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经典对白(电影经典对白的分析)不看后悔
那些纯靠台词和演技撑起来的精彩电影
Movchat 请关注↑ 拉片室交流会拉片,是为了拍戏. 影片,是最好的老师第一部分靠密集的台词/对白推进的电影,咱们这儿有时把它叫做话唠电影,我觉得不是个好词儿这种影片往往很强调文学性,靠人物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来吸引观众。
擅长拍这种所谓“话唠电影”的话唠导演很多,最著名的当然是伍迪·艾伦了!他的片子几乎每部都特别话唠,结合了文艺宅男、脱口秀表演者等各种气质。代表作:《安妮·霍尔 》(豆瓣)
理查德·林克莱特也是必须要提的话唠片导演,除了众所周知的《爱在……》三部曲,其他一些片子像《都市浪人》、《半梦半醒的人生》等等也都很靠对白!代表作:《爱在……》三部曲昆汀·塔伦蒂诺自然也要入选,不过我觉得昆汀并不典型,虽然他的电影台词密集而且非常有意思,但同时他比一般的话唠片导演更注重形式:比如叙事方式,比如华丽的视觉呈现。
像《杀死比尔》就不太话唠昆汀的话唠和其他导演还不太一样,他影片中的对话不但能交代角色以及背景,还往往暗含玄机,对推动下一场戏有极大作用,其密集散漫中包含着独特的节奏感——《无耻混蛋》中酒馆一场戏和《被解救的姜戈》中屋里吃饭一场戏都非常典型地表现了这种风格。
代表作:落水狗 (豆瓣)(本片也是飚演技非常厉害的影片)
还有一位常被忘记但其实不能不提的话唠片导演:凯文·史密斯这厮拍的《疯狂店员》、《耍酷一族》、《猜·情·寻》、《怒犯天条》、《白烂贱客》都是嘴炮无敌,白烂无比凯文是个典型死宅,狂热的动漫粉丝他影片中的对白大胆、粗俗、简单、生动、又冷又欠……代表作:疯狂店员 (豆瓣)。
韦斯·安德森也颇擅长此道,最近的《布达佩斯大饭店》也一直在叨叨。他的影片纯真、怪趣,充满智慧和讽刺性。最典型的话唠作品应该是早期的青春年少 (豆瓣)。
诺亚·鲍姆巴赫堪称年轻版的伍迪·艾伦,也是从美国中产阶层入手,影片中各种充满文化意味的对白、讨论、批判其特点是细腻、文艺,带着点神经质(这种对白电影往往都有些可爱的神经质)《婚礼上的玛戈特》、《格林伯格》、《弗朗西斯·哈》等都是如此。
我最喜欢的还是他早期的鱿鱼和鲸 (豆瓣)老牌的导演,尤其是文艺电影、独立电影导演,很多都是此中高手:侯麦、罗伯特·奥特曼(秘密的荣誉 (豆瓣))、贾木许(咖啡与香烟 (豆瓣))、阿伦·雷奈、罗曼·波兰斯基(杀戮 (豆瓣))……我就不献丑一一介绍了。
除了按导演归纳,还有一些靠台词对白推动故事的影片:十二怒汉 (豆瓣) :包括后来的俄版和中国版社交网络 (豆瓣):编剧艾伦·索金非常擅长话唠片,包括他之前的美剧作品《白宫群英》和最近的《新闻编辑室》女友礼拜五 (豆瓣):霍华德·霍克斯的经典神经喜剧,台词量大且语速快得令人发指!而且对白水准极高,妙语如珠!
