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时机,瞄准世界科技前沿_抓住时机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2024年全省科技创新工作会议召开,吹响新的“冲锋号”——大力实施创新提升行动
3月25日上午,2024年全省科技创新工作会议在长沙召开省科技厅党组书记李志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和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崛起座谈会时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讲话精神并作工作报告,省科技厅厅长朱皖主持会议。
省科技厅全体厅领导,省直及中央驻湘有关单位,四大实验室、四个重大科学装置,部分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科技金融战略合作银行相关负责人,部分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三尖”创新人才,各市州科技局、国家高新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有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2023年全省科技战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关于湖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全力打好科技创新攻坚仗,“五大标志性工程”落地见效,“4+4科创工程”加快实施,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产业链“卡脖子”难题加快突破,科技湘军品牌效应不断增强,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不断提升,创新活力动力持续激发,全域创新布局逐步优化。
全省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4.2%、突破1100亿元,增速居全国第5位;研发投入强度提升至2.41%,排名由全国第12位跃居第9位;高新技术企业净增超2400家,总数突破1.6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突破3.3万家,增长70%;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近4000亿元,增长50%
,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这一年,我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大力实施创新提升行动“4+4科创工程”科研取得引领性成果按照“边建设、边科研、边出成果”的思路全面推进,“4+4科创工程”的科研产出也十分喜人。
湘江实验室布局的26个重大项目取得一批原创性、引领性成果,今年1月,对外正式发布了多模态AI大模型、工业操作系统、元宇宙、智能机器人、北斗导航等前沿领域的7个原创产品,与35家头部企业成立“四算一体”产业联盟,推动数智产业迈上新台阶。
科创新高,最强实验室体系-03湘江实验室国际首创皮肤外科多功能远程导航手术机器人实现成果转化,完成全球唯一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人体研究,开展国内首个帕金森病患者基因治疗的临床研究,周文教授成果入选“2023年度中国血液学十大研究进展”……聚焦精准医学,
芙蓉实验室把握优势,开展有组织的科技攻关,交上了鼓舞人心的奋斗答卷目前在干细胞治疗银屑病和肝衰竭、基因编辑治疗儿童地中海贫血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国际、国内领先的突破性技术成果科创新高,最强实验室体系-04芙蓉实验室。
岳麓山实验室是湖南高位布局打造的种业战略科技力量,在水稻、油菜、蔬菜、生猪、鱼类、油茶等领域取得一批领先全国乃至领先世界的重大科学技术成果去年以来科研成果同样丰硕,首次选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培育的“粒两优8022”刷新超级稻单季产量1251.5公斤的世界纪录;中国工程院院士、岳麓山实验室主任、湖南农业大学校长邹学校科研团队联合美国康奈尔大学Boyce Thompson研究所教授费章君团队,绘制了来自5个驯化辣椒品种及其近缘野生辣椒品种的500个辣椒图泛基因组和基因组变异图谱,为未来的功能研究和辣椒属物种分子育种提供了全面而有价值的基因组资源。
科创新高,最强实验室体系-01岳麓山实验室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实验室)围绕“工业五基”(即,核心基础零部件与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软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布局了一批重大科技攻关任务,产出了一批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的创新成果,力争用5年时间在湖南优势特色产业领域突破100余项关键共性技术。
科创新高,最强实验室体系-02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自2022年10月启动运行新主机系统以来,大力推进国产超算生态建设,已完成9大类188款基于国产计算设备的软件移植和适配,支撑省内外用户开展地球动力学模拟、飞机动导数动态CFD仿真计算、国产芯片设计、建筑火灾模拟等试算工作143项,其中1项获得中国超算最佳应用提名奖。
