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

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地址

  • 来源:互联网
  • |
  • 2025-02-17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春节庆贺乙巳新春~首届“当AI遇见非遗......”学生主题活动来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民族记忆的生动载体与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石。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非遗的保护与

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地址

 

春节庆贺乙巳新春~

首届“当AI遇见非遗......”学生主题活动来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民族记忆的生动载体与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石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新的契机。

在中国春节成功申遗列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之际,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联合相关单位发起“首届‘当AI遇见非遗......’学生主题活动”(以下简称“活动”),将人工智能的先进理念和技术融入非遗深厚底蕴之中,激发师生和公众对非遗的兴趣与热爱,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推动非遗数字化保护与智能化传承迈向新台阶,提升广大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民族认同和传承使命,探索创新思政育人新路径。

活动主题首届“当AI遇见非遗......”学生主题活动组织机构指导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江苏省教育厅安徽省教育厅主办单位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协办单位上海市艺术教育委员会上海市艺术教育协会

东华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上海锦江城市服务有限公司上海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联席会议办公室支持单位上海星河湾双语学校教育发展基金会活动时间2025年1月——2025年12月参加对象以上海市、北京市、安徽省等在校学生为主体,欢迎其他省市学生参与。

同时鼓励社会各界对人工智能赋能非遗传承感兴趣且有一定实践基础的个人和团队以校企联合的形式参加,开展跨领域、跨行业的合作与创新,共同为非遗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原则上团队人数不超过5人(组长须为学生)活动内容

一、作品征集及展评 分“AI赋能非遗创意讲述”和“AI赋能非遗传承传播”两大板块设“手工技艺组(含传统美术、传统技艺)”“声影表演组(含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等)”“游艺民俗组(含民间文学、传统体育、民俗等)”“自然认知组(含传统医药、二十四节气等)”四个组别。

板块一:“AI赋能非遗创意讲述”1.作品内容:借助AI技术,从非遗十大门类的代表性项目出发,创作以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传统医药、传统美术、传统技艺、民俗等非遗代表性项目为核心内容的图片、短视频等数字化作品。

以AI赋能的新颖方式讲述非遗的经典故事、文化内涵、创意生成,让传统非遗活态呈现,更生动、更直观、更有美感、更易于理解,激发公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与尊重,提升非遗的传播力与影响力2.参加对象:大中小学校在校学生,分小学组、中学(含中职)组和高校(含高职)组。

(1)创意组图原创作品,组图不少于5幅,需为完整主题JPG、PNG或GIF格式,尺寸不小于1024x768,图像分辨率300dpi以上,高清原图(2)创意短视频原创作品,视频时长不超过3分钟横屏,需配备合成的音乐或画外音,并嵌入字幕,导出格式为。

MP4或MOV,视频分辨率需满足高清播放标准,建议720P以上,视频容量≤1GB创意组图和创意短视频均需提交500字左右文字说明,介绍作品选取的非遗代表性项目的名称、设计理念、创新之处以及作品创作过程板块二:

“AI赋能非遗传承传播”上下滑动查看更多内容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