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

郑州新兴科技(郑州新兴城市)怎么可以错过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10-21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回看郑州四十年发展,也可以概括为:“90年代看高新、00年代看东区、10年代看港区”。不夸张地说,郑州近10

郑州新兴科技(郑州新兴城市)怎么可以错过

 

回看郑州四十年发展,也可以概括为:“90年代看高新、00年代看东区、10年代看港区”不夸张地说,郑州近10年最大的惊喜,就是港区的崛起,没有之一港区在河南和郑州近十年来实现逆袭中扮演了极其重要角色1997年8月28日,郑州新郑机场正式建成通航。

前十多年,几乎可以说默默无闻。2010年之后,开始迅猛崛起,用一飞冲天来形容,一点不夸张。为何能在一夜之间实现蝶变,原因何在?——壹——强势崛起1、发展突飞猛进用数据说话。

近十多年来,郑州航空港无论是旅客人次、货运吞吐量,还是增速、排名都突飞猛进截至2018年12月,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有55家客运航空公司,208条客运航线,116个客运通航城市;21家货运航空公司,34条货运航线,40个货运通航城市;旅客吞吐量2733.47万人次,同比增长12.49%;货邮吞吐量51.49万吨,同比增长2.43%;起降架次20.89万架次,同比增长7.09%;分别位居中国第12位、第7位、第12位。

2、地位快速提升从郑州新郑机场来看,跻身为4F级国际民用机场,是国际航空货运枢纽机场、“7×24小时”“全时段”通关国际机场、国内大型航空枢纽机场、国际定期航班机场、中国八大区域性枢纽机场之一、中国中部地区第一大国际机场、对外开放的一类航空口岸。

从郑州航空港区来看,2012年,获批全国首个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在全国首开新河

航空港区未来构建以航空经济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内陆地区双向开放重要门户和现代航空都市,建成辐射全球的国际航空货运(综合)枢纽,与主城区“双城引领”郑州大都市区打造具有一定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区,其地位之重要可见一斑。

——贰——港区的逻辑取得成就固然值得庆贺,但理出背后发展逻辑无疑更具价值。剖析港区近20年崛起之路,无论对于深入理解港区自身,还是理顺河南和郑州发展逻辑都有较大的实践意义。

回顾航空港区的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空港阶段(1.0时代)、临空经济区阶段(2.0时代)、航空城阶段(3.0时代)、航空都市阶段(4.0时代)。

1、1.0时代:航空港区阶段(1997—2000年)该阶段,总体上仍是以普通民航机场的交通枢纽功能为主作为全国的干线机场之一;从级别上,仅是属于新郑市管;从运营上,以管理为主;交通运输功能和功能居于主导,运营方式相对单一,产业经济功能和区域功能尚未体现。

2、2.0时代:空港经济区阶段(2001—2009年)与第一阶段相比,该阶段从机场自身来看,机场旅客吞吐量飞速增长,为航空港区未来的腾飞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区域性干线机场跻身全国八大区域性枢纽机场之一;

从功能来看,由单一的交通枢纽功能向空港和经济复合功能转变,围绕新郑国际机场积极招商引资,始终保持发展活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入驻企业与日俱增;从运营上,由单一向市场化运营转型;从级别上,由隶属于新郑市升级为正处级郑州市派出机构;从地位上,由普通的航空交通枢纽跻身促进中原崛起、建设大郑州的省级地位;从产业类型上开始呈现航空配套产业、食品加工业、物流业等逐步多元化业态;从空间上由单一的机场核心区向西部新郑薛店工业园区等空间外溢,新郑成为第一轮实际受益者,从而开启了其十几年的快速发展期,顺利赶超巩义。

3、3.0时代:航空城阶段(2010—2016年)该阶段无论对于港区,还是郑州,甚至河南,都是具有决定性的时期河南先是由申报中原城市群屡次受挫到中原经济区顺利跻身整体序列,再到实现“三区一群”多重叠加,致力于打造内陆双向开放新高地,可以说航空港区在其中都扮演了极端重要角色、功不可没;自此港区、郑州和河南的经济结构逐步由内向型经济向外向型经济转型;对郑州来说,由区域性中心城市顺利跻身中心城市;。

从功能地位来看,由区域性枢纽上升为国际航空物流中心、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重要门户、现代航空都市、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的区域重大功能从级别来看,由正处级郑州市派出机构升级为河南省派出机构;从机场自身来看,成为中国体量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中心、中部地区唯一拥有双航站楼双跑道的机场、最高等级4F机场;从产业类型上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向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跨境电商、航空物流等更加丰富多元转型升级,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时期地产业开始在整个产业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

从空间形态来看,港区从局限于机场枢纽及外围狭小空港枢纽和产业区域逐步向北和向南拓展,并形成明确功能分工,同时,尤为明显的是发展理念发生重大变化,不再是以往单一的临空产业园区,更加突出生态宜居理念,通过双鹤湖、园博园等生态设施建设,提升环境品质,凸显产城融合理念,配套建设大量的社区楼盘,而今已成长为近百平方公里、数十万人的现代化城区,由郑州都市区的重要功能组团成为而今郑州大都市区“双核“之一。

