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生活

爱情公寓3台词(爱情公寓3台词本)燃爆了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09-10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情怀当成为所有创作者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而不是圈钱手段

爱情公寓3台词(爱情公寓3台词本)燃爆了

 

2019年5月9日,爱情公寓系列电视剧迎来了最终季《爱情公寓5》的开拍。此时,距离《爱情公寓1》正式播出的2009年,已过去整整十年。该消息甫一放出,就引起了热烈的讨论。

有影迷粉丝欢呼雀跃,终于等到官宣▽

也有态度坚决的唱衰▽

相关话题在微博与知乎获得大量关注,这部充满争议的情景喜剧曾经给观众带来过什么,使人念念不忘?而后来又是如何让情怀的滤镜蒙上了灰?01制造一座乌托邦2009年,一群平均年龄低于25岁的新人演员因拍摄《爱情公寓》相聚。

按照今天的娱乐圈的评判标准来说,他们没有自带流量的体质,甚至成名作就是这部情景喜剧——创作灵感来源于社交网站“爱情公寓”,主要讲述了年轻男女们在合租过程中发生的趣事。

新鲜面孔搭配投入表演,演员的“无名”反而让剧中人物有了更立体的形象贱兮兮的曾小贤、威武霸气的胡一菲、花花公子吕子乔…喜剧中的脸谱化表达在镜头前得以尽情展现“最好的朋友在身边,最爱的人就住在对面”,《爱情公寓》为电视机里外的年轻人们各提供了一座乌托邦。

对于戏中人而言,生活虽然小意外不断,最终总会走向大团圆式的结局表面互相嫌弃的主角们之间有深沉的情感羁绊,相互支撑彼此住在爱情公寓这个“漂泊”却又“温情”的空间里,现实问题被模糊美化了,你似乎不用担心吃、穿,极少加班更别提996,两性与友谊是最重要的议题,快乐总是来得简单无比,一个恶作剧就已足够。

戏外,观众被主角们的趣味对白和夸张行为所感染,面对高速密集的笑点毫无抵抗力,对网生内容与集体记忆的巧妙运用也是其成功的不二法宝再加上《爱情公寓》采取缀段性叙事手段,观众在了解人物关系后,随机点开一集都可以顺利看下去,而不用担心剧情脱节,如此的。

观影体验十分解压。

与此同时,年轻受众还可以在《爱情公寓》找寻价值观共鸣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增长和全球化的推进,当代青年群体展现出一定程度的思想西化,剧中合租生活中父母的“不在场”,主角们不顾家人反对追求梦想等片段让个人主义得到渲染。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个人主义是受到质疑与抨击的,而《爱情公寓》的热播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年轻受众的认同焦虑就这样,《爱情公寓》在众多聚焦家庭的情景喜剧中找到了新的切口,精准狙击了一代年轻人的取向02蒙灰的情怀滤镜。

当一部作品成为现象级,势必要遭受全方位的审视早在2009年,就有资深美剧迷指出《爱情公寓》有《老爸老妈罗曼史》、《生活大爆炸》及《老友记》等经典作品的影子不仅是人物的设定相似,许多镜头场景、台词对白都几乎吻合。

然而它的拼贴手法相当隐含、晦涩,一般对美剧没有广泛接触的观众根本无从察觉。

到底是“抄袭”还是“借鉴”、“致敬”的争议,伴随着每一季《爱情公寓》,收视却在这样的辩驳中不降反升百度指数显示《爱情公寓3》的搜索量在开播第一天就达到空前的305万,《爱情公寓4》更是在正式上线后的24小时内,实现。

两集总播放量破1亿,全系列单日播放量破1.5亿,超过5000万用户观看。连续3天位列省级卫视黄金档电视剧收视冠军。 情怀滤镜让这个IP持续地发光发热,直到《爱情公寓》大电影一石激起千层浪。

《爱情公寓》大电影的出现再次印证了这样的市场规律:当一个IP形成产生后,各种续集或关联作品都会试图通过和IP挂钩来获得更高额的回报不止有《何以笙箫默》、《三十三世十里桃花》等电视剧,还有很多人气综艺也选择了这样的道路,如:《爸爸去哪儿》系列、《奔跑吧!兄弟》等。

IP的持续影响力无疑是一条创作捷径,却万万不该用作烂片的“通行证”即便剧情截图、台词重复率视频(指路b站UP主:@残狼之卑),早已轮过几番的抄袭调色盘又一次在微博上被热转,争论不休大部分影迷依旧坚持奔走呼号,为逝去青春岁月和原班人马重聚贡献票房。

