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

黄河科技学院医学院:黄河科技学院医学院录取分数线

  • 来源:互联网
  • |
  • 2025-02-01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有一群人以南丁格尔灯光为信以希波克拉底誓言为约我们站在无数先驱肩膀上将医学的火炬心手交替没错,就是我们医学生!立志成为生命的“守护者”保卫健康的“守门人”那么

黄河科技学院医学院:黄河科技学院医学院录取分数线

 

有一群人以南丁格尔灯光为信以希波克拉底誓言为约我们站在无数先驱肩膀上将医学的火炬心手交替没错,就是我们医学生!立志成为生命的“守护者”保卫健康的“守门人”那么,大家又对医学生了解几分呢?接下来带你了解黄科院人的医学院!

01自我介绍

医学院建于1988年,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一线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河南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河南省五四红旗团支部”等荣誉现开设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药物制剂、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7个本科专业,临床医学、康复治疗技术、护理(含口腔护理、康复护理方向)3个专科专业。

34年来,为“大健康”产业发展输送数万名“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 在院长黄涛教授(全国优秀教师)、名誉院长胡大一教授(全国著名心血管专家)的带领下,凝聚了一批由行业专家、中青年骨干教师组成的教学科研团队,高级职称教师占40.4%,博(硕)士学位教师占71.9%,具有“双师型素质”的教师占50%,厅局级以上学术技术带头人、优秀教师、文明教师、青年科技专家、教学名师、教学标兵等46人。

建立满足教学科研和实践训练的现代化综合实验(训)室125个,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和实习基地60余家现有河南省重点学科(生药学)、河南省一流专业(药学)、河南省企业工程技术中心、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河南省特色专业各1个;河南省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新医科)2个、河南省品牌专业5个、河南省一流课程6门;郑州市地方高校示范专业、急特需专业、重点专业、名师工作室、医药创新科技服务平台、地方高校示范性实训中心、地方高校教学团队各1个,郑州市科技局重点实验室2个,为师生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五年来,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24项、省级61项、校级189项,资助经费150余万元 新生入学教育及军训工作连续12年获先进单位;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一直保持在98%;学生考上研究生院校的层次逐年攀升(如临床医学创新班2021年考研录取率50%);各专业年底就业率98%;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优良率94%。

近五年各专业录取分数线高出省控线35分以上,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得到社会好评02专业一览

临床医学(河南省品牌专业、郑州市地方高校急特需专业)(本科,五年,授医学学士学位)就业前景:在各级医药卫生单位、医学科研部门等从事临床医疗、预防保健、社区健康、医学科研等方面工作护理学(河南省品牌专业、河南省特色专业、郑州市示范专业)(本科。

四年,授理学学士学位)就业前景:在医疗卫生单位、卫生保健机构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护理教学和护理科研工作医学检验技术(河南省品牌专业)(本科,四年,授理学学士学位)就业前景:在各级医院、血站及疾病控制中心等部门从事临床医学检验和医学类实验室工作、检验医学教学和医学研究工作。

医学影像技术(本科,四年,授理学学士学位)就业前景:在基层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从事临床影像诊断、放射治疗或医学研究工作药学(河南省一流专业,河南省品牌专业、河南省重点学科)(本科,四年,授理学学士学位)就业前景:在药品生产、检验、流道。

研究与开发等领域,从事鉴定药物设计、一般药物及临床合理用药、药品流通等方面工作生物信息学(本科,四年,授理学学士学)就业前景:在各级生物信息学的研究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以及在研究和成果产业化过程中涉及到生物信息学的相关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和管理工作

药物制剂(河南省品牌专业)(本科,四年,授理学学士学位)就业前景:在药物制剂和与制剂技术相关联的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工艺设计生产技术改进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工作护理(含口腔,康复护理方向)(专科,三年)就业前景:在各级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康复中心、预防保健、医疗美容机构、社区和家庭护理等机构工作。

临床医学(专科,三年)就业前景:在基层医院、社区医疗服务站、急救中心、保健站等从事医疗保健、卫生宣传、健康咨询等工作康复治疗技术(专科,三年)就业前景:在基层综合性医院康复中心、康复专科医院、疗养院、社区医院等单位从事康复医学诊断、治疗、咨询等工作。

03师资力量

    医学院多措并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聘请钟世镇、胡大一等成立专家团队,指导医学学科建设,以“传播脏器康复理念、打造人文医疗、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适应社会发展”为主题,开设全国第一个体医融合班,推动致力于全民健康需要及健康中国建设,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对接;重视兄弟院校和实践基地业务骨干的聘用,形成专兼结合、互为补充的师资队伍。

