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l英雄台词(lol英雄台词经典语录)
我的评价是:五颗星
夜間瀨玻璃丨文我已经记不清,上次看比赛不看评分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经过S赛瑞士轮开赛后,这半个多月的洗礼,我终于发现比赛不能没有评分,就像西方不能失去他们的耶路撒冷。
真没办法,“评分”的瘾实在是太大了我想在座的,应该不止我一个人,会在每场比赛结束之后,直接点开虎扑,找到比赛的战报不等MVP核算,就直接加速快进到“给本场选手打分”的关键环节每次点进评分我都感觉和回家了一样,打分的人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我真的我超喜欢这里。
就拿最近的一场比赛 LNG vs T1 举例。在比赛结束之后,点进评论区,你可以看到纯粹的人身攻击,可以看到言简意赅的四字阴谋论,可以看到追溯往昔岁月的史书,当然也能看到个人视角出发的局势分析。
总之,任何观点都可以汇集进这小小的一个页面,然后再从这个页面,进一步传播给更多的人,再延展出灵光一现的新评价嘿呀,真不是我开篇就吹,你看LNG被两小时速通之后,早年的恩怨仇家Ning不也第一时间对着虎扑评分,直播锐评老对手塔赞嘛。
而且不知道你发现没有,评分这东西之前也就是虎扑自己玩一玩,很少跳出论坛之外但这次S赛不太一样,评分不再是虎扑一家独大,直播S赛的斗鱼,以电竞为核心的抗压背锅吧,都有了自己的评分板块,也都是赛后吵得最热闹的一亩三分地。
抗吧不用多说,我从来不会怀疑他们的攻击性与创造力。斗鱼这边则是请有以Doinb为首的主播,看完比赛可以无缝切进评价,直播效果也算是拉满了。
同时评分的影响力也变得更大了,曾经论坛私人化的交流,如今已经变成了惯例的定番。在B站,你还可以看到有人专门制作虎扑的评分视频,根据赛程徐徐推进,每分每秒都有不一样的变化。
如果你从来没有参与过打分,那你也许会好奇这些打分到底有意思在哪里,为什么会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关注?赛事评分的乐趣离不开梗文化,而评分与评价又一体两面在虎扑想要评分那就必须要写评价,而复述赛场细节的战报旁边就有,所以相比较一点一点去扣游戏的细节,玩梗更容易让别人感知到评价者的态度。
与传统的评价评分不同,赛事评分局限于游戏,或者说局限于一场比赛之内,绝大多数人都是看完比赛,远道而来,很多时候大家不需要解释就能明白“梗”的意有所指就拿前段时间的亚运会来说吧当时《英雄联盟》项目获得了铜牌,中国队的BP遭到了很多观众的质疑,再加上赛后采访韩国队的接连暴击,不少人开始认为《英雄联盟》主教练朱开能力有一定的不足,最后在评价中给他留下了一句。
“冒充LOL教练”。
“冒充”这梗是个老梗了,最早是抱怨足球选手令人糟糕的表现,之前AME直播的时候也玩过这个梗,用“冒充职业选手”举报了金发志勇,而这次LOL也是一样。
当然除了这些玩梗之外,更多的其实还是坛友自己的造梗早年在抗吧冲浪的时候,其实就能发现电竞的造梗能力一流,无论是赛场上种种微妙场景,还是选手个人的语录经历,其实都会因为某个契机而变成梗,最后广为流传
而在这个S赛评价系统中,每把比赛选手都可能有不一样的发挥,一把表现不佳,一把Carry队伍,反映在评价上大概就是上一把在骂,下一把在夸的微妙景象当然,如果顺序得当,这其实就是一条完整的进化链,就像大家熟悉的WBG中单xiaohu一样,最开始被评价为“草履虫——能进行简单的生命活动”,之后一路变成了“国家保护动物东北虎”。
不过玩梗与造梗只是评价的之一因为LPL与LCK的人员交流有些密切,所以在评价中,你也能看到一些纠缠多年的岁月史书Gen的打野小花生是LPL非常熟悉的几个选手之一,在S10时还以外援的身份加入了LGD,并且成功突破进入了世界赛。
遗憾的是,他在世界赛的表现非常不佳,甚至因为操之过急而给对面上单送过人头,当时LGD的上单是狼行,所以就有了“小花生亏欠狼行”这么一句玩笑话而今年Gen再次进入世界赛,小花生的表现也和3年前产生了微妙的化学反应,评价全是隔空喊话,潜伏三年就为了在今天一举报效LPL。
而虎扑今年最搞的是,它的评价不局限于选手,而是覆盖了整个赛场在风云变幻的赛场外,坐在评论席的嘉宾,和参与比赛的解说同样可以被坛友打分解说在比赛中有了真知灼见分数可能会因此升高,但如果一直说客套话,复读“不亏”也有可能被坛友差评。
当然,赛场中除了选手操刀的英雄,小兵与峡谷的果实也可以被打分。JDG对战KT的第三把,KT堪堪守住的水晶被炮车一发轰碎,这个名场面直接被记在了虎扑的评分中,被大伙打了一个接近满分的9.9。
