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生活

相声词(相声台词双人)真没想到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12-13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无论是传统的你来我往的逗捧说理,还是单打独斗的个人观点的输出,他们都是关于“笑”的艺术。当相声和脱口秀同台battle,当包袱遇到梗,谁更略胜一筹呢?

相声词(相声台词双人)真没想到

 

嬉笑怒骂道尽百味人生,说学逗唱皆是千古绝学2020年,是古老的民间说唱艺术——相声迅猛发展的一年从年初《欢乐喜剧人》到年中《德云斗笑社》等综艺的热播,再到年末德云社龙字科招生在抖音上风风火火进行“包袱”一个接一个,为年轻一代观众带来欢乐,也为传统相声行业带来希望。

2020年,是源起西方的喜剧形式——脱口秀破圈成长的一年一部《脱口秀大会第三季》的综艺节目让无数年轻人在“冒犯和取悦”中体会到脱口秀的魅力;而年末的脱口秀反跨年演出中讨论的热点话题更是引爆了微博热搜一个个“爆梗”,嗨翻观众,也让脱口秀的“血液”成功地翻滚起来。

当谈论到相声和脱口秀你会想到什么呢?

相声(左)和脱口秀(右)的词云图(信息来源于搜狗,搜索“相声”和“脱口秀”各自抓取300余条新闻报道标题及摘要)有人认为脱口秀与相声这两种艺术虽然形式相仿,但文化内核相去甚远;也有不少人认为,尽管二者在表演内容和侧重点上完全不同,但是脱口秀或许能成为一种节奏不同、形式创新的相声。

本期融新实验室在收官之时关注相声与脱口秀这两种“笑”的艺术,带各位看官领略相声和脱口秀的同台battle,当包袱遇到梗,谁更略胜一筹呢?快来一起看看吧~01溯源:古老的非遗艺术与年轻的舶来文化相声艺术源于华北,流行于京津冀,普及于全国及海内外。

主要采用口头方式表演相声一词,古作象声,原指模拟别人,又称隔壁相声经华北地区民间说唱曲艺进一步演化发展,并融入了由摹拟口技等曲艺形式而形成,一般认为于清咸丰、同治年间形成,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产脱口秀艺术则源于英国咖啡吧集会,在美国商业电视繁荣时期得到长足发展,20世纪90年代舶来我国,由“talkshow”音译为“脱口秀”,主要是对新近发生的社会热点事件、广受关注的社会问题进行讨论时间维度。

一百多年来,从开山鼻祖张三禄到如今人们喜闻乐见的郭德纲,相声艺术历经数代更迭;从首档脱口秀节目《东方直播室》到当下惹人捧腹的《脱口秀大会》,脱口秀艺术也不断推陈出新。

我国相声、脱口秀发展简史  相声在我国的历史比脱口秀悠久近150年,150年间相声演员经历了八代传承,有着明确的“家族谱系”,期间有衰落有繁盛,随着德云社的兴起再度繁盛脱口秀在我国最早以电视访谈节目的形式发展,随后。

单口喜剧(stand-up comedy,也称站立式喜剧)的形式占据主流,2017年随着《吐槽大会第一季》、《脱口秀大会第一季》的播出步入高速发展时期从时间维度看,相声艺术传承久远,脱口秀文化后来居上,有并驾齐驱的势头。

空间维度

我国现有相声社团和脱口秀俱乐部分布尽管脱口秀是年轻的舶来文化,但现有脱口秀俱乐部在总量上已经超过相声社团从地域上看,无论是相声社团还是脱口秀俱乐部多数集中在四大直辖市或省会城市,特别是作为政治文化中心的。

北京,相比之下,二三线城市难觅踪迹同时,天津深受其历史发展和文化的影响,成为相声艺术的重镇;中西融合交汇和碰撞的上海的脱口秀发展异军突起为了更好地了解近年相声与脱口秀的发展,本报道根据2020年热播的综艺节目《欢乐喜剧人第六季》《脱口秀大会第三季》《德云斗笑社》,以及当红相声与脱口秀演员的微博粉丝数、百度指数和活跃程度,在相声与脱口秀领域各选择了10位年纪相仿的演员。