早餐俱乐部 (豆瓣):约翰·休斯的经典青春片,主要就是五个少年男女互相对话,展开整个青春期的烦恼、梦想,展现与大人世界的不同对话写得非常贴近角色,极有灵性,在五个并不出名的年轻演员演绎下影片都充满活力,发人深省。
寻找午夜之吻 (豆瓣):类似林克莱特的小清新小文艺对白电影近年这种片子还颇有一些呢与安德烈晚餐 (豆瓣):法国电影大师路易·马勒的作品,带有纪录片色彩,基本整部电影就是两人在那儿说说说!喜欢的觉得那些对话启迪心灵,不喜欢就觉得这是乏味的催眠电影了……。
最近些年小成本科幻电影也往往走这个路线,比如雷管 (豆瓣)、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豆瓣)、彗星来的那一夜 (豆瓣)等等但这些科幻电影在演技上还不能说有多么出色的表现日本的告白 (豆瓣)、如月疑云 (豆瓣),华语片《梦想照进现实》也是以对白为主的影片,但徐导这部跟前面这些一比,显然就不够瞧了……。
第二部分说到靠演技支撑的电影,我们显然不是在谈演技出色的影片——那就太多太多了我觉得主要可以看看接近舞台剧的一些电影:单一的封闭场景;角色极少,只靠一两个演员来撑起全片;没有强烈、夸张的情节变化,全靠内在戏剧性吸引观众……。
强烈推荐老版 足迹 (豆瓣) ,剧本来自著名剧作家哈罗德·品特极其精彩的双人戏,整个影片只有两个主角再无其他人!两人之间相互语言试探、威胁、讨好、猜疑……结尾让你恍然大悟新版足迹 (豆瓣) 也很不错,老版中的年轻人迈克尔·凯恩演起了新版的老作家,与裘德洛演对手戏——但跟老版劳伦斯·奥利弗和迈克尔·凯恩两位戏骨对戏比还是差一些。
新版的一些改动也略显蛇足《拜金一族》,又名 大亨游戏 (豆瓣) ,改编自获普利策奖的戏剧看看演员阵容你就知道这片子多飚演技了: 阿尔·帕西诺 / 杰克·莱蒙 / 亚历克·鲍德温 / 艾伦·阿金 / 艾德·哈里斯 / 凯文·史派西……没有一个男演员不是演技出色声名赫赫!影片中Ricky(阿尔·帕西诺)向潜在客户拉订单一段堪称表演经典(放在帕西诺的表演生涯中也是上乘的),不动声色中把人牢牢抓住。
仁心与冠冕 (豆瓣) 也是一部演技爆棚的电影,亚力克·吉尼斯和丹尼斯·普莱斯两位演技高手都极其出彩——影片场景也比较简单,但故事转折则非常精妙,不动声色中把一个野心与欲望的故事讲得圆熟漂亮!亚力克·吉尼斯在影片中一人分饰六角,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不过我更喜欢主角丹尼斯·普莱斯的表演,非常立体有层次!眼神台词都恰到好处——老电影中演技出色的片子很多,本片可以作为这种场景简单、故事集中、对白精彩、一两个角色飙戏的代表之作!
还有一些很见表演功力和对白水准的影片,就不一一贴图占大家流量了——水果硬糖 (豆瓣):同样很有舞台剧感觉,狭小空间里怪蜀黍与狠萝莉之间的对抗,不过新时期的电影嘛,动作性比老电影多了很多狙击电话亭 (豆瓣):也是场景单一,角色之间不停以对话来展开情节和冲突。
悬念一直保持得很好洛克 (豆瓣):一直就是开车、打电话,由此展开整个故事和角色最近些年这种手法在低成本惊悚片里得到大量运用,但说实话不少都有些刻意、牵强,不如一些老电影那么自然、松弛!活埋 (豆瓣):跟前面那部感觉比较接近。
狗镇 (豆瓣):非常强的舞台剧感,表演显得特别突出有三种电影符合题意一种是单场景电影,即大部分场面为同一个场景的电影这一类电影一般强调台词性、悬疑性或者概念性,一般演员少则三五个,多则十几个,故事都发生在一天内。
为了符合题意,我们排除那些场景决定电影内容的电影另一种是台词(话唠)电…显示全部有三种电影符合题意一种是单场景电影,即大部分场面为同一个场景的电影这一类电影一般强调台词性、悬疑性或者概念性,一般演员少则三五个,多则十几个,故事都发生在一天内。
为了符合题意,我们排除那些场景决定电影内容的电影另一种是台词(话唠)电影或者话剧型电影,一般文本度高,前者场景切换数量跟普通电影无差别,后者场景一般就一个,但是场景的重要性一般被忽略最后一种比较边缘,无剧本或弱化剧本的电影,大部分依靠演员发挥。
