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化生活知识点梳理(高中变压器知识点梳理公式)速看
参加学习的老师们合影留念编者按2月25日—26日,我校2014级各科备课组长和骨干教师一行20
参加学习的老师们合影留念编者按2月25日—26日,我校2014级各科备课组长和骨干教师一行20人,赴济南参加了“2017年山东省高考备考复习教学研讨会”与会专家结合2017年高考最新动向,对各科的教学备考提供了科学的预测和严谨的复习策略。
返校后各教研组对专家的报告进行了细致的总结,现整理如下,供大家分析研究物理化整为零,系统串联,科学备考 高三物理 胡玉林2月26日,我有幸参加了百师联盟组织的“山东省高中物理高考备考研讨会”,上午聆听了正定中学付东儒老师的高考备考讲座。
付老师从77年高考谈到17年的高考,穿越古今,受益匪浅下午济南教研室刘世国,则从趋势研判到过渡调整娓娓道来,稇载而归不知为什么想起“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挑灯”的动作点出了夜景。
那位壮士在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思潮汹涌,继之以“挑灯”,又继之以“看剑”壮士好梦初醒,天已破晓,一个军营连着一个军营,响起一片号角声这号角声,多么富有催人勇往无前的力量啊!而那位壮士,也正好是统领这些军营的将军。
于是,他一跃而起,全副披挂,要把他“醉里”、“梦里”所想的一切统统变为现实不知道是不是想起文山学子的挑灯夜战,想起学子们争分夺秒学习的场景之所以想到这些还可能因为壮士手中擦拭的利剑和烂熟于心的兵书,我们此行的目的或许是为了让壮士的灯更明亮或者给他们一块以碫投卵的磨刀石。
一、付东儒老师首先回顾高考的历程,追根溯源,从1977年首次高考直到新课程下的高考物理试题重点举例分析1985年高考 、1990年高考中的试题,历数高考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化各个阶段高考题的体现形式分析高考复习中存在的困惑及误区、科学规划,高效备考复习建议最重要的还是注重思维方法的归纳总结,注重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解题和应试能力。
可以看得出这位老师真的是特别敬业,善于研究二、付东儒老师接着分析了二轮复习应该采取的措施,应以专题复习为主,突出知识的横向联系与延伸、拓展,在解题方法和技巧上下工夫,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自己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学科素质得以明显提升。
1.明确重点,主干知识网络化第二轮复习可以把高中物理划分成八个大的单元:①运动和力;②动量与能量;③热学;④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⑤电磁感应与电路分析;⑥力、电和力、热的综合;⑦光学和原子物理;⑧物理实验。
在第二轮复习中,应打破章节限制,抓住知识系统的主线,对基础知识进行集中提炼、梳理和串联,将隐藏在纷繁内容中的最主要的概念、规律、原理以及知识间的联系整理出来,形成自己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结构,使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高度系统化、网络化,明确重点并且力争达到熟练记忆。
同学们可先将课本知识点在理解的前提下熟记,甚至要熟记课本中一些习题所涉及的二级推论,再把相关的知识构建成一定的结构体系存储起来,以便应用时可以顺利地提取出来形成了知识体系,则能提高正确提取知识的效率,有效地提高答题速度,变课本知识为自己的学问。
由于理综高考中物理试题数量有限,不可能覆盖高中的全部内容,但重点内容、主干知识一定会考如力学中的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功和能的关系、万有引力定律和匀速圆周运动、力的平衡、振动和波等;电学中的静电场的场强与电势、带电粒子在电场或磁场中的运动、电磁感应与交流电等。
高考中,对重点概念、规律的考查,特别强调其在具体问题中的应用因此,对同一知识点的能力考查会不断翻新变化,比如今年以理解能力的形式考,明年可能以推理能力或综合分析能力的形式考,或以不同的情景或不同的角度设问考查。
例如:质点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知识,不仅在力学中是主要内容,在热学和电磁学中也有广泛的应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功和能的关系贯穿了物理的始终,从力学到原子物理都要应用这个规律分析解决问题如有可能,同学们应把这些内容加以整理。
如果觉得单从理论上整理应用起来不方便的话,可根据手中现有的近几年高考试题及今年各地区模拟试题进行归类整理,从中发现共同的部分,总结规律从一定程度上讲,善于概括、归纳,并且认真去做整理工作的人,能够在二轮复习中学得更好,有较大的提高和突破。
2.构造模型,以图像突破难点复习中有许多模型需要我们细心地揣摩例如常见理想化模型:质点、匀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单摆、弹簧振子、弹性碰撞、轻绳、轻杆、轻弹簧、理想气体、理想变压器……复习时,同学们应着重理解各种理想化模型的特点,掌握规律。
图像在表述物理规律或现象时更是直接明了,而近年来高考对图像要求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高对于图像,同学们应从四个方面去细心揣摩:(1)坐标轴的物理意义;(2)斜率的物理意义;(3)截距的物理意义;(4)曲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的物理意义。
另外,图像也包括分析某个物理问题画出的过程分析草图很多高考题若能画草图分析,方程就在图中可以将原来散见于力学、热学、电学、光学等章节的图像,如v-t图、p-v图、U-I图、F-S图、T2/4-L图、Ek-v图等进行对比分析,再将这些零散的知识点综合起来,从图像的纵轴、横轴的含义,截距,斜率,曲直,所围面积等诸多方面全方位认识图像的物理意义,这样对难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会有大幅度提高。
