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揭秘四海皆兄弟(四海之内皆兄弟)
“四海之内皆兄弟”,这句话想必每个人都说过,我在读书时,认为这是读书人的直爽,农民的淳朴,商人的市侩,江湖人的豪迈,然而,近读《春秋》,发现这句
杂谈:四海之内皆兄弟疫情三年,阻挡了多少人回乡的旅程,今年迎来了疫情放开后的第一个春节,无数离乡的游子踏上了回家的征途,“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成为了人们新的口头禅他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回到家乡,亲朋好友欢聚一堂,推杯把盏,称兄道弟,岂不快哉!。
“四海之内皆兄弟”,这句话想必每个人都说过,我在读书时,认为这是读书人的直爽,农民的淳朴,商人的市侩,江湖人的豪迈,然而,近读《春秋》,发现这句话虽然是客套话,但根据血缘关系的延续,这句话确确实实是真实的,也就是说,现代中国人的血缘关系往远古溯源,或多或少是能沾上血缘关系的。
我们常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从理论上讲,我们都是三皇五帝的后裔,说“四海之内皆兄弟”是没有错的因此,要明白“四海之内皆兄弟”的缘由,就需要了解我们的祖先,以及我们的传承我们祖先对自然世界的认知是“天圆地方”、“天似穹庐”,它就像一个大大的罩子,罩在大地之上,而大地是方形的,天是圆形的,天圆与地方不是完全契合的,在方形大地之外,形成了四个半弧形外廓,这就是东南西北四海,四面大海将方形大地包围了起来,所以古人说的四海之内,其实就是指那块方形大地,也就是指中国。
学习过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在周朝以前,中国历史是没有确切文字记载的,历史的真相只能从考古和甲骨中去追溯夏商周如何断代,一直在考古界和学术界存在较大的分歧,国家科委在1995年集合多学科专家搞了一个“夏商周断代工程”,依然没有形成完全统一的观念。
目前,史书有确切记录的是在周厉王37年(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周厉王逃到彘地,实行共和执政(这段时间,周朝是没有国王的),直到14年后,周厉王在彘地去世,周厉王的儿子公子靖继位为周宣王孔子编辑的《春秋》,应该是中国最早以编年形式记载的史书了,它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周平王四十九年)开始记载的。
我们常说的三皇五帝,三皇已不可考证,史书上也没有统一的定论,大多认为是由神话传说演绎而来,这里就不加以评说了公认的史书开山之作,也就是司马迁的《史记》,也是从《五帝本纪》开始记载,五帝自然是轩辕皇帝、颛顼、帝喾、尧、舜,那么我们来看看五帝之间的关系:。
黄帝姓姬,名轩辕据史书记载,黄帝是少典的后代,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另外有一个说法,黄帝本是有熊氏部落之人,居于姬水之滨,轩辕之丘,故名姬轩辕从轩辕黄帝的生平看,姬姓、轩辕、公孙、有熊等姓氏都应该是轩辕黄帝的后裔。
轩辕黄帝有两个嫡系儿子(元妃嫘祖所生),大儿子玄嚣(少昊),次子昌意轩辕黄帝之后,是颛顼(zhuān xū),姬姓,高阳氏,黄帝之孙,昌意之子据说,颛顼辅佐少昊(就是玄嚣,东夷部落首领,轩辕黄帝的大儿子)有功,被封于高阳,所以后称高阳氏。
在少昊去世后,他打败了共工,成为五帝之一五帝中的第三位是帝喾(kù),而帝喾也是姬姓,名俊,生于高辛(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高辛镇),故号高辛氏相传帝喾是轩辕黄帝大儿子玄嚣的孙子,也就是说,帝喾是轩辕黄帝的曾孙。