下文的数据分析均以20人为基础02演员的诞生:“门槛”请就位什么样的人能当相声或脱口秀演员,有何门槛?要想“红”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相声与脱口秀演员基本情况对比图(素材来源于网络)“相声”,相貌之相,声音之声在于听,更在于看;相声是语言和表演的艺术可见,相声是有门槛的,相声演员要讲普通话,需要口齿清晰;在此之外,唱好太平歌词、说好贯口并非易事,这要求相声演员。

苦练基本功,掌握说学逗唱四门功课以上十位相声演员的平均年龄为29岁,但说相声的平均时间为12年以上而基于较强的基本功和能力,相声演员的跨界现象变得普遍,演员们一次次打破着诸如音乐、影视、广告、杂志、综艺等不同领域的次元壁,。

“破圈”成为他们的常态。诸如擅长京评梆曲鼓和太平歌词的张云雷唱火了《探清水河》,成功跨界国风歌手,而郭麒麟和岳云鹏更在这一年参演了不少电影、电视剧。

相声与脱口秀演员学历分布对比(基于上文20位演员)较此而言,脱口秀是talkshow,是说话的魅力,是基于个人真实经历或想法之下的语言表达和观点输出由此可见,脱口秀对演员的个人技能与语言要求不高,他们说脱口秀的。

平均时间不足五年半但一段好的脱口秀要有质量过硬的内容,正如脱口秀演员庞博所说,脱口秀是“谁都可以上台来讲,唯一的要求就是你准备好自己的段子”,这要求演员有较强的生活感悟、极高的个人创作能力和口才表达能力。

当前热度较高的脱口秀演员基本都是本科毕业,甚至是名校毕业或有出国留学背景他们并非自幼学习脱口秀,而是毕业后还从事过程序员、银行柜台、工人等不同职业,在机缘巧合或兴趣使然开始了脱口秀生涯,而曾经的生活和职场经历也为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社会阅历。

03粉丝画像:你是“德云女孩”吗?作为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民间说唱曲艺,相声有着良好的观众基础,再加上近两年年轻演员发展势头大,便积累了庞大的粉丝基数;而源自西方的脱口秀,在国内兴起只有短短几年,到2020

年才基本“出圈”,其本土化发展仍在探索中基于此,脱口秀的粉丝基数与相声相比仍有显著差异女性粉丝作为“追星族”的主力军,毫无意外,在相声和脱口秀演员的粉丝群体中也占有绝对优势;而相声演员的女粉丝占比(73.4%

)又远高于脱口秀的女粉丝占比(55.4%),德云社的女观众更是自称自己为“德云女孩”据统计,德云社相声演员中女粉丝占比最高的是秦霄贤(90%),随后依次是杨九郎(85%)、郭麒麟(84%)、孟鹤堂(83%

),女粉丝占比最低是岳云鹏(64%)。相对而言,脱口秀演员的男女粉丝比例较为均衡,其中女粉丝占比最高的是李诞(67%)。

相声与脱口秀粉丝与性别情况桑基图(基于上文20位演员)相声和脱口秀演员的粉丝群体都较为年轻,但在具体年龄段的分布却有所差异相声的粉丝比脱口秀粉丝的整体年龄偏小:相声演员的粉丝更多为0-17岁的未成年人群体。

,且随着年龄增长粉丝数递减;而脱口秀演员的粉丝年龄主要为18-24岁,其次是25-29岁、30-34岁,未成年人占比较少。

相声与脱口秀演员粉丝年龄情况(基于上文20位演员)北京或成最“好笑”城市?

相声与脱口秀粉丝地域分布情况(基于上文20位演员)北京作为文化中心,是相声与脱口秀粉丝的主要聚集地相声的粉丝主要集中在山东和河北为代表的北方地区,脱口秀的粉丝主要集中在广东和江苏为代表的南方地区虽然上榜地区和排序受省市人口基数影响,但。

天津和上海作为相声和脱口秀的“起源地”之一,虽然人口基数少,但对相声与脱口秀的热爱也不亚于其他地区04演出内容:包袱和梗,谁更好笑?主题:“新”“旧”碰撞一提到脱口秀和相声,率先想到的一定是“新”与“旧”的碰撞。

