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问答题选择题及答案(孕期知识问答题 选择题)满满干货
今天出门,大概会看见不少地方卖康乃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并没有像母亲节这样一个表达爱的节日,我们强调更多的不是“爱”,而是伦理和纲常。
又是一年母亲节今天出门,大概会看见不少地方卖康乃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并没有像母亲节这样一个表达爱的节日,我们强调更多的不是“爱”,而是伦理和纲常在这种文化结构中成长起来的家庭,亲子关系更多与责任和义务绑定。
每一个具体的家庭角色,都会受到规束的压力,个体自由在这种环境下是没有多少存在空间的,你能想象一个女性,在保守的文化环境下,说自己不愿意要孩子吗?但凡有此出格言论,请等待来自公婆乃至自己父母,以及七大姑八大姨的言语反击吧。
然而社会发展已经为生育自由提供了一丝可能,女性开始思考自己能否承受生育带来的代价近几年来讲述生育风险的文章接二连三地走红网络,大段大段关于身体伤害的描述以及可怕的身体部位配图,撕破了某些有关孕育后代的美好谎言。
你是否了解这些生育伤害呢?在了解生育伤害后是否还愿意成为母亲呢?本周我们在微信上进行了征集(知道生育会带来的身体伤害后,你还愿意当妈妈吗?)后台显示共回收了309份问卷(其中包括13份男性填写的问卷,我们设置了男性回答的问题)。
。每位受访者的故事和想法都值得倾听。成为母亲意味着付出,同时也意味着牺牲,我们的母亲孕育我们,都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动图来自Giphy网站TOPIC 1 生育伤害在征集文案发出的当日,我们的后台收到了一条留言:如果此文穿越三十年前,让小编的妈妈看到会怎样?(微笑)留言者或许是想表达,讨论身体伤害与生育自由问题,是在扼杀自己的存在。
诚然,在科技发展到人造子宫生育普及之前,我们每个人的出生都依赖于母亲的辛苦付出,然而孕育后代的责任是否每一个女性都必须承担呢?回到三十年前,对于很多女性来说,即使告诉她们生孩子可能会造成的身体伤害,她们也不会放弃生育。
因为生育对她们来说更多是一种任务而不是选择如果放弃,她们可能会被丈夫抛弃,会失去经济来源,会得到来自邻里鄙夷的目光……所幸的是今天,部分女性已经有能力将生育视为一种选择那么在做选择之前,知道生育可能对身体带来的影响,难道不是每个女性都拥有的权利吗?。
动图来自Pinterest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身边人这么说,身体哪里哪里不舒服,生个孩子就好了可是对身体的负面影响,却没有人告诉我们| 生育身体伤害征集结果问卷中我们询问了有过生育经历的女性都曾经受到过哪些身体伤害,以下是该问答题的词频分析结果。
生育伤害问答题词频分析@问卷16:1.当时难产差点死掉2.生了巨大儿,得了糖尿病@问卷38:不能久站,站久了腰疼漏尿,一咳嗽就漏眠浅,一有动静就醒哺乳期的乳腺炎让我生不如死,痛,发烧难产@问卷41:生理性伤害:胎儿过大,侧切。
咳嗽时偶尔会漏尿,涨奶堵奶,妊娠纹遍布小腹,胸部变形,脸上长满色斑心理性伤害:产后暴躁症,失去自由@问卷51:肚子上的疤痕,生产时的疼痛和无尊严感 @问卷72:剖腹产后的疤痕一到阴天下雨就又疼又痒;咳嗽、喷嚏时会有尴尬的事情发生;身材严重变胖变形……。
@问卷82:因为前置胎盘,保胎躺了一个半月不知道会不会胎死腹中,做好了引产的准备后来有胎动了,喜极而泣因为必须剖腹,术前准备很痛苦然后手术过程中,巨疼,麻醉师说已经是最大量了,再多麻药会对胎儿造成伤害,让我挺着。
全程流着泪,孩子什么样都没看清之后哺乳,上面乳头疼,下面刀口疼现在孩子十八岁了,低头洗头发时,肋骨下怀孕时被拉伤的肌肉还会疼痛@问卷89:阴道侧切,反复乳腺炎,乳头皴裂痛不欲生,生完一年后还有腰痛症状,腱鞘炎,畏冷,脸色发黄,二胎以后明显的大脑反应迟钝,可能是缺觉原因。
