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

科技馆展品讲解词(郑州科技馆展品讲解)一篇读懂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09-12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致力打造综合育儿公众号国家高级营养师、育婴师宛宁 领衔打造
文 | 大秘秘阅读需5分钟暑假里烈日炎炎很多妈妈选择带宝宝参观博物馆那么带宝宝去参观博物馆需要注

科技馆展品讲解词(郑州科技馆展品讲解)一篇读懂

 

致力打造综合育儿公众号国家高级营养师、育婴师宛宁 领衔打造

文 | 大秘秘阅读需5分钟暑假里烈日炎炎很多妈妈选择带宝宝参观博物馆那么带宝宝去参观博物馆需要注意什么呢?今天我们分享一些这方面的内容▽▽▽去博物馆功利性不要太强有的妈妈就希望带孩子去一趟博物馆,孩子就能记住点儿什么,仿佛这一趟就没白来。

但是说实话,博物馆大多是专业性强,专业词汇又比较多的地方,即使是成年人去,也未必能记住几个展品的名称或者能记住一些展品的讲解词而孩子进入到一个这样的环境中,好奇和兴趣大过于学习的欲望,简单说就是进入展厅后孩子的眼睛根本就不够用,不知道到底往哪儿看更好了,这时候孩子处在一个非常兴奋的状态,要求他去了解和记忆一些他非常陌生,完全不熟悉的内容是很困难的。

所以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降低自己的预期,带孩子去博物馆参观,就是一种休闲的方式,没有必要在离开的时候“考一考”孩子今天参观学到了什么选择适合孩子的博物馆博物馆的种类有很多,家长最好提前做做功课,查阅一些关于博物馆的展品资料,否则的话很可能因为博物馆不适合孩子,最后大人很累孩子也不开心。

根据博物馆的定义和范围,根据博物馆的主要性质,博物馆的类型可划分四大类,即:社会历史类、自然科学类、文化艺术类和综合类1、社会历史类博物馆:是以研究和反映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等为主要内容的博物馆。

2、自然科学博物馆:是以自然界和人类认识、保护和改造自然为内容的博物馆3、文化艺术类博物馆:包括绘画、书法、工艺美术、文学、戏剧、建筑等4、综合类博物馆:是兼具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双重性质的博物馆

比如河南博物院这种综合性博物馆,就不适合三四岁的小宝宝,更适合五六岁以上的学生,而三四岁的小宝宝适合去河南自然博物馆有的妈妈希望孩子能受到点儿艺术熏陶,于是带着几岁的小宝宝去参观美术馆,并不是说美术馆不适合小宝宝,而是艺术类博物馆需要一定的艺术修养或者鉴赏能力,这类博物馆会有定期的不同类型的主题展览,家长可以关注,如果有儿童画这一类的,当然更适合孩子去欣赏。

否则,无论是现代画作还是古代作品,被挂得高高的,孩子身高有限,看不清看不到,这类博物馆往往又特别安静,孩子感觉无趣难免哭闹,大人也不能安静欣赏,孩子玩的也不开心比如我带小盒去各种博物馆,我带她去河南博物院的时候她4岁多,除了对房子的模型,动物造型的唐三彩,还有陶楼什么的感兴趣,其他时间都在催着我快点儿离开。

所以我带她去的最多的是河南自然博物馆,她最喜欢看的是恐龙,至于什么物种的演变、各类矿产等等内容,她也不爱看再小一点的宝宝,就不一定能区分博物馆和其他地方有什么差异,对孩子来说,带他去博物馆,和去商场没什么区别。

比如小盒2岁多的时候带她去沈阳故宫博物院,在她眼里,这里就是一个有着奇怪造型房子的大公园她在院子里跑来跑去玩的很开心,至于这里是哪儿,是什么,她根本就不懂带她去郑州科技馆就更不用说了,虽然能动手,但是科技馆里的展品还是侧重于知识类的,小朋友更是无法理解背后的原理,反而不如在科技馆外面的攀爬架玩得开心。

所以选择博物馆的时候就要注意,5岁以下的宝宝,尽量根据孩子的兴趣选择博物馆,比如各类自然博物馆,是很受小朋友欢迎的,这一类博物馆里孩子多,即使孩子兴奋了大声喊叫,也不易引起其他观众的反感。

一些遗址遗迹类的博物馆,更像公园景点,带孩子去,休闲为主,也是不错的选择还有一些特色博物馆,比如我带小盒去过洛阳的东方红农耕博物馆,就在中国一拖对面,里面收藏的新中国成立初期进口拖拉机、国产拖拉机代表机型等完整展现了中国农耕机械的发展历程。

