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科技查新_湖南省科技查新报告
经全国储能技术在分布式能源及微电网中的应用技术研讨会组委会确认,长沙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确定协办201
经全国储能技术在分布式能源及微电网中的应用技术研讨会组委会确认,长沙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确定协办2019年全国储能技术在分布式能源及微电网中的应用技术研讨会,会议将于12月14日-15日在江苏南京隆重召开。
长沙理工大学贾传坤教授将带队参加本次大会。
基本情况长沙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文、法、哲、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具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生推免权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是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南省文明标兵单位、湖南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
经过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积淀了以“博学、力行、守正、拓新”校训和“铺路石精神”为内核的大学文化自建校以来,为交通、电力、水利、轻工等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40余万高级专门人才学校本科招生第一批次覆盖全国,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
基本设施学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现有金盆岭、云塘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2980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20余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9.52亿元图书馆纸本藏书336万册,电子图书79.26万册,中外期刊1344种,拥有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和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科技查新工作站。
学校设有19个教学学院,1个独立学院和1个继续教育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80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5000余人
师资力量学校坚持“人才强校”发展战略,现有专任教师1924人,其中正高职称310人,副高职称650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双聘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高端外国专家项目”(文教类)计划人选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人,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师德标兵1人,青年“长江学者”人选1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
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2人,湖南省“团队百人计划”1个,湖南省“百人计划”人选13人(其中:青年“百人计划”人选7人)
专业体系学校紧紧依托行业,建成了水平较高、特色鲜明的本科教育教学体系现有64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国家级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土木工程专业)、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会计学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10个、列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本科专业5个、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1个(土木工程专业)。
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6个,国家级示范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教育部“卓越计划”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精品课程25门,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3个,省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10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践)教学中心1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省级仿真实验教学项目3个。
国家奖项学校先后获准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学校,教育部“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学校近五年,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22项;大学生获得国家级各类学科竞赛和科技成果奖200余项,省级学科竞赛和科技成果奖1300余项。
教学平台学校拥有“十二五”省级重点学科11个,工程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0个,具有授予同等学力硕士学位资格。
拥有国家级科研平台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省级创新团队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自然科学创新平台43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6个
项目成果学校主持完成的“膨胀土地区公路建设成套技术”项目2009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主持完成的“混凝土桥梁施工期和使用期安全控制的关键技术”、“混凝土桥梁服役性能与剩余寿命评估方法及应用”、“沥青路面状态设计法与结构性能提升技术及工程应用”项目分别于2006、2011、2012年3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近五年,学校主持承担国家级项目363项,实现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历史性突破,并获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863计划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高端项目资助;获得国家科技成果奖4项;职务发明专利656项。
对外交流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俄罗斯及港澳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余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具有招收和培养来华留学生资格,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单位。
目前在校留学生近300人,其中学历生超过80%与黑山大学、利比里亚大学分别合作共建孔子学院近年来,共派出1000余名在籍学生出国出境交流学习
发展理念立足新时代,学校将传承和发扬优良办学传统,遵循《长沙理工大学章程》,实施“质量立校、学科兴校、人才强校、依法治校”战略,坚持改革创新,强化内涵发展,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和育人水平,积极推进“双一流”建设,办优质本科、建一流学科、创百强大学,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
坚持立德树人,为培养“底色亮、实践强,有情怀、敢担当”的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和行业精英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学院介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现有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和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两个本科专业,拥有材料学二级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设立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湖南省工程实验室、新能源动力电池研究所、新型陶瓷功能材料研究所、新型摩擦与耐磨材料研究所等科研机构以及与省内外企业共建的新材料研发平台多个。
学院师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40人,其中专任教师33人(含实验教学岗位教师4人),教授5人,特聘教授1人,副教授12人,高级实验师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6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21人其中芙蓉学者特聘教授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湖南省“121”人才工程1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2人,湖南省首批“团队百人计划”1个,学校“湖湘学者”3人。
科研成果近五年来,学院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国家火炬计划(环境建设与产业化项目)1项,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7项,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项,省科技厅重点项目1项,湖南省科技厅和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共计11项,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项目3项,其他项目13项,科研经费达超1000万元,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和“金桥奖”各1项,三等奖2项,获得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24项,共发表学术论文93篇,其中SCI收录72篇、EI收录7篇,CSCD刊物3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1篇。
嘉宾介绍
贾传坤教授,湖南省首批团队百人计划负责人学术成果多年功能材料和储能电池系统研发经验,在Science Advances, Nature Communications,chem等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6项
获授权发明专利6项在申国际专利1项受邀撰写英文专著3章参与项目主持并参与多项国际、国家和省级研究项目和多项产学研项目担任国际薄膜大会、第十届动力与储能电池等多个会议分会主席一职为多个SCI期刊审稿,连续获得2015年和2016年Journal of Power Sources“杰出审稿人”奖
多次受邀参加国际和国内会议并作报告,多次指导研究生获得国际会议最佳海报奖作为外审专家对香港资助局和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工作进行评审工作多项研究成果被ScienceNOW, Physics World, IEEE Spectrum, 科技日报、科学网和人民网等媒体亮点报道。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湖南省科技查新_湖南省科技查新报告
经全国储能技术在分布式能源及微电网中的应用技术研讨会组委会确认,长沙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确定协办201…
-
湖南省科技查新_湖南省科技查新报告
湖南省可以开具科技查新报告的有3个,其中教育部有2个,科技部有1个,具体介绍如下:一、掌桥科研科技查新网站链接:查新-科技查新-查新机…
- 未来科技发展趋势养老产品_科技化养老
- 未来科技发展趋势养老产品_科技化养老
- 世界科技发展趋势_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包括
- 未来10大科技发明_未来10大科技发明悬浮汽车
- 未来10大科技发明_未来10大科技发明悬浮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