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创新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创新研究院教授名单
华中科大工研院|新制造新未来
华中科大工研院| 科技创新 | 技术服务 | 产业孵化 | 人才培养|新制造新未来
本文摘自长江日报今天,中共中央组织部在华中科技大学宣布了中共中央的任免决定,邵新宇任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副部长级),路钢不再担任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职务。邵新宇
邵新宇出生于1968年,江苏人,担任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他还是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教育部长江学者“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团队带头人由此,华中科技大学历任掌门人中,又多了一位“机械人”。
邵新宇简介:1986年8月于江苏靖江县中学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被免试保送华中工学院机制专业,大学期间担任全国学联副主席、湖北省学联副主席、校学生会主席1990年被免试推荐攻读华中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硕士学位,1992年9月直攻博士。
1995年1月至1998年8月,于美国密西根大学(Dearborn)工业制造与系统工程系联合培养,合作开发了福特汽车公司先进制造技术中心“发动机曲轴加工工艺及工装设计系统”,负责开发了知识工程部“HVAC注塑模公差设计系统”。
1998年10月获华中理工大学博士学位1998年10月起历任华中理工大学机械学院制造自动化研究所所长、网络与虚拟制造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机械学院副院长2002年9月至2009年3月,担任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院长,其间主持申报成功“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制造装备数字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2006年1月当选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委员2008年7月任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2011年5月任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13年7月任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来源:华中科技大学)品学兼优 一路保送的“邵帅”
高中时,邵新宇就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保送至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大学期间,他学习成绩优异,积极参与各类活动,曾担任全国学联副主席、湖北省学联副主席、校学生会主席原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新闻系88级校友陈锋时任校学生会宣传部部长,他回忆道:“大学期间,邵新宇就表现出了超越同龄人的成熟稳重。
思考问题深入,不轻易发表意见,但是说出来的话总是令人信服他有很好的大局观,组织能力强,当时学生活动遍地开花,作为校学生会主席的邵新宇思路开阔,把大家紧紧团结在一起,每一次活动都是快乐的体验,那段经历成了我最难忘的华工记忆。
”之后凭借良好的综合素质,邵新宇又被保送机械工程研究生,并在硕士期间直攻博士1995年1月至1998年8月,于美国密歇根大学(Dearborn)工业制造与系统工程系联合培养, 1998年10月获华中理工大学博士学位。
回国后,邵新宇历任原华中理工大学机械学院制造自动化研究所所长、网络与虚拟制造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机械学院副院长,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院长、副校长、常务副校长(正厅级)近20年的华科大工作生涯,邵新宇从基层做起,岗位涉及普通大学老师、院系主要负责人,高校学科建设、研究生工作、本科教学等多个方面。
先进制造领域的“领军人”
1995年至1998年,邵新宇作为联合培养的国际交换生,参与开发了福特汽车公司先进制造技术中心“发动机曲轴加工工艺及工装设计系统”,并深入到美国资深实验室及汽车企业学习先进制造工艺及管理方法对于邵新宇的专业技术能力,其导师、华中科技大学段正澄院士谈到:“20多年前,无论是生产设备还是管理能力,国内的先进制造业都和国外差距巨大,因此,邵新宇在学习先进技术的同时还要学习外企的先进管理方法,这种综合素质对他回国后主导国内汽车产业生产线全方位革新奠定了基础。
”归国后的邵新宇回到了见证他成长的华科大机械学院,长期从事数字化装备与工艺方向的研究、开发与应用截至目前,邵新宇还担任了国家863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重大装备与工艺技术”主题专家组召集人、支撑计划“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应用示范工程”专家组组长、制造装备数字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2005年担任教育部“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团队负责人、2011年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高性能数字制造装备的基础研究”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教授邵新宇团队研发的拼焊机组2015年,他担任组长的“汽车制造中的高质高效激光焊接、切割关键工艺及成套装备”项目更是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这是华科大时隔30年再次获得此项殊荣
