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官网下载(科技日报官网网址)学会了吗
各中小学校及有关单位:全国青少年创·造实践活动(下称“活动”)自2017年首次举办以来,多次被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列为全国科技活动周重大科普示范活动,并获得了多
各中小学校及有关单位:全国青少年创·造实践活动(下称“活动”)自2017年首次举办以来,多次被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列为全国科技活动周重大科普示范活动,并获得了多个部门的大力支持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青少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更好地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
根据全国科技活动周统一安排,由科技日报社主办2023年度全国青少年创·造实践活动活动以培养有时代精神、创新能力和家国情怀的终生学习者为目标,是一项围绕国家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青少年创新思维养成而设计的科学教育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基本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激发学生从事科学研究与探索的兴趣和潜能,引导学生注重团队协作、动手实践,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创造
一活动组织机构创·造指导单位:全国科技活动周组委会主办单位:科技日报社支持单位:科技部科技人才与科学普及司、中国科协宣传文化部、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部国外人才研究中心特别支持单位:
故宫博物院公益支持单位:北京桂馨慈善基金会二活动主题创·造2023年度活动主题:数字中国三参与对象创·造全国各地小学、初中、高中(含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均可报名,可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加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四
活动内容创·造活动包含作品申报评审和总结展示两部分,作品申报评审分为初评和终评两个阶段,具体安排见附件。五日程安排创·造
活动自通知发布之日起启动,作品申报评审将于2023年8月底之前结束,具体安排根据附件中所列要求进行;总结展示将于2023年第四季度择机举行,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六表彰奖励创·造活动分设金奖、银奖、铜奖和优秀奖根据终评情况,设最佳创意奖、最佳技术奖和院士特别奖另设优秀组织奖、优秀辅导教师奖等,活动开展较好的学校和机构可获颁“创·造教育示范基地”牌匾七报名方式创·造
报名可扫描下方二维码,登录“科技日报”客户端,找到“创·造”logo点击进入后完成报名;也可登录活动官网,进入报名页面进行报名。
活动官网网址:www.chuangzaodasai.com
八联系方式创·造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15号 邮编 100038电话:010—58884032 13911018784微信公众号:壹点创造邮箱:chuangzao@stdaily.com九附件创·造
2023年度全国青少年创·造实践活动参加指南全国青少年创·造实践活动注重提升学生跨学科学习能力,促进青少年创新思维养成,关注和解决身边的问题,使学生在自由创想、亲身体验与动手实践过程中,让科技更有温度,更有意思。
一、活动主题2023年度活动主题为:数字中国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到2035年中国的数字化发展水平进入世界前列请围绕这个主题,提出你的想法和创造,并用作品形式展示出来。
二、参与对象活动将按照小学、中学/中职分组进行每个组别将根据不同类别作品征集要求限定报名人员,参与形式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队,如果是团队形式,每支队伍人数最多为4人,可以自己拟定队伍名称每个参与者或参与团队,可以有两名辅导教师。
三、报名方式参与人员即日起可通过“科技日报”客户端或全国青少年创·造实践活动官网(www.chuangzaodasai.com)报名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四、日程安排第一阶段是作品申报评审阶段,时间为通知发布之日起至2023年8月底,分为初评和终评两部分。
