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兴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航天新兴科技有限公司)学会了吗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申俊涵 北京报道“我们不是一家单纯做火箭的公司,而是一家希望通过航天的各种工具手段,去为各行各业做加法的公司。”近日,火箭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申俊涵 北京报道“我们不是一家单纯做火箭的公司,而是一家希望通过航天的各种工具手段,去为各行各业做加法的公司”近日,火箭派(太仓)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程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说。
2014年11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中国民营航天迎来春天,大量民营商业航天公司开始涌现程巍在2020年底创办的火箭派算不上是最早的入局者,却在发展过程中独辟蹊径。
公司从生物卫星与生物载荷切入,是目前国内首家定位空间生命科学的民企据了解,空间生命科学是研究宇宙空间特殊环境因素作用下的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同时,火箭派已经连续完成四轮投资,投资方包括引溪资本、弘桥资本、苏州国发创投、华盖资本等。
在资本的助力下,火箭派迅速踏入发展快车道2021年12月,火箭派研发的“火种一号”空间微重力生物载荷试验装置,通过搭载星众空间“灵巧号”卫星平台,在西北某试验场跟随华羿鸿达“华羿一号”火箭发射升空2022年12月,火箭派设计研制的“火炬一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这是中国商业航天首颗空间生命科学试验卫星,搭载微重力生命科学试验载荷及对地观测载荷卫星入轨后,将完成对食品工业微生物微重力条件下生长情况的观测,并实现地面对观测数据的接收根据规划,火箭派将在2023年底发射国内首枚星箭一体化液体运载火箭“达尔文二号”。
科幻热潮与科技浪潮相互促进程巍有着连续创业的成功经验,他运营过《穿越火线》等多款大型网络游戏,曾是龙羿启航基金创始合伙人,2018年投资并联合创办北京达尔文细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20年底,他正式创办火箭派,追逐年少时期就曾有过的太空梦想。
在程巍看来,同属商业航天市场的明星公司SpaceX所取得的成就,以及马斯克的创业故事,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时,马斯克的成长环境,也对国内新一代创业者的成长带来启发他分析称,马斯克是1971年出生,而美国是在1961年到1972年推进阿波罗计划,组织实施一系列载人登月飞行任务。
同时,堪称科幻片鼻祖的《星际迷航》,是在1966年正式播出可以说,马斯克是在美国科技繁荣、科幻热潮的环境中成长的,他对未来的探索是天马行空的,所以创造出电动汽车公司特斯拉、火箭公司 SpaceX和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
“现在,随着中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和科幻电影的崛起,相信这一代成长起来的孩子未来也将是极具想象力和勇气的。”近日,在派拉蒙举办的首届星际迷航中国粉丝日活动上,程巍分享说。
他认为,科幻是科学+艺术科学本身是非常严谨的一套系统,科幻却有很多的价值观和艺术的成分在其中中国人一定要讲好中国的科幻故事,它能够为科技发展带来指引,像灯塔一样告诉人们未来的方向在哪里同时,这也在树立和体现中国式的价值观。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学教授苟利军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中国的科技发展已经有几十年的时间,人们可以感受到科技对生活带来的改变科幻则是在最近几年才慢慢繁荣起来,比如2019年《流浪地球》上映之后,中国的科幻电影热潮才开始掀起。
他认为,科技与科幻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伟大的科幻作品通常会为人类的科技发展提供想象空间和可能性,比如在科幻电影《星际迷航》中的部分高科技产品已经成为现实影片中的无线对话设备成为了后来的手机,影片中的复制机成为了3D打印机。
同时,科技发展本身又促进着科幻的繁荣航天技术走入日常生活,空间生命科学市场广阔随着航天科技产业的发展,它与人们日常生活的连接正越来越近程巍观察到,许多太空技术正在改进人们的生活品质比如航天服技术改善了生活,催生了现代尿不湿;慢回弹材料从太空应用到床上用品,提高了睡眠质量;冷冻干燥技术应用于食品,出现了方便面蔬菜包、冻干水果。
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热爱科幻与宇宙的普通人畅想着太空生活,由此衍生出了商业航天员今年,经修改审定的两项团体标准《商业航天员培训规范框架》、《商业航天员等级评定规范框架》正式发布至此,商业航天员IP项目正式有了国家体系化背书。
“根据计划,中国将在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如果人在太空中生病怎么办、吃饭怎么办?这些都是生命科学相关的事情,这些问题也急需去解决,每一项技术突破都会带来大量商业机会”程巍说以往对大多数人来说,跟航天领域的关联在于看到新闻中描述的火箭、卫星发射成功。
但程巍认为,航天某种程度上是为现在地球上的各行各业做加法,比如星网、星链可以为以往在地面上的通讯做加法,让大海上、沙漠里也能够实现信息的传送,这就是航天技术的明确应用随着技术的发展,相信太空旅游会慢慢成为现实,这将意味着更大的市场。
从国家发展战略的角度考虑,去年中国人均GDP已经达到1.2万美元左右要想脱离中等收入陷阱,持续实现人均GDP的增长,仅盯着存量市场是很难实现这一目标的所以一定要在新兴产业中去寻求增量,新兴产业往往存在于航空航天等大量需要实现科技突破的地方。
对火箭派来说,公司现阶段正从生命科学领域切入商业航天市场程巍曾表示,生命科学市场已在美国被大量验证1999年至今,国际空间站3000多个科学实验中,60%是生物学实验麦肯锡曾测算,包括太空制药等部分,全球至少存在2000亿美元的空间生命科学市场。
这部分市场未来发展非常快,将一步步成型,足够让很多家企业成为独角兽而根据公司目前的规划,火箭派在发射“火种一号”空间微重力生物载荷试验装置、“火炬一号”卫星之后,将在2023年底发射“达尔文二号”火箭“首先你要能够发射火箭,证明有飞上太空的能力。
然后我们再去探索飞上太空以后干什么,比如生物育种、载人航天等,这是我们一步步去努力发展的方向”程巍说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北京新兴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航天新兴科技有限公司)学会了吗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申俊涵 北京报道“我们不是一家单纯做火箭的公司,而是一家希望通过航天的各种工具手段,去为各行各业做加法的公…
-
北京新兴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国航新兴科技有限公司)一篇读懂
今日新股新债申购交易指南,个股重大公告通知
- 开场词(开场词活跃气氛)不要告诉别人
- 北京新兴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国航新兴科技有限公司)一看就会
- 北京新兴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新兴合众科技有限公司)不看后悔
- 北京新兴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新兴合众科技有限公司)满满干货
- 北京新兴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新兴华安测绘有限公司)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