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生活

生活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解析(生活技能知识竞赛题库)万万没想到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09-28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020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知识竞赛。大气中含氧量少于时,人会死亡。A、19.5% B、12% C、10% D、8%。

生活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解析(生活技能知识竞赛题库)万万没想到

 

020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知识竞赛第一部分 PPE劳保(选择、判断)一、选择题1、关于安全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每天检查表面是否有凹痕或裂痕;B、查看安全帽挂带的磨损,衬垫丢失或损坏,须替换;。

C、定期用温和的肥皂水清洗 (绝对不能使用溶剂清洁);D、安全帽在严重撞击并损坏后没有必要更换2、大气中含氧量少于( D )时,人会死亡A、19.5% B、12% C、10% D、8%3、下列哪种不属于我国法定尘肺( D )。

A、矽肺 B、电焊工尘肺 C、铸工尘肺 D、肺结核4、关于呼吸防护用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不要将呼吸器放在污染环境中;B、组装好后,放在干净的塑料袋中,保存在个人工具或指定位置:清洁、潮湿的地方;。

C、检查各零部件的状况,更换损坏部件;D、检查滤盒,如必要则更换5、下列关于劳保用品使用说法错误的是( D )A、员工必须按要求妥善保管和正确使用,确保防护性能完好B、凡从事多种作业的工种,按主要工作岗位发给劳保用品。

C、劳保用品必须按时足额发放,不得以任何名义克扣D、劳保用品可以按员工自身需求佩戴二、判断题1、劳保用品用于劳动保护,不得转让、买卖 ( √ )2、班组发放的劳保用品(如安全带、雨衣、雨鞋等),可以上班时使用,也可以带离岗位。

( × )3、岗位调整或者变更工种,应收回原工种劳保用品,并根据新工种发放标准发放 ( √ )4、如果当地法律、法规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方面的相关规定比本制度更加严格,则以当地法律、法规为准 ( √ )。

5、凡病、伤、事假、产假等连续休息三个月以上者,应延长使用期限脱产学习人员,在学习期间不发放劳动防护用品 ( √ )6、各部门/分厂根据新进公司员工安全教育合格后的三级安全教育卡由负责领用人员统一到设备物资部库房或本单位发放部门领取。

( √ )7、员工工作岗位变动后,不需要按新的工作岗位重新发放符合新岗位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直接使用原来的劳保用品 ( × )8、各部门/分厂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员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发放规定》,由技术改造部审核。

( × )9、公司规定各部门/分厂应确定各岗位人员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范围、标准等,并确保向其提供保护用品 ( √ )10、公司规定设备物资部库房负责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健康安全环保部对采购质量进行检查。

( √ )11、施工工人安全帽和摩托车头盔可以通用 ( × )12、享受因工伤残保险的职工就算违法犯罪也不能被企业开除 ( × )13、防护用品只要舒适和方便,质量是其次 ( × )14、企业与职工签订招工合同中明确注明“工伤概不负责”属违法行为。

( √ )15、安全带正确挂扣是低挂高用 ( × )16、对安全用具要保证安全可靠性,且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不准购买和使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质次低劣的防护用品 ( √ )17、个体防护用品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性措施,不能被视为空置危害的主要手段( √ )。

18、各部门/分厂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员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发放规定》,由技术改造部审核 ( × )19、凡病、伤、事假、产假等连续休息三个月以上者,应延长使用期限脱产学习人员,在学习期间可以发放劳动防护用品。

( × )20、所有员工,在驾驶任何移动设备(如叉车、装载机等)时,或者在驾驶或前排乘坐任何车辆(如运输车辆、班车、汽车、出租车等)时,作业和行驶过程中,必须自始至终的系好安全带 ( √ )第二部分 。

消防知识(选择、判断)一、选择题1、以下几种逃生方法中,( C )是不正确的A、用湿毛巾捂着嘴巴和鼻子B、弯着身子快速跑到安全地点C、躲在床底下,等待消防人员救援D、向木质家具及门窗泼水防止火势蔓延2、火灾中对人员威胁最大的是( B ),因此,首先应该做好防护再逃生。

A、火 B、烟气 C、可燃物 D、温度3、下列( A )是扑救精密仪器火灾的最佳选择A、二氧化碳灭火器 B、干粉灭火器C、泡沫灭火器 D、水4、用灭火器灭火时,灭火器的喷射口应该对准火焰的( C )A.上部 B.中部 C.根部 D、火苗的外围

5、灭火器的压力表指针指在(C)位置时,压力为正常 A、红区 B、黄区 C、绿区 D、蓝区二、判断题1、泡沫灭火器可用于带电灭火(×)2、物质的燃点越低、越不容易引起火灾(×)3、使用过的油棉纱、油手套等沾油纤维物品以及可燃包装,应放在安全地点,且定期处理。

