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_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官网
中国高校远程与继续教育优秀案例库获奖案例。
探索继续教育数字化转型路径,助力高质量终身学习体系构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打造技术赋能下的教育发展新模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摘要
从“数字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开始,数字技术已经逐渐全面应用于各个领域建设作为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计划的组成部分,数字化转型是继续教育在步入新时代之后的必然发展方向,它能够有效提升继续教育服务水平与教学质量,是实现系统转型升级的必然之举。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作为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创建的我党我军第一所工程技术学校,凭借鲜明的电子信息学科特色及优势,将信息化作为推动学校发展的战略途径而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作为学校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依托,充分发挥在线教育和人工智能专业优势,通过“西电智课平台”和“eMOOC联盟平台”的建设积极探索智能技术支持下的教育发展新模式,努力推动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升级,助力学校“人工智能+教育”标杆大学建设,构建高质量的继续教育体系。
亮点
西电智课平台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赋能教育,服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本科生、研究生、国际留学生、继续教育学生,有效支撑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及各类活动开展,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对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进行的有益探索。
eMOOC联盟平台已吸引30家高校、企业的加入,共同打造人技协同的在线教育教学平台,促进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助力终身学习体系构建两个平台自建设以来得到了教育部及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更是被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列为在线教育典型案例。
一、背景“十四五”时期,我国已经进入到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的新阶段,教育信息化进程也正从1.0升级到以大数据、智能化领跑的2.0,这不仅是技术的跃升,更是教育领域深刻的革命202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就明确提出,我国要“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接着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推进新时代普通高等学校学历继续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强调要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提升数字化公共服务水平,广泛汇聚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促进优质数字资源共建共享。
主办高校要充分运用技术手段,创新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管理方式,提高办学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全面加强教育教学在线常态监测在我国全面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过程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学校”)作为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创建的我党我军第一所工程技术学校,凭借鲜明的电子信息学科特色及优势,坚持以推进信息化与教育发展全面深度融合为核心,将信息化作为推动学校发展的战略途径。
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作为学校推进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依托,充分发挥学校人工智能专业优势,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育模式、重构教育环境、再造教育流程,通过平台建设促进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助力学校“人工智能+教育”标杆大学建设。
二、工作目标与思路(一)工作目标坚持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学校资源供给、教学模式、评价改革等方面的创新发展,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思维、新技术,积极探索智能技术支持下的教育发展新模式,努力推动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升级。