虽然看了这么多电竞,但如果你真的点开了虎扑的评分专栏,你还会发现这里并不仅仅有电竞赛事的评分,传统赛事,童年游戏,常用软件,都会被虎扑的坛友被拿来评分。
虎扑的评分很自由,它不会限定你的评分,不会限定你的评分内容,你可以直接发帖把自己想要评分的东西摆出来前段时间《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这个“郭楠”游戏特别火,虎扑也就出现了给每个女主角的评分帖,从游戏内容,到之后延伸出来的演员相关,那些游玩的感受,以及游戏大火带出节奏,都被大伙包裹进评分与评价,发在了上面。
这类是最常见的,遇到恰恰好好的作品,自己玩过或者看过,复读上台词,写两句简单的感受,来一个合心意或者不合心意的分数,然后就这么结束即使《进击的巨人》结尾充满争议,它也不会影响到观众对某一个角色的主观评价,目睹了角色的遭遇,回稔一遍作品里带有些许义无反顾的台词,表达一下曾经的喜爱,很主观,但没什么不好。
就像这样,虎扑的评分可以嫁接任何作品,你可以给你童年经典《猫和老鼠》打分,纪念一下自己童年幸福的一霎。
也可以给蔡徐坤打分,再强调一次《只因你太美》的历史地位。
借助这个打分,你可以尝试分享一下自己喜欢的作品,喜欢嗑的CP,从KEY社到英美电视剧,再到“毛利小五郎 × 妃英理”……说点什么,然后带一个分数,说不定就会有人因此而步入深渊巨坑。
评分也可以被用来“怀念”,专栏里有个“红极一时的现象级游戏”包含了《魔兽世界》《热血传奇》《劲舞团》等等游戏。
它们的评分褒贬不一,但是关于它们的评价却好像又包含了太多故事。
当然,评分也可以用来被表明某些态度。在“英雄联盟台词”中,腕豪的那句“爱你,老妈”就胜过了各种华丽的辞藻,几十万人打分最后依然是十分的满分。
你可能注意到了,虎扑的打分并没有多少客观,大家从主观出发,留下一个符合自己心意的分数,不需要计较打分对象的好坏,只去聊聊自己最直接的想法这其实和主流的打分网站不同,在豆瓣每个人的打分会直接影响到作品的评价,作品的评分也会直接影响到观众的态度。
我还记得我上周和友人去看《河边的错误》,他拿着豆瓣7点几的评分,问我是不是因为她太菜了,所以才会看不懂这个电影;
她说,对她自己来说这个电影可能打不上三颗星,应该就两颗或者干脆一颗。但想了想觉得好像也不太合适,这么高的评价可能真的是因为自己有所欠缺,所以看不懂,就这样最后放弃了差评的想法。
我没好意思说我也没看懂,回到家才后知后觉,如果不需要计较作品与个人,那虎扑的主观打分可能也算是生活的必需品我还记得之前孙吧流行过“打分帖”,其实和虎扑一样,由楼主举例,然后孙吧吧友在楼中楼里回复大多数评价好听点是“快意恩仇”,难听点是“野调无腔”,这些评价主观,发泄情绪,却不会影响到孙吧之外,也鲜少会波及到被评价的对象。
不会有人在想得到安利的时候,去参考孙吧的评价,所以肆无忌惮,口无遮拦也是被允许的。而虎扑评分虽然有一些对应的限制,但是和孙吧一样,它并不具备参考价值,所以每个人都可以借着评分说点有的没的。
你可以感慨时间飞逝,调侃那句“15岁击败的如人机一样的电脑,就是击败如今25岁的自己”,然后兴致缺缺地给自己下意识点开的“极地大乱斗”一个满分。
也可以按照顺序给“中国神话人物”刷满好评,祈祷家人身体健康,财神光顾……
我想这就是如今打分帖泛滥的原因。大家总需要一个能不那么限制自己,但是又可以更好展示自己观点的地方。
打上一个评分,它不会影响到作品本身的评价,但是能表明自己的态度,抒发自己的情绪它可以是1分也可以10分,它不需要去瞻前顾后,想那些是是非非,像一张白纸,又像是一面单向玻璃……至于打分的对象肯定也没有什么限制,可以是今天你好不容易攻克的BOSS,可以是废了三张草纸解出来的谜题,当然也可以是忙了一天的你我。
最后在虎扑之外,打个分吧,就像我一样打个十分,送给你也送给我。-END-往期精选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lol英雄台词(lol英雄台词经典语录)
我的评价是:五颗星
-
小时代台词(小时代台词没有物质的爱情就像一盘散沙)
首发|品牌官作者|品牌官(图源:抖音)引言:曾以《小时代》系列作品叱咤文坛与影坛的郭敬明,如今跨界转身,以全新身份亮相——妆造店老板。…
- 相声台词(报菜名相声台词)
- 傻子上学(傻子上学小品是哪一年的)
- 小学生快板词(小学生快板词视频)
- 小学生快板词(小学生快板词立志理想)
- 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检测标准生活万岁免费观看完整版央视固安生活圈二手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