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属于新兴科技吗(人工智能属于新兴领域吗)万万没想到
对双方合作的驱动原因与内在摩擦做出系统性的讨论
2023年1月27日,美国与欧盟宣布签署一项合作协议,就合作开发、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等事宜达成一致意见双方旨在通过加强人工智能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促进医疗保健、电力供应、农业等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以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挑战。
12023年5月31日,欧盟官网发布《EU-U.S. Terminology and Taxonomy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协调了双方在基本术语概念上的定义,显示了一个阶段性的共识研究成果。
在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领域,世界各国都在进行一场前所未有的、甚至将决定未来几十年全球经济政治平衡的技术竞赛2在此背景下,欧美双方签署第一份全面性人工智能合作协议的行动引起了国际上的关注欧美双方正在全力加速布局“技术联盟”,试图抢先锁定人工智能技术规则制定与生态体系,捍卫西方的技术领导地位。
本文通过梳理近年来欧美在人工智能领域合作的重要节点与最新进展,尝试对双方合作的驱动原因与内在摩擦做出系统性的讨论,为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选择提供借鉴与参考1合作方式:从间接转向直接在2020年10月后,美国马歇尔基金会、欧盟委员会等组织不约而同地发布了欧美在人工智能领域合作的相关报告。
以此作为时间节点,可以将欧美人工智能合作方式划分为间接协商与直接合作两大发展阶段(一)间接协商阶段2020年前,欧盟与美国逐渐关注到以合作方式保证人工智能领域技术的领先地位,但双方均未采取实际行动,主要通过主导相关区域性规则设计,倡导建立国际性人工智能组织等方式表达合作诉求。
其中一个主要合作渠道是参与OECD《负责任地管理可信赖的人工智能的原则》(Principles for Responsible Stewardship of Trustworthy AI)的制定2019年5月22日,OECD成员国通过了人工智能原则即《负责任地管理可信赖的人工智能的原则》,作为第一个政府间的人工智能标准,OECD人工智能原则提出了发展的五项基本原则:促进包容性成长、可持续发展和福祉;基于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和公平正义;增强公开透明与可解释性;保证耐用,安全与无害;建立问责制。
3OECD为制定人工智能原则专门成立经合组织人工智能专家组,其中包括了部分来自欧盟成员国与美国的政府工作人员、智库、学者等等此外,上述文件虽然只提出5条非约束性原则,但却得到了大部分欧盟成员国的接纳,而美国的参与更被认为是推动该报告逐渐称为国际标准的原因。
在此方面,《负责任地管理可信赖的人工智能的原则》可以被认为是欧美试图合力确定人工智能领域共同标准的起点在此基础之上,2020年5月,美国加入由欧盟主导成立的全球人工智能合作伙伴组织(Global Partnership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GPAI)并于6月15日推动发布联合声明,明确将以符合人权、基本自由和共同的民主价值观的方式,负责任地、以人为本地支持AI的开发和使用。
美国白宫首席技术官迈克尔·科雷特西奥斯(Michael Kratsios)在美国加入GPAI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美国加入GPAI的目的是“推动建立一套共同的民主原则,来对抗中国利用‘扭曲的技术’威胁公民自由的行为”。
4在该言论中,美国希望联合欧盟限制和孤立中国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意图已昭然若显(二)直接合作阶段2020年10月,美国马歇尔基金会发布了《关于应对中国的大西洋路线》报告,详细阐明了美国与欧洲合作以应对中国崛起的必要性和主要路径,倡导具有相似价值观的国家和地区形成技术联盟。
5无独有偶,新美国安全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CNAS)同时发布《应对中国崛起的跨大西洋路线图》,建议美欧应在人工智能等领域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并在制定全球标准等多方面开展合作,与中国开展多领域的竞争,并借此改善美欧关系。
