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

新兴科技是什么公司(新兴科技是什么意思)燃爆了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11-01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论坛实录 | 郭晓涛:金融科技国际发展趋势

新兴科技是什么公司(新兴科技是什么意思)燃爆了

 

演讲者:郭晓涛(BCG咨询全球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大中华区数字化业务负责人)以下整理自演讲全文在座的各位上午好!非常感谢这次受到金融壹账通以及中国银行业协会的邀请,来跟各位分享我们在金融科技的国际上的趋势和见解。

在座各位都是银行业的从业人员和高管,对金融业在中国的发展不仅有理论的见解,更多有实践的见解,今天我想从融资的角度看问题来和大家分享BCG是一家国际咨询公司,除了做咨询行业之外,我们在金融行业有两个特别之处:一是我们有一家专门做全球金融科技的调研和跟踪的子公司,它在全球定期跟踪超过1.2万家科技公司,主要跟踪他们的融资情况、他们在业务模式发展以及他们在融资过程中业务模式的发展变化,并以此判断日后金融科技的走势。

投资比应用大概提前半个环节,今年的投资热点很有可能过三四年以后变成行业的应用热点我们通过投资的方式对投资进行调研和判断来观察日后在金融科技应用的层面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二是BCG下面也有一家风险投资公司,我们会用自己的钱去做尝试,去做风险投资。

一方面从调研的角度、跟踪的角度看市场的热点;另一方面把钱投进去做投资的尝试,来看整个投资的情况,业务的模式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一方面指导BCG做咨询和战略分析的观念变化,另外和我们的客户产生更多的互动我们根据2005年到2017年的上半年,金融科技投资的发展变化,把金融科技投资主要分成八大主题,包括我们经常看到的支付、区块链、数据和分析等等,还有很多是在国际上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例如非常重要的信息安全主题。

从投资的角度会发现,这部分的投资金额和新兴科技公司的数量也都在发生迅猛的发展另外交易、分析,投资的部分,过去几年里,无论是投资总额还是金融科技公司的初创企业的数量都会有着迅猛的发展在这八个大主题里面,在中国这边看到的较多的是靠前端的主题,最多的是支付。

刚才提到区块链作为新兴的科技已经开始应用,其实投资是走在应用的前端除了刚才发布的IFAB区块链贸易融资的平台,区块链的应用截至目前,在金融行业中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前期,还没有太多成熟的应用从投资的角度,各位投资机构,不管是机构投资人、PE、VC还是传统的金融机构下面成立的投资基金,都开始积极布局区块链这类非常重要的技术。

另比较特别的是,国内的金融科技发展趋势是流程和管理偏向后台,而在国际上的金融科技企业的趋势越来越多偏向于去服务金融行业的内部的流程和管理,通过各式各样的金融科技手段加强管理,提升流程的运营效率,降低风险,提升客户体验。

这是国际金融发展趋势和国内的金融科技热点不太一样的地方如果从投资的角度和金融科技初创企业的数量层面看全球的金融科技的发展,可以看到并不会惊讶的数字,不管是投资总额还是金融科技的初创企业的数量来看,美国仍然作为世界上第一大的金融科技的市场,中国紧跟其后,变成第二大的市场。

前段时间我们和阿里研究院发布过一份中国互联网企业的研究报告发现,在美国要成长一个独角兽,从成立到变成独角兽企业平均时间是7年,在中国的平均时间是3年这代表中国市场在巨大的资金和资本的推动力下,金融科技企业和初创企业的成长速度是非常快的,同时竞争也是相当激烈的。

除了中国市场的规模大之外,中国和美国非常不一样的地方是投资分布在八个主题上的不同点中国最主要的分布点是在信贷和支付领域反观美国这边,分布会更加平均,除了更加前端的投入,对于数据安全的初创企业投入、流程管理的初创企业投入、数据分析的工具、解决方案的初创企业投入更加平均。

这是中国和美国在金融科技市场发展不一样的地方大家也会见到中国金融科技领域或者科技领域,除了有赞扬的方面,一直被诟病的是我们的原创性不够美国有什么业务模式,翻到中国就可以成长起来,因为市场大,有一定的壁垒保护。

中国在金融科技投资方面,越来越开始向初创、原创性发展,中国和美国市场上的差距,除了规模、数量之外,从投资分布方面开始差距逐步缩小下面打开一些细分领域和大家分享我们看到的不同趋势零售银行和财富管理板块依然是金融科技重点的发展空间,比如前段时间在银行业非常火的,智能投顾。