在第二轮复习中,将历届高考中经常出现的考点和热点图像题,平时作业或考试中经常出错的图像题,以及带有普遍性的模型、图像知识疑点题,作为专题进行训练,仔细地揣摩,可做到有的放矢,强化高考热点,使自己的薄弱环节得到强化训练,同时也增强了触类旁通、知识迁移的能力。
同时,要学会画图,把作物理过程分析的图像作为建立关系、列方程的依据要注意画图、看图和建立方程之间的联系,争取最终能从静态图中联想到动态变化的过程,由动态图中能看到瞬时的状态图景3.善于思维,把握内部联系
把握知识的内部联系也是能力突破的需要例如:复习力学知识时,要了解受力分析和运动学是整个力学的基础,而运动定律则将原因(力)和效果(加速度)联系起来,为解决力学问题提供了完整的方法,曲线运动和振动部分属于运动定律的应用。
动量和机械能则从空间的观念开辟了解决力学问题的另外两条途径,提供了求解系统问题、守恒问题等的更为简便的方法有了这样的分析,整个力学知识就不再是孤立和零碎的,而是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有机整体力和运动的关系、做功和能量变化的关系是物理学中的骨干知识,可以考查的内容特别多,而且形式多变、深浅多变,是年年重点考查的内容。
要想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能自觉地运用这两种关系,则需要深刻地理解力决定的是物体的加速度,力和速度之间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做功过程是不同形式能量的转化过程: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保守力做功等于相应的势能的减少量;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做功的代数和等于系统的动能与其他形式能量的转化量。
这两个关系一个是从矢量的角度分析物体的运动规律,一个是从标量的角度分析不同形式能量之间相互转化的规律在复习中,应想到这些知识是如何应用在解题中的,解决具体问题时又用了哪些概念、公式和方法,要培养自己的联想、变通能力,并试想:题目是否还有其他求解途径?与其他题是否有相似之处?此题还可做哪些变化?即一题多解、多题同解及一题多变,让知识和能力结合起来。
第二轮复习时若能经常进行这类联想,就能更好地把握知识的内部联系三、济南教研室刘世国老师从趋势研判讲起,谈了高考考纲的变化,2017新课标对核心素养的要求;讲了为应对新形式二轮复习策略的调整详细解读对“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要求,通过例题进行阐释,明确能力考查的具体要求。
回来后我们要组织学习和领会专家的思想,落实到二轮复习备考到中去,精心安排合理布局,采取灵活的复习策略:1.根据专题对知识进行重组;2.根据模型对知识进行重组;3.根据重点知识进行重组重视落实,提高课堂效率。
关注三类学生: 1.成绩波动大的学生;2.情绪波动大的学生;3.成绩偏科的学生;稳定学生的情绪,提高复习效率,为2017年高考的胜利,为每位学生的成长竭尽全力
胡玉林,1973年2月生,现担任高三物理教学工作,物理教研组长辅导了十几名学生在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中获奖,多次荣获“全国物理竞赛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并获得昌邑市教学能手、昌邑市教学先进个人、昌邑市政府成果奖、昌邑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在昌邑市普通高中教学大赛中获一等奖,先后在《物理教师》、《学习方法报》、《少年素质教育报》等报刊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数篇。
化学立足考纲抓基础,重点突出讲策略 高三化学 韩爱玲济南学习两天很快就结束了,收获颇丰,通过学习聆听专家的报告,能进一步领会2017高考大纲及考试说明,学习石家庄第一中学的备考经验,对我们二轮备考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一、考纲解读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 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在数学和理科综合等科目中,也可以适当增加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考查的内容,如将四大发明、勾股定理等所代表的中国古代科技文明作为试题背景材料,体现中国传统科技文化对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要遵循继承、弘扬、创新的发展路径,注重传统文化在现实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而实现考试的社会意义和现实目的。
创新能力考查在理科试题中要更充分地体现出来试题可以以社会关注的问题、与生活实践联系紧密的学科前沿问题为背景和切入点,比如核能的利用及存在的风险、电池技术的改进和瓶颈、转基因的利与弊、化学与食品安全等,通过设计考查创新能力的试题,引导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究、追求真理、积极实践,关注科学与社会的关系,思考科学进步如何造福人类。
高考命题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贯彻好“一点四面”这一改革主题,一是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改革发展的思路上来,特别是要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历史观、改革观、发展观和方法论,使之成为指导我们思想的“放大镜”和工作的“解剖刀”,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和把握好价值观考查、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等关键问题。