6欧美之间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明确合作已被提上日程对此,2020年12月2日,欧盟委员会公布了《应对全球变化的欧美新议程》报告,从新冠肺炎疫情、保护环境、技术标准、民主安全等五个方面阐述了欧美加强跨大西洋合作、重拾全球领导力的途径。
就人工智能方面,欧盟建议成立新的欧美贸易和技术委员会,开展跨大西洋人工智能协定谈判,为区域和全球标准绘制一套蓝图7该报告清晰表明了欧盟希望与美国在关键技术领域进一步合作的决心2021 年6 月 15 日,欧盟与美国在欧美峰会上宣布建立美国-欧盟贸易和技术委员会(U.S.-E.U. Trade and Technology Council,TTC),以期发展双边贸易和投资关系,避免新的贸易技术壁垒。
同时希望能加强技术、数字、供应链方面的全球合作,尤其是制定兼容性的国际标准、监管执法规则等等2021 年 9 月 30 日,美国—欧盟贸易和技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举行,会后双方发布了《美国-欧盟贸易和技术委员会创始联合声明》。
《联合声明》主要分为“匹兹堡声明”“匹兹堡成果”“未来工作”三大部分及五个附件,其中五个附件详细说明了欧美双方未来在“投资审查”“出口管制”“人工智能”“半导体供应链”和“全球贸易挑战”五个重点领域中的合作举措。
在人工智能方面,双方声明将致力于坚持对值得信赖的人工智能进行负责任的管理,并同意就相关测量和评估工具、活动进行一致意见的讨论但值得注意的是,欧美双方均承诺,TTC的合作和交流将不影响美国和欧盟的监管自主权,并将尊重两个司法管辖区的不同法律制度。
82022年5月16日,TTC相约召开第二次会议,再次明确开发和应用人工智能的合作主题,即通过以人为本的方式合作开发和实施值得信赖的人工智能,加强共同的民主价值观和对人权的尊重为此,欧美双方决定通过两步骤为进一步的合作铺平道路:一是召开专家交流会议,通过提供有关欧盟成员国和美国国内人工智能倡议实施情况的信息,进一步推进OECD人工智能原则的实施;二是为实现值得信赖的人工智能,确定美国和欧盟在哪些潜在领域中应当合作。
9美国—欧盟贸易和技术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欧美人工智能合作进入直接对话的新阶段2022年8月30日,美国新安全中心(CNAS)再次发布关于跨大西洋合作战略的相关报告——《照亮道路:构建跨大西洋技术战略》(Lighting the Path Framing a Transatlantic Technology Strategy)。
报告中分析了欧美技术政策中存在的分歧,确立了双方技术合作的七个关键领域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为欧美双方有序推进合作发展指明方向,就其中人工智能领域,该报告建议应当开发联合监管沙盒,以测试产品、技术和商业模式;确保欧盟AI法案的基础标准和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AI风险管理框架的兼容性,以促进统一的AI风险管理方法标准;制定一项AI联合研究计划,为标准制定活动提供信息;将技术标准和创新议程相结合,以探索和促进可信赖AI。
10随着2022年12月5日TTC第三次召开委员会峰会,欧美人工智能合作取得了切实的进展在本次会议中,首先TTC发布了第一个关于可信赖人工智能和风险管理评估和测量工具的联合路线图,旨在指导欧盟和美国开发人工智能风险管理和可信人工智能的工具和方法,并在共同致力于民主价值观和人权的基础上推进国际标准化工作,促进美欧在可信人工智能方面的共同利益。
11其次,委员会宣布一项欧美双方利用各自案例完成了关于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影响的联合研究,未来还将共同评估隐私增强技术和合成数据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影响,强调隐私在人工智能开发和应用中的重要性此外,欧美还决定召集专家小组共同研究医疗保健、极端天气预测、应急响应、电力供应、农业等关键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以合力应对极端天气与自然灾害。
122未来趋势:从单点协助发展到全面合作(一)欧美人工智能合作的最新动向随着欧美在人工智能领域合作的快速推进,2023年1月27日,欧盟委员会代表与美国国务院在线签署了《基于公共利益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行政协议》(Administrative Arrangement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or the Public Good),承诺展开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研究。
