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全国卷(2013全国卷1语文作文范文)奔走相告
2013全国卷1一位商人发现并买下一块晶莹别透、大如蛋黄的钻石。他请专家检验,专家大加赞赏,但为钻石中有道裂
2013全国卷1一位商人发现并买下一块晶莹别透、大如蛋黄的钻石他请专家检验,专家大加赞赏,但为钻石中有道裂纹表示惋惜,并说:“如果沿裂纹切割成两块,能使钻石增值;只是一旦失败,损失就大了”怎样切割这块钻石呢?商人咨询了很多切割师,他们都不愿动手,说是风险太大。
后来,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切割师答应试试他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然后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操作当着商人的面,徒弟一下子就把钻石切成两块商人捧起两块钻石,十分感慨老切割师说:“要有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命题分析:从读材料的角度而言,可以就材料的本事和隐喻内涵进行分析就材料本事而言,这仅仅是一则故事,可以在对材料的增删中,以叙事文体的方式进行处理,将材料故事在叙述中转化成象征和隐喻性的故事。
这一写法难度很大,一般学生的水平难以完成另一种思路是,将这则材料看成一个隐喻和象征的故事,从材料中解读出其隐喻内涵和象征意旨比如可以分析出这样的相反相成的矛盾关系:风险与价值;欲望与收获;能力与机遇;信任与结果等关系来展开写作。
在这样的思路中,关键是解读材料隐含的矛盾关系,如果能基于材料分析出这样的抽象命题,写作则比较容易顺畅进入这是一般学生的写作思路这一写作思路中,一方面考察学生解读材料的能力,另一方面在实际的写作中则大多会向比附论证或类比论证的写作模式靠近。
即将那些能代表这些矛盾关系的事件、材料、名言名句等材料比附或类比于这样的矛盾关系中
2014全国卷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山羊过独木桥”是为民学校传统的团体比赛项目规则是,双方队员两两对决,同时相向而行,走上仅容一人通过的低矮独木桥,能突破对方阻拦成功过桥者获胜,最后以全队通过人数多少决定胜负。
因此习惯上,双方相遇时,会像山羊抵角一样,尽力使对方落下桥,自己通过不过,今年预赛中出现了新情况:有一组比赛,双方选手相遇时,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过了桥这种做法当场就引发了观众、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激烈争论。
事后,相关的思考还在继续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命题分析:此则材料和13年材料相似度很高,但其象征和隐喻的内涵更为简单其可能的写作思路同13年相差不大。
其矛盾关系大致可能的有:竞争与合作;常规与变革等2013、2014两年的作文,基本上以抽象的理念来命题,看似放开,其实是被核心的理念所束缚,材料只是给这个核心理念一个貌似开放的外壳学生审题的难度就在于如何打破包裹在抽象理念外面的材料外壳,将抽象理念提取出来,让后展开论述。
这样的作文为模式化的作文留下了方便之门因为以抽象理念命题的作文很容易被模式化作文的操作模式所掌控,在命题的正、反、合、正这样的写作思路中完成,再点缀一些名言警句,基本就能完成一篇在评阅者看来不错的作文
2015全国卷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
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命题分析:15年的作文命题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前作文的命题方式打破封闭式的抽象理念命题方式,将写放在较为开放的视野中进行首先,作文写作有了真实情境的依托,避免学生凌空蹈虚的发议论;其次,写作有了明确的针对性。
对小陈、老陈、警方、网友等作为表达交流对象时,表达内容必然具有差异性,表达方式及说话语气都因说话对象的不同而不同最后,写作逻辑的展开,是必须根据写作情境及对象来展开建构,固定模式难以套用用孙绍振先生的话说,“书信其外,思辨其中。
缘事析理,情理兼容;感性与理性并举,思维和人格齐飞;让考生在自选说理对象、有明确针对性的条件下,说真话讲道理,表达自己的伦理观、法治观,帮助和引导青年人树立并践行正确的法制观念”15年的作文命题实现了实质性的突破。