帝喾之后是尧,尧是帝喾的儿子,也就是轩辕黄帝的玄孙舜是五帝当中的最后一位,他的五世祖是颛顼,六世祖是昌意,是轩辕黄帝的七世孙由此可知,五帝实际上都是轩辕黄帝及其后裔,一脉相传,具有血缘关系相传舜传位大禹,大禹传位给他的儿子启,从此开始了家天下的世家模式,夏王朝的历史大幕徐徐拉开。
《史记·夏本纪》:“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也就是说,大禹的祖先是颛顼,也是轩辕黄帝的后裔所以,夏朝统治者身上流淌的也是轩辕黄帝的血脉。
商朝由成汤立国,其先祖名叫契,他的母亲简狄是帝喾的第二个妃子,传说她吃了燕子蛋之后怀孕生下了契《诗经•玄鸟》有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契随大禹治水有功,被封在商地经历十四代不懈努力,终于在成汤时建立了商朝。
周朝的始祖是后稷,姬姓,名弃,《史记·周本纪》载:有邰氏之女姜嫄(帝喾的元妃,相当于后世的皇后)踩巨人脚印而生弃稷是黄帝玄孙、帝喾嫡长子由此可见,五帝及之后的夏、商、周都是轩辕黄帝的后裔轩辕黄帝从公元前约2700年成为有熊氏部落首领,至公元前256年周朝灭亡,期间有2400多年,都是轩辕黄帝的后裔统治中国,其后裔人数恐怕是不可胜数的。
我们知道,已有的社会组织形态是原始社会、氏族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在周之前的社会,基本上是以部落或部落联盟的形式存在的,有点类似现在的联邦制,首领只不过是名义上的共主,各部落有很大的独立决策权,联盟共主的名义象征大于实质,这是由部落的实力决定的,部落实力强,在联盟中的势力就越强,话语权也就越大。
例如,轩辕黄帝之前是炎帝统治的,但由于炎帝部落势力的衰败,以及炎帝比较强势的统治方式,导致大多数部落投向轩辕黄帝,最终,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在阪泉发生决战,黄帝取得胜利,从而取代炎帝成为新的部落联盟首领之后,黄帝部落又打败了蚩尤等部落,形成了中华民族的雏形,所以,我们又自称为炎黄子孙。
此外,有一种传说,炎帝和黄帝都是“有熊国君”少典氏的后裔,据《国语·晋语四》记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皇(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这里所说的“生”,并非说黄帝和炎帝是少典氏亲生,而是说他们都是少典氏的后裔。
因此,炎帝和黄帝之间是有血缘关系的,他们的后裔是兄弟关系,也就是说,姜姓、姬姓之间是血脉相连的兄弟关系周王朝是以《周礼》来统治社会的,周朝为了巩固和扩大周王朝的统治,有效地管理广大被征服的地区,镇抚各地原有的邦国,周初实行了分封制。
分封制就是把周王的子弟、亲戚、功臣以及古代先王圣贤的后代,分配到一定的地区,分别授给他们一定范围的土地和人民,建立封国周王朝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一切财产和势力,包括姓氏其余儿子则须分封出去,且以氏来进行区分。
例如,周文王第九子康叔封于卫,称姬姓卫氏,是卫姓始祖,可以说,姬姓是卫姓的始祖,同样,鲁姓(鲁国,周公旦之子姬禽)、郑姓(郑国,周宣王之弟姬友)等姓都是由周王朝姬姓子弟分封演变而来荀子说,周初分封了71国,其中姬姓53国,由姬姓演变出的姓氏达411个,这411个姓氏父系根源均可追溯到姬姓,可以说,这411个姓氏是同一个祖先,这些姓氏占到百家姓中502个姓氏的82%。
周朝婚姻制度的根本就是同姓不能通婚,因此,大多数姬姓诸侯国国君都是娶其他姓氏诸侯国的女子为妻例如,在《左传·隐公元年》中记载:“惠公元妃孟子孟子卒,继室以声子,生隐公”和“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