相声脱胎于中国,是一项扎根于民间、源于生活的传统艺术形式,相声的作品大多围绕传统文化展开,如经典传统作品《黄鹤楼》《汾河湾》等,而一代代相声演员传承着这些优秀文化和传统段子,同时也在继续深耕传统文化创作新段子,如孟鹤堂和周九良(下简称“孟周”)的代表作《周文王》、《梁祝》等。

但随着相声越来越大众化,越来越多的年轻群体开始听相声,相声的发展必须结合时下热点与当下议题推陈出新,进行内容创作如孟周在《欢乐喜剧人第六季》中的相声表演,大多都与实时热点相结合二人在《蹭热度》的节目表演中,化用“医生喝葡萄糖”事件,将事件化作相声表演,以幽默的方式分享给观众。

相反脱口秀节目的时新性特征极为明显,表演者的话题大都紧贴时下热点,例如杨笠的女性视角脱口秀、李雪琴对于网红的看法等脱口秀的文化底蕴虽然弱于相声,但是它联系实际、讨论时下热点话题的风格,可以迅速抓住年轻群体的心理,使得脱口秀这一喜剧形式逐渐被更多人了解和接受。

相声与脱口秀演员2020年综艺表演节目对比形式:双人默契配合更加分VS快节奏爆梗笑点更密集相声和脱口秀表演,最明显的区别在于表演人数的不同我们常见的对口相声需两个相声演员表演,二人一逗一捧相比于脱口秀的一人表演,。

相声两个人表演的亮点在于彼此之间的配合默契在相声表演过程中,两个人配合默契、节奏合拍,会让整个相声表演节奏张弛有度,观众跟着内容“快速入戏”、调度情绪,有较高的舒适度其次两个人的表演形式也更为多样,不单调。

,特别是二者之间设计的矛盾点会使整个表演生动有趣,同时也为观众营造了一种“看人聊天”的旁观者或倾听者的角度,享受乐趣而捧哏虽然台词少,但俗话说“三分逗七分捧”,捧哏对节奏的拿捏、对逗哏的配合、翻包袱的技巧以及其他基本功也将决定整个作品的质量和水准。

另外,相声表演过程中,捧哏也会起到控场、提词与控时等作用综艺节目中脱口秀表演时长一般控制在6-10分钟左右,而电视节目中相声表演的时长,一般在15分钟左右,线下相声表演时长更长,一般在20-60分钟不等。

时间短必然伴随着节奏快,节奏快必然“梗”更为密集经过统计计算,在相声表演中,观众平均每18秒笑一次,每一次爆笑之前都会有较长一段文字铺垫而脱口秀表演中,平均每12秒就会爆笑一次而段子短小,笑点密度高,大概也是当前人们喜爱脱口秀的原因所在。

关闭观看更多更多正在加载正在加载退出全屏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孟周相声与杨笠脱口秀笑点时间折线变化统计(选择孟周和杨笠在2020年综艺节目中播放量和热度最高的两期节目,分别是《欢乐喜剧人6》冠军之夜与《脱口秀大会3》第二期内容;图中的爆笑程度意为5-没有笑声、10-有零星笑声、15-全场爆笑。

)内容:委婉的观点VS生猛的态度相声和脱口秀虽然都是语言的艺术,但其表达方式却有很大不同一个强调点到为止、“自行感悟”,一个强调直接吐槽、表达观点例如杨笠的《我要谈恋爱》与孟周的《我要幸福》,都是关于“恋爱”的主题,但表达方式却完全不同。

相声充分延续了中国传统文化表达观点委婉含蓄,强调点到为止,倾向于讲述故事、营造情景,将表演者的观点融入语境中传递给观众而这个故事和情景就是整个节目的线索,贯穿始终孟周节目中的线索是逗哏与女友“嗒嗒”结识的经历和过程,并围绕这个线索分享关于幸福的看法,而观众也可以见仁见智的通过同一段故事有不一样的感悟,也更容易在回味中反思道理。

而脱口秀则恰恰相反,自西方引入的脱口秀历来强调“敢”的态度,对观点的表达或者说吐槽都更加生猛、直接例如,杨笠在《我要谈恋爱》的一开始就直接点出:“我喜欢男孩子,我要谈恋爱”另外,脱口秀不会像相声一样从始至终贯穿一个线索或故事,而是围绕一个主题,讲述自己琐碎的经历。