现在看到的智能投顾领域已经在成熟的应用领域,刚才提到投资比应用早大概半个周期现在投资的趋势在智能投顾领域从2C端移到2B端前面2C端智能投顾的发展模式,技术的应用程度已经相当成熟了,下一个发展趋势是在帮助机构去提供智能投顾的服务,而不是帮助客户提供智能客服的服务。

这是我们会看到财富管理方面非常不一样的地方在零售银行业,除了经常看到的支付,各式各样的支付工具,另外一个不同之处就是Open banking,开放银行、生态银行这和金融壹账通的理念非常一致,也就是银行已经不仅仅是金融服务机制去服务现有的客户,而它慢慢变成金融服务的各式各样的功能可以去输出,变成平台去为中小型金融机构、为各式各样的企业提供服务。

从传统的银行转向开放式银行、转向生态银行的变化82%,这是年复合增长率,从2017年开始,从生态银行的投资总额和初创企业的数量增长来看,我们可以发掘到未来发展的热点投资一段时间发现业务模式不成功,会失败,但是从投资人角度看这是投资人敏锐的视角。

财富管理领域,智能投顾从2C转向2B,很有意思的是交易平台的零佣金大家现在做股票市场的交易,买股票或者做其他的交易,都有一定手续费我们会看到,不管是摩根大通还是先锋集团,他们已经开始推出零佣金的交易平台,在上面开户、交易不收钱。

这是在科技的基础上,进一步大幅度减少交易的成本所创造的一种新兴业务模式问题是当传统业务模式受到零佣金交易平台冲击的时候,作为传统金融机构我们如何去应对这样的模式?服务已经收不到钱,还有什么其他方式可以帮助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来降低手续费的收益,这是在座的金融业的高管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保险行业,大家立刻会联想到平安集团各大保险公司所做的各式各样新生态的保险的应用,不管是理赔还是在核保,甚至客户服务方面都有很多应用这是中国在科技的应用方面领先于国际市场非常重要的方向,也是非常好的创新点。

在这里面我想跟大家分享另外一点,也就是保险软件,保险软件初创企业的数量高速增长保险软件是什么类型的公司呢?保险企业提供的最根本服务是把两方整合再一起,一边是各式各样的风险,不管是健康风险还是意外产生的风险还是疾病产生的风险;另外一边是资本,不管是保险公司的资本还是对冲基金的资本还是私募基金的资本。

中间只做两件事:一是风险的定价,二是理赔的服务如果我们把整个保险的价值链每一环节拆分出来,不考虑牌照的因素,可以发现每个价值链上都可以有大量公司参与保险软件是当我的资本提供方已经不再是仅仅局限于保险公司的资本,国外各式各样第三方资本、各式各样的投资基金(PE、理财基金)通过证券化的方式、通过各式各样的金融工具进入保险基金投入市场之后,风险端就会变得更加开放,而最核心的部分是如何根据风险的模式、根据风险的数据的分析进行定价,来提供可以满足不同类型的资本所要求的回报。

这样的模式是整个把价值链解构、打散,做这样的创新或者颠覆这其中我们会看到非常新兴的趋势,50%以上在这个领域的初创企业还没有超过100万美元的融资就死掉了这是非常非常不成熟的新领域,但是值得大家思考,一旦它有新的发展方向,产生一定规模,它将对整个保险行业的价值链重新解构产生巨大影响。

从最早踩监管红线走路的监管套利业务模式,逐渐转变为到技术创新,风险管理、监管合规将是日后金融科技发展非常重要的趋势,以及最后金融科技能否被大规模应用的前提条件昨天和新加坡金融科技发展协会主席交流,新加坡和香港是两个类似的城市,为什么新加坡金融科技发展这么快,而香港相对落后,而香港又背靠中国这么大的市场,金融发展这么前列的国家,为什么呢?主席讲了一个很好的观点,。

金融监管不能越位,但是也不能缺位,同时管理的时候和监管的时候要到位,非常重要这是从整个投资领域看监管科技日后非常重要的趋势人工智能的部分不用多讲,现在整个国内对于人工智能的讨论可以说是非常火热,不管是在基础的研究方面,从基础设施的角度还是从应用的角度看,都有非常多的实践和理论上的讨论。