通过引进、培养、使用、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提升队伍水平五年来,教师在教学技能竞赛中获奖43项,其中厅级以上15项近三年,“帮带”65名教师,23人晋升高级职称重视师德师风教育,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树典型带动队伍提升,40人次获得校级以上荣誉。

如黄涛获“全国优秀教师”“河南高校百名师德建设先进个人”“河南师德专家库成员”“河南省教育管理优秀人才”“郑州市科技拔尖人才”“郑州市职业教育教学专家”;李丽妍等4人获“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王丹凤等3人获“河南省教学标兵”;郭晓娜等2人获“河南省优秀教师”;郭志刚等4人获“河南省卫生科教先进个人”;郝红英等5人获“郑州地方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贾安等2人获“郑州市优秀教师”;参加“唐山地震”和“汶川地震”救援工作的王江波教授,甘当“病人”,被学生亲切称为“波波奶奶。

【钟世镇】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现代临床解剖学的奠基人,我校医学科学首席科学家、医学学术委员会主任。

【胡大一】教授,北京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专家津贴,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医学教育家,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研所所长、心内科主任,黄河科技学院医学院名誉院长。

【黄涛】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一直在高校、医院从事高等教育管理、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曾到美、日等国学习交流医学教育多年来,以中西医结合研究为主线,肿瘤、中药和天然药物为重点研究方向,在医学教育教学、高等教育管理等方面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

黄涛教授是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领军人、省部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负责人、河南省重点学科带头人、“河南省品牌专业”和“河南省特色专业”带头人;郑州市“技术技能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郑州市“医药创新科技服务平台”负责人、“郑州市示范专业”、“郑州市重点专业”、“郑州市重点实验室”、“郑州市实验实训示范中心” 主持人。

获“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江西、河北、广东、陕西等省科技成果评价专家”、“郑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郑州地方高校特聘高层次人才”、“郑州职业教育教学专家”、“郑州市青年科技专家”、“郑州科技创新骨干”、“郑州教学名师”、“郑州地方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等学术称号。

完成省部级以上项目7项,厅局级项目30余项,发表高等教育教学和专业学术论文38篇,其中SCI和核心27篇;主编或副主编教材14部,专著4部;专利6项获 “全国优秀教师”、“河南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优秀教育管理人才”、“河南省优秀党员”、“河南省卫生教育先进工作者”、“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河南省高校百名师德建设先进个人”、“河南省师德专家库成员”等荣誉称号。

先后任全国医学教育联盟理事、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委员、吴阶平医学基金会医学模拟部常务理事、河南医学会教育分会委员、河南康复医学会教育组副组长、河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医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河南中西医肿瘤血液病委员会常委、河南医学虚拟技术创新联盟副理事长、河南省健康科技学会中西医分会常委、河南省科学保健学会常务理事、河南医学教育评价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任学院领导以来,带领医学院师生员工团结奋进,大力推进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狠抓教学质量和品牌工作,按照“搭平台、建队伍、抓落实、出成效、育特色”的总体思路,敢于创新、勇于实践,扎实工作,投身学校转型发展。

带领学院在理念更新、顶层设计、学科发展、教学条件建设及管理、教学科研管理、队伍建设、临床工作、学生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使学院形成了“人心齐、风气正、干劲足”的良好氛围在学科专业建设过程中,坚持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通盘谋划学院发展。

客观分析地方经济和河南大健康发展形势,明确了“专业基础实、临床技能精、学习能力强、职业素养高”的应用型医学专门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了“立足河南、服务基层、优势专业面向全国”的服务面向定位;“临床类专业为主体,药学、护理学与医学技术类专业为两翼,协同发展”的学科专业定位;“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度发展专科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办学层次定位,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培养人才。

【张伟】中共党员,教授现任医学院党委书记,中国解剖学会护理解剖学分会常务委员,全国卫生职业教育解剖学专业研究会常务理事,河南省解剖学会理事     主要从事高等医学教育教学管理、基础医学教学及科研工作,主持及参加省部级项目9项;发明专利8项;发表论文40多篇;出版著作16部;获河南省自然科学学术奖6项。

荣获“河南省优秀教育管理人才”“河南省卫生科教先进个人”“河南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郑州市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郑州市科委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04硬件设施

     医学院人体生命科学馆位于医学院教学楼二楼,始建于1992年,经过30年的发展,现馆场面积1000余㎡,现由人体奥秘厅和人体解剖临床应用厅组成。

    人体生命科学馆以“生命之河”为主线,以“探索医学发展,诠释生命真谛,呵护人类健康”为目标,利用多媒体技术和虚拟技术,结合人体解剖标本,共同展现医学与科技,人体与艺术相结合的现代之美。