作文写作朝新课标倡导理念发展,即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进行说理建构无论从材料的解读方式、还是写作模式的变革上,15年的作文意味对以前命题方式的彻底改变学生必须具备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下进行多点整合的能力,言说具有对象性,说理具有逻辑自洽性,而不再是在抽象命题中凌空蹈虚地论说。
13、14年的作文在解读完材料的象征和隐喻内涵后,材料是什么无关轻重,而15年的作文必须紧贴材料展开
2016全国卷1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命题分析:这则漫画故事的命题,在命题思路上,似乎又回到了13、14年材料作文的思路上,实则形式相同,内涵却差异很大似乎都是解读漫画的隐喻与象征内涵,但漫画复杂的内涵则是建立在两组漫画的对比与关联中,也就说,漫画的隐喻与象征和不同的组合与关联方式相关,材料本身的组合制约着解读的走向。
因此对这幅漫画的解读,不在于得到固定的结论,而是在于如何组合矛盾因素的关系比如,可以就事论事地解读,无论亲切的亲吻还是野蛮的耳光,都一种简单粗暴的野蛮教育的反映,是一种单向度看待事物的结果;在野蛮教育的基础上,就这种教育的实质展开分析,这是典型的唯分数论。
这两层解读,是就事论事,拓展余地有限进一步的解读则在于将分数、唇印、掌印做象征化的解读从事物发展角度来看,不同阶段的发展空间不同,因而进步和摇摆的意义不同,故而评价准则也不同由此解读出事物发展的阶段性;由事物发展的阶段性再延伸到发展的。
波浪式前进性和螺旋形式上升,形成辩证思维完成这样的纵向开掘的同时,也可以做横向连接,比如将发展延伸的其他领域,由个人上升到他人、团体、民族、国家等可以看出这则命题从材料的解读上,似乎和13、14年命题相似,但内涵则完全不同,13、14年是侧重于解读出结论,而16年的命题则是关系解读,以及关系所代表的深刻哲理内涵。
2017全国卷1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命题分析:17年的作文命题,在灵活性和开放性上,超过以往命题这则命题反映到作文写作中,涉及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关键词。
十二个关键词是材料,是根须触及到中国的历史、现在与未来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式等方面,既考察学生的储备,也考察学生对现实的关注度第二部分是关联关键词的关联是文章的血脉和肉身,将这些关键词所涉及的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形成整体,是作文完成的必要前提。
第一、二部分合起来是考察学生的基本功,是以写来考察学生读的能力,即学生心中有无储备,并如何消化与理解自己的语言材料储备,这是平常教学应该完成的部分而第三部分涉及的中国形象,是作文的灵魂,中国形象所包含的内涵可深可浅。
在挖掘上没有限制这一部分是考验学生潜力的第四部分则是外国友人是个虚设的框架,也是限定了言说语境和对象这一部分是技巧性的,在限定的范围内,让特定的人群,由表及里的认识中国,这既是对表达与接受的特定情境的说明,也是考察学生艺术地表达自己观点的技巧。
分析启示:从13年到17年的作文命题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出,高考作文的导向性即倡导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下如何表达与交流必须将写作理解成表达与交流,而不是一种封闭模式的训练所谓表达与交流,即言说有情境性,对象性和逻辑自洽性,并有适合的文体匹配与得体的语气表达。
这样的写作要求必然是得自于长期的读写训练,而非一时的仓促套作模拟所能胜任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2013全国卷(2013全国卷1语文作文范文)奔走相告
2013全国卷1一位商人发现并买下一块晶莹别透、大如蛋黄的钻石。他请专家检验,专家大加赞赏,但为钻石中有道裂…
-
2013全国卷(2013全国卷英语听力答案)这都可以?
每天都要听的真题MP3
- 2013全国卷(2013全国卷2语文)一看就会
- 2013全国卷(2013全国卷2语文)奔走相告
- 2013全国卷(2013全国卷英语听力)学会了吗
- 2013全国卷(2013全国卷英语听力)墙裂推荐
- 2013全国卷(2013全国卷一英语答案及解析)奔走相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