想要分享一个很实际的例子,现在国内大家开始逐步用RPA,也就是通过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的手段去提升流程、优化内部的运营和管理的流程RPA,机器人流通自动化需要做的是和人工智能和AI结合在一起,如果拿人做比喻,是一个人的手脚,是一个做事情的东西。

而AI人工智能是人的大脑,是指挥手脚做事在流程改造和流程优化方面,除了传统的RPA的厂商,下面的发展方向是把RPA和人工智能紧密结合在一起用机器学习的方式,不仅是把流程的手工的东西变成自动化,而是在不同的操作人员进行流程操作过程中同样的流程,为什么有的操作人员做得快、做得好、做得效率高、风险低,有的操作人员做不好?如何用机器学习的方式把操作好的客服人员或者操作人员的操作方式、操作方法能够传输给能力不够强的操作人员?这就是如何把人工智能和RPA结合在一起的事例。

Open Banking或者日后生态银行有三个发展趋势:从传统封闭式银行转为非结构化开放银行,尤其是把数据通过加密的方式提供给第三方到现在为止以API为驱动做开放式银行这样的趋势在中国是由银行自发的,而国外是通过监管推动的。

国外的监管机构,尤其欧洲,已经要求一定要做的事情,有API的协议标准把银行内部的客户某类特定的数据经过加密之后提供给第三方支付手段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去提升客户的服务体验,而这样对于银行业的冲击是非常大的:一是如何保护客户资料的隐私;二是原来客户的数据是银行的财产、是银行的竞争优势,当现在竞争优势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开放给第三方,银行的竞争优势又在哪里,如何和其他新兴金融科技的公司或者拿金融牌照的科技公司竞争呢?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不管是融资数量还是初创企业的数量来看,整个开放银行的发展都是日后的,我们看到银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各类金融机构开始去往这个方向努力,不管是中小型银行开始尝试第三方平台,还是大型银行,例如花旗等主动推动内部API接口的输出,通过内部把自己的管理和服务的平台变成行业的解决方案去输出。

目的都是为了适应这样的趋势银行日后的发展趋势不仅满足封闭式银行,越来越变成开放式的平台举个西班牙BBVA的例子大家看开放式API产品概览,对银行来讲,银行的产品不再是传统的金融产品,房贷、信用卡、贸易融资、消费信贷,它的产品还包括API的开放式产品、一键支付、企业报表信息、数据整合、实时通知等等。

银行可以提供的服务变得更加广泛,不管是对个人客户还是企业客户这是银行业或者大型银行在欧洲面对开放式银行或者对Open API发展趋势的应对不同的银行业务或者不同类型的银行,他们对于开放式银行或者Open API的重点不一样。

对于零售银行,从反馈看,各位银行高管说开放银行、生态银行日后是银行的发展趋势,一定要拥抱发展趋势,而不是要抵制这个发展趋势带来的含义是什么?从零售银行业讲,最重要的是提升客户体验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刚才马明哲董事长讲得很好,传统以产品为竞争、以服务为竞争,慢慢过渡到需要以客户体验为竞争优势的阶段,所以。

对于零售银行业,开放式银行在客户体验上的效果是最重要的而对于公司银行业务来讲,它在这上面所要的要求是如何把现有的数据资产变现因为公司银行业务和企业客户和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有着大量银行业务的往来,它的现金管理业务、进销存的信息、融资需求等等,这一大堆信息如何进一步变现,不只提供金融服务,是否还能提供其他的服务?这是从公司银行业务角度看。

对中小型企业银行而言,更重要的是如何和合作伙伴共同开发新的产品,开发新的客群因为中小银行业的能力受限,它的渠道受限,覆盖面受限如何借助这样的平台、这样新的科技发展去把它的业务模式往上再提高一个层次这是我们看到不同的银行的业务所带来的影响。

前面也有领导讲到了,在创新的同时还有一条很重要的是合规和安全,这也是我们调研的结果开放银行所面临的两大挑战是,最大的挑战是信息安全,第二大挑战是监管合规信息安全不管是亚马逊还是Face book还是国内外的银行都有发生过客户信息被非法披露、非法窃取所产生的大量问题。

合规更不用讲,在2008年金融风暴之后,全球反恐部的大趋势下,反洗钱、反恐以及进一步合规监管变成大趋势,当银行业越来越开放,把自己的数据、把自己的技术、把自己的管理越来越开放给第三方的时候,如何保障数据的安全,保障监管合规,就变成另外一个重要思考的问题。

