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教研网(吴中教研网)越早知道越好
摘 要:校级教研共同体是宁夏吴忠市利通区教育局打造区域教研共同体建设、促进全市教育均衡同步发展的重要举措。
摘 要:校级教研共同体是宁夏吴忠市利通区教育局打造区域教研共同体建设、促进全市教育均衡同步发展的重要举措旨在打破以往学校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教研活动的壁垒,让教师走出学科教研组这个相对狭小的空间,通过跨学校、跨学科、跨年段的教研活动,促使教研从封闭走向开放,促进区域内教师共同进步成长。
近年来,吴忠市裕民小学作为吴忠市利通区城区名校,为了促进教育结对帮扶和精准扶贫,积极参与吴忠市区域教研共同体建设,强化城市名校与乡镇、乡村学校际教研共同体建设,为教师提供了平等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促进了城乡教师之间的平等交流与有效合作,激发了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城乡学校的均衡协调发展。
一、团队互助,增强校际教研共同体的合力校际教研共同体实施的关键是建设一支合作共享、团结互助、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校际教研团队,为此,我们从三个方面入手,强化教研团队建设1.加强教研组内部的合作交流教研组是学校最基本的教师组织,也是开展好校级教研共同体活动的关键,是教师间实现交流协作、资源共享、智慧碰撞的重要场所。
它直接关系到校际教研共同体的建设成效,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关系到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我们特别重视各校际共同体学校学科教研组建设,开展学科教研活动通过开展以课标研学、教材研读为核心的集体备课活动,加强专业引领,实现个人研学、研读基础上的互动和交流,引导教师全面掌握、正确理解学科课程标准,强化课程标准的运用,深入系统地钻研教材,结合学段、学科整套教材,梳理出教材的知识结构,让整套教材在教师心中形成一个连贯的有机整体,从而使教师树立现代教育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通过开展以课题研究为引领的教学行动研究,针对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如有效备课、有效上课、有效布置与批改作业、有效辅导学生等问题,分阶段、有计划地安排学科组教研内容,变无中心议题的“闲谈式”教研为主题明确的专题教研和行动研究,用科学的方法解决教学和课改中面临的实际问题,逐步提升教研团队的集体实践智慧与教科研素养。
通过开展以案例为载体的案例研究,立足于自身或教研组内同行的教育教学实践,关注课堂教学的变化和学生的成长,把自身或同行对课堂教学过程的理解、把握和思考及时整理并记录下来,再结合课程、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心理等教育理论,进一步在教研组内具体分析,沉淀为教师个体宝贵的教育教学经验,引导教研团队从理论学习到实践应用,再从实践的不断反思中获得日益精湛的教学技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强化教研组间的团结协作各教研组承担的研究任务、研讨方式、拥有的资源及研讨活动的特色风格各有不同,加强教研组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可以拓展合作、共享的内容如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由各教研组推选二位或二位以上老师同备一堂课,集中展示、集体听课议课,通过对同一课题,不同教案、不同教学风格课堂教学的评析,促进教师在相互学习借鉴、合作共享中提升教研水平和教学能力。
开展专题研讨活动,各教研组围绕“小课题”研究及吴忠市教研室开展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活动,按照“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反思”一体化教学研讨方式,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享教育理念和资源,产生了“1+1>2”的双赢和多赢效应。
3、融入区域教研共同体建设充分利用吴忠市“区域教研共同体”平台,积极参与,多方融入,通过举办专题研讨、承担区域教研课题研究任务及“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加强校与校之间、区域内各教研力量、教研团队的交流合作,使学校在更大空间、更高层面共同完成研究任务,实现区域内教研团队的团结互助,资源共享,达到共同进步、融合发展。
二、务实创新,夯实校际教研共同体的基础校际教研共同体要实现常态化、实效化,就必须不断务实创新,激活教研,使全校及共同体单位教师在共同研究,共同讨论,共同培训,共同发展中,共享教育资源,共享前沿信息,共享合作成果。
1.实施“青蓝工程”开展“一帮一”师徒结对,将具有丰富经验的老教师、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进行“一对一”师徒结对,并作为一项常规管理活动加以落实,定期进行检查评比、年度表彰要求徒弟积极听师傅的课,实地感受教学过程,学习成功经验;师傅主动听徒弟的课,了解徒弟的不足,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同时也吸收青年教师的先进思想和新鲜做法,师徒既各展其长,又互帮互学,优势互补。