@问卷116:漏尿,痔疮,好几年不能睡整觉,无法工作@问卷123:产后无法直视的侧切和撕裂,必须使用开塞露的便秘,上大厕时痛苦的痔疮,比生孩子还痛的堵奶,可怕的妊娠纹!@问卷204:孕期妊娠纹,骨痛,抽筋,尿频 孕期开始到孩子出生后一直睡眠差, 生产疼痛,阴部二度撕裂,外阴肛门痛一个月,漏尿, 喂奶乳头破损,堵奶结块, 抱孩子腰背痛 整天带孩子抑郁情绪差。
@问卷224:宝宝头围大,在孕后期造成耻骨分离,行走起身都痛,行动不便;也是因为头围大,做了剖腹,人生第一次手术;产后血块排出不畅,护士戴手套伸手进阴道疏通三次,每一次痛得不想再生为人 @问卷227:孕吐六个月到抑郁,膀胱无力,腹直肌分离、腰痛、大腿骨什么东西撕裂,经常发炎。
@问卷270:大出血后手术对阴道内壁产生永久创伤,神经受损,四年了还是时而作痛,并未影响夫妻生活质量@问卷279:挨了一刀,腰疼,肚子长肉,膝盖没力了部分问卷回答表示受到的伤害较轻,或者没有受到身体伤害——。
@问卷18:阴道轻度撕裂吧@问卷28:没有什么明显的伤害@问卷65:无@问卷281:身体伤害谈不上,但对身体有影响是真的 怀孕时吃过一些调理身体的药,可能含有激素,导致身体肥胖,如今孩子都几岁了,身上的肉仍旧很多,即使试过运动和节食。
孩子是夜猫子,经常半夜才睡觉,我长期熬夜现在身体也处于亚健康状态 唉,一言难尽呐
虽然从数据看,生孩子的危险已比以前降低了很多,但不幸还是发生在了一些孕妈身上从地域上看,西部一些县城的产妇死亡率水平仍然很高,孕产妇死亡率较低的区县几乎都集中分布在中国的东部和东南部(图片来自新京报有理数栏目)。
TOPIC 2 了解生育伤害后,你还愿意当母亲吗?这个问题不管有没有生育过皆可回答,我们来分别看看已育者和未育者的答案总体来说,已育者中,愿意生育者居多愿意生育的理由包括:养儿防老抵御风险、养育孩子快乐多于痛苦、生育是自然规律、有了孩子以后生活有目标感。
未育者中,不愿生育的居多理由包括:怕疼、动力不足、怕找麻烦、自己都照顾不好自己、婚育影响工作前程等| 已育者 |(1)不愿意@问卷38:说实话不愿意没有亲身体验过这些伤害就说生育是顺理成章的过程的人,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已受伤害:腰疼、漏尿、浅眠、难产等)@问卷112:比起生育带来的伤害,更可怕的是宝宝出生之后的一系列事情(已受伤害:阴道松弛、产后抑郁)@问卷168:如果先知道这些,以及会无人分担,体谅之后的辛苦艰难,我大概率选择放弃生育。
因为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极度的疲劳,抑郁,等负面情绪,和严重的疲劳带给了我很不好的人生感受(已受伤害:抑郁、腰椎病、风湿)(2)半自愿@问卷156:不愿意,但是最终还是会因为从没想过要丁克(已受伤害:侧切,痔疮,轻度乳腺堵塞等)。
@问卷224:半自愿吧,从小到大被洗脑惯了,人生有了小孩才完整(已受伤害:婴儿头围过大导致耻骨分离,剖腹产)(3)愿意@问卷69:愿意没怀孕前我是坚定的不孕者,怀孕后忽然就变成了一个坚定的母亲知道他在我身体里的那一刻。
我知道我没有任何权利阻止这个小生命来到世界上为了保胎,离职,学习新的知识,改变自己的习惯和性格,放开自己曾经固执以为要干一辈子的工作如果把孩子当累赘,我可能不会收获全新的自己而把孩子当机会,我发现生命可以无限拓宽。
(已受伤害:腰椎损伤,剖宫产疤痕体,产后抑郁等) @问卷72:愿意呀!因为孩子是我跟最爱的人的结晶;而且孩子时常让我体验到意想不到的惊喜、爱和成长……(已受伤害:剖腹产后的疤痕一到阴天下雨就又疼又痒等)
@问卷82:那时的资讯没有现在发达,对生育带来的身体和精神上的了解的不是太多不过如果知道这么多,也想生,因为我知道人生不会按你的计划一步一步的走包括生孩子的死亡,就算坐在家里也会祸从天降,人生就是在赌不管有多少可预料不可预料的伤害,我都希望有自己的孩子。