虽然琐碎,但由于内容真实,是演员原创,因此代入感更强,也更容易和观众产生共鸣例如杨笠分享小时候因为谈恋爱成绩下滑被父母骂、想要找帅男友、手撕渣男的故事等这些故事让很多观众深有感触,所以更容易带入角色,从而引爆笑点。

人设:演绎角色VS分享人生相声和脱口秀最本质的差别在于,相声演员在演绎不同作品中的不同角色,而脱口秀演员是通过原创内容分享自身真实的人生也是基于此,脱口秀演员台上台下的形象重合度极高,观众通过脱口秀演员的段子就知道生活中他是怎样的人,其人设突出,特点鲜明。

相反,相声演员台上台下的反差可能极大,百变的作品角色要求演员基本功扎实、表演能力也必须强;而通过作品,观众对其本人的了解相对而言弱于脱口秀演员。

“李雪琴”词云图李雪琴在《脱口秀大会》节目中讲述的学习和追星等经历被推至热搜后迅速扩大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表演中还是表演外,大众对于李雪琴的印象诸如“北大”“吴亦凡”“新闻与传播学院”“王建国”“辽宁铁岭”“网红”“宇宙的尽头”等词与她的作品和她本人都高度贴合。

对比之下相声演员孟鹤堂的人设便不是很明晰。高频词中出现的更多的是同为德云社的其他相声演员;另有“文玩”“盘他”“拴娃娃”出自其出圈的代表作品,却与其本人真实情况关系不大。

“孟鹤堂”词云图05主流媒体态度:被“盯上”的语言类节目2020年9月14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促进演出市场繁荣发展的通知》,《通知》特别强调,“要重点对电音类、说唱类节目审核把关,着重加强脱口秀、相声以及先锋话剧、实验话剧等语言类节目内容审核和现场监管。

”可见相声和脱口秀已经被监管部门“盯上”了至于原因,一方面源于当前相声与脱口秀中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源于二者特有的文化价值和社会责任从春晚钉子户到连番被批评的相声相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曾经在主流媒体的报道中出现大多是。

以正面评价为主以春晚为例,自1983年至今的38届春晚中,相声节目共计123次,平均每届春晚有3.24个相声节目而近些年,特别是从2018年开始,年轻一代的相声演员崛起并走进大众视野,越来越多的年轻观众走进相声。

而相声行业的过快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开始多次点名批评声特别是德云社相声的内容“三俗”、观众饭圈化、演员偶像化等现象。

部分主流媒体对相声的负面报道从无人问津到担当重任的脱口秀作为一个“小众”的“亚文化”,主流媒体对脱口秀的关注一直以来都较少,直到近两年,随着《脱口秀大会》《吐槽大会》等综艺的播出,演员们敢“吐槽”、敢发声的态度和犀利的语言获得大众喜爱,引发社会热议,也开始被主流媒体所关注。

主流媒体对脱口秀的总体评价还是以正向为主但不符合价值观的脱口秀段子也曾被主流媒体点名批评值得注意的是,《人民网》曾发表文章呼吁:“不管是传统脱口秀节目还是网络脱口秀节目,主要目的都是为观众带来欢乐及传达正确的价值观念”,并要求此类综艺节目应该“引发一些思考,积极传播正能量”。

可见,主流媒体希望脱口秀除了娱乐功能外,还要承担引导正确价值观,传递正能量的责任。

近两年部分媒体对脱口秀的报道06结语:我们需要怎样的相声和脱口秀?百花齐放而非一家独大的健康行业发展从2020年的综艺热度、可观的粉丝数量以及相声和脱口秀社团数量来看,脱口秀与相声行业一片繁荣但郭麒麟在一次采访中提到“相声是。

虚假繁荣,相声市场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也有圈内人说“在国内,如果想通过脱口秀挣钱或者出名,签约笑果文化是现阶段唯一的出路”可见表面的繁荣背后是德云社和笑果文化的“一直独秀”,更是值得警惕的一家独大能凭借相声或脱口秀本身挣到钱的演员和社团屈指可数,大批演员和团体的生活境遇并不如意。