然而这次,《爱情公寓》大电影却用3.1的豆瓣评分的成绩、偷票房等操作狠狠打脸了喜爱它的粉丝们。

《爱情公寓》大电影上映前,演员、主创们宣发口径严实合缝,全然不提对《盗墓笔记》IP的运用与拍摄手法,游刃有余地贩卖专属于《爱情公寓》的情怀,吊足影迷们的胃口与期待影片本身不顾原作基础,将玄幻、人工智能、过时的网络词汇等元素强行搭配在一起,全片与《盗墓笔记》糅杂在一起的剧情呈现出分裂、混乱的结构。

借“壳”创作的投机取巧与带有欺诈意味的营销手段,让《爱情公寓》大电影从开日票房3亿一路断崖式下跌,为它谋来2018年度烂片的一席之地原作的信任背书被严重滥用,《爱情公寓》的情怀滤镜因此蒙灰人们抱着看《爱情公寓》的心情走进影院,却迎来了《爱情公墓》或《盗墓公寓》的冲击,观影体验极差。

尤其《爱情公寓》大电影在院线播出期间还深陷偷票房的囹圄,许多剧迷声称失望透顶,要与之划清界限03影迷不该站在鄙视链的底端本以为《爱情公寓》大电影已经完成了主创团队对这份情怀的最后收割,口碑滑坡的窘境仿佛就在昨日,。

同样是韦正执导、汪远编剧的《爱情公寓5》,却借着同样的“重聚”噱头、相似的情怀支撑,紧锣密鼓地宣布开拍了。

热门微博的评论区两极分化,有对原班人马的执念、十年初心的感慨,也不乏“抄袭可耻”的指摘与唱衰,刺激了新一轮的骂战而当所谓青春记忆的载体,来自对其他作品的复制粘贴,人们为什么还难以释怀?在“琼瑶诉于正案”出现前,我国。

影视版权中的界定模糊让抄袭与借鉴变得说不清、道不明,当提及剧情属于思想还是表达,是否受到保护等议题时,专业的法律人士尚且需要斟酌,普通观众更是难以判断对《爱情公寓》系列的评判往往更偏向于道德衡量层面,而非法律约束层面。

比起捉摸不透的知识产权保护,影迷体验到的是更真实的快感。

△微博评论截图传统教育“重视结果”的认知更是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于是常常会看到影迷据果推因,在自我说服的过程或你来我往的辩论中,用“发笑”的结果合理化抄袭的原罪另一种“将错就错”的心态,也促使影迷心甘情愿地为其站台。

早年间,人们获取影视资源的渠道比较匮乏,相较众多优质美剧,《爱情公寓》的观看门槛更低、更易得如今得知其抄袭的可能性,却无法再改变曾经投入的情感、精力与时间,面对沉没成本我们难以舍弃就好像很多时候走进电影院。

,即使发现剧情和预期的完全不符,我们宁愿在影院睡一觉却很难选择立刻离开,原因就是因为已经花了钱主创正是抓住了这样的受众心理,不断地用情怀撩拨用影迷的注意力短期来看,这样的选择似乎并不会有很严重的影响但从长远来看,观众的“宽容”很容易将国产影视行业推入“柠檬市场”。

柠檬市场效应则是指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往往好的商品遭受淘汰,而劣等品会逐渐占领市场,从而取代好的商品,导致市场中都是劣等品对抄袭、滥用情怀一而再而三地容忍,会让真正有质量的好剧得不到该有的关注,当复制、粘贴和投机取巧的拍摄手法轻松过关,创新的动力又从何而来?。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量,越来越多人自愿站出来打击抄袭。

在《爱情公寓5》开拍的浩大声浪中,一条鄙视链清晰可见,美剧原著粉鄙视爱情公寓粉,支持原创的人鄙视计划观看的人知著君却更支持UP主@残狼之卑在《为什么爱情公寓无法独立于抄袭的恶名之外》的视频中提出的观点:。

该针对的绝非影迷而是抄袭行为及其作品,反抄袭和维护原创所追求的是观众的一份“纠结”,而不是强求大是大非的判断。这份来自“难以释怀”和“抄袭恶名”纠结感,会成为日后人们不再为抄袭作品维护的关键。

文章的最后,知著君大胆预测一下,2020年《爱情公寓5》的播出不可避免会引起广泛关注,但热度未必能如主创所愿支撑完36集取代情景喜剧作用的段子文化早已藉由微博、抖音找到了传播沃土,人们习惯了碎片、即时的幽默。

电视剧每集40、50分钟时长,对导演和编剧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抄袭风波和大电影的口碑滑坡一定程度影响了人们的观看预设,如果没有突出的亮点,迎来将不止是《爱情公寓》最终季,也是这份情怀的最终季THE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