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

新兴科技产品作文(介绍一种科技产品作文)燃爆了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10-14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本文属于原创,侵权必究!(转载请联系:564185529@qq.com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的孩子已经成为了“数字土著”。他们从

新兴科技产品作文(介绍一种科技产品作文)燃爆了

 

本文属于原创,侵权必究!(转载请联系:564185529@qq.com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的孩子已经成为了“数字土著”他们从出生开始就被各种电子设备包围着,生活、娱乐、学习等也都离不开这些高科技产品。

那么,孩子与科技的关系究竟是什么?各种最新的前沿科技产品会对我们的孩子产生怎样的影响?作为家长,又应该做些什么?这些问题都是大头在《园丁与木匠》第5讲中想和大家分享的内容。

互联网技术作为一种现代科技,正在影响、改变着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2020年5月,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

2019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为1.75亿,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高达93.1%,手机成为了未成年人的首要上网设备(使用比例高达92.0%)其中,小学、初中、高中和中职学生互联网普及率分别为89.4%、97.6%、97.6%和99%。

可见,互联网已经在未成年人中高度普及。

并且,互联网正在向低龄群体渗透,而且这种渗透能力越来越强。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在学龄前就开始使用互联网,比如,小学生首次使用互联网在学龄前的比例高达32.9%。

孩子们使用互联网除了网上学习(占89.6%)之外,主要是休闲娱乐和沟通社交,比如听音乐、玩游戏、聊天、看短视频等可以说,互联网已经成为了孩子们重要的学习工具、沟通桥梁和娱乐平台现代科技互联网在改变孩子生活和学习方式的同时,也在重塑孩子们的大脑。

苏格拉底曾经表示,用笔记录文字是一个糟糕的主意,因为书写会降低人的记忆能力如果人类学会了这项技能,就会在灵魂深处植入健忘的种子他们会依赖写下的东西而停止使用记忆他们不会再从内部本身,而是从外部获取记忆

比如,在古代,诗人有着强大的记忆能力,可以记住成千上万的经文那时,古希腊的长篇史诗《荷马史诗》只需要通过游吟诗人之间的口耳相传就可以保存下来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孩子们的大脑似乎变得越来越懒,越来越笨了。

现代的科学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比如,早在2012年,英国《每日邮报》就曾报道过一项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和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研究人员的研究该研究发现,互联网正在逐渐取代人类大脑,成为记忆的主要载体。

这是因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已经习惯了通过搜索的方式来获取信息,而并不需要清楚的记住信息内容本身。这将导致人类大脑所能记住的信息内容越来越少。

最近,参考消息网也报道了一篇文章《外媒:数字原生代智商低于父辈?》这篇文章中提到,法国神经科学家米歇尔·德米尔热写了一本书《数字傻瓜工厂》,并表示“儿童和年轻人在屏幕前度过的大部分时间是娱乐性的,而非教育性的。

如果过度接触娱乐技术,则会阻碍孩子的发展,并让孩子们的智商低于父辈”德米尔热在他的书中还引用了多项科学研究,证明除了法国之外,荷兰、芬兰、挪威和丹麦等国家的孩子智商也正在下降导致孩子们智商逐渐下降的原因是。

频繁接触电子屏幕导致孩子们的大脑被重塑了,和智力有关的能力,比如语言、记忆力、专注力等在逐步下降。

参考消息网的报道《外媒:数字原生代智商低于父辈?》面对科技的入侵和被重塑,我们依然可以保持乐观尽管互联网或者各种高新科技给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作为家长和教师的成年人对此也表示十分焦虑和担忧,但是我们依然有理由保持乐观。

因为数码时代,可能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第一,不同时代的孩子会迷恋不同的科技,没有科技的创新,就没有文化的传承科技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每个时代都有属于那个时代的科技创新比如,在互联网没有出现之前,孩子们迷恋的可能是电视、电影、大哥大、BP机、和各种武侠小说、言情小说、杂志、画报等。

当抖音、B站、微博、微信没有出现之前,孩子们迷恋的是QQ、人人网、校内网、论坛......