     人体奥秘厅的文化序厅以视频投影结合图文的形式向我们展示了人类进化史和医学发展史,使参观者能够怀着敬畏之心开启探索人体奥秘之旅“生命伊始”胚胎标本展区通过“爱的孕育”和“生命之树”两个系列标本真实还原了胎儿的生长发育过程。

运动系统展区借助解剖互动触控屏通过图文影音等多种形式精确展现骨骼、关节和肌肉这三部分的细节构造,并能在三者之间进行自由切换消化系统展区采用透明触屏技术,将真实标本和虚拟标本进行近距离对比,突出展现了消化系统的运行过程。

  场馆还有呼吸系统展区、泌尿和生殖系统展区、脉管系统展区、感觉器系统展区、内分泌系统展区、神经系统展区、人体断层标本展区、血管全身铸型标本展区等,共有标本1000余件场馆还有VR互动体验,参观者可以不借助任何手持设备直接用双手在虚拟空间内对标本进行360°旋转、缩放和分解,在科幻的虚拟空间和实时的光影效果中感受生命的奥妙。

人体解剖临床应用厅的数字互动演播区通过将解剖知识与数字图像识别和还原技术进行融合,真实还原了6000多个人体组织结构并对其生理功能进行了动态演示

05荣誉勋章

医学院师生代表荣获第七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河南赛区复赛一等奖

河南省本科高等学校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临床专业赛道)荣获临床医学赛道二等奖

第七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荣获二等奖

医学院荣获“河南省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医学院荣获“全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06优秀榜样

柳祥圆,男,中共党员,黄河科技学院医学院2011级药物制剂专业校友,现就读于浙江大学-西湖大学联培项目博士研究生。

在校期间他刻苦学习,乐于助人,多次获得校奖学金,以482分通过国家英语四级考试,曾荣获“三好学生”荣誉称号他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社团活动,曾担任学院学生会生活部部长,在201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他们团队得到鲁山县电视台采访报道,同时获得“社会实践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19年9月顺利考入浙江大学-西湖大学联培项目有机化学博士研究生,师从邓力教授(现任理学院执行院长,2020年“亚瑟·科普学者奖”(Arthur C. Cope Scholar Awards)获得者),继续从事有机小分子不对称催化的研究,目前已获得浙江大学优秀研究生荣誉称号,将会再接再厉,做出一些有意义有开创性的研究。

吕哲,我校12级临床本科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多次荣获校奖学金、校三学生、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协会协会“优秀团长”等荣誉称号。

     2017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厦门大学医学院神经内科学专业,成为985高校的一名硕士研究生2020年考入到世界排名76的哥本哈根大学,成为全球名校医学博士站在了更高舞台的同时,也开创了自己新的人生篇章。

07考研主力军

专业:18级药学专业姓名:秦思录取院校:郑州大学录取专业:药理学考研成绩:药理学专业方向初试总成绩第一,综合总成绩第一考研心得:“备考就像黑屋子里洗衣服,你不知道洗干净了没有,只能一遍一遍的去洗等到上了考场那一刻,灯光亮了,你发现,只要你认真洗过了,那件衣服光亮如新。

以后每次穿这件衣服都会想起那段岁月”在备考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坚持过去就好了,别让自己后悔就算真的能力有限或者因为考研变数太多没能去你想去的地方,你学的这些知识也都会有用的,你也一定会因为比别人有更多的积累而能够在行业中大展身手。

千万别担心因为有可能考不上而放弃,希望都是自己给的,也只有自己能摧毁你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专业:17级临床医学专业姓名:崔亚斌录取院校:河南大学个人经历:在校期间曾经获得校级奖学金,"优秀干部"文明学生 等称号也曾参加英语翻译竞赛,暑期实践活动,获得“先进个人”称号,演讲比赛等项目,并且取得优异成绩,期间发表过论文一篇

考研心得:首先要把每天的任务写清楚,任务量要根据自身精力安排,然后通过各种方式去精细复习,背诵,做题,最后在考前,放平心态,回归真题和课本当然,在这期间休息和身体也同等重要,注意保持身心愉悦,这是学习的基础。

专业:17级临床医学专业姓名:毛天乐录取院校:广东医科大学个人经历:曾经获得校级奖学金,“三好学生”称号;拿到了CET-4证书;并且成功拿到“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结项证书考研心得:首先是学习环境的选择,在积极的学习环境中,我们能相互监督、相互努力、相互激励、相互取暖。