第一种,单场景电影,可以包含很多密室电影:1.《活埋》 豆瓣评分:7.7拿 《活埋》 来举例,全片拍摄了17天,成本约为300万美元,且大部分都是主演瑞恩雷诺兹的工资全片场景一个、演员一个(不包含营救镜头),道具仅有手机、打火机、萤光棒和一支笔等。
完全依靠雷诺兹的表演完成了整部电影,将一个被活埋后孤独无助的男人表现得淋漓尽致。2.《狗镇》 豆瓣评分:8.3
再说 《狗镇》 ,甚至连场景都是象征性的,场景缩减到只剩地板上的零星道具因为摄影棚的天花板没有足够高,所以无法拍摄一个自上而下的大全景镜头整部电影布局如图所示整部电影依靠演员的表演推进剧情,将人性揭露得淋漓尽致。
.3.《终极面试》 豆瓣评分:7.0全片一个场景,道具仅有桌子和纸张一群人来参加一场面试,但是却没有得到考题,最后在这个密闭空间里发生的故事整部电影依靠演员的表演推进剧情4.《时光穿梭》 豆瓣评分:6.9。
整部电影主要场景也只有两个,并且整部电影的概念非常有趣,虽然有硬伤加入你拥有了一台可以拍摄到未来的摄像机,你会怎么样?也是一部科幻片,但是格局小,主要靠表演和概念完成,个人觉得其实挺棒的5.《狙击电话亭》 豆瓣评分:7.9。
整部电影最主要场景就一个,也就是电话亭。整部电影通过主演与“电话里的声音”的对话推进剧情。6.《如月疑云》 豆瓣评分:8.1
主要场景就一个,就是主演们所在的房间(不含推理的场景重现的话)。整部电影通过几位主演之间的对话、对案件的分析推进剧情。7.《恐怖直播》 豆瓣评分:8.7
主要场景就一个(河正宇所在的直播间)。整部电影主要通过河正宇与电话那头的人对话以及和其他工作人员的对话推进剧情。第二种电影,即已台词为重的电影:1.《杀戮》 豆瓣评分:8.2
短小精悍的室内剧,全片都在一个房间里,非常精彩的群戏2.《十二怒汉》 (有美版、俄版、日版和国产版,国产版为近期的《十二公民》)豆瓣评分: 9.3(美版) 8.5(俄版)8.1(日版) 8.2(国产版)。
这个大家比较熟悉,基本场景就一个,全片就是十二个主要角色的辩论。3.《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豆瓣评分:8.5
全片据称成本一万美元,场景两个(室内外),演员11个电影主要内容基本是在室内的对话4.Before 三部曲 豆瓣评分:8.7 8.7 8.7《爱在黎明破晓前》 Before Sunrise (1995)。
《爱在日落黄昏时》 Before Sunset (2004)《爱在午夜降临前》 Before Midnight (2013)
一男一女两个青年相遇到相爱的故事。三部电影每部主要展示的都是两人相处一天的内容,以两人的对话为重。5.《大亨游戏》 豆瓣评分:7.9
仅有几个场景,靠大量对话推动剧情,几个影帝级别的演员互飚演技十分有看头。6.《日落号列车》 豆瓣评分:7.4
也是完全依仗主角二人的对话、讨论进行的一部电影,立意还挺高的。8.《洛克》 豆瓣评分:7.5
经评论提醒补充这部汤老湿的《洛克》,跟《活埋》有相似之处。整部电影就是汤老湿一个人在打电话,处理家庭与事业的各种事。第三种电影,无剧本或弱化剧本:1.《濒临边缘的人/戛然而止》 豆瓣评分:7.4
这部电影没有台词本,全靠演员自然的发挥。讲的是一个得了无法开刀的脑肿瘤的男人与家庭度过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的故事,也很好看。2.《彗星来的那一夜》 豆瓣评分:8.3
难得的一部科幻片,只用一个主要场景便展示了一个平行宇宙空间整部电影依靠演员的表演推进剧情,场景的地位十分次要本来以为是第一种的,经评论的知友提醒这部片的台词大部分是即兴创作,应当也属于第三类最后,其实导演王家卫的很多电影都强调台词性,不过就是同样强调画面和镜头调度,所以不符合题意。
【合作】【征稿】如果你有看到视角独特的文摘,或者是任何你想要分享的「与电影有关、学术、专业性原创」的东西,不妨发给小编,电子文档或者是文章链接,均可投稿给我,小编会挑选发布出来,让更多的小伙伴看到~ 对于拉片室公众微信有什么意见建议或想法,同样可以联系小编, 微信:411205194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