科创新高,科技基础设施篇-国家超算长沙中心在标志性工程的引领下,2023年,我省重组获批4家、新建1家全国重点实验室,我省牵头重组入列全国重点实验室增至11家,实现“总数”和“全国占比”双提升;新增7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新组建省重点实验室、新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也分别达到53个、373家,扩充了后备力量。
144人获国家级人才计划支持,同比增长33%;8人入选国家杰青,创历年新高目前,“4+4科创工程”已集聚高层次人才1600余人2023年,湖南省聚焦“4×4”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施芙蓉人才、院士后备人才培养、“三尖”创新人才工程等人才项目,已遴选支持各类人才1118名、团队90个。
关闭观看更多更多退出全屏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会议强调,全省科技战线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和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崛起座谈会时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为根本遵循,始终围绕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首要任务,坚持问题导向、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强“六个统筹”、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认真研究谋划和务实推进全年各项工作。
要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为契机,以实施“五大标志性工程”为总揽,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突破,以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目标,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为支撑,大力实施创新提升行动,强化顶层设计、统筹协同和评估问效,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营造开放创新生态,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会议强调,2024年的主要工作目标是:着力突破一批原创性引领性颠覆性技术,解决一批“卡脖子”技术难题,转化一批高价值科技成果,建成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培育一批科技领军企业,推动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力争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2%以上,突破关键核心技术100项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净增高新技术企业超1000家,在湘高校经认定登记技术合同在本省转化占比50%以上要重点抓好强化宏观统筹联动、推进“五大标志性工程”建设、培育一流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实施重大科研攻关任务、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培育壮大科技人才队伍、优化提升区域科技创新布局、强化机关党的建设等九方面工作。
以实施“五大标志性工程”为总揽日月春晖渐,光华万物新长沙,岳麓山实验室的稻田里,奏响“春耕曲”,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实验室)一项项先进技术走进工厂车间;往南看株洲,力能实验装置正助力航空与轨道交通产业再攀科技高峰……。
作为我省科技创新高地“五大标志性工程”之一,由4大实验室、4个重大科学装置组成的“4+4科创工程”基建、科研同向发力,过去一年,完成投资超80亿元“4+4科创工程”建设取得标志性进展作为湖南首个揭牌的省级实验室,。
湘江实验室瞄准先进计算与人工智能基础科学理论与前沿尖端技术发展趋势,持续集聚优秀科技力量、高端人才与创新资源,形成专兼结合超500人的科研团队;总部入驻世界计算·长沙智谷;已与华为、京东、百度等35家头部企业成立了算力、算法、算据、算网一体发展的“四算一体”产业联盟,与华为、浪潮、中建五局等50余家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与新华三、麒麟信安、万兴科技等企业成立了13个创新研究院、1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实验室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元宇宙、生物智造、量子科技等新兴和未来领域部署了一批重大项目,发布了多模态AI大模型、工业操作系统、北斗导航等前沿领域的7个创新产品岳麓山实验室多个片区实现封顶;芙蓉实验室总部核心区选址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东校区,3万平方米科研场地升级改造基本完成,我国首家临床级无人值守全自动5G生物样本库投入使用;
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实验室)推进与中国移动、华为、南方电网、中国商飞、三一重工等龙头企业合作,逐步实现科技力量和创新资源的组网;在2023年服务省内企业340多家,硬碳负极材料、空气悬浮高速离心鼓风机、新型光刻胶等关键技术攻关累计为企业增加产值数十亿元。
