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属于现代新兴科技吗(概述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对人类)速看
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赋能,农业生产插上“科技翅膀”——智慧农业的邓州样本
沃野平畴,麦浪如潮,在邓穰大地上,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文渠镇李洼村周边的高标准农田里,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通信等现代技术强有力的支撑下,搭载着北斗导航系统和AI智能算法的无人驾驶农机具在这片沃土上。
“大施拳脚”邓州是全国超级产粮大县、国家级制种大县、河南省粮食核心主产区,承担着保障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去年以来,邓州市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阳时的殷殷嘱托,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建设邓州市智慧农业中心,让农业发展插上现代科技。
“翅膀”,新一代农人更加“耳聪目明”,农业生产更加轻松、精准、高效,农业科技现代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邓州市委书记、市长邓俊峰表示,邓州以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创建、国家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试验区为契机,积极运用现代前沿技术,融入农业现代化生产,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智慧农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筑牢粮食安全基石,为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发展现代农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邓州市智慧农业中心“无人作业”全程覆盖5月31日,在邓州智慧农业中心,无人驾驶拖拉机牵引着圆盘耙,在田野里“驰骋”这些无人农机的主人——首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邓州市智慧农业中心首批入驻企业之一,该公司的无人驾驶农机具,能够实现对不同粮食作物耕、种、管、收等关键环节的。
“无人化”自主作业作业前,无人农机设定好割幅、耕作面积等参数后,导航系统就引导农机进入自动作业模式操作者只需要摁下遥控器启动开关,收割机就会按照设定好的作业模式及作业轨道进行作业,行距误差极小避障、紧急停车等操作也都是自动完成,一个人可以管理好几台收割机,极大解放了人力,降低了生产成本。
播种时,利用气吸式精量播种机等先进农机具,精准控制种子数量,实现高效播种的同时,省下间苗和定苗的工作从夏收到夏种,整个农田作业流程实现了智能化作业全程覆盖时下正是麦收的黄金时期,也是首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兴新最忙碌的时候。
联系客户、调配农机,他的电话接连不断沈兴新介绍说,同等时间无人农场对比传统农场人工成本降低70%,无人驾驶作业平均提高土地利用率10%以上,平均增产5%以上,平均减少水、肥、药10%左右的投入“我们期待通过实践,能改变多数人眼中农业又苦又累又没前途的刻板印象,让更多年轻人将农民干成一个令人向往、羡慕的职业。
”沈兴新说。
邓州市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智慧农业大有可为借助北斗卫星提前对田块打点定位,规划最优作业路径;利用摄像头实时监控作业情况,画面同步回传后台;通过无人值守气象站,实时监测空气温湿度、光照度、降水量等信息……邓州市高规格建设科技含量十足的智慧农业中心,依托大数据平台进行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应用物联网、传感器、图像识别等技术实现土壤环境监测、气象监测、虫情监测等功能,对农业生产决策提供帮助。
服务项目囊括了乡村振兴、智慧物联、遥感监测、农业气象、节水灌溉、产业发展、乡村文旅、数字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九大模块同时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地面进行长期观测,与历史数据对比,反映作物生长差异,在农作物收获前对其生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提前诊断,为精准作物管理和田间作业提供重要依据,及时准确地调整施肥、田间管理措施,从而保证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邓州市文渠镇李洼村智慧农业示范区在农业社会化服务方面,智慧农业中心平台整合专家资源,统计分析农技培训工作,整合产学研发展情况,展示其科技单位和研究成果同时搭建了农机管理系统,对辖区内农机位置进行监测,对农机服务点、飞防服务点进行管理和展示,实现对农机资源的合理指挥调度。
依托智慧农业中心,邓州市打造0.2万亩智慧农业示范区,首创高标准农田建设“343”模式:“3”就是管灌设施、喷灌设施、微灌设施3种灌溉设施;“4”就是渠系、道路、林网、井电泵“四个配套”;“3”就是水肥一体化灌溉、气象监测、虫情监测