所以,我们现在的孩子迷恋手机、网络、游戏、短视频、漫画......和以前的孩子们迷恋小说、杂志等并没有什么区别并且,每个时代的科技创新都为当时的孩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孩子们可以通过观察、模仿学习和继承父辈的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从而不断推动社会的发展。

可以说,人类社会就是在不断的“技术创新→技术传承→技术创新......”过程中发展的如果没有科技的创新,就没有文化的传承第二,我们可能高估了新兴科技的消极影响,低估了它们的积极影响其实,几乎在每一种新技术普及之前,人们都会感到焦虑、担忧。

甚至有时候,我们会表现得过分焦虑比如,当照相技术刚刚传入我国的时候,有些人会拒绝照相,因为他们认为照相会被“摄取灵魂”当电视机出现的时候,人们把它称作“傻瓜盒子”(idiot box),因为有人觉得电视节目会将人看成傻瓜。

但是,实际上,这些新兴技术可能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只是因为人们对他们还不够了解,或者错误的估计了这些技术的影响,又或者没有很好的运用比如,现在的孩子们沉迷手机、电脑游戏、短视频等互联网新技术,罪魁祸首并不是新技术本身,而是使用技术的人出了问题。

数码时代,可能也并没有我们家长想象的那么糟糕,甚至对孩子来说是有好处的媒体学者达娜·博伊德花了数千小时研究了许多来自不同背景的青少年,系统观察他们如何使用技术,并询问他们对这些新技术的看法后发现:社交媒体是孩子们与朋友和同龄人之间建立联系的一种方式,是他们用来逃离家庭压力的一个主要途径。

互联网技术无限的扩大了孩子们的交际圈以前,由于地理的限制,孩子们的活动范围有限但是,现在的孩子们可以通过互联网与整个地球的人进行交流和沟通有时候,比起互联网上的陌生人,亲密的家庭成员更有可能对孩子带来创伤和威胁。

然而,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逃离家庭已经越来越困难了,互联网恰好给了他们一个逃离的机会比如,对于以前的孩子来说,和家长闹矛盾后,爬窗子、翻墙就可以逃出家门,但是现在的高楼大厦已经让孩子们没有了这样的机会。

第三,实际上,我们可能很难真正弄清楚新技术对孩子们的影响最后,作者高普尼克还提出来,数码技术对两三岁孩子的长远影响尚无定论现在放学回家就给朋友发信息,更新朋友圈动态的孩子,并不一定比以前一回家就看肥皂剧的上一代更糟糕。

博伊德的研究似乎也证明了这一点博伊德在他们的研究中,将父母对互联网最普遍的担忧和焦虑进行了分类,最后发现,其实并没有证据能够支持这些家长们的观点其实,关于科技的问题就和家长们养育孩子的问题一样,存在着一个传承与创新、依赖与独立的悖论关系。

作为父母,我们要做的就是给孩子提供一个全面、稳定、安全的数码环境,而不是过多的干预和控制其实,无论是对待科技问题,还是对待养育孩子过程中的其它问题,都需要遵循这个原则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孩子们有着他们这一代的使命,有着他们需要传承和创新的内容。

他们将创造属于自己的数码时代、属于自己的世界,拥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找出如何在数码时代生活,也是孩子们自己的责任简单说,就是给孩子一个世界,让他们重建作为父母,我们要做的只是充当好桥梁的角色,沟通起过去和未来,给孩子们提供文化历史感和延续性。

比如,给孩子们提供各种传统技术、文化制度和价值观,让孩子们学会这些,并进化到属于自己的时代。

《园丁与木匠》这本书,大头就全部和大家分享完了后续,大头找到合适的书再继续和大家分享如果大家有想要分享的书籍,也可以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在不分享书籍的日子里,大头会每周更新(偶尔可能佛系更新)一些心理健康、家庭教育方面的文章。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启发,请帮忙点个赞,转发给更多朋友。如果你想及时看到我们的更新,请关注@大头心理如果你想和我们互动,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