(√)4、火场上扑救原则是先人后物、先重点后一般、先控制后消灭(√)5、凡是设有仓库或生产车间的建筑内,不得设职工集体宿舍(√)6、消防通道的宽度不应小于4米(√)7、在特殊情况下,单位和个人可以挪用、拆除、埋压、圈占消火栓,临时占用消防通道。

(×)8、安装在爆炸危险场所的灯具应是防爆型的(√)9、灭火器材设置点附近不能堆放物品,以免影响灭火器的取用(√)10、凡是能引起可燃物着火或爆炸的热源统称为点火源(√)第三部分 危险作业(选择、判断)。

一、选择题1、不准在( D )的设备上进行焊接答案A. 带有压力 B. 带电 C. 高空 D. 带有压力或带电2、使用中的氧气瓶和乙炔瓶应( B、C )氧气瓶和乙炔气瓶的距离不得小于5m,气瓶的放置地点,不准靠近热源,应距明火10m以外。

A. 水平放置 B. 垂直放置 C. 固定起来 D. 任意放置3、遇到什么天气不能从事高处作业( A )  A.6级以上的风天和雷暴雨天 B.冬天 C.35度以上的热天4、任何高处作业,第一步要做的是 ( B )

A.工作许可 B.风险分析 C.检查安全带5、在进行高空作业时,安全带应( B )A、低挂高用 B、高挂低用 C、平挂平用6、通常进入受限空间须配备的设备有:(A B C)A. 气体测试仪器B. 通风设施

C. 220v强光灯D. 救援吊具7、以下哪种是监护人的职责(A B C)A. 始终掌握在受限空间内人员的情况,与进入者保持沟通;B. 意外时进入受限空间救援C. 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D. 启动撤离行动

8.关于受限空间进入的培训描述正确的是:( B C)A. 原有的受限空间危害有变化时不需重新培训B. 员工知识或技能不够时应再次培训C. 至少应保留员工的最近一次培训记录9、在金属设备内和特别潮湿作业场所作业,其安全灯电压应为:( C )

A36V, B24V, B 12V D以上都可10、出现以下哪些情况时应从受限空间撤离?( A B C)A. 发生火灾B. 出现危险气体C. 紧急警报响起二、判断题1. 在一定条件下,固定动火区域内的动火作业,可不办理动火许可证(√)

2. 动火作业证只能由安全管理人员申请办理(×)3. 氧气瓶和乙炔气瓶的距离不得小于5m(√)4. 氧气瓶和乙炔气瓶的放置地点,不准靠近热源,距明火10m以外(√)5. 所有受限空间都应该有警示标识( √ )。

6. 为了保证不窒息,可以直接向受限空间输送纯氧(× )7. 委托承包商从事受限空间工作时,应当告知承包商受限空间的危险(√ )8. 夜间为了补充能量和节省时间,监护人应该给进入受限空间的作业人员去取夜宵。

(×)9. 当无法确定是否是受限空间时,不按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进行管理(×)10. 受限空间作业范围改变时,应重新办理许可证( √ )第四部分 电气部分(选择)一、选择题1. 绝缘电阻检测,电焊机每(B)至少进行一次,手持电动工具每(  )必须进行一次,移动电气设备应每(  )进行一次。

A 半年、季度、半年  B 半年、季度、季度  C 季度、季度、半年  D 季度、月、月2. I类手持电动工具(单相)宜采用( B )多股铜芯橡套软线A 两芯  B 三芯  C 四芯3. 焊机二次回路线的接头可采用( C )方式。

A 搭接  B 缠绕  C 压接4. 动力箱、柜、板前方一般( A )m的范围内不能有障碍物A 1.2  B 1  C 0.8  D 0.55. 焊机一次线必须采用三芯(四芯)铜芯橡胶电线,其接线长度不允许超过( B )m。

A 2  B 3  C 6  D 156. 手持式电动工具、移动电气设备的电源线必须用橡套软线(橡胶电缆),长度不得超过( 6 )m,且中间不能有接头及破损A 2  B 3  C 6  D 157. PE线必须使用(  )电线,N线使用( D )电线。

A 绿色、黄色  B 绿色、黑色  C  绿黄双色、绿色  D 绿黄双色、蓝色8. 用电设备设施的开关按钮中,红色按钮代表( A ),绿色按钮代表(   )A 停止 启动  B 启动 停止9. 以下哪种电流途径的触电方式最危险?( A )。

A 左手到胸部  B 右手到右脚  C 左脚到右脚  D 臀部或背部到脚10. 发现有人触电,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 )A 立即用手去抱触电者到空气新鲜的地方进行抢救B 先拉开开关或拔出插关,再进行抢救。