里面的各种拖拉机,孩子也挺感兴趣

教会宝宝遵守参观规则带着宝宝去参观博物馆,并不只是单纯的游览和体验,家长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感受,也要注意利用博物馆这种具有科普教育作用的公共场所让宝宝了解和遵守社会规则和公共礼仪例如:• 不在场馆内追逐打闹。

• 不在场馆内大声喧哗• 尽量跟着指引标识顺序来参观• 敞开式的展品先看说明,是否允许触摸体验• 有围栏的展品不能跨越围栏去触碰• 不拍打或触摸展柜• 尊重购买讲解服务的游客,不跟随蹭听• 拍照时注意查看指示牌,是否可以使用闪光灯

• 在讲解员讲解过程中不随意打断,等一个展品讲解结束后再提问让宝宝学会遵守这些规则,家长以身作则是最好的榜样参观博物馆让孩子主导带孩子去参观博物馆之前,家长提前了解一些关于博物馆,关于展品的资料非常有必要。

一是了解博物馆的展览内容,一般博物馆会设置常规展览和临时展览,各大博物馆也都有自己的网站、公众号等宣传平台,可以通过这些途径了解展览内容,和孩子一起讨论参观路线二是学习一些关于展品的知识或者相关的内容,在参观过程中可以和孩子讨论,这样的互动方式家长不会感觉无聊,孩子也得到了更丰富的体验。

如果是希望孩子能在参观中得到更多的乐趣,那么就让孩子来主导这一次的参观游览孩子的兴趣点往往和成年人不同,所以如果在参观中家长一直主导的话,就会出现“宝宝快来看这个!”、“你看那个怎么样?”孩子可能原本想去看别的,被迫跟随家长的兴趣去看自己并不想看的展品,最后变成家长感觉孩子态度特别敷衍,孩子感觉自己想看的都没看到,自己感兴趣的都没体验到,家长孩子都不开心。

所以如果是希望孩子来主导,在遵守参观注意事项的前提下,家长跟随孩子的节奏就可以了当然也并不是说全程都必须听孩子的,比如70%的时间听孩子的,剩下的时间家长带着孩子看自己感兴趣的注意孩子参观时的体验有一个容易被家长忽略的细节,为什么孩子对博物馆不感兴趣?也许是因为成年人和孩子的视线高度不同产生的差异,成年人正常观看的展品,孩子未必能看的清楚。

比如这是我在河南博物院看展品时的角度,从展品上方俯视,一览无余。

下面这张是同一个展厅,小盒,那时她是5岁,身高是107公分。她举着我的手机拍的,实际上她的视线应该还要再低一点,有一点点仰视。

她正常拍这个骆驼是下面这张,我看起来萌萌的骆驼,在小盒眼里,仿佛成了庞然大物。

所以如果展品是放在架子上的话,比如这种,我在欣赏美丽的瓷器,小盒是不是就看了个寂寞……

这种视线高度的差异,以至于她随手拍的一张挂在墙上的介绍图片的局部,甚至有一种身临其境,就在塔下拍照的错觉。

所以在参观时要注意孩子的身高和成人不同,参观时观察的角度受到限制可能有时候并不是孩子不感兴趣,而是这种差异带给他的体验不如成人另外,各地都有很多博物馆,包括各市县,区别只是展品的多寡、博物馆的硬件设施不同,但是基本的功能和科普教育意义都是一样的。

所以建议从本地的一些博物馆开始带孩子参观游览,可以二刷、三刷,多次去,每一次孩子都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主要是先培养兴趣,至于学到点儿什么并不重要很多特色的博物馆都有很多的乐趣,比如南京科举博物馆,上海的玻璃博物馆,青岛的监狱博物馆、啤酒博物馆,都很有趣,并不一定非要带孩子去综合性博物馆或社会历史博物馆这类对孩子智力和理解力要求更高的博物馆参观。

选择时如果博物馆是家长感兴趣,但是并不适合孩子,比如青岛的监狱博物馆,因为是德国监狱旧址,里面会有一些刑具、水牢,对于小孩子来说气氛过于严肃恐怖,家长自己去参观就可以了,不必强求孩子必须同去---我们的品牌微课---。

(点击下方图片参与课程)

用现在守护现在用未来遇见未来有温度、有态度、有深度的公众号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