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生活

2013小说排行榜(2013小说排行榜前十名现代言情)这都可以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12-09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更多精彩文章详见《博览群书》2016年第11期,出版日期:2016年11月1日

2013小说排行榜(2013小说排行榜前十名现代言情)这都可以

 

更多精彩文章详见《博览群书》2016年第11期,出版日期:2016年11月1日《博览群书》,1985年创刊,由时任中央总书记胡耀邦题写刊名,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胡乔木撰写发刊词,是光明日报社主办的综合性思想文化月刊。

“砥砺思想,宁静心灵”是我们的追求,“知识人写给知识人”、“名家作品名家看”,已被这本杂志坚守30年订阅热线:010-67078106、67078107投稿邮箱:gmblqs@163.com邮发代号:2-868

总发行处:北京报刊发行局订阅地点:全国各地邮局每月聚焦:六博士寄语文代会与作代会编者按2014 年 10 月 15 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2016 年 11 月,第十次文代会和第九次作代会即将在北京隆重举行。

这两年,中国文艺的面貌有了不少改观,新作品、新探索、新气象不断涌现,令人鼓舞,中国文艺也越来越受到国际的关注和认可但问题和矛盾依然不少这些问题其来有自,非一朝一夕所能解决,因而也就更加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在第十次文代会和第九次作代会召开前,我们特邀六位博士(生)撰写文章,他们对文艺界存在的诸多问题的揭示、分析和研究,有些虽不一定十分准确或正确,但其观察值得重视和思考,而文艺界为何给六位博士留下如此印象更值得重视和思考。

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六位博士的文艺批评也是这样一面镜子,让我们借助这样或那样的多面镜子,审视把脉中国文艺,从而推动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奔涌而出去年,刘慈欣以《三体》获得雨果奖最佳长篇故事奖,中国。

科幻小说作为类型文学在国际上取得的成绩,确实让人欣喜与此同时,莫言的诺贝尔文学奖、曹文轩的国际安徒生奖,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精英文学的实力中国文学获得的这些奖项,代表了国际文坛的专家学者对我们的认可,固然权威,但也显得有些专业和官方。

那么当我们希望通过文艺跨越国界、展开交流,中国文学又能否赢得海外读者、普通民众的心呢?中国网络文学面对这个问题,自信地交出了自己的答卷克服文化自卑:阅读迎来新形式每到世界读书日,我们总是会看到这样的对比

:在伦敦或巴黎的地铁车厢内,乘客都在捧着书籍安静阅读,而在中国的地铁车厢中,大家却都在低头玩手机……丧失了阅读习惯的国人,还能否传承千年古国的文明?相信如此慨叹的初衷,是警醒大家多读书、多思考,然而这种简单的对比却忽视了许多重要的信息。

有过海外旅行经验,或者和外国友人有过交流的人们都不难发现,海外地铁上的乘客们,其实阅读的大多也是通俗读物、类型小说,想在通勤的空闲时间休憩一下另一方面,欧美等发达国家在纸质出版领域已经形成了比较健全的商业体系,通俗读物、类型小说内容上种类繁多,形。

式上也格外便利,很多图书都采用再生纸印刷,纸张很轻,便于携带Kindle、iPad 等更为便利的电子设备出现后,用这些设备取代纸质图书的也不在少数而在中国,相对拥挤的交通环境,没有给阅读纸质图书提供空间,但是人们却也并未丧失阅读的习惯。

人们低头注目的手机屏幕上,有微信微博,有趣图视频,当然也有网络文学由于历史和文化因素,中国纸质出版领域的类型文学,在商业化程度上长期发育不良科幻文学仍旧小众,武侠文学至今仍无法超越金庸一代,青春文学的上个热潮,也已经是十几年前。

在这种环境下,积蓄已久的写作力量和阅读需求,就在媒介变革的网络时代找到了新的空间纸质出版中类型文学的缺位,技术革新中互联网络的领先,共同造就了中国网络文学在全球“风景这边独好”在这样的语境下,打开手机看看书,又怎么能算是丧失阅读习惯、丢失文化传统呢?。

恰恰相反,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每年发布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中国国民阅读率曾在新世纪初不断下跌,到 2005 年跌至最低,而在此之后逐渐回暖这一关键时间点,恰与网络文学市场在 2004—2005 年建立 VIP 制度并逐渐成熟保持高度一致。

而在2008 年,数字阅读被纳入调查范围,更能让人明显看到国民综合阅读率开始在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手机阅读率、数字阅读率稳步上升,前者则在七年间从 12.7% 提升至 60%,增长了近五倍网络文学、数字阅读,并非是阅读的杀手,反而通过充分利用日常碎片时间、满足民众寓教于乐的需求,成为提升国民阅读率的利器。

蓬勃发展的网络文学、日趋便利的数字阅读,不能再被视为通俗文学的网络形态,而应该作为新时代、新媒介下文艺的新类型我们更应当树立文化自信,克服文化自卑,发现中国网络文学的“中国性”与“全球化”征服东亚各国:当代中国的

“问答簿”中国网络文学在发展之初,曾受到港台武侠、言情等通俗文学的影响,很多早期文学网站都是“搬运”港台通俗文学的书库但是大陆民众的创造力和阅读欲,迅速突破了既有文学的界限,原创作品迅速产生,并且很快反哺港台。