“四个重大科学装置”有两个在长沙其中,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近期捷报频传,先是和湖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超算互联网资源共享关键技术研发”任务书通过评审,将通过研发国家超算算力调度平台,连接长沙、广州、昆山、济南中心的天河、曙光、神威等超级计算机,研制跨中心资源共享及大规模解算云原生平台,在大规模无人系统协同行为仿真、地球动力学仿真等方面形成应用示范。
随后,天河新一代超级计算机主机系统顺利通过验收,在“四个重大科学装置”中率先完成升级建设,对夯实我省数字经济发展底座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经过马不停蹄的建设,大飞机地面动力学试验平台去年在长沙成功开试,标志着平台迈出建设期、进入运行期。
依托大飞机地面动力学联合实验室,平台将持续开展中国商飞、中航工业、长沙鑫航等产业链上下游单位试验任务,提升大飞机起降系统基础研究水平,解决大飞机研制关键问题,提升起降系统产业链相关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国重器|大飞机地面动力学试验平台成功开试
其他标志性工程中,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提质升级;湘江科学城7大项目集中开工建设;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首开式上40个项目开工、揭牌或签约,科技赋能文化产业创新工程新认定16家省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省科技厅党组书记李志坚指出,2024年,将坚持立标打样、引领示范,推进“五大标志性工程”建设乘势而上实施长株潭自创区提质升级行动计划推进“六大行动”,在成果转化、新型研发机构培育、科技金融等方面强化机制创新和试点示范,争创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力争高新技术企业达8500家,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1300亿元,产生国际先进水平科技成果30项以上。
高标准建设湘江科学城将推动出台支持湘江科学城建设的政策措施,完善湘江科学城协调推进机制,推动完善科学城规划布局,加快首开区重点项目建设,完成首批产业配套项目首期建设新增创新承载空间20万平方米,引进研发企业(中心)30家以上。
大力实施“4+4科创工程”今年,岳麓山实验室将全面建成投用,分批推进仪器设备配置,组建1500人左右的科研团队,实施重大新品种创制等重大科研项目;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将健全运行机制,加快建设由节点实验室、区域分中心、创新联合体等构成的创新网络体系,力争取得10项左右产业共性技术和重大关键技术突破;湘江实验室将完成总部入驻,推动成立“四算一体”产业联盟,聚焦多模态AI大模型、算网融合与多方安全计算等开展联合攻关,力争取得3-5项重大标志性成果;芙蓉实验室将全面推进总部核心区提质改造,创新医疗技术研发,力争取得5项以上基础理论和重大临床技术突破。
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联合开发计算软件,服务用户1000个以上,支持数字产业发展取得明显进展;大飞机地面动力学试验平台将有序开展试验运行、研发成果转化和配套产业孵化,积极争取纳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力能实验装置、航空发动机冰风洞装置将尽快开展科研试验。
支持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省科技厅将推动出台省级层面支持政策措施,协调实施研发企业(中心)集聚等“七大工程”,全力引进和扩能升级一批企业研发中心,力争新增研发企业(中心)130家左右,其中“三类500强”企业研发中心(总部)达30家以上。
推进科技赋能文化产业创新工程湖南将实施科技赋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系列计划,加强音视频、文化旅游、文化装备、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等领域研发攻关和创新应用,争创数字媒体制播与安全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推进湖南数字博物馆、广电芒果城、文旅装备创新中心、文化大数据中心等标志性项目建设。
组建20家左右省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今年,除了继续推进“五大标志性工程”建设,湖南还将紧盯重点产业、前沿领域,布局实施重大科研攻关任务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完善基础研究选题和任务形成机制,实施10项左右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催生一批颠覆性、原创性成果;倾力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40岁以下科技人才占比提高到75%以上;紧盯35个领域需攻克的技术清单,组织省内优势科研力量承担种业、自主安全计算、工业软件等国家重大科技攻关任务;大力推进种业科技创新行动,力争培育50个以上具有重要推广价值的农业新品种,快速熟化、转化一批重大农业关键技术。
李志坚还表示,湖南将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持续用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奋力抢占产业、技术、人才、平台制高点,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优化提升区域科技创新布局2023年,全省14个市州同向发力,形成具有湖南特色的全域创新体系 14市州科创成绩单 漫步星城,长沙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以来,浏阳河数谷、长沙BIM智谷、开福科创谷、海归小镇建设鼓足干劲。