(已受伤害:剖腹产等)@问卷90:愿意没啥原因,周围人都生,自然规律(已受伤害:肚子上有赘肉)@问卷167:还是会愿意,第一次怀孕流产做清宫术的时候,手术同意书写着有可能不能再次怀孕的时候我字都不敢签有孩子以后,人生处处是目标,不会漫无目的过一生。
(已受伤害:胎位不正,剖腹产手术,肚子一道疤等)| 未育者 |(1)愿意@问卷4:愿意吧,家里人给的压力啊@问卷46:愿意 我人生的信条就是去经历希望经历一些苦痛,并从中得到体悟@问卷47:愿意,因为我相信我能找到一个值得我这么做的伴侣。
@问卷50:愿意,哪怕会有各种未知的风险,生育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带来一个新生命,有无限种可能与希望,这个过程让我觉得很酷 (2)不清楚@问卷49:不确定,因为我父母对我很好,他们很希望我有孩子@问卷83:不排斥生育,但不觉得生育是人生的必需。
(3)不愿意@问卷5:不愿意因为恐惧可能性的自身伤害,担忧无力承担宝宝的健康成长@问卷19:不愿意虽然各种伤害各有各的概率,但是不生的话因生育导致损伤的概率就是零,那我为什么要拿自己冒险?@问卷27:即使在不了解这些伤害之前我已决定不做母亲,因为自身经历使我无法有信心能够拥有或营建良好的亲子关系,养不好不如不生。
@问卷61:目前来说不愿意生育带来的伤害是不可逆的而且我自认自己的基因没有哪里有着非得传承下去不可的必要性再加上现在小孩子受到伤害的新闻层出不穷,我觉得很不安全我不敢保证能为我的宝宝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此外,我自己的性格也并不适合抚养孩子@问卷67:不,不婚不育保平安,机会成本(求学求职晋升)@问卷78:不愿意,我有权利生育,成为伟大的母亲,也有资格懦弱,对自己负责TOPIC 3 生育尊严本次问卷调查获得了13份男性填写的问卷,我们在问卷中问他们如何看待女性因为生育伤害而放弃生育的问题,所有填写问卷的男性都认为无可厚非。
女性应该详细了解这些伤害,确定有能力去承受,才选择是否生育 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而目前社会中很多人却不以为意大部分都用“别的母亲都是这样过来的”,“母亲很伟大应该承受这些”等等给掩盖了往往是孩子成了主角,母亲的诉求被忽略。
孕育的过程所带来的痛苦和伤害不仅来自生理本身,也有来自家庭社会全方位潜伏的危险与伤害女性在孕育和抚养婴儿的过程中所承受的极大痛苦和辛劳并没有为家庭社会充分地认识到,这也是导致产后抑郁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心疼啊。
大概会关注生育伤害问题的男性,已经能够体察女性生育的痛苦了但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男性仅占较小的一部分,大部分男性因为文化原因,要么耻于谈论相关的身体问题,要么忽略妻子因为生育而所受的痛苦这种现状也成为了影响许多女性生育决策的因素。
“我不怕生育带来的痛苦,但是我怕生得没尊严”育后的女性经常会因为自己成为哺乳和养育的机器,没有受到足够的关爱而引发抑郁的症状问卷中有受访者称她生完孩子后,丈夫只会看手机,而婆婆只催着她什么时候能下奶全家关心的重心放在孩子身上,忽视了产妇目前的心理状况。
这大概也是为什么产妇生育之后,经常是由女方家的父母来照顾产妇和孩子的,女方的父母才最心疼受罪的产妇前几日看过一条微博,一个网友说她妈妈生她时发现是女孩难过地流泪了——“为什么是女孩啊……那她以后也得遭我受过的罪啊……”。
