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开场词(红白喜事主持人开场词)不看后悔
一元复始佳节日,农家舞狮兆吉祥
土地与歌“河北雄安新区民间音乐遗产考察系列”第35期,前34期“雄县篇”,“容城县篇”,“安新县篇”和安新县“同口村”,“圈头村”、“北六村”、“马家寨村”、“郭里口村”、“赵北口”、“关城村”、“大马庄”
、“西阳村周家吹打”、“西喇喇地吵子会”、“北曲堤村”、“大王村”、“姬庄村”、“北边吴村”、“增庄村”、“西喇喇地梆子剧团”、“大马庄村评剧团”、“安新县西河大鼓”、“王家寨”、“梨园龙灯会”、“北何庄太狮会”
,容城县“北张村南乐会”、“戏剧协会”、“西里村业余梆子剧团”、“西牛营村”、“野桥营村”、“小南头村”、“白龙村“、"西牛村"、“河西村”、“郭村”、“师庄村”、“王村”等已经刊发,上面视频为西小里舞狮表演。
一元复始佳节日,农家舞狮兆吉祥容城县西小里村舞狮考察手记文/齐 易2018年1月1日,历史又迈入了新的一年雄安新区音乐类非遗考察摄录团队的工作在这一天也没有休息,仍在继续之所以在当初制定工作计划时做出这样的安排,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放假期间民间文化局内人更容易汇集起来,研究者也有时间自由支配;二是如果考察团队元旦放假,转播车等设备开回去再开回来非常麻烦;三是县里的接待方退房再开房也要费周折。
考察团队不休息,也无非就是摄录和资料收集班底的四个人在时间上稍作牺牲,这两个多月本来就是没有周六日、没早没晚地连轴转的工作节奏,元旦放不放假也无所谓了元旦这天的工作任务是考察西小里村的舞狮早上8点多钟,笔者在白洋淀高铁站接到了从石家庄赶来的河北师大音乐学院张琳副教授,她是这个项目的主研人。
接到张老师后,考察团队一行直奔容城县西南约8公里的西小里村村里的舞狮表演者们把场地选择在了本村小学的大院里,院子的南边是一座教学楼,冬日的阳光下楼的阴影遮住了大半个院落回忆起这天的情况,一个突出的印象就是天气太冷了,阴影里的温度在零下十度左右。
从草原上来的蒙古族博士生杨屹把头缩在羽绒服里说她“被冻成狗了”,结果这天考察完回到驻地她就发起了烧,不得不提前告退
北狮的狮头非常精神(齐易摄)
天气寒冷,杨屹说她“被冻成狗了”(齐易摄)
村里最精通舞狮的张占军在指导表演者们摆狮子山的造型(齐易摄)
张月老师刚刚从北京赶来,立即投入到了视频直播主持人的工作中(齐易摄)
村支书靳建良在表演开始前对各位表演者们进行鼓励和动员(齐易摄)考察团队到达现场时,舞狮团的张占军、石金良等负责人和众多的表演者们已经聚在了学校大院里,表演者们穿戴狮皮,在张占军的指导下做着正式表演前的热身和演练活动,村里的干部也都来到了现场,大院的北墙上还悬挂了欢迎考察者们的横幅,一派准备就绪的样子。
村支书靳建良在正式表演前鼓励各位表演者们要拿出最高的表演水准,为村里人争光,还说中午已经在村里的饭店为大家准备了丰盛的午餐,要好好犒劳大家,引得表演者们一阵欢腾村支委李永进还在视频直播的镜头前介绍了小里村舞狮的历史和现状等情况。
考察团队到达现场后,照例是先进行登录表演者信息、拍摄表演者单人照等工作,杨屹昨天还是一个新兵,今天登录起表演者信息来,俨然已经是一个熟练工的模样了田薇先是拿起相机拍照,紧接着又登上教学楼的二楼干起了摄像的工作,大家都磨炼成了工作的多面手。
张琳老师一到现场就忙着找人了解舞狮表演的各方面情况,为研究文章的写作积累素材大约在上午10点钟左右,肖建明老师又从白洋淀高铁站接来了刚刚从北京赶来的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张月老师张月一到现场就披挂上阵,担任起了视频直播的主持工作,又是向观众致以元旦的问候又是介绍考察现场情况,那随口即来的词令是一套一套的,为直播的视频增添了光彩。