没有资本,无法生存又何谈发展?反之,“一家独大”的企业和社团商演不断,盈利不断但没有竞争的市场,寡头垄断早晚会把行业做烂,毕竟市场导向型之下总是会出现以“受众为天”,过分迎合受众与市场的现象独大的德云社需要警惕“向卖座看齐”、“向流量看齐”背后“去价值观”、“去思想化”以及涉及“三俗”的相声内涵;而连着三年脱口秀亚军的王建国也需要思考没有了“雪国列车”明年该怎么办?。

相声:有创新有底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是传统相声在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之路,随着新媒体平台的发展、随着新时代的年轻人成文文化消费的主力军,相声表演从形式到内容、甚至到演员的变化都是必要的但相声在变化过程中也应始终牢记文化传承的使命和责任。

曾经有人因为相声内容过于传统老旧、相声作品总是重复、相声演员总是唱“无趣”的京评梆曲而不喜欢相声,如今又有人因为相声演员偶像化、商业化严重而不喜欢相声……德云社相声演员高峰曾说:“过去的事情怎么样,我们不能因为它过去了,就可以把他忘掉……这个东西在,你可以不喜欢,但是它不在了,可能是一点损失。

”相声的文化传承作用一直在被我们忽视,相声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承载了大量的历史文化和曲艺民俗例如相声演员身上穿的大褂,就是周恩来总理特批,要“让大褂在相声演员身上传流下去”;再如相声百年传承下来的规矩尊师重道是我们的传统美德。

而在这些形式之外,相声的真正内核,相声的基本功和技艺,包括京评梆曲、太平歌词、贯口等,他们或是国粹、或蕴含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相声的传统节目诸如《黄鹤楼》《汾河湾》等也都是在用一种幽默的方式讲述中国历史

而这些是我们真正需要的艺术,也是当前人们在追逐中逐渐迷失的方向脱口秀:有思想有价值的“时代重音”2020年,脱口秀能成功出圈的原因在于脱口秀演员的某些吐槽和表达在当前时代直击社会痛点,反映了社会问题,引发大众的热议和思考。

脱口秀不同于相声,他没有门槛,是演员基于自身经历原创的段子只要你想说,就能上台,可以说脱口秀是响应大众的召唤,作为社会的解压阀而生,它为公众发声提供了平台,是一种独特的大众文化除了收获开心之外,观众观看脱口秀收获的还是一种“爽”感,。

这种“爽”感来自于台上的演员面对大多人都在面对的职场PUA、性别歧视、阶层差异等不公平现象时说你想说、骂你想骂的共鸣与过瘾除了吐槽让观众发笑之外,脱口秀通过语言和态度,表达着对现实的时效性关照、对社会的洞察性提醒、对传统的思辨性继承,传播着正能量的价值观,带给人思考和启迪,培养观众以一种批判的思维方式来反思自身和当下社会,从而推动个人的改变和社会的进步。

这是中国需要的脱口秀不分输赢、不较高低的语言艺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将相声和脱口秀执意比个高下并没有意义,二者的本意都是引人发笑相声繁盛的背后反映的实质是民间艺术的优越性,脱口秀出圈的背后是直击社会痛点的刺激。

在科技发展、社会分工细化的当前社会,人们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社会焦虑感加大,内心需要的人文关怀和情绪释放日益强烈而通过相声与脱口秀,在娱乐与鉴赏,讽刺与吐槽中完成社会的交流与心灵的慰藉便成了最好的方式。

从这个角度来看,相声和脱口秀也算是因时而“活”,顺势“出圈”而从本质而言,相声和脱口秀都是一门艺术,一种文化在任何时代,艺术都不是套在玻璃杯中的艺术的真正意义在于让人们从艺术中正视自己,从作品中寻找情感认同,寻找当下对于社会问题的态度、建议,从而启迪自身。

而文化,是要以文化人,重在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纵观相声与脱口秀的发展,每一段经典都是对现实社会问题的思考、抽象与反馈;再以不同的视角进行输出、传达与表达未来,身为艺术的相声,身为文化的脱口秀,只有符合人民大众的真实需求,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取精去糟,才能真正实现相声的“万‘相’归春”、成就中国脱口秀的“新势力来袭”。

文案丨崔艺璇 陈南希 李宇琦 位威 冯暄皓编辑丨陈南希 崔艺璇责编丨吴子骄主编丨赵睿 孙熙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