,研发经费投入强度首次超3%,基础研究投入较上年增长超70%。
株洲、湘潭、衡阳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样板间”,株洲6家企业入选全省高企综合创新能力百强榜前十,湘潭成功打造2个“国字号”平台,衡阳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工作全省树榜常德、怀化研发攻关按下“快进键”,常德新增高价值发明专利、有效发明专利密度居全省前列,怀化研发投入强度快速提升。
将目光投向“福城”郴州,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以来,“风光水储”和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迅猛邵阳、张家界、益阳注重培育创新主体“新动能”,邵阳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增速、张家界高企增速全省领先,益阳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连续3年翻番。
娄底、永州、湘西州不断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推进力”,娄底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速居全省前列,永州科技成果转化机构数量大幅增加,湘西州实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零”的突破岳阳对接“四大实验室”出实招,安排专项经费支持洞庭实验室、芙蓉实验室岳阳分中心建设。
促进全域创新、开放创新,是我省2024年科技创新工作的重点省科技厅厅长朱皖表示,将结合地方资源禀赋、产业特色等,找准科技创新工作的着力点今年,我省支持各市州积极融入“五大标志性工程”,探索长沙研发、本地中试产业化的协同创新模式——。
统筹推进长沙全球研发中心城市、郴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支持衡阳、株洲、湘潭、岳阳推进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积极协调推动永州培育国家高新区,岳阳临港、湘西州、娄底创建国家高新区,岳阳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我省还将精准服务和支持邵阳创建国家级创新平台、常德打造具有特色优势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张家界推进“旅游+科技”建设、益阳开展“一都一谷一极”产业核心技术攻关、怀化建好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大湘西区域中心、娄底建设“材料谷”科创中心、张家界推进“旅游+科技”建设。
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协同创新2023年10月,直径8.61米的盾构机主轴承在长沙下线,填补国内空白重载大型主轴承是盾构机的“心脏”、全产业链自主化的“最后一环”在国家部委、省科技重大专项支持下,铁建重工从零起步,为大国重器打造“中国心”。
既能下地,也能上天长沙北斗产业安全技术研究院通过重大项目促进产品研发的工程化、技术成熟度,瞄准能源、电力、交通等国家重大基础设施,构建了涵盖北斗、航天、量子3大领域的7大产品方向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2023年,我省首次在13家企业开展创新联合体试点工作;为6500多家科技型企业发放纯信用贷款超170亿元,同比增长超150%;修订《湖南省企业研发财政奖补办法》,为1035家企业兑现奖补资金超8亿元;新增科创板上市企业2家,总数达16家,居全国第9、中部第2。
会议透露,我省将继续发挥企业“出题者”“组织者”“阅卷人”作用,支持科技领军企业联合上下游、产学研力量,研究提出前沿性、颠覆性技术清单和应用基础研究问题清单,作为设立科技任务、科研选题的依据同时,我省将运用“揭榜挂帅”制,采取“军令状”“联合攻关”等模式,支持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和上下游企业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
会议还要求,全省科技战线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要树牢全局视野,提升战略思维,加强改革创新,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创造性。
要抓住关键、补齐短板、强化统筹,坚持靶向施策,不断提升工作实效要积极主动对接,强化责任担当,加强作风建设,持续用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综合中国新闻网、湖南日报、红网、科技湖南、湖南省科技厅官网、长沙晚报等
长沙市政协经济界别委员工作室微信号:iEconomy-CS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抓住时机,瞄准世界科技前沿_抓住时机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2024年全省科技创新工作会议召开,吹响新的“冲锋号”——大力实施创新提升行动
-
抓住时机,瞄准世界科技前沿_抓住时机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时强调,科技界委员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进一步增强科教兴国强…
- 科技前沿纵览_科技前沿知讯
- 科技前沿技术_科技前沿技术的感悟
- 快板词(快板词有什么讲究)
- 科技前沿技术_科技前沿技术的感悟
- 科技前沿报_科技前沿报告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