在女性恐惧生育尊严无法得到保障的情况下,很多时候她们的生育自由,会受到来自多方的阻碍,问卷中显示生育决策经常会受到丈夫、父母和公婆的左右“为什么我生孩子,大家都去问我丈夫的意见?!”@问卷105:我姐姐生二胎,我妈第一句话没问产妇,也没问别的,“生了个什么”“儿子”,“啊啊,那就好,那就好,太好了”笑到嘴都合不拢,你姐姐是站稳了啊,她这么说。
我姐嫁了个拆二代,不学无术,游手好闲,但是家里有钱啊第一个孩子,男孩,七个月,婆婆指使她做家务,掉了第二个女孩,没办酒所有人都飞快地催她再生,女儿两岁就生了这个金疙瘩儿子 我是真的害怕,我姐躺病床上,大家都围着儿子,所有人脸上如出一辙的心满意足的笑容。
全球孕妇抑郁症患病率与各年龄阶段抑郁症患病率(图片来自新京报有理数栏目)TOPIC 4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在征集文案那条推送中,有读者留言称女性在生育之后能变得强大,但其他读者对“女子本弱,为母则刚”的提法提出了异议。
@Mercury:为什么非要说女子本弱?不生孩子的女性就不坚强吗?女性就必须保持一个柔弱需要保护的形象么?@Karroy_茕兔:不同意下边那个女子本弱,为母则刚女子不弱,为其他也可以刚好么!@萌萌:“女子本弱”一句我也不喜欢,因为我本身就是一个女汉子,不存在弱不弱的问题。
当妈之后也会哭也会崩溃,不过有家人帮忙关心,好很多至于要不要孩子嘛,当然要,否则会遗憾终生爱他,也爱他看到老公在养育宝宝过程中的成长,看到宝宝的笑脸,还有什么不值得呢但其实,女性有选择弱还是刚的权利,她们可以选择承担伤害,也有自由选择因为无力承担而放弃。
总结 讨论生育伤害,不是在诋毁生育做这样一场征集的初衷,是想看看近段时间以来,屡屡引发讨论的生育“屎尿屁后遗症”,到底在多大程度上与人们的生育决策正相关或者负相关未生育者多数不愿生育的原因好理解未生育者通常比较年轻,对养老压力还没有太大的概念,自己都还没有活出个模样来,另一半在哪里还不知道,哪里还有心情想下一代的问题?这样一来,生育身体损伤带来的恐惧,会有较明显的作用。
而在知晓了生育代价后,自己更愿意承担未育的代价已生育者多数选择接受成为母亲,大概是因为感受到了当母亲的快乐虽然生育会给身体带来不可逆的伤害,但对于部分女性来说,她们是愿意付出、牺牲,从而换来一个当母亲的机会。
她们也有可能背负着生存养老的压力,半自愿地选择生育
通览问卷与征集留言之后,我想简单说明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多数者的存在不能淹没少数者的想法人类都会习惯性以己度人,以为跟自己有过相似经历的就会有相似的想法实际上想法是很多元的,同样遭过生育罪的女性,有人愿意接着生,有人不愿意生或者后悔生。
因观点不同而彼此看不顺眼或强制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都是不尊重生育自由的体现其次,诋毁生育本身,在现阶段可能会助长厌女症否定持传统取向女性的激进观点者,反对女性回归家庭生育,仿佛成为母亲就是在向旧制度投降。
但生育是目前女性暂时无法摆脱的生理属性,故诋毁生育等同于限制了女性的选择,并将外部的两性社会结构化矛盾转移到了女性群体内部,客观上可能会助长厌女症滋生比如,如果所有人都认为生育会使女性“贬值”,那那些选择生育的女性岂不是避免不了被排挤的宿命?。
再者,讨论生育伤害,并不是在诋毁生育不知道为何有人会将这二者等同起来,客观地讨论某件事物的瑕疵,就一定是在反对它吗?在选择之前了解可能会带来的全部伤害再做出决策,难道不是理所应当的吗?最后,生育决策是一个综合的社会性议题。
让愿意生育的女性,能够有尊严地当上母亲,还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关于这个话题,受访者们比我更有发言权以下是问卷中受访者对生育期许的摘录——希望女性不是被“骗”着去生育@问卷64:希望生育的伤害可以被普及,希望更多女性是在了解生育的风险以后主动选择去生育而不是被“骗”着去生育。
