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

天津科技大学中外合作:天津科技大学中外合作专业

  • 来源:互联网
  • |
  • 2025-02-07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人工智能学院
天津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成立于2019年8月,前身为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

天津科技大学中外合作:天津科技大学中外合作专业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人工智能学院

      天津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成立于2019年8月,前身为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日合作办学)、智能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数字媒体技术八个本科专业;其中,软件工程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天津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天津市优势特色专业,物联网工程专业是天津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天津市应用型本科专业。

学院现有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在校本科生2800余人,硕士研究生295人学院现有教职工120人,其中专任教师91人专任教师中教授8人,副教授26人,其中天津市特聘教授1人,天津市教学名师2人,天津市131创新人才5人,天津市学科领军人才2人、天津市学科青年骨干创新人才4人、20余名教师具有海外留学经历。

软件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和和物联网工程专业教学团体为天津市教学团队,数据库应用与开发教学团队为天津市课程思政教学团队       学院立足滨海,以国家重大需求和行业发展为目标,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

现有“智能计算与生物识别”天津市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中国轻工业“食品安全智能监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天津市人工智能教育科普基地三个省部级和行业平台依托平台组建8支科研团队,近五年获得10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3项天津市教学成果奖。

积极开展产学研用合作,获批新工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方向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50余项,位居天津市首位       学院注重国际国内交流,近年来举办6次具有影响力的学术会议,包括2015年“IT信息融合技术国际学术大会”以及2015 年“第十届中国生物识别学术会议”、2017“中韩生物特征识别与智能计算双边研讨会”、2019“国际信息技术融合大会”、 2021全国信创与人工智能发展博士后论坛等。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制:四年 学位:工学学士专业介绍:本专业于199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为我校最早设立的信息类本科专业,截止目前,包括留学生在内,共培养本科生2000余人本专业多年来致力于培养实践型、高素质的IT人才,学生在Oracle数据库与红帽Linux大赛、飞思卡尔杯“电脑鼠走迷宫”大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竞赛、华北五省及港澳台大学生计算机应用大赛、互联网+、蓝桥杯大赛等全国性比赛中屡获大奖,并与麒麟软件、中软、甲骨文、佰邦达等多家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基地。

本专业是培育国际化视野人才的专业,设有“软件工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和“电子信息”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科基础扎实,专业知识深厚,身心健康,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良好的人文和工程素养,扎实的工程知识和过硬的计算机专业能力,具有较广阔的国际视野和终身学习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设计与开发,以及运用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和方法进行智能系统设计与开发的实践创新能力。

为社会培养在计算机相关技术领域从事计算机科学研究、系统设计开发、以及技术管理与信息服务等工作,并作为技术骨干或负责人在工程项目中发挥有效作用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师资力量:本专业现有教师16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5名,博士7名。

专业教师均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的科研能力,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研项目及大型横向科研项目等20余项主干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Python程序设计、离散数学、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算法分析与设计、机器学习、Java语言程序设计、Linux内核分析与应用、编译原理与技术、嵌入式系统、信息系统开发与实践等。

就业前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面宽、前景可观,毕业生可到科研机构、互联网企业、软件企业、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技术部门、银行的信息技术部门等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软、硬件系统设计、开发、测试以及技术管理与信息服务等工作,也可在国内外继续攻读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优秀合作企业:麒麟软件有限公司、中软国际有限公司、北京人大金仓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南大通用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科芯(天津)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卡雷尔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深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百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天津端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井芯微电子技术(天津)有限公司、天津汇智星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天津云圣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处理)(中外合作办学)学制:四年 学位:工学学士专业介绍:本专业是我校与日本京都信息大学院大学合作举办的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4+0模式(即4年在天津科技大学本校学习)学生由中日双方学校共同进行培养,第一外语为日语,在大学第1年进行零起点日语学习,由经验丰富的日语老师进行三年强化教学,系统掌握日语听、说、读、写技能,达到日语二级水平。

在大学第2-4年进行基础与专业课程学习,专业课程设置大量引进课程,由日本京都信息大学院大学派遣具有丰富经验教师进行引进课程面授在培养日语交流能力的同时,进行计算机理论,软、硬件设计与开发的学习课程设置中重实践技能,强调实际应用能力。

