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

科技创新大赛作品范例小学_科技创新大赛作品一等奖

  • 来源:互联网
  • |
  • 2024-04-29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日前,在第34届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象山县实验小学401班史钰涵同学的作品《单圆孔易拔插头》,获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项目省级一等奖。

科技创新大赛作品范例小学_科技创新大赛作品一等奖

 

日前,在第34届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象山县实验小学401班史钰涵同学的作品《单圆孔易拔插头》,获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项目省级一等奖。

“我设计的单圆孔易拔插头比普通插头易拔多了,只要手指一勾就成真正的插头里面是有导线的,我们在插头上开了一个孔……”隔着屏幕,参赛的实验小学401班史钰涵同学向屏幕里的评委们陈述着作品的创新点“你为什么会想到在插头上做改变呢?”“那是因为我在爸爸的诊所里看到一个病人,由于手指残缺、肌肉萎缩,插头怎么也插不进插座里,那时起我就产生了想设计一种方便这类残疾人使用的易拔插头。

”面对评委的现场提问,史钰涵同学不慌不忙地讲述着自己的创意由来

据悉,本届创新大赛由浙江省科协、教育厅、科技厅、团省委共同主办,主题为“创新 体验 成长”竞赛单元涵盖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创新成果及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画等板块,全省共有11个地市745项作品参赛。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大赛开创性地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组织活动,评委集中、参赛选手分散进行线上问答实验小学401班史钰涵同学的作品在获得市级创新大赛一等奖之后,继而又获省级一等奖,是象山县所有参赛作品中唯一获得省级一等奖的项目。

史钰涵实验小学401班的女生性格文静  求知若渴写得一手好字是名副其实的小才女更难得的是还是个富有爱心的女孩史钰涵的爸爸是位医生,自己开了一家诊所一次,她在爸爸的诊所看到一个右手手指残缺,左手肌肉萎缩的病人。

当时这位病人的手机没电了,想借用诊所的插座充电只见他右手吃力地挟持着插头往插座孔里插,可能是插座孔太紧或插座内的母接头太小,他几次尝试都没有成功,一脸的无助站在一旁的钰涵忙上前帮他插上,他连声道谢自那时起,钰涵同学的心里就有了一个念头:插插头这等小事,对我们正常人来说,不算个事,但对于那些特殊人群来说却很困难。

如果能够制作一款特别的插头,无需费劲也能使用,那该多好啊!于是,这个念头开始萦绕在钰涵的心中,每当空余时间她就会想怎样的插头才适合特殊人群使用呢?这可把她给难住了,想了好多天都没有结果有一天钰涵突然看到电视直播男子吊环比赛时,看到运动员手中拽着的吊环,脑子里忽然一闪念,那时她灵光一现,明白了,只要把插头做成吊环的圆形,用手指头勾住插头就容易拔了。

于是,钰涵立即把想法画成草图

有了设计图也不行啊,不能纸上谈兵吧于是钰涵在家中的小仓库里,翻箱倒柜找了一块木地板,决定用木材做插头试试,还借来电钻、电锯等一大堆木工工具,做了一个简易的木质的中间有个孔的插头看,这就是钰涵制作的第一代木制易拔插头。

可是史爸爸说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插头大都是以安基塑料粉注塑而成,显然钰涵这“小小工作室”达不到这个要求的,木制模型看上去很不错,但因为材料的问题,和真实的插头看上去还是有差距,觉得不够完美于是,钰涵开始了她的第二次创作之路。

这次的行动得到的了实小老师的支持在老师的启发指导下制作了第二代3D易拔插头它比普通插头易拔多了,只要手指一勾就成

真正的插头里面是有导线的,钰涵想:在插头上开了一个孔,是否会影响到线路的安装呢?于是她又开始了第三次改进这次她在插头内安装了导线,经过反复地修正实践,最终认为不会影响导线的功能看,就是钰涵制作的第三代实用单圆孔易拔插头作品。

插头做成单圆孔的形状,使用时改变了着力点,能把手指环绕在圆孔内,轻轻一拔就可,非常省力

单圆孔易拔插头改变了传统插头的结构模式,做成单圆孔的形状,改变了传统插头挟持的使用模式。形状的改变,着力点随即也发生转移,易拔易插,使用起来更省力,实用性很强。

生活中的一个偶然,都能给予我们启发,冒出创新的点子。获奖后的史钰涵说:“这次创意模型的制作,不仅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还让我懂得了很多的科学原理。我以后要更加关心那些需要关心的人群。”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