其次,在学习方面,要注意背诵和真题练习的方面这其中,英语成绩很重要,要知道,英语成就决定你能不能上岸,综合类科目决定你能不能上个好大学然后,要调整好自己的作息,保证好自己的身体健康,这个我深有体会,所以希望你们要好好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

最后,要稳住自己的心态,不要受周围人的影响,坚持自己的计划,相信你能行!08抗疫先行者

     病毒来袭,争先奋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一群可爱的“大白”无反顾投入这场战争,那坚毅的背影,是必胜的决心杜晓雪,女,医学院2016级本科一班学生,2021届优秀毕业生,现工作于安阳市内黄县第二人民医院。

抗疫事迹:2022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再次席卷了安阳,接到上级通知,她积极参加内黄全员核酸检测任务,时间紧,任务重,九轮核酸下来,没有一个人喊苦、喊累,通红的双手,冰冻的双脚及被冻出来的濞涕泡,却被群众的一声“您辛苦了”、小朋友送的画作温暖了。

亲身经历让她真正明白了作为一名医护人员的责任与担当,疫情防控没有旁观者和局外人,全民抗疫,我们终能战胜疫情,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

张雅涵,女,中共党员,黄河科技学院医学院2016级临床医学本科一班班长,2021届优秀毕业生,现工作于平顶山市叶县人民医院。

    自2021年8月份以来,她已经先后三次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去,肩扛防疫责任,践行医者使命8月面对突如其来的郑州疫情,她积极支援发热门诊的核酸采集工作,每天采集核酸几百余份,9月和2022年1月1日起她又参与到集中医学隔离观察点的工作中去,每天早上按时对集中隔离人员采集核酸,整理上报隔离人员的信息及体温数据等,对有身体不适的隔离人员进行初步检查和病情评估,认真对隔离人员进行心理疏导……。

面对异常严峻的疫情形势,她扛责在肩、以身作则、勇挑重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一名医护人员的奉献精神。郭妞妞,黄河科技学院医学院2021届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现工作于平顶山市鲁山县人民医院。

    抗疫故事:根据市政府疫情防控部署要求,医院迅速组建核酸检测筛查队,支援郑州市全员核酸检测采样工作工作分配来的很突然,突然到早上培训,中午出发但她丝毫没有感到害怕,因为她相信她的集体,也相信她自己。

    抵达检测点后,她迅速按照要求进行清洁消毒,穿戴防护物品,开展核酸采样工作早上五点起床出发,寒风陪伴一天的工作,在操场,在公园,在马路上,大家是有条不紊的排队,她快而精准的操作,配合的有条不紊

     在新密工作三天,然后连夜转至郑州金水区工作三天,最后在二七区的侯寨结束了她七天的逆行路凛凛寒风中,尽管被防护面罩的雾气模糊了视线,尽管忍受着因无数次重复动作带来的臂膀酸痛,她始终毫无怨言,特殊时期所有人的目标是早一刻完成全员筛查工作,为美丽健康家园的早日回归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康珊珊,女,黄河科技学院医学院2008级护理学本科毕业生,现工作于郑州市人民医院。

     疫情无情人有情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康珊珊充分展现了白衣天使的责任担当,毫不犹豫地选择逆行出征,义无反顾地奔赴疫情防控一线,以生命赴使命、用奉献护苍生,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挺身而出、英勇奋斗,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在又一轮的核酸检测工作后,康珊珊在朋友圈里写下这样一段话:深夜里提灯女神,防护服里有37℃的郑医温暖,凌晨三点准时为我启程的车子,还有姥姥老师的细心指导,各种小时候的味道...郑州加油!郑医加油!

      寒风凛冽,真情不灭,相信在严密的防控措施和全员核算筛查之下,我们会很快战胜疫情,沐浴在风雨后的暖阳之下!

以上就是来自医学院的全部介绍这所优秀的学院有没有让你心动呢?大学数年,你是否有想在这里度过属于你的青春时光?如果是!那就不要犹豫!2022,我们期待在黄科院医学院相见!END

考生可通过以下渠道获取最新招生信息1、登录黄河科技学院官方网站:http://www.hhstu.cn2、登录黄河科技学院微信公众号:黄河科技学院:hhstu666、黄大丫:hhstu999

3、添加招生qq

4、通过官网查询各地区招生负责老师电话        5、招生咨询电话:  0371-88858888、88856130、88856131、88856132、888561330391-6272168(济源校区)

来源:医学院供稿:李源杰编辑:张纹锦、屠乐雨责任编辑:黄珊审核:杨刚要监制:王军胜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