大学第4年,成绩优异者可申请赴日本留学一年学生在按期完成学业后,由中方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学学士学位,日方承认并接受获得中方学士学位的学生赴日方留学,成绩合格者可获取日方硕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和视野,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在软、硬件设计、开发和应用中具备实践创新能力,可从事计算机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应用的高素质人才。

学生能在信息产业部门从事软件工程项目的分析设计、开发和项目工程管理工作,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维护等工作师资力量:由我校天津市重点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师资与日本京都信息大学院大学优质师资进行联合培养。

中方教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研项目、大型横向项目等20余项,外方教师具备高水平科研能力与实际企业工作经验主干课程:日语精读、日语口语与会话、日语口语与听力、C语言程序设计、离散数学、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Java语言程序设计、HTML・CSS实践、JavaScript・HTML5实践、PHP实践、软件工程与UML实践、信息系统开发与实践、软件测试、网络数据库等。

就业前景:毕业生可就业于计算机技术相关行业,对日软件开发等领域的国内外企业、公司、高等院校、金融外贸系统等单位,从事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设计、开发、测试以及技术管理与信息服务等工作毕业生也可继续攻读国内外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项目每年读研深造与出国留学的人数占应届毕业生的25%以上。

优秀合作企业:麒麟软件有限公司、中软国际有限公司、北京人大金仓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南大通用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科芯(天津)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卡雷尔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深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百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天津端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井芯微电子技术(天津)有限公司、天津汇智星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天津云圣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

3软件工程学制:四年 学位:工学学士专业介绍:本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天津市优势特色专业,在2014年天津市属高校本科专业评价中获得第三名专业涉及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数学等基础学科,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是国际化软件人才摇篮专业。

设有“软件工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和“电子信息”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本专业于2005年开始招收本科生,致力于培养实践型、高素质的高级软件专业人才,学生在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等全国性比赛中屡获大奖,并与多家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基地。

培养目标:本专业学生要学习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学习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扎实基础理论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具有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技术和工具从事软件分析、设计、开发、维护等工作的能力,以及工程项目的组织与管理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

师资力量:本专业共有教师13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具有博士学位7人近年主持参加多项国家级市级科研项目,发表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本专业有市级教学名师1人,软件工程教学团队获评天津市教学团队主干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离散数学、操作系统、算法分析与设计、计算机网络、Java语言程序设计、软件工程、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与设计、软件测试技术、数据库系统概论、软件质量与项目管理、云计算与大数据、人工智能概论、Web前端框架、JavaEE架构及开发、数据库应用与开发等。

就业前景:学生毕业后能够在政府、学校、银行、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软件工程技术研究、软件设计与开发、软件测试、软件服务与管理等工作,优秀者可以获得本校和国内知名大学继续深造学习的机会优秀合作企业:北京人大金仓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润成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南大通用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软国际有限公司、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百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天津汇智星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天津云圣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

培养特色:2021年10月,联合麒麟软件和中软国际等头部企业获批共建天津市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麒麟校企合作定向实训班4物联网工程学制:四年学位:学士学位专业介绍:物联网工程是天津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自2013年起正式招生,2017年获批十三五规划“天津市应用型专业”,2018年获批“天津市级教学团队”,2021年获批“天津市教工先锋号”。

设有“软件工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硕士授权点专业与多家知名物联网相关企业共同建立校外实践基地,本专业学生多次获国家级和天津市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互联网+,物联网创新与工程应用设计竞赛等多项学科竞赛奖励。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轻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培养具有人文和工程素养,具备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移动互联技术、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及团队精神,具有组织管理能力、适应能力、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能在物联网工程领域,特别是在智能制造、物联网安全等行业从事设计、开发、项目规划、项目管理等方面工作的知识扎实、身心健康,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师资力量:专业共有教师11名,其中:8名具有博士学历,教授2名,副教授2名,讲师6名,师资博士后1名专业教师在智能电网、智慧工厂、智慧园区方面具有丰富的项目经验,在科研方面也多有建树,主持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科委基金、天津市教委基金等,发表SCI或EI检索的高水平论文50余篇,申请专利100余项。