2011 年,台湾地区阅读习惯调查结果显示,公共图书馆最常被借阅的“Top20 排行榜”中,起点中文网作家月关的《回到明朝当王爷》《步步生莲》《大争之世》三部作品榜上有名2012 年,他的《锦衣夜行》繁体版位居金石堂武侠历史类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

经由港台走出国门,中国网文在东亚地区的受欢迎程度,更是让人格外惊喜在发展中的东南亚地区,几乎所有中国网络小说的代表作品都已翻译出版,知名网文作家如顾漫、匪我思存的作品,更是在越南出版了全集据越南《青年报》报道,从。

2009 年到 2013年,越南翻译并出版了 841 种中国图书,其中 617 种都是网络文学《仙侠奇缘之花千骨》在国内火爆,还是借助 2015 年的电视剧,而在泰国,却是 2013 年泰文版一经上市便抢购一空,在 2014 年泰国书展上更是成为吸引青少年的热门图书。

网文重镇晋江文学城已同 40余家港台出版社、20 余家越南出版社、两家泰国出版社、1 家日本企业进行合作,平均每个工作日就有一部作品被签下海外版权在更加发达的东北亚地区,以中国网络小说为核心所形成的全媒体

IP,也以多种形式进行着文化输出海宴所著《琅琊榜》改编的电视剧,在国内刚刚首轮播放结束,就在韩国、日本先后播放,连釜山市市长都表示自己也在追剧而《步步惊心》则被签下海外影视改编权,由韩国 SBS 电视台改编为电视剧《步步惊心 :丽》,会集多位人气演员联袂演绎。

共处于泛中华文化圈,面临传统儒家思想与现代社会发展的相似问题,东亚各国对中国网络文学的喜爱,并非没有理由:生机勃勃的网络文学,反映了当代中国人对现状最深切的体认和描摹,对问题最深入的思索和探求《琅琊榜》拷问权谋与情义,《步步惊心》追问个人和历史,而特别受到东南亚追捧的网络文学都市言情小说,更突出显示了在东亚传统文化影响下,当代女性的欲望与焦虑。

在中国网文中,诸多现实问题被融进笔端,各种思想实验被尝试演绎,读与写之中,得到的是整个东亚可以共享的问与答走进北美读者:中华文明的“软”功夫如果说,在文化背景相似的东亚圈受欢迎还可以预想,那么中国网络文学在北美地区的热闹,就要大大超出很多人的想象了。

最近一年多来,中国网文悄悄在北美开始流行,并且由此向全球辐射,英文读者的数量已经达到百万量级中国网文在北美的传播,虽然刚刚开始,却展现了迅猛的势头2014 年 12 月,专门翻译中国网络小说的网站 Wuxia World。

(武侠世界)上线,迅速吸引了英语文化圈的读者,成为全球 Alexa 排名前 1500 的大型网站,日均来访人数在 30 万以上而用户之中,除了 31.6% 来自北美,还有大量来自菲律宾、加拿大、印度尼西亚和英国,总计遍布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

受众的数量之大、范围之广、来势之汹涌,让人为之惊异在 Wuxia World 上,熟练掌握双语的网文读者自发结成翻译小组,将中国网文网站上连载的作品翻译成英文,以飨异国读者,而读者们为了感谢译者的劳动,也会自愿捐赠数额不等的款项作为回报。

网站的创始人“RWX”在接受北大网络文学论坛的访谈时告诉我们,起初作为美籍华裔、为看武侠学了中文的译者,他是完全自愿免费翻译给大家,但是读者太过热情,想要支付费用,而他又被不断催促更新,于是他就学习中国网文网站的“打赏—催更”机制,每周更新。

2~3 次,打赏再加更本以为这样就能不再被催,结果没想到,第一周竟然不得不根据约定更新了二十多次《盘龙》《我欲封天》《凡人修仙传》等玄幻、修仙小说受到追捧,带动了英文读者们了解中国文化的热情在 Wuxia World。

的讨论版上,中国道家理论被用英文深入浅出地解释出来,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图文并茂,英文粉丝们互称“Daoist”(道友)更有很多读者询问学习中文难不难,这些小说与文化,激发了他们探索中国独特文化的兴趣。

以往,都是我们的字幕组、翻译组将欧美日韩的作品翻译进来,现在,终于有了外国朋友将中国网络文学翻译过去而且,完全是民间、自发的活动,并且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与影响更令人欣喜的是,WuxiaWorld 并非个例,在全球各地,类似网站已经有上百家之多。

Wuxia World 目前也正谋求与中国网文网站的合作,希望在版权合法的前提下,进一步扩大网站的规模正是在这跨文化的交流之中,中国传统文化得到了现代化的表达,被不同国家、语言、文化的受众了解和喜爱,用一身“软功夫”,征服。

了“洋读者”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16 年 7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目前中国网络文学的受众已经达到了3.08 亿中国的网络文学正迎来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关键环节,不但在国内满足着国人的阅读需求,更开始在海外成为中国的崭新名片。

在中国网络文学“走出去”的道路上,粉丝的热情不缺,商业的资本亦有,同时也呼唤着国家给予这份中国独特的新生力量以更多的政策支持,吸引更多的翻译人才将不同类型的经典网文作品介绍出去,让这张崭新的名片更加硬挺、更加多彩!。

(作者系北京大学中文系当代文学 2014级博士生。主要从事大众文化、网络文学与新媒体等方向的研究。)博览群书杂志微信公众号:guangmingdebolan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我们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