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科普作用(生活生物知识科普)学到了吗
热爱生活敬畏生命关注生态
人大附中亦庄新城学校
动物为什么会灭绝?“双减”中的科学教育+动物为什么会灭绝?易危、濒危、极危动物有何不同?为了保护动物“朋友
热爱生活敬畏生命关注生态
人大附中亦庄新城学校
动物为什么会灭绝?“双减”中的科学教育+动物为什么会灭绝?易危、濒危、极危动物有何不同?为了保护动物“朋友”我们可以怎么做?近日,人大附中亦庄新城学校来了一位特别的老师,他担任过濒危动物饲养员、亲历一个物种“永远”灭绝,他的故事让同学们听得屏气凝神,心情也跟随着动物“朋友们”跌宕起伏。
在他的带领下,人亦学子打开了一扇关于生态、生命、生活的新大门“双减”中的科学教育+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1日集体学习会上的讲话精神,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
近日,经开区邀请知名科普专家进入区内各校为学生开展科普知识讲座,培养他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创造创新意识,激励同学们努力学习、成长成才
1.精彩课堂3月8日下午,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研究员、中科院科普演讲团郭耕教授来到人大附中亦庄新城学校,为五年级学生带来主题为《生态·生命·生活》的生物知识讲座。
郭耕 教授 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研究员 中科院科普演讲团教授 经开区作家协会副主席、亦城领读人郭教授用一首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动物保护拍手歌》,成功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 “你拍一,我拍一,地球妈妈穿花衣……”,在拍手声和欢笑声中,同学们走进了今天的科普世界。
郭教授引入“生物多样性”一词,从他的亲身经历出发,分享了他担任濒危动物饲养员的故事、他参加过的野外考察,介绍他参与过的动物研究和保护工作,讲述了他亲历的一个物种“永远”灭绝的过程故事发生在1980年1月11日,一个白鳍豚搁浅于长江与洞庭之间的城陵矶,被中科院水生所救起,饲养在武汉,名“淇淇”。
由于过度捕杀、生境丧失、盲目引种、环境污染等原因,2002年7月14日,“淇淇”辞世,享年25岁它是世界上唯一被人长期饲养过的白鳍豚就是这样一个个鲜活的例子,引导学生关注濒危物种,激发学生保护生态和生命的欲望。
穿山甲、蝙蝠、果子狸......这些既是自然中的精灵,也是餐桌上的病源,我们要帮助学生树立敬畏生命的意识!“如果蜜蜂在地球上消失,人类还能活几年?说说你对地球有什么贡献?”这些问题都引导学生联系生活,重新审视人类在地球家园的地位和作用。
作为亦庄学子,同学们都看过南海子公园的麋鹿,但不曾了解麋鹿回归祖国和被拯救的故事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加之永定河水泛滥,致使世界上仅有的200多头麋鹿种群在中国消失殆尽1985年5月,随着中英邦交深化,英国乌邦寺庄园主人塔维斯·托克侯爵提出愿意将该庄园养护的38头麋鹿送还中国。
麋鹿还乡,落户何方?无论是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还是从自然生态条件考虑,北京南郊的皇家猎苑旧址南海子都是麋鹿回引的最理想地点到1993年,已繁育增长至200余头郭教授为我们讲述保护麋鹿这个物种的故事,让我们了解这背后的艰辛,从而更加珍爱麋鹿,更加热爱亦庄!。
整场讲座中,郭教授围绕生态、生命、生活三个方面,讲述鲜活故事,讲解深入浅出,同学们或认真聆听,或积极互动在活动结束之际,郭教授还将其著作《兽殇》送给学校作为纪念,本书通过一种人文传承,以及“灭绝意味永远,濒危则还有时间”的警示,唤醒世人保护环境的道德意识,唤回人类的生态良知。
2.互动环节在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举手,争取和郭教授对话和交流的机会。孩子们发自肺腑、真心好奇的真问题,是认真倾听讲座后经过思考的好问题,郭教授对待孩子们的问题,耐心解答,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真欲。
我想请教您易危动物、濒危动物和极危动物都有什么含义?有什么区别呢?
易危动物就是容易灭绝,濒危动物就是濒临灭绝,极危动物就是极有可能灭绝。
我妈妈有一件兔皮大衣,兔子在野外吃草,这算不算用动物皮?