主干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嵌入式系统与设计、RFID原理及应用、传感网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组成原理、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物联网通信技术、物联网工程导论、Python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移动终端程序设计、物联网数据处理、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物联网工程规划与设计、物联网综合实训、人工智能、大数据原理及应用等。

就业前景:毕业生可以在政府、学校、银行、信息产业、国民经济企事业单位和部门从事与物联网工程相关的技术或系统研发工作,就业企业有字节跳动、美团、云账户技术(天津)有限公司、天津麒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市紫光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知名公司。

毕业生也可以选择继续进修和攻读硕士学位,如都柏林大学、渥太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等重点学校优秀合作企业:科芯(天津)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天津联汇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南大通用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人大金仓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百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启诚伟业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市润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

5智能科学与技术学制:四年 学位:工学学士专业介绍:本专业基于“新工科”办学理念,是“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战略”背景下开设的热门专业,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由天津市特聘教授领衔,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包含多名海归博士。

设有:“软件工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硕士授权点专业经过多年的持续规划和发展,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形成了机器学习与计算机视觉、社会计算与知识工程、智能制造与信息处理和智能轻工技术四个特色方向,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以“立德树人”为办学宗旨,五育并举培养知识扎实、身心健康、社会责任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具有优良的专业综合素质和工程素养,具备数学、计算机、控制等学科基础知识,以及计算机、智能控制、智能机器人等技术与技能,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从事智能科学与技术相关的设计与开发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师资力量:本专业建有一支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教学科研水平较高的稳定的教学团队专任教师共16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8人、讲师6人;全部具有硕士学位,其中9人具有博士学位主干课程:博弈论、运筹学、机器学习、Python程序设计、数字图像处理、算法分析与设计、智能控制技术、人工智能导论、模式识别、智能传感技术、智能机器人、神经网络、语音识别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智能计算等。

就业前景:学生毕业后能够在政府、学校、银行、信息产业、国民经济企事业单位和部门从事与智能相关的工程技术或系统研发工作,也可以选择继续攻读相关专业硕士学位优秀合作企业:北京人大金仓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润成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南大通用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软国际有限公司、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科芯(天津)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卡雷尔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深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百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天津端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井芯微电子技术(天津)有限公司,天津滨海新区塘沽博才小学,天津汇智星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农批(天津)国际冻品交易市场有限公司,天津云圣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

培养特色:特别是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的实践,主要培养面向轻工行业智能制造场景的智能系统和智能机器人方向高素质人才通过校企联合培养,强化学生实践与应用能力培养,一方面依托学校建设的人工智能实践基地,另一方面,借力滨海新区的活力发展以及北塘中关村科技园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实践机会 。

6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学制:四年学位:工学学士专业介绍:本专业为面向“新工科”和“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的热门专业致力于培养实践型、高素质的大数据应用人才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本科生享受导师制设有“软件工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和“电子信息”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系统地掌握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高效分析与处理数据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能胜任计算机和大数据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应用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师资力量:本专业现有教师12人,其中副教授4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6人全部教师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多位教师具有美国、新加坡等国际知名高校的访学经历主干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离散数学、Python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大数据导论、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Linux基础、数据挖掘与数据仓库、大数据存储与运算、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机器学习原理与应用、大数据分布式系统、NoSQL数据库、数据采集技术、大数据可视化技术、人工智能概论等。

就业前景:毕业生就业面向大数据等相关领域,就业岗位包括大数据开发工程师、数据挖掘工程师以及大数据运维工程师等,也可以继续攻读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优秀合作企业:北京人大金仓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润成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南大通用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软国际有限公司、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

学生竞赛:专业积极对接企业开展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如:2020年卡雷尔杯“编程之星--算法挑战赛”,2021年“科芯杯AIPA”天津经开区互联网+青年创新创业大赛,2022年“思特奇杯"第二届编程之星—算法挑战赛。

7人工智能学制:四年 学位:工学学士专业介绍:本专业基于“新工科”办学理念,着力培养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应用型人才拥有天津市人工智能教育科普基地和天津市“智能计算与生物识别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两个省部级平台。