二是要紧密联系中国现实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结合中学教学实际和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引导学生思考身边的社会现象和问题,了解中国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探究其原因,增强现实感和时代感,培养热爱祖国、善于思考的可造之材。
三是各学科的考查要浸润到试题中,不能脱离学科实际,避免出现“两张皮”现象,要通过融汇学科的思想、方法,渗透到试题的方方面面四是要积极探索能够反映学科本质特征、具有学科特色的考查形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摆脱唯一答案的思维模式,鼓励新方法和新解答。
我们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不断深化考试内容和形式改革,为推动教育考试事业的发展、为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贡献二、备考策略化学主要把好两关,一是细关,二是综合分析关要考好化学,要注意平时 应考能力的培养。
在综合分析过程中,要狠抓双基,交联成网,把各种知识建立成块所有的化学内容可大体归结成以下六块按块复习训练,适当选些题做做,特别对当时做错或不会做的题,认真分析一下,查漏补缺,会有很好的效果1.基本概念块。
这一块包括物质组成和分类线,性质变化线,化学用语线,分散系统线,化学量线等五条知识线2.基础理论块这块包括结构理论(原子结构,分子即化学键理论)和元素周期律,同期表线,电解质溶液(含氧化-还原理论)线,化学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理论线。
理论块是化学的灵魂3.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块这一块是化学的基石,可划分为金属线和非金属线,统一在周期系中4.有机物块这一块的核心是烃及其衍生物线,重点是结构和化学性质,而结构又是官能团和与官能团直接相关的化学键。
5.计算块这一块纵贯化学各部分,要掌握基本类型、解题规律和解题技巧6.基本实验块这一块充分体现了化学学科的特点含仪器、基本操作、制备、鉴别(定)、提纯、定量实验三、复习建议1.知识整合,获取深度认知2.引导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分类整理知识点,结合主线,点线面体深化,横向纵向挖掘,形成整体认知。
3.深度回归教材,重视教材文本、图示、实验、探究、个别科学视野内容4.根据考试大纲,“思考与交流”、“学与问”、“科学探究”、“实验”与教材具有同等命题效应5.Ka/Kb/Ksp属于必考内容6.对学生进行答题的“规范性、准确性、严密性” 训练,落笔生分,提高得分率。
7.关注各种版本的教材,复习教学应使用各种方式复原课本实验,将不同版本教材、不同板块知识、实验等进行整合、深挖掘、编制原创题 8.高考试题的命制,正在旗帜鲜明地引导中学化学教学,朝着“回归教材”“回归课堂”“回归基础”和“重实验”“重能力”“重学情”的方向发生转变。
全面细致的利用好课本夯基、提能、增效,一定是我们二轮备考的重点内容
韩爱玲,出生于1965年10月,1991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化学系,现任文山中学高三化学教师,是全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优秀辅导员、潍坊市化学教学能手、昌邑市优秀教师,多次举行市级公开课,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并获奖。
生物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三生物 王金平2月26日,我有幸参加了百师联盟组织的“山东省高中生物高考备考研讨会”,聆听了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郑仲贤老师的高考备考讲座,受益匪浅郑仲贤老师从高考的变化和高三生物模拟前后的作为作了讲解,收获颇多。
一、对于2017年生物高考细微变化,郑老师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解读:高考考纲的说法,课程标准的说法,高中教材的说法,高考试卷的说法1.对于考纲,是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命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
不拘泥于某一版本的教材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本科学素养的原则不会变通过阅读考纲不难看出,2017年,考纲中内容总量变化不多,但力求稳中求新,提前为高考考改革谋篇布局,考纲要求仍然以能力为核心(这也是高考精髓),这需要培养学生在运用知识、方法和观点中形成的理性思维(科学思维逻辑)。
考纲中,有对学生能力的明确要求 (1)理解能力,简单来说就是对知识的具体要求,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从近几年的全国一卷来看,选择题的第一到第三个中有一到两个题目必定是考查基础知识的考查基础知识的方式多种多样,有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要能准确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2)实验与探究能力,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中的实验,郑老师着重讲解了实验材料近几年全国一卷对实验的考查是必然的,尤其是对实验材料的考查,越来越重视但是由于学校条件所限,很多实验不能让学生去实验室亲自操作,只能在上课的时候观看相关实验视频,这样学生对很多步骤不能很好的体会,一旦考到相关实验步骤,就容易出错。
