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生活

怎么教育孩子(怎么教育孩子不玩手机)一篇读懂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08-24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新闻,让我十分震惊:视频中一位15岁的男孩,对着妈妈拳打脚踢,毫不避讳现场的警察,疯狂的行为甚至还把弟弟吓哭了。据了解,这

怎么教育孩子(怎么教育孩子不玩手机)一篇读懂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新闻,让我十分震惊:视频中一位15岁的男孩,对着妈妈拳打脚踢,毫不避讳现场的警察,疯狂的行为甚至还把弟弟吓哭了据了解,这个男孩是因为过度沉迷手机,母亲在劝说无效后,便强行没收了他的手机。

没想到,男孩突然就像疯了一样,当着警察的面冲上去对母亲大打出手,嘴里还不停地骂骂咧咧到最后,警察对他进行了批评教育,母子二人也在警察的帮助下才得到和解15岁,明明应该在初中的课堂上好好学习、享受明媚美好的青春,如今却深陷在手机的泥潭中言行失控、不可自拔。

作为家长,这样的新闻总是让人感到忧心忡忡,生怕哪天自己的孩子也会这样而这背后的始作俑者,我想大多数的家长都会说是“手机”毕竟手机等电子产品在孩子学习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事实上,青少年沉迷手机的现象也日益普遍,越来越多的孩子,因此走上人生歧路,耽误了大好前途。

可在孩子叛逆、疯狂的行径的背后,到底是手机的锅,还是家教之过,我想还不能直接定论。

你都戒不掉手机,凭什么要求孩子?生活中为了避免孩子手机上瘾,很多大人们采取了种种措施前段时间,一则“老师让学生上交手机泡水里”的视频,引发了网友的热议那是在贵州贵阳的一所学校老师让学生挨个儿走上讲台,上交手机放水盆里浸泡。

学校老师表示,学校对学生使用手机管的比较严,而这一做法也已经征得了学生父母的同意家长们对此都表示支持,甚至还有人声称“当面摔了都可以”有句话说:“教育如治水,宜疏不宜堵”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非但不能根除孩子成瘾的心魔,反而会适得其反,让孩子对手机的执念更加强烈。

事实上,孩子之所以会沉迷手机,家庭教育的影响正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此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读本》显示,来自以下四种家庭的孩子,最容易过度使用手机亲子活动少父母抗拒网络教育方式粗暴父教缺位

这些家庭普遍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并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与陪伴,父母与子女之间并未建立紧密的联结。

由此,大人忽视了孩子的感受,看不到他们的真正需求;孩子则认为父母不理解自己,也体会不到家的温馨与美满就这样,孩子最终选择了手机,选择了在虚幻的网络世界里寻找快乐与满足与此同时,大人本身的表率作用,其实孩子也都看在眼里。

江西卫视《家庭幽默录像》节目曾做过一期采访,询问一群小学生自己的爸妈平时在家最喜欢干什么结果,孩子们清一色给出了同样的答案——玩手机他们透露,爸妈用手机看短视频、打游戏、刷剧,总是玩得废寝忘食,甚至在吃饭上厕所时都不肯放下。

而当被问起希望爸妈看手机的时间能用来做什么时,孩子的回答五花八门:“陪我玩”“一起看书,聊天”“教我写作业”……甚至有一个孩子,还对着镜头发出了灵魂拷问:“为什么别的家长那么在乎自己孩子,我爸就只在乎手机?”。

童言无忌,却道出了他们心底最真实的想法。

对孩子来说,世界上最打动人心的爱,叫做陪伴;可手机却夺走了这份渴望而对我们每一个大人而言,是否也应该反思:连我们自己都戒不掉手机,又凭什么要求孩子做到呢?由此可见,孩子的问题其实映射的是我们为人父母教育的缺失,以及行为的失责。

让孩子放下手机,智慧的家长这样做之前在知乎上看到这样一个新闻杭州一位高考673分的学霸,本身也爱玩手机游戏在他看来,学习和玩网游并不矛盾,两者有很多互通的地方他说:“就拿王者荣耀的打野位置来说,防守野区、入侵野区和去线上抓人,和学习中巩固、突破和提升是可以对应的。

”事实上,现代社会中,手机等电子产品就像一把双刃剑利用得好,会成为孩子学业和生活中的好帮手;把控不当,就犹如精神鸦片一般,侵蚀孩子的心灵和身体那作为家长,我们该如何找到那个平衡点,让孩子在接触手机的同时,又不会上瘾呢?。

对此,一些家庭教育学者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手机并非洪水猛兽,具有放松休闲、学习知识、了解世界等作用因此不让孩子玩手机,既不现实,也不可取;真正的关键,是防止孩子手机成瘾而要想做到,有两个非常重要的两个原则:。

第一个叫“张力释放”也就是说,一味禁止孩子接触手机,只会让对方更加心心念念适当玩一下,才能把张力释放出去第二个叫“快感置换”孩子通过玩手机,会获得亲和需要、优胜需要、交往感、成就感等大量的心理需求

当现实生活中的其他事情同样能给予孩子这些满足时,他们自然就不会手机无法离手了专家们指出,防止孩子手机成瘾最好的方法,就是家长“让家变得温暖起来,让自己变得可爱好玩起来,给孩子安排的各种活动变得有趣起来”。

相比想方设法限制孩子玩手机,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快乐和意义,才是去除手机成瘾的最重要思路而要想做到这一切,需要策略,也需要考验家长的智慧作家茨威格说:“命运所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我们一起想想孩子开始如何接触到手机的?

孩子不想吃饭,“边看动画片边吃饭”孩子想要玩具,“不买就给你看短视频”孩子要出去玩,“我没时间,给你玩会儿手机”……可教育孩子太累、工作太忙,都不该是我们把孩子扔给手机的理由孩子对父母是天然依赖的,手机的吸引力再强,也强不过父母的陪伴。

在孩子还愿意跟你亲近的时候,帮助孩子养出健康的习惯吧。毕竟,父母的有效期很短,只有10年,不要因为一时的偷懒,造就孩子一生的遗憾。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