鲁惠公娶宋国大公主孟子(子姓,孟为排行,孟仲叔季或伯种叔季,孟就是老大);郑武公娶申国公主,姜姓,所以叫做武姜此外,《左传》中还记载了大量类似的事例,如卫宣公娶齐僖公女儿宣姜等周朝这种婚姻制度,进一步促进了各姓氏之间血脉的融合,增强了周王朝的凝聚力和统治力。
上古有八大姓氏,分别是姬、姜、姒、嬴、妘、妫、姚、姞,实际上先秦时代的姓氏并不只有八个,比较古老且著名的姓还有商代王室的子姓,楚国王室的芈姓等,因传承逐渐式微,甚至断绝,在后世排名靠后姬姓理所当然为第一大姓氏,是轩辕氏、青丘氏等上古部落的后裔。
特别是周武王姬发建立周朝之后,大肆分封其兄弟、功臣以及前朝权贵,其中姬姓国53个,这些姬姓国以国为氏,形成了今天的大多数姓氏汉族411个姓氏都是由姬姓演化而来的,姬姓是名副其实的“万姓之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汉族姓氏的起源。
姜姓,起源于炎帝,炎帝生于姜水,就以姜为姓,神农氏、共工氏、有邰氏、吕氏皆为姜姓周朝分封的齐国(相国姜子牙)、吕国(吕他辅助武王伐纣有功而封)、申国(分封缘由无法考证)、许国(周成王封许文叔于许,为五等国男爵)、纪国(史书无可寻,《封神演义》中记载姜子牙分封齐国,允许他自行分封,于是他的大儿子继承齐国,二儿子分封纪国。
两国大小相当,以淄河为界)、鄣国(建国君主是鄣穆公,乃齐太公姜尚之孙)等据考证,从齐国第一代国君姜太公起到现在,共有 102 个姓氏由姜姓繁衍而来,包括吕、许、谢、纪、丘、卢等 64 个单姓和淳于、东郭、高堂、子雅、雍门、公牛等 38 个复姓。
姒姓起源于大禹相传鲧的妻子修己是有莘氏的女儿,因为吞吃了薏苡这种植物而怀孕,生下了禹黄帝母族有蟜氏、有崇氏(鲧之封国)、夏后氏(大禹之国)、有莘氏、杞氏等国(部落)以及周文王之妻太姒、周幽王王后褒姒均为姒姓。
周朝封国杞国、越国、褒国等诸侯国为姒姓嬴姓,起源于少昊(轩辕黄帝长子),因其母亲在瀛水生育了他,便以嬴为姓其后裔伯益,被舜赐姓为嬴伯益后裔恶来成为秦国始祖,赵胜成为赵国始祖,二人都是蜚廉的儿子姚、妫同源,都是起源于舜。
《通志·氏族略》记载:“舜有二姓,曰姚曰妫因姚墟之生而姓姚,因妫水之居而姓妫”周朝封妫姓国有息国、陈国、遂国、齐国(战国田齐)妘姓是颛顼之孙祝融氏的后裔,周朝有鄅国、夷国、偪国是妘姓封国姞姓是直接由黄帝赐给儿子伯儵的,是中国上古姞姓惟一的来源。
此外还有楚国的芈姓,据传,楚国先祖为有熊氏,帝颛顼高阳的后裔战国时期楚国的诗人屈原在《离骚》这篇自传式的诗里就自认为是“帝高阳之苗裔”,芈姓因电视剧《芈月传》的红火而为世人所熟知不过芈姓似乎湮灭于历史长河之中,至今已经是很稀缺的姓氏了。
子姓:统治中国数百年商朝王室的姓氏,周朝将商朝遗民分封在宋国,宋国的贵族就是子姓,例如,圣人孔子就是子姓,他的先祖是宋国的大司马孔父嘉,华父督因贪婪孔父嘉“美而艳”的妻子,杀死了孔父嘉和宋殇公,孔父嘉的儿子从宋国逃亡到鲁国,自孔父嘉之后,其后代子孙开始以孔为姓。
综上所述,中国姓氏主要起源于有熊氏,首领少典后裔炎帝(姜姓,演变了102个姓氏)和轩辕黄帝(姬姓,演变了411个姓氏),这两人的后裔演变了513个姓氏,超过了百家姓收录的502个姓氏,所以说,我们是名副其实的“炎黄子孙”,也确实是“四海之内皆兄弟”。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经典生活文案生活知识小百科手抄报图片日常生活照片
在伴侣圈中,要分清良莠不滥结交
-
生活知识问答题选择题大全生活圈交际圈生活知识科普图片
作为一个美食喜好者,赵师长教师喜好在事情之余探究各种美食,但因为不是土生土长的太原人,初来太原事情的他并没无形本钱人的交际…
- 手机生活黄页央视《生活圈》
- 生活饮用水检测标准2023生活垃圾分类机器生活指南手册
- 生活图片带字图片有生活知识的app
- 邻水生活圈免费下载生活有关的文案生活知识问答1000题答案
- 生活科普知识大全什么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