西小里村的舞狮艺术历史悠久,据传在清代就有了,还有皇帝给村里狮子会赐灯笼的传说过去的舞狮道具都是自制的,逢年过节狮子会出会,为老百姓增添节日的喜庆甚至在“文革”时期村里的狮子会也没有中断,一直延续至今时间到了20世纪的90年代,狮子会到红白喜事、商业庆典等场合演出逐渐开始收费了,最初是每个表演者一场演出十几元钱,今天逐渐发展到了每个表演者一场演出有200元左右的收入。
在二楼担任摄像的田薇也冻得够呛(齐易摄)
杨屹戴上狮头秀一把(田薇摄)
西小里村舞狮表演的开场节目“狮子山“(齐易摄)
西小里村舞狮表演把狮子的神态模拟得活灵活现(齐易摄)
这种人叠人的立狮表演是一种创新(齐易摄)自1990年代以来,小里村的舞狮曾经多次到北京的龙潭湖庙会、厂甸庙会、天坛庆香港回归,以及颐和园、圆明园等场合演出,还曾经到唐山、保定、坝上草原等地进行表演,各种场合的演出扩大了西小里村舞狮的社会声誉。
从2005年左右开始,村里的舞狮走上了职业化表演的道路,目前村里有3个松散组织的舞狮表演专业团队(今天的表演,3个表演团队的人大部分都到了),每个团队一个月要接25场左右的表演任务上午10:20左右,西小里村舞狮团正式开始了表演,他们一共表演了“狮子山”“慢头”等10个地上项目,“上腿”“桌上头转”等9个桌上项目,“倒桩转”等3个梅花桩上项目,“单狮举人过球”“四狮过球”等10个球上项目。
紧密衔接的一个个表演项目精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我们的设备是非常有限的,但是为了把视频画面拍摄得更好,考察者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往往得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今天的拍摄场地南侧是一个教学楼,韩卫华老师灵机一动将一架摄像机搬到了二楼,形成向下俯拍的态势,这对于拍摄舞狮表演的场景、尤其是全景场面来说,常常具有比在平地拍摄更开阔的效果。
舞狮表演结束后,笔者在表演者们的帮助下找了一间学校的办公室作为访谈工作的场地,韩卫华、耿兆飞连忙拉线架设备。一番准备后,约11:20左右笔者和张琳老师对张占军、石金良两位舞狮表演的负责人进行了访谈。
舞狮的桌上表演(齐易摄)
舞狮的梅花桩上表演(齐易摄)
容城县文化馆的肖建明老师在摄像(田薇摄)
单狮驮人过球表演(齐易摄)张占军今年47岁,从16岁就开始学习舞狮,是目前村里对舞狮表演最为精通的人,村里的各个舞狮表演团体都请他做艺术指导张占军主要谈了村里舞狮艺术的历史、表演的艺术特点、门里诀窍、人员选拔标准和在今天的新发展等问题,还讲了村里3个舞狮团体的组织、营业及收入的变化等情况。
作为一个舞狮的领头人,张占军非常有心,看到外地舞狮表演者有什么新花样,就及时地吸纳到本村的舞狮表演中来,通过学习和消化成为自己表演的一个组成部分,民间舞狮艺术就是在这种点点滴滴的吸收融化中不断进步的石金良今年32岁,他是张占军的徒弟,也是从10多岁就开始学习舞狮。
他还是村里2005年那拨最早呈头走上职业化舞狮表演道路的人,今天他的舞狮团是村里最有影响的谈起走上职业化道路的甘苦,这个小伙子一肚子的辛酸农村舞狮表演团体是一个松散的组织,作为组织者有时接不到活儿养不住人,有时接了活计却找不来表演者,经营一个表演团体是件非常艰难的事情。
现在他的舞狮团采取的是保表演者一年收入的办法,留住了一批优秀的表演者但是与其他行业比起来,舞狮表演的收入尽管能够养家,但是难以发家,还有演出时会出现摔伤等情况(石金良今天没有上场表演,因为前些日子刚刚摔伤),这些因素使优秀的表演者有日趋减少的趋势。
他们还谈到了难以办下演出证来的问题,这个问题在考察其他村落的舞狮时也同样有表演者提出过作为外来的考察者,我们不知道这个问题究竟被卡在了什么地方,但是通过在这一带的考察,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一地域舞狮艺术的高超水平,绝对在全国能够名列前茅。
