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

现代新兴科技技术有哪些(无线电属于现代新兴科技吗)燃爆了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11-04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8月31日,广州无线电集团举行2017科技创新大会。会上,广州无线电集团副总裁黄跃珍作《广州无线电集团科技创新报告》,总结广州无线电集团61年来的科技创新成果,规划下一阶段的科技发展方向。

现代新兴科技技术有哪些(无线电属于现代新兴科技吗)燃爆了

 

GRGBrand&PR 核心导读:  8月31日,广州无线电集团举行2017科技创新大会(GRGTIC 2017)暨2017新一代信息技术院士高峰论坛会上,广州无线电集团副总裁黄跃珍作《广州无线电集团科技工作报告》,总结广州无线电集团61年来的科技创新成果,规划下一阶段的科技发展方向。

黄跃珍在会上作《广州无线电集团科技工作报告》  8月31日,在广州无线电集团2017科技创新大会上,广州无线电集团副总裁黄跃珍代表集团作《广州无线电集团科技工作报告》,总结广州无线电集团61年来的科技创新成果,规划下一阶段的科技发展方向。

(以下为报告摘选)科技创新是无线电集团发展的使命  集团60年的发展历程充分表明,作为新中国建国后组建的首批军工企业,在长期致力于军用通信导航技术时就形成了技术创新的使命,成为企业快速发展的源动力,特别是在过去20年,技术创新战略为我们带来了年均20%的快速增长,发展成为多元化的产业集团,奠定了广州市电子信息产业龙头企业的地位。

  秉承“高端高科技制造业、高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定位,我们打造了无线通信导航、智能金融系统、计量检测服务、现代城市服务、金融服务外包、通信服务等产业平台,并涉及国际商贸、金融和投资管理等多个领域集团公司先后被认定为国家创新型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位列“2016年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第35位”。

广电运通和海格通信分别荣列“2017年中国电子信息行业创新能力五十强”第36和42位研发机构是企业创新能力的引擎,我们在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广东省重点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的基础上,广电运通在去年获得国家发改委认定的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广电运通联合广州地铁获得国家发改委认定的国家工程实验室。

目前全集团共获得国家及省市认定的各类创新机构、研发平台共61项,其中国家级平台7项,省级平台26项,市级平台28项,有效地促进了集团研发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并在广电运通和海格通信院士工作站的基础上,今年新增4家院士专家工作站,现有院士工作站达到6家;去年集团新增高新技术认定企业10家,全集团共有36家企业获得高企认定。

广州无线电集团吸引高级技术人才加盟技术研发人才是创新的核心,全集团现有技术研发人员4738人,其中博士63人,硕士1347人,具备了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先后有7位研发精英入选为“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集团今年从美国硅谷引进大数据信息安全博士团队和从法国里昂大学引进物联网博士,成员企业也分别引进了高层次博士人才,包括海格研究院总工程师江俊锋博士、广电运通首席研究员梁添才博士、广电计量副总经理明志茂博士、广电物业首席科学家聂为清博士等。

 研发经费的投入强度是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指标,集团以“高投入、高产出”增强技术创新能力,2016年集团研发经费总投入为9.4亿元,增长18.1%,为同口径收入的10%以上,新产品产值率平均值为80%以上,在同行业中居于领先地位。

2017上半年,研发支出为4.85亿元,同比增长25.1%,充分体现了我们的技术创新的力度

9名顾问院士加盟广州无线电集团院士工作站我们加强产学研合作,建设开放式研发平台集团是国家认定的“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省部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聘请了尤政、李乐民、沈学民、戴汝为、瞿金平以及多位在座的10多名院士担任研发顾问,分别与北大、清华、中大、华工、国防科大和在座代表的共23家院校,以及美国、德国、以色列等国研发及设计机构开展合作;如与国防科大在金融安全可控操作系统、服务器和桌面操作系统研发与产业化等项目的合作,实现联合创新和协同创新,提升创新效率。

我们注重技术专利化的知识产权战略,从2001开始申请知识产权,到目前,集团已经共计申请专利2732项,其中发明1786项、实用新型499项、外观447项,共计获得授权专利1504项,其中发明634项、实用新型452项、外观418项,专利申请量在广州市国企中排名第一。