C 可用有绝缘柄的电工钳或干燥木柄斧头切断电源线,再抢救D 若触电者衣服干燥,又未紧缠在身上,可用手抓住其衣服,将其拉离电源但不能触及皮肤及鞋子第五部分 职业卫生(选择、判断)一、选择题1、用人单位应当在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 B )和中文警示说明。

A、公告栏;B、警示标识;C、安全标语2、作业场所操作人员每天在连续接触噪声8小时,噪声声级限值为( C ) dBAA、115; B、75; C、853.可吸入性粉尘的粒径为( B )A、1-5毫米 B、1-5微米 C、1-5纳米 D、1-5厘米。

4.生产性噪声不包括( D )A、空气动力噪声 B、机械噪声 C、电磁噪声 D、空气传播噪声5、职业病指( B )A、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B、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C、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因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D、工人在职业活动中引起的疾病6、粉尘作业时必须佩戴( B )A 棉纱口罩 B防尘口罩 C 防毒面具7.依据生产性粉尘的性质可将其分为3类,这3类中不包括( C )。

A.无机粉尘 B.有机粉尘 C.矿物性粉尘 D.混合性粉尘8.粉尘对人体可有以下作用( E )A.致纤维化 B.刺激 C.中毒D.致敏 E.以上全部传播噪声9、下列控制措施中不属于从源头控制粉尘危害的措施是( A )。

A.佩戴防尘护具 B.湿式作业 C.密闭 D.改革工艺过程10、用人单位应当定期对( B )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A.生活区 B.工作场所 C.设施设备 D.生产区二、判断题1、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基本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 √ )2、用人单位应当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 √ )3、劳动者有权利拒绝没有职业危害防护的作业( √ )用人单位有关管理人员、劳动者可以不接受职业卫生培训(×)5、噪声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对全身其他功能也有不同的伤害。

(√)6、我们公司电焊工岗位作业量少,偶尔焊接作业可以不佩戴劳动防护用品(×)7、噪声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对全身其他功能也有不同的伤害(√)8、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时,有权了解工作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并要求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9、防噪耳塞用金属或塑料做成外壳,在边缘上衬柔软的材料,增加密闭性,可减低噪声10~20dB(×)10、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经领导同意,用人单位可以解除或终止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第六部分 应急知识(选择、判断)一、选择题1、当被烧伤时,正确的急救方法应该是( A )A、以最快的速度用冷水冲洗烧伤部位B、立即用嘴吹灼伤部位C、包扎后去医院诊治D、涂擦消炎药2、创伤现场急救技术是( A)。

A、止血、包扎、固定、搬运B、止血、包扎、固定、等待医护人员C、止血、包扎、等待医护人员D、止血、固定、等待医护人员3、在厂区发生突发事件时,我们应该( B )A、立即离开工作岗位回家B、关水、关电、关气,并到紧急集合点集合

C、不关心,继续工作D、等待领导安排4、发现有人触电后,应立即切断电源,同时用木棒、皮带、( D )等绝缘物品挑开触电者身上带电物品A、铁棒 B、铜棒    C、玻璃 D、橡胶制品5、在高温场所,作业人员出现体温在39℃以上,突然昏倒,皮肤干热、无汗等症状,应该判定其为( B )。

A、感冒 B、重症中暑 C、中毒 D、发烧二、判断题1、保险丝熔断,应及时更换,但不能用铜、铁、铝丝代替( √ )2、高楼失火时,应迅速坐电梯下楼逃生(×)3、应急处置与救援,是应对突发事件工作的核心环节,应当坚持“先避险,后抢险,先救人,再救物,先救灾,再恢复”的原则(√)。

4、炒菜油锅着火时,应迅速用水浇灭( × )5、煤气中毒后,人往往会头晕、恶心、呕吐、心慌、皮肤苍白、意识模糊,严重者会神志不清、牙关紧闭、全身抽搐、大小便失禁、面色口唇出现樱红色、呼吸和脉搏增快( √ )。

第七部分 法律法规知识(填空)1、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中所称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2、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3、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事故隐患,均有权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4、生产经营单位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5、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保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所需的资金,建立资金使用专项制度6、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定期组织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本单位的事故隐患7、伤亡事故是指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8、永久性部分失能伤害:指伤害及中毒者肢体或某些器官部分功能不可逆的丧失的伤害;永久性全失能伤害指:除死亡外,一次事故中,受伤者造成完全残废的伤害。

9、致害物指:直接引起伤害及中毒的物体或物质10、不安全状态指: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质条件;不安全行为指能造成事故的人为错误11、安全生产法是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

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12、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并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13、从业人数100人以下应该配备安全管理机构或兼职安全管理人员14、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

任何形式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15、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和有关职业安全健康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16、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17、公司员工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每年不少于8学时18、我们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是设备物资部19、生产部门的相关班组每月向设备物资部安全管理员报送一次岗位点检表。

20、安全生产三违指的是违反操作规程、违反劳动纪律、违章指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