与戴尔、百度等企业建立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学生有机会参与教师科研和校内外企业实训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学生有机会参与教师科研和企业实训人才缺口大,就业前景广阔设“软件工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硕士授权点。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的需求,以“立德树人”为办学宗旨,五育并举培养知识扎实,身心健康,和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本专业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知识获取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解决人工智能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能够从事智能感知与信息处理等人工智能应用研究设计与开发等方面工作的知识扎实、身心健康,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师资力量:专业建有共一支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教学科研水平较高的稳定的教学团队专任教师共计16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8人、讲师6人;全部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其中9人具有博士学位主干课程:离散数学、概率与统计、最优化方法、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Python 程序设计、人工智能导论、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技术、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智能系统开发与实践、脑科学认知基础、智能机器人、智慧医疗、人工智能伦理等。

就业前景:毕业生就业面向人工智能等相关领域,如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AI+X应用等领域,可以在科研、教育、企业和行政管理等部门就职,也可以继续攻读相关学位。

优秀合作企业:北京人大金仓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润成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南大通用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软国际有限公司、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科芯(天津)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卡雷尔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深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百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天津端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井芯微电子技术(天津)有限公司,天津滨海新区塘沽博才小学,天津汇智星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农批(天津)国际冻品交易市场有限公司,天津云圣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

培养特色:专业以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办学特色,联合戴尔、百度等知名AI企业,实施多方式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培养学生同时,专业依托我校食品、轻工特色学科,开展新工科背景下“AI+X”复合人才培养实践。

人工智能专业的主要优势是校企联合培养,强化学生实践与应用能力培养,多名专业教师获得教育部产教育人项目一方面专业依托学校建设的人工智能实践基地,学生主修课程可以得到更加优质的实践机会;另一方面,专业所在学院位于天津市最具活力的滨海新区开发区,北塘中关村科技园近在咫尺,学生在大学期间可以很好地在百度等知名企业实习与培训。

8数字媒体技术学制:四年 学位:工学学士专业介绍:本专业面向新兴的数字媒体及智能文化创意产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艺术设计等多学科融合的交叉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及艺术设计思维,在游戏、互联网、影视、动画、新媒体等领域展开研究、创意和创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应新技术、新媒体发展需求和当前文化传播多元化趋势,具有良好人文和工程素养、国际化视野和职业道德,具备系统的数字媒体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新媒体创作、数字媒体艺术等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能在政府部门、教育机构、新媒体、互联网等相关行业从事数字内容创意、新媒体编辑出版、融媒体制作、新媒体运营,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师资力量: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9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1名,讲师7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名近五年来,本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级、省部级奖项70余项,作为主编出版教材/专著4部,其中近两年出版2部,均为中国轻工业“十三五”规划教材;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主持或参与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

主干课程:数字媒体技术、平面设计艺术、动画制作、数字媒体出版、非线性编辑、三维建模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数字媒体作品调研、数字媒体作品创意与策划,新媒体数据分析与可视化;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人机交互技术、游戏设计与开发、网页设计与制作、移动应用开发;操作系统、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C语言程序设计、Python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等。

就业前景:通过四年培养,本专业毕业生具备系统的数字媒体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新媒体创作、数字媒体艺术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能在政府部门、教育机构、新媒体、互联网等相关行业,从事数字内容创意、新媒体编辑出版、融媒体制作、新媒体运营等工作。

优秀合作企业:北京百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天津抖音直播生态产业园、北京人大金仓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润成安全技术有限公司、中软国际有限公司、天津南大通用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深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

其他特色材料:为搭建专业能力展示平台,深化落实教育部高校学生司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推动高校人才培养与就业有机联动、人才供需有效对接,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联合人工智能学院创新创业实践中心,与天津市滨海新区新滨海义工协会、滨海V社区和滨海直聘等单位合作,于2022年举办了天津科技大学“做向上好青年”高校公益传播挑战赛,借助比赛方式锻炼并充分展示科大学子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帮助用人单位吸引更多实用型、复合型和紧缺型人才,从而广泛拓展就业渠道,切实提升毕业生留津就业率。

欢迎报考天津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图文来源 | 天津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图文编辑|招生宣传社 廉紫淇图文校审|招生宣传社 郝文君 刘欣雅校审监制 | 招生工作办公室 赵丛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