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知识点(文化生活知识点整理)没想到
2020年高考政治《文化生活》细节知识点考点1:文化的作用与影响(1)文化有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之分意识形态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而非意识形态文化则没有阶级性(2)文化
2020年高考政治《文化生活》细节知识点考点1:文化的作用与影响(1)文化有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之分意识形态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而非意识形态文化则没有阶级性(2)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文化是精神力量,不能说是“物质力量”,但是可以“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3)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主要是指经济、政治对文化的决定作用和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是指文化与经济、政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4)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发展是同步的,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可以滞后或超前”于经济政治的发展(5)文化有先进和落后、健康和腐朽之分,不同性质的文化对人生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6)文化需要物质载体,文化对人的影响是通过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来实现的(7)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不能用“决定”-词(8)区分潜移默化"和“ 深远持久”:潜移默化强调的是“不知不觉的、无形的非强制的”,但不意味着人接受文化的影响是完全被动的,人可以主动接受先进文化、优秀文化的熏陶。
深远持久强调的是文化对人影响的持久性和深远性,文化影响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观”作为人的素养的核心,这种影响往往是终生的(9)“丰富精神世界”和“增强精神力量"的判断:丰富精神世界侧重优秀文化对人的“三观”的影响,对人的健全人格的塑造等,强调的是“内化于心”。
增强精神力量侧重优秀文化的感染力、感召力、震撼力,强调的是“外化于行”考点2:文化的多样性与传播(1)区分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注意这些关键词不能混用(2)文化的民族性和文化的世界性的关系:二者是个性和共性的关系,文化“首先”有民族性,然后才是其世界性,只有民族的才可能是世界的(3)尊重文化多样性,态度是:“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原则是: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态度”和“原则”不能混淆(4)文化传播途径和文化传播手段:文化传播途径有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途径,文化传播手段是文化传播的媒介,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但新传媒的产生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做题时“途径”和“手段”不能混淆考点3: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1)传统文化内容中的细节要注意: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相精神生活”产生持久影响;传统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传统文艺指”古代文学、戏曲和绘面”等;传统思想指“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等
(2)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强调保留“基本特征”“具体内涵”因时而变传统文化的民族性强调“民族特色”,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3)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辩证否定的过程(4)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二者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这就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5)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文化的发展方向科技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6)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检验标准和目的不能说文化创新源于创作者的“灵感”同时,文化创新又有利于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7)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不能说“文化工作者”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8)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是一个推出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但不能说文化“趋同”(9)区分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和基本途径: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和基本要求”是“社会实践”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有两个:其一是对待传统文化问题,即“维承传统,推陈出新”;其二是对待外来文化问题,即“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10)文化创新的精神根基是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根本途径和源泉是社会实践,要区分清楚,(11)“历史虚无主义"与“守旧主义”针对的是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共同点是制裂传统和当代的关系,“民族皮主义与”封用主义”针对的是对外来文化的问题,对裂的是民族文化与外城文文化的关系。
考点4: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1)区分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从纵向的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中华文化,汉字和史书典籍是渊远流长的重要“见证”博大精深是从横向、从文化的内涵上突出中华文化的成就和魅力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体现。
(2)区分“文字”和“汉字”: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书写的是中华文化,传承的是“中华文明”(3)中华文化具有区域性特征,地理环境“影响”区域文化的形成,但不能说由地理环境“决定”。
(4)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原因是其“包容性”,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指的是“求同存异,兼收并蓄”(5)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整体气质,“植根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中华文化中,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不能颠倒这一关系。
(6)区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爱国主义-一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创造精神--辛勤劳作,发明创造团结结精神一民族凝集力、向心力,集体主义意识;世界和平与发展;奋斗精神一-革固鼎新,自强不息;团结精神团结一心,同舟共济;。
梦想精神一-一心怀梦想,不懈追求(7)爱国主义是具体的历史的,不是抽象的爱国主义在不同历史时期有共同的要求,但其具体内涵会随时代的发展而不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8)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关系: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时代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只有注人“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才能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只有培育“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才能不移根基、不失本色考点5: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1)文化市场的“喜”是因为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的发展文化市场的“忧”是因为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2)我们倡导的大众文化强调的是“先进”“健康“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会主义文化⑶落后文化常以传统习俗形式表现出来,如看相,算命、看风水等文化糟粕,要求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以“改造或剔除”。
腐朽文化强调的是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邪教文化、淫秽色情文化等,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4)主旋律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有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的主旋律文化(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能说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6)不能说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坚持精神文明建设优先地位,而应该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7)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不能说是基本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文化建设的基本方向,二者不能混淆。
(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的滋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必须坚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能割裂二者的关系(9)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要坚持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一元化而不是多元化。
考点6 : 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而不是取决于文化市场的繁荣和发展程度(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不能颠倒二者的关系。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不能颠倒二者关系(4)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发展中国特色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凝神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是文安化建设的“魂”,但这个“魂”是以文化的“体”作为依托的,不能割裂“魂”与“体”的关系。
(5)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道德是发展的,不能说社会主义道德是至善至美的(6)“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在德与才的关系上,道德建设是最根本的(7)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但不能说理想信念起决定作用。
来源:网络,如不当请联系处理
部分推荐文章!1.精选推荐文章(一)2.备考关注:权威解读一号文件(附历年三农相关高考题)3.2021年湖北省武汉市高三政治3月质检政治试卷4.新题精选:山东省潍坊市2021届高三3月一模考试政治试卷5.