邵新宇教授团队的项目是2015年国家奖一等奖第一完成单位中唯一的教育部直属高校,也是湖北省高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的首个科技进步一等奖该团队先后获发明专利26项,实用新型专利39项,软件著作权2项,地方和企业标准3项,SCI论文23篇,省部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
用户认为“主要性能指标国际先进,部分优于国外”作为项目负责人,邵新宇教授深有感触他认为,该项目从起步到今天,成绩背后的秘诀可以用“问题导向,格物穷理,团队协作,持之以恒”十六字来总结,即: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深度交叉融合各学科力量,把研究搞透彻,克服各种困难始终坚持往下走。
被《人民日报》赞为“全国新型研发机构的典型代表”
在智能制造的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作为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的院长,邵新宇带领整个研究院在创新驱动制造业方面不断突破瓶颈,被《人民日报》《焦点访谈》等媒体赞为“全国新型研发机构的典型代表”2017年11月27日,以邵新宇为项目负责人的“移动终端金属加工智能制造新模式”项目验收会在东莞市举行,验收组的国内外制造领域学术泰斗以及专家纷纷表示,该项目建立了“产学研用金介”相结合的协同创新机制,形成了大批量混流生产智能制造的解决方案并开展了推广应用,对区域智能化建设带来显著的推动作用。
“机械化部队”又添“新掌门人”机械学院一直被称为华中科大的“王牌”,实力占据了其前身--华中工学院的半壁江山而邵新宇从本科开始便一直在机械学院成长,可谓“根正苗红”的机械人,而他也是该院走出的又一位华中科大“掌门人”。
记者梳理发现,若将华中科大机械大门类所有专业都算上,那么该校机械大门类已走出8位两院院士,5位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党委书记(含原华中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其中,杨叔子院士、周济院士、黄树槐教授、朱玉泉教授、李培根院士等机械学院专家都曾担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或党委书记。
而在杨叔子、熊有伦、周济、李培根、段正澄、丁汉、崔崑、李德群等院士的带领下,学院已打造出了一批“自强不息、团结协作、快速反应、尽职尽责”的专业研究梯队今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华中科技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工程专业都赫然在列,在前不久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发展实体经济,就一定要把制造业搞好,当前特别要抓好创新驱动,掌握和运用好关键技术。
而以邵新宇为代表的华中科大人能否抓住国家“双一流大学”建设时代契机,扛起华科大的大旗?扛起国内智能制造创新的大旗?我们拭目以待 工研院简介 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简称“工研院”)是按照“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新模式组建的公共科技创新平台。
经过几年发展,已经快速成为我国制造领域知名的新型研发机构,发起了全国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应用示范工程,建设了全国电机能效提升示范点、全国智能制造现场会唯一示范点目前,工研院拥有一支600余人的技术团队和1000余人的产业化团队,获批4支广东省创新团队,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及广东省科技进步特等奖,为10000余家企业提供了高端技术服务。
打造了华科城科技孵化器品牌,建设了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国家级众创空间3家,建设的7个产业园区,孵化面积超过30万平米,孵化企业300余家,其中自主创办企业50余家,新三板挂牌企业7家,上市后备企业3家。
工研院在科技体制方面勇于创新,被《人民日报》、《焦点访谈》誉为“全国新型研发机构的典型代表”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华中科技大学创新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创新研究院教授名单
华中科大工研院|新制造新未来
-
华中科技大学创新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创新研究院教授名单
据华中科技大学官网“学校领导”更新显示,谢正学任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张新亮、解孝林任副校长。这是自2017年12月华中科大新党…
- 唐山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官网:唐山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官网教务系统
- 厦门安防科技职业学院官网:厦门安防科技职业学院官网成绩
- 深圳市力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力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招聘
- 上海科技大学官网:上海科技大学官网研究生院
- 江西龙腾生物高科技有限公司:江西龙腾生物高科技有限公司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