自2014年开始,集团已连续三年获得中国专利奖5项,其中“金融终端(A-009)”获得国家专利金奖,海格通信“天线自动调谐器”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一种加密键盘”等先后获得广东省专利奖金奖2项、广州市专利金奖1项。

  集团构筑“标准—专利—产品”科技创新体系,利用标准占据行业制高点主持和参与制定标准89项,其中国家标准34项,地方标准19项、行业标准35项,团体标准1项;广电运通牵头制定VTM的国家标准和手指静脉技术安全标准。

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虽然我们在技术创新和产业拓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技术飞速进步的数字化时代,新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层出不穷,创新周期的缩短以及技术和产业的融合发展增加了不确定性,集团在电子信息产业积累的技术和产业优势业已经遭遇强有力的冲击。

  2016年,美国陆军主导的机构发布的《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明确了20项最值得关注的科技发展趋势,其中属于信息技术产业的有: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移动和云计算、混合现实、网络安全、太空科技、智能城市、机器人与自动化系统。

  我国国务院在《“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部署了12大新兴产业,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信息网络、高端装备、空天海洋与集团产业发展密切相关  今年3月,广州宣布推进“IAB”计划,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制药产业计划和价值创新园计划,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产业和价值创新园都是我们集团发展的着力点。

大力推进技术创新部署  我们必须坚持推动实施科技创新战略,把握广州市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价值创新园重大布局的机遇,建立健全研发机构,开展前沿技术研发和和成果转化,建立高端人才团队,投资孵化培育新兴产业,力争成为广州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创新引擎,助力实现集团打造千亿产业的发展目标。

1抓变革,引领产业变革,促进转型升级  一是广电运通要继续保持行业技术领先地位,坚持“两个高端”,把握区块链、金融科技、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机遇,在生物特征识别、区块链、人工智能、金融云与大数据等前沿科技领域加大研发力度,深入推进“全球本土化”。

   二是海格通信要聚焦军民融合发展,进一步在“新”字方面下功夫,加大技术及管理模式的创新,积极探索北斗导航价值创新园布局和拓展海外市场  三是广电计量要不断提升技术优势和实验室能力建设,拓展全国布局,抢抓强检改革的机遇,进一步切入行业和技术壁垒更高的领域,持续优化实验室空间布局,实现业务协同发展,争取更大的突破。

  四是广电物业要紧跟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步伐,加快现代城市服务转型升级步伐,探索智慧平园区的建设和运营,探索新技术应用、商业模式和服务产品创新,打造现代城市服务平台集成商的示范工程2抓源头,加快集团中央研究院建设。

  一是打造创新核心广电研究院将从源头上组织创新活动,瞄准前沿技术的应用及产业化,致力打造未来电子信息产业的“最强核心”,以技术创新、产业投资、人才培养和科技载体相结合的推进模式,引领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的变革。

  二是服务于现在为集团各成员企业服务,对集团现有产业前沿技术补充,对集团共性技术的研究、应用和产业化,做大做强“存量”  三是着眼于未来立足开发新技术、新产业,布局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和人工智能领域的物联网、智能城市、大数据、混合现实、空天信息化、信息安全、人机智能、核心芯片等重点领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系列重大标志性成果,加快新动能成长和传统动能提升,扩张拓展“增量”。

3抓融合,促进科技、投资和载体的结合  一是立足“实业与资本双轮驱动”运作策略,搭建投资平台,开展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延伸和拓展技术领域;  二是加快研究院和“平云资本”两个平台的结合,运用好“技术+投资+孵化”的组合拳,为集团发展引入社会资本、培育新的业务板块,提升集团整体核心竞争力。

  三是打造科技园区载体,依托广电平云广场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的优势,把握价值创新园计划的机遇,拓展产业园区建设,投资孵化新兴企业,支撑达成千亿产值发展目标4抓关键,形成高端技术创新资源和人才的聚集  一是依托院士工作站,引进院士团队,集聚高端产业资源。

  二是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深化与各著名高校的合作,开展技术应用和成果转化,谋划重大专项  三是开展国际合作,通过国际合作基地,引进技术、团队和项目  四是依托集团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校企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培育技术、管理和复合型人才,引进外部技术领军人才和团队,实现高层次技术人才的集聚,为集团今后的创新发展发挥作用。

责任编辑:廖婷婷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