【政治高考】找方向,准发力!适应性测试后如何规划备考(政治)6.【视频】《经济生活》重点内容分析与学习建议7.2021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政治高考考点!8.时事政治|2021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解读9.全国百强名校“领军考试”2020-2021学年下学期3月高三联考文科综合
10.2021总理记者发布会内容要点分析(含教材知识链接)11.备考笔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上)12.名校考题:2021哈三中高三一模考试文综政治试卷13.必修三《政治与法治》第一单元教学指导
14.高考应关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1至915.全国卷高考试题归类 (选择题做题方法)16.21届高考政治备考: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热点背景+知识链接+仿真模拟)17.2021高考二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答题方法指导+主观题精选
18.2021高考政治必备意义类答题模板(经济+哲学+政治意义高频答题术语)19.2021年高考必考的“精神”汇总20.2021届山东省济宁市高考一模政治试题21.2021年高考政治时政热点问答——经济+政治+文化模块
22.联考新题:江西省九所重点中学(玉山一中、临川一中等)2020-2021学年高三3月联合考试文综政治试题23.一图读懂“十四五”规划《纲要》24.易错点典题分析:财政相关25.河北省衡水中学2021届全国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26.统编版必修三基础知识:第一单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word版)27.四川省绵阳2021届高考政治备考策略课件——科学全面 精准出击28.这篇文章把党史讲透了29.党史│中共一大至十九大党代会简史30.
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基本经验31.党史故事|| 中共“一大”十三名代表们的迥异人生结局32.2021命题关注:十四五规划10大亮点(附高考题)33.2021届高三复习--高考政治“影响类”试题解题思路技巧课件
34.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三3月测试文科综合试题 word含答案35.山东省日照市2020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一模)政治试题36.定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安排公布
37.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党员之间要互称“同志”?38.十四五规划—政治生活解读39.关于思政课,总书记提出的这些问题必须想清楚40.党史│图说党史百年历程41.党史│图说党史百年历程42.湖北省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鄂南高中等十一校第二次联考政治试题
43.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课件)44.2021高考备考:政治主观题训练与分析45.好题速递:2021.3 济南市一模政治试题46.最新整理~2021年高考政治《经济生活》必背知识点47.
2021届高考政治:四本书选择题必背“易错基础知识”330条1.入群交流加微信:blhszK或QQ:25155978262.添加时注明身份:我是学生或我是老师或其它
扫码关注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文化生活知识点(文化生活知识点整理)没想到
2020年高考政治《文化生活》细节知识点考点1:文化的作用与影响(1)文化有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之分意识形态文化具有鲜明的阶…
-
文化生活知识点(文化生活知识点整理)真没想到
人物形象:人物的核心是思想性格,小说塑造人物,可以以某一真人为模特儿,综合其他人的一些事迹,如鲁迅所说:“人物的模特儿,没有专用过一…
- 高中文化生活知识点梳理(高中变压器知识点梳理公式)速看
- 高中文化生活知识点梳理(高中变压器知识点梳理公式)学会了吗
- 高中文化生活知识点梳理(高中人教版物理知识点梳理)万万没想到
- 高中文化生活知识点梳理(高中人教版物理知识点梳理)速看
- 高中文化生活知识点梳理(高中地理学考知识点梳理)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