不断拓展“师徒结对子”帮扶的形式和内容,开展师傅与其他骨干成员“多帮一”帮扶活动,针对年轻特岗教师、需要帮扶教师教学能力及专业发展中的不同需求,进行多层次、多点位、多员帮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组织开展青年教师“四项基本功”——说课、做课、微课、即兴演讲竞赛,引导青年教师分析研读课标、教材,研究学生,把课标要求扎实地落实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夯实青年教师发展基础。
2.发挥“名师工作室”平台作用裕民小学作为利通区教研室“名师工作室”牵头单位,整合了吴忠市区各学校及教研共同体成员单位数学名师、骨干教师力量,资源丰厚学校以此为依托,积极开展了名师示范课、名师研讨课、名师讲座、名师结对、名师评课及名师工作室成果展等的专题研讨活动,充分发挥名优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
同时积极开展与其他学校名师工作室的合作,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引领青年特岗教师及全体教师共同成长进步3.开展网络备课、评课活动利用校园网、利通区教学研究平台及QQ群、微信群等,将备课内容和需要共享、交流的教育教学资源在网络平台交流,就备课人的教学思路、教学流程、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策略、教学实验设计等环节在网络平台上充分讨论、交流,提出意见和修改方案,方便快捷,务实高效。
网上交流的方式可以是名师点拨,也可以是同行讨论,这样做就大大缩短了时间,节约了活动成本,提高了研究效率三、区域研讨,丰富校际教研共同体的内涵“校际教研共同体”要立足校本,拥有未来,就要不断创新载体,拓展外延,实现校内、校级及跨区域、跨省区的交流互动,真正在共享先进理念、共享优质资源、共享方法技能的过程中成为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进步的原动力。
1.优化校内教研活动优化集体备课,各教研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在研读课标、研读教材、研读学生的基础上,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课堂结构,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根据各班的实际情况,逐步形成具有自己个性特点的教学风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打造“民主、和谐、开放、活跃”的高效课堂。
优化教学手段,灵活利用电子白板功能,让多媒体辅助与教学内容深度融合,做到人人能熟练使用多媒体设备,人人能够制作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利用,充分体现“以美益智”2.拓展校际教研共同体活动积极做好学校牵头的区域教研共同体各项活动,积极与联片结对共建单位学校联系,安排好年度、学期联片教研活动内容,定期开展名师、骨干及青年教师同课异构、专题研讨及优质课、汇报课展评等活动,促进区域内城乡之间校级间教学合作与交流,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
积极参与利通区教研室组织开展的区域内教研共同体活动,在做到城乡学校纵向合作交流的同时,尝试开展教研共同体牵头单位之间、城区名校之间及不同特色学校之间的教育教学合作交流,做到相互取长补短,推动学校美育特色文化、“育美”高效课堂走出校园、走向市区乃至全区、全国。
积极申请承办利通区教研室开展的教研共同体现场会,展示学校美育文化及“育美”课堂等特色创建成果,激励教师在教研共同体建设中茁壮成长3.共享区域教研共同体资源在积极参与区域教研共同体建设的基础上,不断拓宽层面,扩大合作交流,积极在全市、全自治区乃至全国范围内拓展合作单位,建立“手拉手”合作学校。
与吴忠市、利通区名校在创新教育、教学交流、校本课程开放等方面共享资源,共同发展;与银川市等自治区内名校建立合作关系,定期开展送课活动、座谈交流、专题研讨及教育教学观摩活动,促进更大区域内的教研合作交流,拓宽了教师的教育视野,让青年教师、各级骨干教师在更高平台、更大的舞台中得到锻炼,不断吸收最先进教育理念和最新教改信息智慧,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实践证明,校际教研共同体聚焦教育均衡发展,能够立足校本,关注学校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难点和问题,具有较强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是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同步、协调发展的有益尝试和实践在校际教研共同体建设中,来自城乡不同学校的教师通过参与多层面、多平台、多角度的学习培训、交流研讨、听课议课及上示范课、汇报课等一系列锻炼,学会了自我反思,学会了同伴协作,学会了交流、吸纳和成长,得到了最大程度地历练,实现了城乡教师共同进步、共同成长,有效拓展了优质教育资源,促进了区域内共同体学校教育的均衡发展。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宁夏教研网(吴中教研网)越早知道越好
摘 要:校级教研共同体是宁夏吴忠市利通区教育局打造区域教研共同体建设、促进全市教育均衡同步发展的重要举措。…
-
宁夏教研网(杭州教研网)这样也行?
中学物理教育教学研究报告(2016-2020年)
- 宁夏教研网(浙江教研网)新鲜出炉
- 宁夏教研网(宁夏教育厅教研网)学到了吗
- 宁夏教研网(宁夏教研室教研网)干货分享
- 宁夏教研网(宁夏教研网首页官网)速看
- 宁夏教研网(宁夏教研网登录)难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