(二)工作思路作为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计划的组成部分,数字化转型是继续教育在步入新时代之后的必然发展方向,它能够有效提升继续教育服务水平与教学质量,是实现系统转型升级的必然之举学院发挥信息技术和在线教育经验,汇聚学校人工智能专业优势,以技术赋能智能教育新模式,并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建成西电智课平台和eMOOC联盟平台,得到了教育部高教司及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
学院将紧跟教育部政策和学校工作要求,把西电智课平台和eMOOC联盟平台建设成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打造“人工智能+教育”标杆大学的重要依托,持续以两个平台作为引擎,探索智能化远程教育终身学习平台建设,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构建更加智能的、开放的现代终身教育体系。
三、实施方法与过程作为西电智课平台和eMOOC联盟平台的建设和运维单位,学院坚持“应用为王,服务至上”的工作思路,一直将高标准、严要求贯穿平台调研建设、框架搭建到应用教学的全过程,不断复盘问题、调研建议、总结经验,加强对平台功能的建设和升级。
(一)西电智课平台学院以“新教学、新管理、新实践、新中台”为理念,建成了服务于含继续教育学生在内的全校师生的小规模、开放课程教学平台——西电智课平台,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赋能教育,构建AI+教育教学新模式。
西电智课平台1、智能学习推动学生多元化发展通过直播课堂——“西电课堂”将教室搬到云端,集教学、会议、直播、录播、互动、同声翻译等功能为一体,在线上就可以体验到实体课堂的授课场景为了方便使用,西电课堂还和教务课表进行无缝关联,让教师和学生能够“点一下进课堂”,全方位满足不同场景下的线上课堂直播需求。
针对电子信息类特色课程实践要求高的特点,平台还集成了各类虚拟仿真实验及在线智能实验,并通过虚拟教师、智能问答和基于VR/AR实践学习等智能技术,进一步提升平台支撑服务和师生感官体验C语言智慧教育平台中的“一生一宠物”模块,它以C语言相关知识点为内容,各个关卡对应不同难度的知识点及题目,通过学习难度的逐步提升实现对宠物不同次数的训练,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帮助学生强化重要知识点。
2、智能教研助力教师专业化成长在智慧教学方面,平台通过智能推荐引进优质的互联网教学资源,利用大资源整合帮助教师快速搜索,实现一步快速辅助建课、协同建课及课程复用,提高教师工作效率通过慕课出海功能,对给定的教学视频进行自动语音识别,将中文翻译成其他语言,并利用智能化自动合成相应外文视频课程,有效利用现有资源实现国内外双向教学。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工作效率,平台还配备有智能论文格式检测和作业查重功能智能论文格式检测通过运用智能检测算法,利用设置的论文格式模板,实现规范性智能分析,减轻教师修改论文过程中的重复性工作通过作业查重,可对学生提交的线上作业进行横向检测、纵向检测和班级/课程互检,辅助教师对学生掌握程度和作业质量进行判断。
同时,知识图谱能够按照知识点粒度重组教学资源,串联教学全过程,围绕知识点构建学生学情画像,规划个性化学习路径为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平台通过运用信息技术突破时空限制,让教师能够在虚拟教研室中进行教学改革研究与交流,并记录研讨全过程,实现专业化成长。
3、智能管理支撑教学精准化决策为加强管理的科学性与精准化,通过对平台大数据的可视化分析,以及从教师、学生、班级、学院、学校等多维度获取的学情数据,得出个性化的角色报告,根据智能决策分析的反馈结果,及时、准确调整教学与管理方案。
在录直播回看及分析模块,教师和管理人员可从课程和学生两个维度统计录直播资源回看数据,更好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与管理为应对可能发生的网络舆情,平台通过舆情分析系统对文本、语音内容、图片、视频内容自动检测敏感词汇,对内容合规性和问题观点智能审读,方便管理人员及时查看处置,避免风险。
(二)eMOOC联盟平台在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信息化与教学方法创新指导委员会和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专业指导下,学院秉承“开放、连接、共享、创新”的理念,建设了全国首个电子信息类垂直领域慕课平台——eMOOC联盟平台,并联合电子信息类优势高校成立eMOOC联盟,通过融合人工智能与在线教学,打破院校壁垒,实现优势互补,优化教学资源合理配置,探索学分互认机制,开展新工科人才联合培养工作,共同推动电子信息类专业不断向前发展,助力终身学习体系构建。
eMOOC联盟平台不仅融入了西电智课平台中的各项智能功能,更是充分融合了慕课的优势和电子信息类学科特色,在建设开放的专业化资源共享平台的同时,也致力于打造一个联合培养新工科专业人才的摇篮。
eMOOC联盟平台1、汇聚优秀师资力量eMOOC联盟秉持着开放合作的理念,引入企业和社会组织加盟,深化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汇聚成员优势,充分发挥大师引领、名师带动效应,共建金课、难课,通过“联盟合作+市场运营”的机制,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以实现联盟可持续发展。
2、共享优质课程资源通过课程管理制度及多级审核机制,保证供课资源的质量,并合理界定课程内容提供方、平台运营方职责和利益,保证参与各方的积极性和投入,整合高质量课程资源,形成优质线上教学资源共享机制,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
3、探索学分互认机制eMOOC联盟平台通过探索建立跨校选课、学分互认机制,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需求,推动高校人才共育、交流协作,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新常态”。