虽然兔子不是濒危物种,数量较多,但是也不是很建议穿兔皮大衣。
白鹭算鸟类吗?为什么捕抓白鹭,只判二到三年,而不是死刑呢?
白鹭算鸟类。因为白鹭不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可以轻判。但杀害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话,会判死刑。
您说了动物身体上有一些病毒,那动物是如何控制住病毒的呢?
动物经过长期的生存和进化,它自身携带的病毒不会危害它的健康。
为了保护野生动物,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呢?人类目前采取了什么办法呢?
可以迁移保护,把生物带到一个地方,比如带到北京动物保护所等地进行统一保护。还可以采用就地保护,在发现生物的地方进行保护。
3.学习笔记郭教授的每一句话,PPT上的每一个字眼,都是孩子们感兴趣的内容,他们边听边记,不想错过这些精彩的内容,不想忘记讲座中的有趣案例。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学习笔记~学习笔记
4.收获心得
五年级1班 刘洋溢今天的讲座里提到5月20日是"世界蜜蜂日",听到这里,当时我就想:怎么会有世界蜜蜂日呢?它只是一种昆虫呀!教授说:“你们想一想,没有蜜蜂,就没有一些水果蔬菜因为它可以采蜜,如果没有它来采蜜,就不会有水果蔬菜。
”今天这个讲座,我知道了我们要去保护动物,不是要把动物圈禁起来,而是要去管好自己,管好自己其实就在保护动物!
五年级2班 张斯图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知道了保护野生动物绝对不是远在天边的事。其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猎杀野生动物,要么进法院,要么住医院。”所以我们要保护动物,禁止猎杀野生动物,不伤害动物。
五年级3班 李艾昕今天的讲座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郭教授与白豚搁“淇淇"的故事,触目惊心通过这一例子,我认为保护野生动物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责任没有和谐,哪有平静?地球不依赖你的保护,家园却依赖你的保护。
我们都要爱护和保护野生动物,同守护大家的家园。
五年级4班 齐悦然今天听了郭教授的讲座,我很惊讶,原来第一次物种大灭绝是因为人类,第五次是因为自然比如说,如果蜜蜂灭绝了,那么全世界就会有几千种植物因为没有蜜蜂传粉而减少,会闹饥荒还有很多动物也会因此而灭绝。
五年级5班 张霖今天下午,我感触很深,当了解到一个庞大的虎种一步步灭绝,我心里很难过,后来又看到了最后一只白鳍豚的灭绝,还有以民众"除害"的口号捕杀湾鳄,更是有人把草原狼成批杀死,这些令我无比震惊于是我开始反思,明明白鳍豚的平均寿命也有30多年,怎么就灭绝了?。
所以,从现在开始,让我们保护动物,不猎杀、不食用,不要再有下一个濒危物种出现。
五年级6班 靳彦祎今天,郭耕老师来到人亦校园,讲了许多关于动物的知识,十分有趣其中我最感兴趣的两个主题分别是生态和生命随着全球变暖、冰川融化,许多生活在北极的动物都将面临灭绝,比如北极熊还有不能食用野生动物和不能穿戴兽皮,让我们明白爱惜动物生命的重要性。
最后,郭耕老师对我们说了一句话:没有和谐,哪有平衡.......
总结
在这个春天,郭教授的讲座,开启了学生的问题匣子,激发了学生努力学习、探索科学的热情孩子们热情高涨,也受益匪浅希望通过今天的讲座,让更多的孩子关注生态,敬畏生命,热爱生活我们也期待有很多科学家走进人亦,为孩子们带来更多精彩的讲座。
-END-
一所真正的学校其实就是一个温情的校长带着一群有温度的人干着一件温暖的事
图片:韦顺利文字:陈小霞编辑:杨懿暄审核:骆正位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生活知识科普作用(生活生物知识科普)学到了吗
热爱生活敬畏生命关注生态 人大附中亦庄新城学校 动物为什么会灭绝?“双减”中的科学教育+动物为什么会灭绝?易危、…
-
生活知识科普作用(生活生物知识科普)没想到
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成分,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保持土壤肥力、保证水质、调节气候、保存珍稀濒…
- 生活知识科普作用(生活日常知识科普)这都可以
- 生活知识科普音频(二年级应该科普的生活知识)真没想到
- 生活知识科普音频(二年级应该科普的生活知识)原创
- 生活知识科普音频(科普生活知识的软件)干货分享
- 生活知识科普音频(科普生活知识的软件)满满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