(3)获取信息的能力着重要求学生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突出成就及热点问题今年考卷中与时事热点相联系的试题不少,如H7N9流感,埃博拉病毒等等要求学生以时间轴(包括地点、人物)为线索,关注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事情。
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让知识“鲜活”起来“只靠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夯实基础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4)综合运用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
近年高考中学生得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郑老师指出:高考命题的要求是按照高校的标准来拟定的,不是按照高中教育来进行的,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生辅导中要分层次进行,对于基础好些的同学要加大试题难度,争取他们能达到试卷难度的80%-90%,对于一般的同学要抓紧基础的同时,拓宽题面,争取他们达到试卷难度的70%-80%,对于基础弱的部分同学,要加大基础训练,力争达到试卷难度的60%。
2.对于课程标准的变化,相比较现在我们施行的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我们修订后的新课标,不会变脸,会逐步演化,着重从生物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3.高中生物教材的说法掌握教材体系有三条主线:(1)事实和概念:显性(明线、模块、连续)(2)探究与方法:显性(明线、不同的起点)(3)生命的观念:隐性(暗线、贯穿始终)郑老师结合课本中具体的实例为我们灵活掌握这三条线索进行了解读,。
生物知识的范围与要求,是高中教材的主要变化必修课本中有以下变化:多种多样的细胞Ⅱ→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Ⅱ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Ⅰ→Ⅱ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Ⅱ→+传递脊椎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Ⅱ→Ⅰ选修部分,着重看的是选修三
PCR技术的基本操作通过看教材的变化,可以多做做北京卷的模拟题,特别是北京西城区、海淀区的模拟题,他们已经在多年前已经进行了改革,现在的命题已经比较成熟4.高考试卷的说法,试卷总分90分,Ⅰ卷36分,Ⅱ卷54分(必修占39分,选修15分)。
结合近三年的全国一卷来看,不难看出:(1)试题语言表述科学、通俗、直白、精准,使学生阅读时易懂,读题无障碍;(2)能力考查以理解能力居多,65%以上;实验与探究能力主要考查通理、通法(假说演绎法—遗传学问题;实验法—以结果分析居多;调查法—考查很皮毛)。
对于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很难区分到具体知识点,极尽体现知识的内在联系,生命活动的复杂性,所以只是“假综合”,是拼盘总体来看试题基本走势——稳中生总体变:试题继续保持相对稳定,保持理解能力为主,但探究能力逐年渗入,获取知识与综合应用不断强化。
考查能力的部分居多理解能力的占多数,实验与探究能力的是学生的难点二、高考模拟前后的作为--------通达学情,接地气、找利器、定方法结合郑老师给出的核酸与蛋白质、细胞质的结构与功能、光合作用、遗传因子的发现、染色体变异、生物进化六个案例,我们不难看出,在高考模拟前后,我们可为的地方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1)过滤基本知识;(2)强化探究能力;(3)升级生命观念;(4)讲究试题讲评;(5)让学生的魂与我们在一起。
通过这次学习,我们更加明确了在高考生物复习备考中,既要重视课本基础知识,弥补知识盲点,又要兼顾知识网络的构建,在训练过程中不断提升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分析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为最后的冲刺做好准备,从而应对万变的高考。
王金平,1977年6月出生,2001年毕业于青岛海洋大学生物系,现任高三生物教师兼高三生物教研组长多次获昌邑市教学能手、昌邑市优秀教师、昌邑市教学工作先进个人、昌邑市政府成果奖一等奖等荣誉多次在市课堂大赛和优质课评选中获奖;在国家级教育刊物上发表论文。
3篇;辅导的多名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生物奥林匹克竞赛获奖,本人三次荣获山东省优秀辅导员一等奖。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高中文化生活知识点梳理(高中变压器知识点梳理公式)速看
参加学习的老师们合影留念编者按2月25日—26日,我校2014级各科备课组长和骨干教师一行20
-
高中文化生活知识点梳理(高中变压器知识点梳理公式)学会了吗
今天给大家分享下关于变压器的16个基础知识,如果觉得有帮助的话可以点个赞转发一下再走哦~【领资料,看文末】【领资料,看文末】【领…
- 高中文化生活知识点梳理(高中人教版物理知识点梳理)万万没想到
- 高中文化生活知识点梳理(高中人教版物理知识点梳理)速看
- 高中文化生活知识点梳理(高中地理学考知识点梳理)学会了吗
- 开场词(开场词活跃气氛)一看就会
- 高中文化生活知识点梳理(高中地理学考知识点梳理)满满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