4、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利用“慕课出海”推动中国慕课走向世界,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目前已与中国-东盟、非洲等建立起智能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进行科研教学和人文交流,联合培养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四、工作成效及经验。
(一)工作成效1、服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线上教学,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改革近几年,受疫情影响,线上教学已逐渐成为常态西电智课平台在2022年春季学期及2022年秋季学期伊始,便承担起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线上教学的重任。
为进一步提升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职工信息化素养,辅助教师熟练使用智课平台进行教学,学院先后组织开展9次专题培训,累计培训教师2500余人次,为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的开展奠定基础,并通过制作涵盖建课、互动、作业、直播等线上教学全操作的短视频和手册,以课程形式通过平台推送到全校教师账号内,让师生深入了解各类功能的使用。
为做好平台服务,通过建立答疑群,及时解决师生使用中遇到的重难点问题在多方共同努力下,西电智课平台圆满完成了线上教学保障任务,受到了师生好评为逐步实现高校学历继续教育与全日制教育的同校同质要求,学院依托西电智课平台,以思政课程作为抓手,实现了全日制本科生、国际留学生、网络教育学生同时间、同课堂、同教室、同教师的“四同教学”。
通过论文格式智能检测能够快速、便捷生成检测报告,在减轻教师重复性工作的同时提高了学历继续教育学生的论文质量。目前平台已有累计1.46万余名网络继续教育学生使用,共检测毕业论文5.28万余篇。
使用西电智课平台的“西电课堂”进行“四同教学”目前,西电智课平台已累计建有392万项学习资源,上线网络课程超3.5万门次,形成了4.98万个网络教学班2、支撑各类线上活动开展除教学应用外,西电智课平台也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开展各类线上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如报告会、分享会、班会等。
在90周年校庆之际,学校通过西电智课平台发起的校友“云班会”活动,让数万校友实现“云返校”,并通过“西电课堂”进行交流互动,共话旧情,畅谈未来因受疫情影响,2022年秋季学期新生返校时间延迟,学校利用西电智课平台开通115路直播通道,1万余名新生进入虚拟班级在线观看了由学校党委书记查显友为全体2022级本科和研究生新生讲授的“开学第一课”。
3、成立eMOOC联盟,促进产教融合2022年8月4日,eMOOC联盟平台发布暨联盟成立大会在第57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上成功举行,首批已有28家高校和2家企业加入eMOOC联盟,共同打造人技协同的在线教育教学平台,联合培养新工科专业人才,促进产教融合、实习实践,本次发布会也得到了多家主流媒体的关注报道。
eMOOC联盟平台发布暨联盟成立大会4、宣传推广2022年1月19日、20日,教育部连续两天在网站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智能教育方面进行宣传报道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吴岩司长在第三届全国慕课教育创新大会和2021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中,也将西电智课平台和eMOOC联盟平台列为在线教学典型案例进行介绍。
在2021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会议、第三届全国慕课教育创新大会、第三届智慧高校CIO西安论坛等多个教育领域重要会议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受邀分享两个平台在开展线上教学、发展智能教育、探索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方面的工作经验。
第三届全国慕课教育创新大会(左)、2021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右)(二)经验介绍1、秉承“敢为人先,善于创新”的精神,主动瞄准未来教育指向,深化教育数字化发展;2、充分结合并发扬学校在学科及技术方面的各项优势,打造具有西电特色的品牌;
3、通过有关宣传、培训工作,提升师生对平台的知悉度和熟练度,让平台真正用起来;4、提高师生参与度,通过实践检验,不断总结问题和经验,及时调整改进,让平台建设满足师生所需;5、加强与兄弟单位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拓展国际视野,扩大开放合作的国际朋友圈,为全球化发展培养国际型人才做好准备相关链接关于开展2023中国高校远程与继续教育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的通知
近期活动链接2023(第四届)中国人工智能教育大会将于5月13-14日在北京召开中国高校继续教育与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研修班将于5月25-26日在广州举办协作组函[2023]1号 关于开展中国高校远程与继续教育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的通知
关于开展2023(第十届)中国E-Learning行业年度评选的通知2023(第九届)中国在线教育百强评选正在火热进行关于开展2023年度中国老年教育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的通知关注中教全媒体传播矩阵,get更多精彩内容
↓↓↓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