这是我们进行整个全球银行业高管的调研中所了解到他们最关心的地方有痛点的地方就有资本进入去提供解决方案监管科技,也就是用金融科技的手段帮助金融机构更加高效、更加低成本、更加透明的去满足监管的要求在2008年金融风暴之后监管合规的要求和监管合规上各个银行、各个金融机构的投入是非常、非常大的。

我曾经在国际的金融机构做高管,当时我的公司在全球各个地方都有分公司受监管,每个月凡是在哪个国家受到当地监管的通报批评或者当地监管的罚款的通知,都会在高管的邮件群发一次通告当时我每个月至少收到一封邮件,就是我们在某个国家某个地区的业务又被监管通报批评或者被罚款,不管是巴西还是墨西哥,甚至在监管相对完整的美国或者英国,每个月出现类似的状况。

监管合规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对在全球各个国家都有业务的金融机构来讲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而且又是非常大投资的事情从这两年开始银保监会、监管机构有比较大规模开始对违规机构做罚单,而这些机构早已经见怪不怪,罚一两亿美金都是常事,但对于这些机构的声誉影响很大,所以他们会花大量的投入,资金的投入、人员的投入满足监管合规的要求,从而催生监管科技用金融科技的手段去满足尽管的要求就随之变成重要的议题,也就变成全球资本去追逐的热点。

监管科技在过去5年里,全球总共的融资额超过50亿美金从它的投资金额的分配看,最重的是监管相对严格的国家(美国、英国)如果在美国有分支机构的银行业就知道,现在美国分支机构的银行业不仅要分管当地的分行,还要通过当地的分行监管在其他国家的总行。

虽然是在美国,做银行业反而成了非常困难或者说成本非常高的事情面对国内监管逐步趋严的形势下,日后监管科技或者在监管合规上所进行的科技和资金的投入将越来越多进一步打开看,在监管科技上主要是哪些具体的方面呢?信息验证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和重要的议题,尤其是反洗钱、人员的证明等、资金往来的透明度,这些都是非常关键的点。

风险分析是另一个发展的重点方向所应用的手段,不管是机器学习还是自然语言处理,这些科技手段大家耳熟能详,问题是如何把这些科技手段进一步更好的应用到监管科技的各个链条上、各个环节上去提高监管合规的效率和降低成本。

监管科技公司Silent Eight的例子,说的是如何在内部把传统的纸制人工操作流程通过系统的方式、科技的方式把它自动化、线上化、智能化的处理工具我们对监管机构的调研发现,监管机构对这件事是举双手赞同大部分监管机构愿意推动这个事,只不过推动的态度和积极程度不一样。

有的是在观察、评估,有的是主动的推动,不管是英国还是新加坡都有推动监管沙盒的概念,监管沙盒的概念是先划一块地方请大家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进行新兴科技的尝试我们会发现,支持和推动是对监管科技最主要的名词最后跟大家分享国内的金融科技的发展趋势或者可能的核心变化体现在什么地方。

我们观察到主要有四大变化:1、中国金融科技的投资人从传统的机构投资人,PE、风投逐步转向由传统金融机构进行投资像平安产生的独角兽,像各大金融机构下面成立的创新基金、合作开发孵化器等,不可胜数资本的来源从传统的投资机构逐步转向传统的金融机构投资,所以金融机构的投入和推动将会成为金融科技下一个发展方向的重要推动的手段。

2、价值迁移金融科技的发展逐步从前端获客、客户服务、生态圈的打造,慢慢往后迁移,帮助企业内部去提升管理手段、流程优化、管理手段的提升、数据分析的有效性等等从应用的角度看它已经开始从前端往后移动,这是它应用场景或者业务模式另外一个大的变化。

3、生态重构以前金融科技想做“大而全”,慢慢大家会发现“大而全”的事情做不好,开始逐步产生专业细分,专业细分里面更加会发现2C的业务做得越来越少,而2B的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的趋势从“大而全”转向细分,从2C转向2B,这是我们发现价值迁移,生态重构另外一个大事实。

4、监管趋严从最早监管科技踩红线走路的监管套利业务模式,监管科技到技术创新,风险管理、监管合规将是日后金融科技发展非常重要的趋势,以及最后金融科技能否被大规模应用的前提条件点击阅读原文回顾第二届中国数字银行论坛精彩瞬间。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