众多的舞狮从业者走南闯北已经为容城县的舞狮艺术创下了一定名气,有了继续发展的良好基础这样一个地域性的传统艺术形式,如果政府部门能够顺势而为善加扶持,体贴地为帮助各个舞狮表演团体办理好演出证、营业证,一定会促进容城舞狮这一传统艺术的发展,直至形成一个雄安新区标志性的文化产业。
我们常常说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其实光说是没有用的,一定要实实在在地做在这里我们恳切呼吁容城县的政府部门能够重视这个问题,切实解决老百姓的实际需要,不就是办理个演出证、营业证吗?不该是什么难事吧
四狮过球表演(齐易摄)
张琳、张月老师与舞狮团的艺术指导张占军交流情况(齐易摄)
访谈进行中(田薇摄)
访谈结束后的合影(肖建明摄)
考察团队与西小里村舞狮团的合影(耿兆飞摄)访谈结束后,收拾好设备,已经是中午13:00左右了,大家来到村里的一个饭店,舞狮表演者们的用餐已经进入了尾声,而为考察者们准备的那一桌饭菜已经凉了饭店里又赶忙热饭热菜,大家围桌而坐,热热闹闹地享用了一顿美食。
用完餐,石金良陪考察者们回到驻地,他帮助笔者一一分辨视频里每个表演花式的名称和各种表演花式出现的时间节点根据石金良的提示,笔者制作了表演视频的片头片尾,写好了解说词,提供给耿兆飞,供视频的后期制作使用寒冷的天气,把个蒙古族博士生杨屹给冻坏了,回到驻地就发起了烧。
晚上20点左右她支撑不住了,向笔者说明天上午打算提前回去,笔者赶紧应允并对她进行安慰和问候张琳老师回到驻地后就带着考察资料赶火车返回了石家庄,考察结束工作未完,后面的研究任务还重着呢元旦这天还在坚持工作,自然是有许多朋友关怀备至地问寒问暖。
这天早上,中央音乐学院的杨民康老师、中国音乐学院的李月红老师、台湾成功大学的施德玉老师、台南艺术大学的施德华老师、中国非遗保护中心的高舒老师、《人民音乐》编辑部的荣英涛老师、河北师大的常江涛老师等人纷纷在考察工作群里发来问候的话语,让人感受到来自志同道合者的深厚情谊。
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非遗保护研究专家苑利老师给笔者发来微信,问为什么元旦还不休息笔者解释说一旦工作机器开动起来,中途停顿不太容易,只好是一鼓作气苑利老师表示理解,还关心地说上岁数了要注意身体,必要的药品要随身带着。
连续工作在北方冬日的寒风里,坦率地说确实非常辛苦但是天气虽然寒冷,考察者们分明感受到了来自同行、来自朋友、来自全社会的厚爱和暖意心怀感激,真诚致谢!西小里村舞狮访谈西小里村舞狮考察摄录研究成果目录考察者:
齐易 张月 张琳 杨屹 韩卫华 耿兆飞 田薇 肖建明考察时间:2018年1月1日(一)视频摄像、制作:韩卫华 耿兆飞 田薇 肖建明1.演奏《开场》《狮子山》
《慢头》《上头》《平转》《小荷花》《大荷花》 《狮子翻跟头》《踩肩》《背跨》《拉人》《上腿》《桌上头转》《桌上打滚》《调尾》《前后翻》 《探海》《龙头》《群狮推磨》《单桩转》《倒桩转》
《前空翻》《单狮过球》《双狮过球》《双狮交叉过球》《单狮骑人》《单狮单腿过球》《单狮举人过球》《单狮驮人过球》《三狮过球》《双狮驮人过球》《四狮过球》《谢幕》
3.访谈:受访:石金良 张占军采访:张 琳 齐 易(二)图片与说明文字1.乐社成员信息1.1.图片(33张,摄影:田薇)1.2.文字信息(录入:杨屹 张琳)2.乐器、道具2.1.乐器、道具图片(5张,摄影:田薇)
2.2.文字信息(录入:杨屹)3.考察工作花絮3.1.齐易摄工作照(附文字说明) (三)文字1.考察手记 齐易2.研究文章 张琳一个民间、民族和世界音乐的交流平台微信公号:土地与歌/folk_music
荔枝电台:土地与歌/FM404427长按二维码,关注土地与歌!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