层自办实业,自己聘用自己,同样可以实现自我价值,而且更富有挑战性和创造性。

森林保护专业的发展与国际森林保护学科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动向一致,符合当今世界林业发展趋势,同时与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相吻合,因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Q3:外界对森林保护专业的有哪些认知误区?我国森林保护人才肩负着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发展林业产业的双重使命由于林业行业的特殊性和艰苦性,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对高等林业教育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偏见不少人认为森林保护就是去远离城市的地区工作,当个护林员,生活苦、工资低!加上行业的特殊性,很多人不清楚森林保护具体的专业范畴。

森林保护专业是培养具有生物学、林学基本知识,具备森林有害生物控制基本理论与操作技能的研究型高级专门人才森林保护学科是林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昆虫学、植物病理学、动物学、微生物学、林火学和林学知识体系为基础,依据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保护森林和林木免遭有害生物的侵害。

随着本学科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宽,物理、化学、计算机、生物技术、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生物医药、免疫学等交叉学科的大量融合,已形成从宏观、微观不同层次深入揭示森林有害生物成灾规律和防控新技术体系,研究对象涵盖不同地理、环境、景观生态环境下的人工林、天然林、城市园林等生态系统。

因此,森林保护专业是一门多学科融合的专业,既培养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又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目标是为我国培养从事森林有害生物监测、检疫、防控、维护森林健康的研究型高素质专门人才Q4:毕业生应具备什么能力素质?。

林学专业以森林(含城市森林)、湿地、荒漠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森林资源培育与利用的理论、方法与技术为重点,以全面发挥森林(湿地、城市等)生态系统的多功能和持续利用为目的,涵盖生态文明建设、城市林业、社会林业与美丽乡村建设等领域。

随着林学学科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宽,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交叉学科的大量融合,已形成从宏观、微观不同层次深入揭示陆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效益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对象涵盖不同地理、环境、景观生态环境下的森林、湿地、城市园林等生态系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陕西省名牌专业、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在 2012 年国家学科评估中林学一级学科综合排名第 3,获批国家级教学团队和两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师资力量雄厚。

Q5:往届毕业生的发展情况如何?森林保护本科专业依托的森林保护学科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学科,具有相应的博士、硕士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森保学科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各省市森防站等相关涉林单位均具有较好的合作关系,“森林保护学国家级教学团队”、“森林昆虫学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森林生物学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森林保护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国家林业局西北森林生物灾害治理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创新团队“西北重大森林病虫鼠害成灾机理及控制技术”和“西北农林微生物资源与植物抗逆性研究”等平台为本科教学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平台。

近三年本科生平均就业率约为 93%,学生毕业后主要在林业、动植物检疫、环境保护等企事业从事森林资源保护、森林有害生物防控等方面的研究、技术研发和行政管理工作每年约50% 的毕业生继续攻读研究生,其中部分学生被推荐免试到国内知名的“985”和“211 工程”高校或科研院所学习深造,攻读与昆虫学、植物病理学、森林培育、林木遗传育种、微生物、动物学、植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生物信息学和生态学等生命科学相关专业的研究生。

部分学生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进入国外知名高校攻读博士学位

教授寄语“林木病虫害防治是林业的命脉,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是林木病虫害防治领域的重大变革我的最大快乐,就是当发现一个天敌新种和解决一个重要林木病虫害的防治问题”——杨忠岐,教授,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务院参事,全国政协委员。

“森林保护在我国有完善的管理机构,负责我国有害生物的检疫、监测和防治,以保护森林的健康,服务于国家生态安全和林业经济建设,我们需要为此培养专业的森林保护人才,期待优秀学子加入我们的队伍!”——唐明,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全国模范教师

网络编辑:朱宇宣 郑伟龙校对:张欣审核:仵亚伟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