希望政府对生育女性的企业作出补贴或者减免税收,以避免企业为了节约成本而越来越严重的性别歧视希望在女性真正拥有选择权以后,男性可以为了自己想有后代的愿望而真正参与进生育这个过程中来,真正地“共同抚养”孩子,这样的话,才会有更多女性愿意生育吧。
@问卷309:本来对个人这么有害又是为了整个社会牺牲自己的一件事,却被这个社会集体忽视,然后反而被用来合理化更多的歧视(比如就业),还要不断对受害者洗脑让她们更好管教,这是典型的独裁高压侵犯人权选择当父母要谨慎。
@问卷102:这个世界上太多人不够资格当父母,因为根本付不起养育生命的重大责任我国的性教育方面简直是空白不管是堕胎的,意外怀孕生下来的,还有重男轻女的,或多或少在生活中还是都能遇到目前的社会环境,在我觉得不适合一个孩子成长的时候,我是不会贸然把一个生命带到世界上的。
@问卷305:母亲在39岁生下我,长大之后我觉得她在用生命冒险,对自己和我都不负责任父母并没有想过我将面对的情况:他们将在我的青年时期就进入老年,而我什么都没有准备好中国女性为什么恐育,看看社会配套设施吧……。
@问卷69:生育是全社会的责任,而不单单是家庭更不应该是女性单方面的责任好出生率的国家一定是有诸多措施和机构可以平衡生育后的困难,而不是简单的鼓励多生或者少生低幼保育机构,对母婴友好的社会措施,以及对母婴友好的社会环境,对育龄妇女友好的工作制度。
而不是表面鼓励生育,却只让母亲自己承担所有育儿的责任与艰辛最简单的有共享单车,可是我们见过大范围的共享婴儿车吗?地铁公交有适合婴儿车上下的设施吗?孩子饥饿需要母亲不得不当众哺乳时,可以不必当作一个话题在网上炒得沸沸扬扬吗?商场可以有哺乳室有供婴幼儿临时托管的商场空间吗?卫生间有母子间吗?我们有育后指导和心理干预吗?我们有没有对全民进行未成年人法的普及,年轻人是否知道一个孩子正常长大的正常情况?而不是随便孩子一哭闹就被贴上去熊孩子的标签,女人生育后会得到社会关怀而不是鄙视,我们看看那些生育率比较高的国家是怎样配备这些设施的,再来讨论中国女性恐婚恐育的原因,可能会更客观一些。
尊重母亲,但不过分抬高母亲@问卷120:生育对于个人而言是基本权利,个人角度上看,生与不生都是个人选择,他人无权干涉更无权指责从社会层面看,是资源,是维护社会基本运转的基础对于女性而言,母亲只是她众多社会角色中的一种而已,过分抬高母亲的神圣地位或以此道德绑架女性,无论对于女性还是社会都是不明智的。
什么时候社会可以回归到一种自然的态度来对待生育,或许此类议题就不会有存在的必要了最重要的是女性要自我意识到母亲这一身份的特殊而普通性,尽量避免在各种压力下给自己增加不必要的压力@问卷260:我希望每一个想成为母亲的女人,都是在了解过生育的危害之后,依旧充满爱地准备好迎接一个新的小生命,那是骨肉相连的亲情。
母亲节到了,我更希望我国能够普及无痛分娩让每一个即将当妈妈的人不用把过多的精力放在经历生产的痛苦上,可以更幸福地当一个妈妈作者 新京报记者 吕婉婷编辑 安也 校对 薛京宁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生活知识问答题选择题及答案(孕期知识问答题 选择题)满满干货
今天出门,大概会看见不少地方卖康乃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并没有像母亲节这样一个表达爱的节日,我们强调更多的不是“爱”,而是伦理和…
-
生活知识问答题选择题及答案(插花知识问答题选择题)学到了
每日一套最新高中政治试题
- 生活知识问答题选择题及答案(插花知识问答题选择题)墙裂推荐
- 生活知识问答题选择题及答案(关于环保的知识问答题选择题)不看后悔
- 生活知识问答题选择题及答案(心理知识问答题选择题)奔走相告
- 小学生相声(小学生相声《赶作业》台词)燃爆了
- 生活知识问答题选择题及答案(心理知识问答题选择题)奔走相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