13双方旨在通过签署协议,将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聚集一处,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进展,履行美国-欧盟技术委员会峰会中承诺的人工智能合作研究事宜在该协议中,欧美双方将通过联合开发模式和综合研究重点发展人工智能在农业、医疗保健、应急响应、气候预测、电网优化等五大领域的应用,同时加强人工智能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来应对全球性挑战。
具体而言,双方认为,随着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愈发常见并带来破坏性的影响,人工智能技术将有助于防灾备灾和应急响应通过对土壤、大气等自然条件进行建模和分析,人工智能还具有提升作物产量、农业生产效率和可持续性的潜力。
此外,人工智能在医学研究、诊断和治疗等领域也有巨大潜力新冠疫情的肆虐凸显了国家之间医疗技术方面的鸿沟,世界各国均需要一份普适且有效的全球治疗方案因此该协议还希望与拥有共同价值观但缺乏相关能力的国际伙伴合作,分享研究成果和资源,以帮助他们应对此类紧急情况和挑战。
14在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方面,2023年2月28日,美国政府与欧盟委员会就跨大西洋智能研究计划举行了会议,旨在针对上述五大重点发展领域制定共同适用的指导战略以监管和促进人工智能创新会议双方承诺,各自研究机构将在60天内,就如何在各个主题领域内符合人权、基本自由和共同的民主价值观地应用人工智能编写完成指导意见。
(二)人工智能领域全面合作的新趋势《人工智能促进公共利益行政协议》是美国和欧盟间首份多方位人工智能协议,该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在如何更好地开发和利用人工智能的原则问题上,美国和欧盟史上首次在五大领域达成了一致。
此前,美欧在人工智能方面虽有合作,但合作范围局限在加强个人隐私保护等特定领域,而此次,双方将共同建立人工智能联合模型,在多个领域展开大规模合作15欧美合作的趋势主要由双方对自身所处数字生态当中的战略地位,以及未来的竞争格局的判断决定。
随着国际地缘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欧美所面对的外部压力、外部挑战加剧,加上中国、欧洲和美国三者之间关系愈发复杂而敏感,欧美之间人工智能合作呈现出新的趋势——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构建的合作机制,从基本权利保护的单方面协助不断深化拓展,逐渐扩大至监管、研发、应用等各个节点。
16(三)人工智能领域数据共享的新范式《人工智能促进公共利益行政协议》签署后,欧美双方将通过联合开发模型和综合研究的方式促进重点领域内人工智能的研发和应用人工智能建模是运用多种机器学习算法,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形成符合逻辑的决策,有助于提高政府运转和服务效率。
联合模型的数据量更大、数据更加多样,模型应用效果也更好以电网为例,美国和欧洲国家政府都在收集发电、电力应用以及如何平衡电网载荷以应对天气变化等方面的数据双方达成新协议后,可利用这些数据共同建模,为负责应急管理、电网运营等人员提供更好的决策方案。
17值得注意的是,欧美双方强调协议下的人工智能联合建模并不以数据共享作为前提,即“在联合建模的同时让美国的数据留在美国,欧洲的数据留在欧洲”18该特殊之处正是欧美双方解决既有矛盾、达成共识、迈向全面合作的关键所在。
美国和欧盟在数据跨境流通问题上素来存在分歧,这是因为美国拥有多家大型数字平台企业,在大数据分析和处理上的能力更强,在跨境数据传输中,数据更多地由欧盟流向美国,这导致了美欧在跨境数据流动上的不同立场具体而言,欧盟主导下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模式更保守,更注重个人隐私和数据的保护;而美国主导下的《跨境隐私规则体系》模式更宽松,倾向于降低流动门槛,让数据最大程度地流向美国。
19数据流动是人工智能建模准确性的保证,越大型、越多样的数据池意味着更精确的训练效果,但其中不可避免地涉及数据安全、隐私、版权、产权等复杂的问题即使欧美双方在数据问题上经过长达多年的谈判,也不能做到“共享数据池”。