“三大系统”,这些设施和系统通过智能终端、传感器与控制中心的智能平台连通,再与技术指标融合,实现自动监测、科学决策、智能管理高标准农田带来的数字化、智能化,让农业生产效率更高:一是节省了人力,大面积连片高标准农田科技化、机械化作业程度高,方便农民耕种收;二是田更好种,经过改造的高标准农田节肥省药、保肥保水,每亩地至少可增收。
200斤粮食;三是路好走,大型农用机械进出方便,运农资、拉粮食可以直接将车开到田间地头。
劳作中的无人驾驶拖拉机牵引着圆盘耙 邓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鹏介绍,据测算,智慧农业示范区内,可年亩节肥16.7公斤,年亩节水40吨以上,年亩节电10千瓦时以上,年亩平均节省工时7.3个2021年11月
2日,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到邓州调研指导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时,给予该模式高度赞誉,要求在全省推广“有了高标准农田,旱能浇、涝能排,机耕路通到地头,全程都用上农机,省力又省钱”王丽是邓州市国裕金丰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总经理,更是邓州市闻名的种粮大户。
她说,目前公司一共流转1万多亩耕地,其中有1500多亩处在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因为这里的基础设施完善,合作社节省了农业生产成本,产量高了,品质优了,效益也好了,合作社从事粮食生产的干劲倍增,信心十足
气吸式精量播种机科技赋能粮食满仓5月30日,在邓州市文渠镇李洼村智慧农业示范区的麦田里,一颗颗饱满的麦穗随风起伏,金色的麦浪裹挟着浓郁的麦香,邓州市荣冠科技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刘飞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不久前,邓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冀洪策告诉他这块地的预产数据:亩穗数。
43.5万,穗粒数37.4粒,千粒重44.1克,八五折后亩产609.8公斤说着,刘飞就近薅了一株麦穗,熟练地两手对搓,吹掉麸皮,一对一对地数着这些金贵的麦粒“28对,幸好有科技作保障,看来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刘飞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他告诉记者,原本去年播种小麦的时候基础不行,下连阴雨,受墒情影响,种的是晚茬但是依托邓州市农技中心和植保站的专家,有了问题及时请教,专家们也经常到田间地头进行指导,在农业科技的支持下,粮食产量有了很大提高。
自走式植保机4年前,在邓州经营企业的刘飞看好邓州农业发展前景,首批流转5000亩土地种粮食,却因不懂技术、不会管理,第一年就赔了300余万元他开始思索到底该怎么种地“找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智慧农业就是出路。
”刘飞与邓州首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凭借首邑农业的160余台(套)农机和专业机手团队,通过智能装备与无人农机配合自主作业,完成农场生产、管理任务,同时依托智慧农业中心的物联网、传感器、图像识别等技术,将原来的乡村麦田打造成科技含量较高的
“露天工厂”目前,刘飞已在全邓州市流转土地5万余亩,带动、服务、托管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成为中原种植规模较大、生产技术领先、加工体系完善的专业杂粮种植生产企业,同时还带动周边3万余户农户增收,拉动6个农机专业合作社,解决就业
2000余人。
太阳能气象站邓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到2025年,邓州市集中连片、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将达到180万亩,累计建成100万亩高产高效示范田下一步,邓州市智慧农业还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为目标,秉承。
“共建、共创、共赢”的价值理念,建设面向国内外科研单位、人才、企业的开放共享新平台,实现智慧农业领域各类实用性、可推广的成果转化、交易、展示,努力把智慧农业中心打造成邓州农业科技发展的新名片。
来源:南阳报业传媒丨本期编辑:李忠玉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人工智能属于现代新兴科技吗(概述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对人类)速看
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赋能,农业生产插上“科技翅膀”——智慧农业的邓州样本…
-
人工智能属于现代新兴科技吗(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现在新兴科技有哪些)学到了吗
科技创新 新兴技术治理 敏捷治理 人工智能 价值共识
- 人工智能属于现代新兴科技吗(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现在新兴科技有哪些)越早知道越好
- 爱呀哎呀我愿意(爱呀哎呀我愿意哪里可以看)满满干货
- 人工智能属于现代新兴科技吗(人工智能属于新兴领域吗)速看
- 云计算属于现代新兴科技吗(云计算属于新兴技能吗)这样也行?
- 云计算属于现代新兴科技吗(云计算属于新兴技能吗)越早知道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