4、4.0时代:航空都市阶段(2017年—未来)该阶段最为明显的变化,就是郑州开始致力于打造具有一定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性中心城市,正如虹桥国际枢纽助力上海成为世界城市同理,郑州同样需要同等级别的国际性门户区域;

随着郑州高铁南站开通运营,航空港区开启“双门户枢纽“功能,被提高到前所未有高度,受到空前重视,不再仅是作为人口和产业集聚区的城区,而是作为双城之一,作为国际门户型区域载体支撑,引领中原城市群、郑州大都市区参与世界分工、对外开放的重要引擎和门户,向未来的航空都市迈进。

产业类型进一步确定为电子信息、现代物流、高端商务、高端装备等现代化都市型产业类型。从空间来看,港区未来将是规模超400平方公里的现代化都市区,范围涵盖新郑、中牟、尉氏多个县市。交通四通八达

郑州到港区的轻轨也已经开通从高铁东站到机场只需19分钟高铁郑万高铁、郑合高铁、机登洛城际和机许城际将从港区之中贯穿并预留机场至开封、商丘城际线位高速

累计交付安置房9.26万套,新建学校交付16所截至2020年底,航空港实验区安置房累计交付62个社区,9.26万套房,数十万回迁群众喜迁新居按照“配套同步,环境先行”的思路,航空港实验区还大力推进安置区周边公共资源类配套设施建设,每个安置区内均规划有幼儿园、小学和初中等教育配套。

截至2020年10月,已完成配套学校建设面积近30万平方米,交付学校16所,提供学位近2.5万个

12所医院、卫生院开诊,提供多样化医疗卫生服务。

(港区医疗布局)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港区医院河南省省立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一大波医院将在港区遍地开花“十三五”时期,航空港实验区以人民健康为重点,累计建成各类医院、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个,可供床位1779张,初步形成15分钟就医服务圈。

随着省立医院二期部分投用,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港区医院开诊,郑州中医骨伤病医院、区公共卫生综合服务中心及郑州市中医院建设快速推进,航空港实验区正切实做到让老百姓病有所防、病有所医2020年,航空港实验区建成区规模突破100平方公里。

“十三五”以来,航空港实验区在增强都市综合承载能力上持续发力,按照“突破中部、启动北部、做实南部、谋划西部”总体要求,加快道路、管网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截至2020年底,航空港实验区建成区已达。

100.86平方公里,基础设施覆盖超过200平方公里,区内道路通车里程超过500公里,铺设供水、电力排管、燃气等管网合计超过100公里。

三大城市公园魅力焕发,全区绿化覆盖率31%为营造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航空港实验区重点打造了三大城市公园:绿野广袤的双鹤湖中央公园,“鹤之灵”音乐喷泉气势恢宏;集古今中外园林之大成的园博园,亭台楼阁,清水微澜;展示秦汉农耕文明的苑陵故城,城墙静默,六圃九囿群芳盛宴……三大城市公园辅以河道水系、道路绿化景观带,如珠链串起,辉映整座城。

如今的航空港实验区,正以美丽多姿的崭新面貌迎接八方来客

新建停车位12000余个,有效解决停车难、停车乱随着航空港区的人口增加,加大停车位建设迫在眉睫2019年下半年至2020年底,航空港区共建设停车场33处,泊位12598个同时,积极推进智慧停车管理工作,建立了区级智慧停车管理平台,定位上传停车场158个,18个经营性停车场接入平台。

便民服务中心陆续投用,打造“15分钟”生活圈。

为使广大市民享受到更为便捷的城市公共服务,航空港实验区投资55亿元在区内规划了23个便民服务中心项目,计划总建筑面积110万平方米2020年,郑港第二市民服务中心、第三便民服务中心项目建成投用,实验区最大丹尼斯生活超市入驻其中。

此外,区内首条地下商业步行街远航步行街建成通行,都为一站式满足周边居民生活需求打下良好基础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要求,航空港实验区974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实现一网通办,完成“一件事”流程再造300余项。

持续深化的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实现了“三证一章”、独任登记制、电子营业执照、名称自主核准等多项改革成果,走在全省前列市场主体总量持续增长,民营经济稳中向好发展。

2020年,面对新冠疫情的不利影响,航空港实验区积极开展“三送一强”,解决企业资金、人力、物流等困难,多家企业销量逆势上扬截至2020年9月,航空港实验区已有市场主体3.1万户,其中民营企业1.19万户,个体工商户1.91万户。

民营企业在税收、生产总值、创新成果、就业保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成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条例》授予航空港实验区省辖市权限通过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航空港实验区近年来构不断激发创新发展活力,战略机遇向发展优势持续转化。

2021年3月1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条例》将正式实施,《条例》授权航空港实验区设立具有特定管理职能的法定机构,鼓励实验区探索体制机制创新一系列利好将进一步激发航空港实验区人才干事创业的热情,城市发展必将开创更为崭新的局面,发展前景必将更将美好光明。

— E N D —▌来源:网络▌声明:素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长按上方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mu0371,勾搭航空港小编(合作 / 投稿 / 报料 / 加入航空港微信群)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