美欧此次合作则避开了数据共享的难题,为人工智能合作提供了新方案——在各国强调数字主权的大背景下,在数据不流动的前提下通过多方可信安全计算、联邦学习等方式实现对数据价值的共同发掘和利用尽管不共享数据的人工智能联合建模目前仍然是初步设想阶段,未来就数据量过大如何处理、模型如何部署等技术现实问题仍需要进一步达成共识,但在各国强调数据主权的今天,该模式无疑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可供参考的国际合作方案。
203影响因素:合作基础与内在摩擦建立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联盟,是欧美双方因时代变化产生的新战略诉求一方面,双方在民主价值理念上的一致性为合作达成天然共识欧盟与美国具有相似的政治制度与文化背景,在人工智能的发展和监管上均致力于推广“技术民主模式”,宣称反对“数字权威主义”。
在价值理念方面,欧盟和美国之间的高度共通性将有助于联盟更有效地推进他们对人工智能的共同愿景,并在全球人工智能生态系统中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从地缘政治因素来看,欧盟与美国致力于在当今大国剧烈竞争的时代强化美欧在全球贸易和技术方面的领导力。
21美国对欧盟经济的重要性胜于其他任何地区,欧盟各成员国十分依赖美国的安全保护和技术支持22此外,双方建立合作阵线的部分目的是就如何限制中国在人工智能等领域带来的数字挑战达成一致,联合遏制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势头。
23以上种种原因产生了欧盟与美国加强人工智能合作、形成研发联盟的动力,双方希望通过合作研究、合作开发国际化兼容标准,促进监管政策与执法合作,推动欧盟与美国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携手维护西方主导世界的国际地位和秩序。
尽管欧盟和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已具备合作基础与强烈的诉求,但双方之间仍然存在诸如政治利益、治理理念等等的摩擦对合作的进度和效力产生深刻影响首先,欧美的地缘政治利益是存在实际差异的欧洲数字市场被美国大企业垄断,影响欧盟的经济利益和技术发展,某种程度上已然形成安全威胁。
因此欧盟注意与美国保持距离不断增强战略自主意识,不再一味追随美国24另一方面,美国将地缘政治引入技术发展,视中国为主要对手,以各种手段遏制中国的发展25但欧洲并不认同美国将技术同盟作为遏制竞争对手手段的做法。
欧盟并不认为欧洲与中国处于零和竞争状态,也不愿意采取对等的技术制裁措施尤其是在“美国优先”的外交导向下,美国旨在以牺牲外国竞争对手为代价来支撑美国公司和工业的做法,更是引发了欧洲的强烈不满26与之相反,欧盟重视中国对于欧洲经济发展的显著作用,其在竭力遏制中国发展的动机上不如美国强烈,不会因政治因素完全忽视经济利益。
其次,欧盟和美国对于人工智能治理的理念存在分歧,具体表现在数字主权、人工智能与数据监管等问题中在数字主权方面,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促成欧洲地缘政治和技术政策的转折,欧盟基于“战略安全”考虑,多次重申“数字主权”的重要性,希望通过加大新兴技术投资力度,增强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
但这种“战略安全”自主诉求却加大了美国猜疑,美国不认为欧洲有实现其目标的能力,欧洲的数字主权诉求就是要建立“欧洲要塞”的保护主义但随后欧盟通过《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的广泛实施也向美国表明,欧洲完全可以制定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法规;。
27在人工智能与数据监管方面,美国拥有多家大型数字平台企业,因此其积极鼓励其他国家数据流入,破除各国跨境数据流动壁垒,以获取足够可供利用的数字资源;而这恰恰是欧洲所不具备的,因而后者更加强调数据治理与数字主权。
28一直以来美国政府主张在人工智能方面仅提供最低限度的法规,以在提供必要指导的同时,避免繁琐的监管限制创新与之不同,欧盟采取的是统一的的监管模式,偏向于在人工智能技术生命周期的早期进入介入监管294我国启示:对外合作选择的分岔口
美欧合作的同时也伴随着对其他主体排斥和封锁水位的提高,这迫切要求我国在国际合作中进行一系列思路上的转变首先,应当明确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发发展的战略定位和诉求相关的高新技术企业要争取走向国际,拓展出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加快提升中国科技的国际影响力。
其次,应当积极参与到与人工智能治理相关的各项国际议程,在国际标准和规则的制定中贡献中国力量,推动建立平等、开放、互利的技术发展和监管环境再次,应当充分利用多边或双边机制,深化我国人工智能对外合作的路径针对不同国家的利益诉求,寻找共同利益汇合点和互补发展空间,共同推进人工智能相关供应链的形成,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当中。