初评分为线上活动(全国)及线下活动(地区分站),参与者只能选择其一参加,两者都有机会晋级终评参加初评阶段线下活动(地区分站)时应在官方平台报名时选择相应的地区,具体活动安排、活动内容及奖项设立详见当地负责青少年科技活动相关部门下发的通知文件。
初评作品提交截止时间为2023年6月30日终评将在2023年8月底之前举办,具体时间安排将至少提前一个月在活动官方平台公告,同时公布晋级终评学生名单第二阶段是总结展示阶段,将在2023年第四季度择机举办,届时将公布获奖名单、颁发证书和总结展示等。
五、初评申报(一)作品分类初评申报作品,按照呈现形式分为A、B两类两类作品分别进行评审,每个参与者可同时申报两个类别的作品报名形式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队,如果是团队参与,人数最多为4人A类作品为虚拟作品,主要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动画、微视频、小游戏等等。
动画、视频作品时长不超过2分钟B类作品为科创实物作品,主要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沙盘模型、3D打印作品、手工制品、宣传海报、结构件机器人等实物作品(包括模型),最大投影面积为150cm×150cm(二)作品内容。
根据2023年度活动主题“数字中国”,围绕如何构建数字化生活设计制作作品,可选取不同侧面,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展示社会生活中各种数字化的设施带来的便利,也可以是未来智能化生活的设想,作品形式可以是小程序、小视频、小游戏,也可以是模型展示及小发明小制作……多角度展现青少年为建设数字中国而做出的行动和努力。
(三)作品提交作品提交时,需提供以下相关文件:1.作品文件以MP4格式提交视频文件,对作品进行详细介绍该文件需至少包括三个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描述作品的制作过程及亮点,第二个部分呈现作品的演示效果,第三个部分介绍团队中各成员的分工,总大小不超过300M,时长不超过3分钟。
2.过程文档(1)制作过程文件:使用Word或者PPT等形式阐述作品理念,创新点的来源、过程和实现手段制作过程等信息(如作品中包含编程,请在制作过程文件中进行程序解读)(2)物料清单:实物作品需提交所用物料,模板可在官方平台下载,填写后上传。
(3)图片文件:以JPG格式提交作品制作过程照片、成品展示照片,总数不超过4张,每张图片清晰度不小于300dpi,大小在3M—5M之间3.团队信息在官方平台下载团队信息表,按照要求填写并上传4.其他文件。
包括程序源文件、3D建模文件、激光切割文件、平面设计文件等,请压缩打包上传(压缩包大小不超过100M)5.文件命名提交文件命名规则为(四)不予申报1.作品内容或研究过程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
2.作品内容不利于中小学生心理或生理健康发展3.作品存在抄袭、成人代做或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学术不端问题4.作品为市场上直接购买的机器人套件(包括模型)六、评审晋级(一)评审标准1.价值观:作品立意高远,有正面、积极价值导向,突出展示活动主题;。
2.创新性:作品在创意、观点及方法等方面有新意、有创见,主题突出,呈现形式新颖;3.科学性:作品符合客观科学规律,立论明确,论据充分,工程技术方案合理;4.协作性:团队结构与分工合理,项目管理能力强,团队配合默契。
(二)晋级方案初评阶段,不同类别作品将按照小学、中学/中职分组分类别进行评审,每个组别每个类别,将依成绩从高到低分别排序晋级终评七、活动终评活动的终评于2023年8月底前举办,具体安排将至少提前一个月在活动官方平台公告,届时还将公布活动规则及相关指南,部分题目将现场给出现场作答。
八、咨询方式活动相关信息可通过“科技日报”客户端、活动官方微信公众号“壹点创造”或登录活动官网(www.chuangzaodasai.com),进行查询了解,还可通过电子邮件及电话方式进行咨询邮箱地址:chuangzao@stdaily.com。
咨询电话:010-58884032 13911018784来源:科技日报社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科技日报官网下载(科技日报官网网址)学会了吗
各中小学校及有关单位:全国青少年创·造实践活动(下称“活动”)自2017年首次举办以来,多次被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列为…
-
科技日报官网下载(科技日报电子版下载)这样也行?
本文为刘亚东于6月21日在“是什么卡了我们的脖子• 亟待攻克的核心技术” 科学传播沙龙的发言实录…
- 科技日报官网下载(中国科技日报官网)深度揭秘
- 科技日报官网下载(中国科技日报官网)全程干货
- 科技日报数字报官网(智慧红云 科技日报官网)难以置信
- 科技日报数字报官网(国际科技日报官网)干货分享
- 科技日报数字报官网(国际科技日报官网)这样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