30最后,针对部分恶意技术遏制行为及潜在的封锁限制,也要有足够的预案和准备,并规划相应的应对方案31当外界的合作日益紧密、范围日渐广泛时,作为美国和欧洲的潜在竞争对手,开放和封锁、合作和限制将会是我国在人工智能乃至更广义的数字治理领域发展的两对关键词。
开放还是封锁?合作还是限制?我们或许正在一个十字路口徘徊,但迟早必须做出决定性的选择[1]《美欧首次启动人工智能多方位合作》,载微信公众号“上观新闻”,2023年1月29日[2]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杂志社:《构建跨大西洋技术战略》,https://mp.weixin.qq.com/s/p73U1AsRXNZ7fZN_xcAFgw。
[3] OECD, Principles for Responsible Stewardship of Trustworthy AI :Recommendation of the Council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ublished May. 2019).
[4] 赛博研究院:《全球人工智能合作伙伴关系(GPAI)在美国加入后发布联合声明》,https://mp.weixin.qq.com/s/nAtoVm0FZ62JYctUlTeGCg[5] 邱静:《欧美数字治理合作的影响因素及前景分析》,载《国际论坛》2022年第1期,第44-61页。
[6]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杂志社:《构建跨大西洋技术战略》,https://mp.weixin.qq.com/s/p73U1AsRXNZ7fZN_xcAFgw[7] A New EU-US Agenda for Global Change (Published 12 Feb. 2020), available at https://ec.europa.eu/commission/presscorner/detail/en/ip_20_2279.。
[8] U.S.-EU Summit Statement (Published 15 Jun. 2021), available at https://ec.europa.eu/commission/presscorner/detail/en/ip_20_2279.
[9] U.S.-EU Joint Statement of the Trade and Technology Council (Published 16 May. 2022), available at https://www.whitehouse.gov/wp-content/uploads/2022/05/TTC-US-text-Final-May-14.pdf.
[10]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杂志社:《构建跨大西洋技术战略》,https://mp.weixin.qq.com/s/p73U1AsRXNZ7fZN_xcAFgw[11]《人工智能治理 | 美欧发布可信人工智能和风险管理评估和测量工具联合路线图》,载微信公众号“清华大学智能法治研究院”,2022年12月16日,https://mp.weixin.qq.com/s/VvB2252YbM0okoIAu4oGJQ。
[12] U.S.-EU Joint Statement of the Trade and Technology Council (Published 5 Dec. 2022), available at 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statements-releases/2022/12/05/u-s-eu-joint-statement-of-the-trade-and-technology-council/.
[13] U.S. and EU to Launch First-of-its-kind AI Agreement, available at https://www.reuters.com/technology/white-house-european-commission-launch-first-of-its-kind-ai-agreement-2023-01-27/.
[14] U.S. and EU to Launch First-of-its-kind AI Agreement, available at https://www.reuters.com/technology/white-house-european-commission-launch-first-of-its-kind-ai-agreement-2023-01-27/.
[15]《美欧这份人工智能合作协议,为何特别值得警惕?》,载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2023年2月6日,https://mp.weixin.qq.com/s/tnAxKVy9D7hnJZdEIJHgXQ。
[16]《专家观点|美欧首个全面人工智能协议达成,对我国影响几何?》,载微信公众号“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2023年2月3日,https://mp.weixin.qq.com/s/I2RTP2qMD2hfi81_ro_0cw。
[17]《专家观点|美欧首个全面人工智能协议达成,对我国影响几何?》,载微信公众号“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2023年2月3日,https://mp.weixin.qq.com/s/I2RTP2qMD2hfi81_ro_0cw。
[18] Statement by National Security Advisor Jake Sullivan on the New U.S.-EU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ollaboration (Published 27 Jan. 2023), available at 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statements-releases/2023/01/27/statement-by-national-security-advisor-jake-sullivan-on-the-new-u-s-eu-artificial-intelligence-collaboration/.
[19]《美欧这份人工智能合作协议,为何特别值得警惕?》,载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2023年2月6日,https://mp.weixin.qq.com/s/tnAxKVy9D7hnJZdEIJHgXQ。
[20]《专家观点|美欧首个全面人工智能协议达成,对我国影响几何?》,载微信公众号“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2023年2月3日,https://mp.weixin.qq.com/s/I2RTP2qMD2hfi81_ro_0cw。
[21] 邱静:《欧美数字治理合作的影响因素及前景分析》,载《国际论坛》2022年第1期,第44-61页[22] 邱静:《欧美数字治理合作的影响因素及前景分析》,载《国际论坛》2022年第1期,第44-61页。
[23] 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应对美欧联合升级技术标准和贸易规则的建议》,载《创新研究报告》2022年第20期[24] 邱静:《欧美数字治理合作的影响因素及前景分析》,载《国际论坛》2022年第1期,第44-61页。
[25]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杂志社:《构建跨大西洋技术战略》,https://mp.weixin.qq.com/s/p73U1AsRXNZ7fZN_xcAFgw[26] 余南平、戢仕铭:《西方“技术联盟”组建的战略背景、目标与困境》,载《现代国际关系》2021年第1期,第47-54页。
[27] 余南平、戢仕铭:《西方“技术联盟”组建的战略背景、目标与困境》,载《现代国际关系》2021年第1期,第47-54页[28]《专家观点|美欧首个全面人工智能协议达成,对我国影响几何?》,载微信公众号“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2023年2月3日,https://mp.weixin.qq.com/s/I2RTP2qMD2hfi81_ro_0cw。
[29] 邱静:《欧美数字治理合作的影响因素及前景分析》,载《国际论坛》2022年第1期,第44-61页[30] 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应对美欧联合升级技术标准和贸易规则的建议》,载《创新研究报告》2022年第20期。
[31]《专家观点|美欧首个全面人工智能协议达成,对我国影响几何?》,载微信公众号“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2023年2月3日,https://mp.weixin.qq.com/s/I2RTP2qMD2hfi81__ro_0cw。
撰稿 | 欧阳铭斯,清华大学智能法治研究院实习生选题&指导 | 刘云编辑 | 朱正熙注:本公众号原创文章的著作权均归属于清华大学智能法治研究院,需转载者请在本公众号后台留言或者发送申请至computational_law@tsinghua.edu.cn,申请需注明拟转载公众号/网站名称、主理者基本信息、拟转载的文章标题等基本信息。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人工智能属于新兴科技吗(人工智能属于新兴领域吗)万万没想到
对双方合作的驱动原因与内在摩擦做出系统性的讨论
-
人工智能属于新兴科技吗(人工智能属于新兴领域吗)居然可以这样
虽然人工智能设备和技术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机器智能可能仍然包含可以进行重大改进的领域。为了填补这些空白,非…
- 人工智能属于现代新兴科技吗?(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现在新兴科技有哪些)新鲜出炉
- 人工智能属于现代新兴科技吗?(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现在新兴科技有哪些)速看
- 人工智能属于现代新兴科技吗?(人工智能属于新兴领域吗)这都可以
- 满满干货空对空(空对空游戏)
- 福建省新兴科技产业促进中心(福建省新兴科技产业促进中心官网)万万没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