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词对白(俺也一样台词对白)
剧中的“洛阳话”,带给我们亲切感的同时,也让我们忆起一段段无法忘却的历史
1
《装台》剧里的洛阳话杨旭东谁能想到,中央电视台的年末大剧《装台》,刚刚播出还没有几集,就因真实的表演和接地气的剧情,直直的戳进了观众心里《装台》通过聚焦西京以刁顺子为代表的,靠装台和蹬三轮谋生的一批小人物的家长里短、悲欢离合,播出没几天就快速走红,媒体溢美之词不绝,全民热议好评不断。
不说电视剧的剧情故事、表现手法、艺术特色,演技优劣,单就剧里“陕普”风味的台词和对白,就让观众听得看得有滋有味为了强化剧作的真实感,让剧作更接地气,更反映普通百姓本真的生活,电视剧用地方方言代替了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台词,‘哈人’、‘花搅’、‘瓷锤’、‘夜个’等生动朴实的陕西方言,带来了普通话所不能体现的独特的地域特色和喜剧效果,把市井底层小人物口无遮拦的幽默诙谐表现的活灵活现,具有了普通话难以比拟的亲和力和亲近感,用剧中的“陕普”形容一句,那就是——“美哩很”。
可以说,剧中的“陕普”,比我们平时看到的京派四合院电视剧里,那些京城大腕们透着天然优越感的高高在上的京腔京调,更百姓化,更接地气,更真实有趣,也更有代入感对于其他地区的观众而言,可能会有一丝陌生,一丝新奇,一丝好玩, 但是对于我们洛阳观众而言,却没有丝毫的违和感。
尤其是时不时的从剧中人物口中蹦出的‘花搅’、‘夜个’、‘欠扁’、‘撅人’、‘细发’等听着让人特别熟悉的“疑似”洛阳话,更让洛阳观众感到有一种特别的亲近感看着他们没有表演痕迹的表演,听着他们的夹杂着“疑似”洛阳话的“陕普”,感觉他们就像是自家在西安的亲戚一样。
不是我要和剧中的刁顺子们攀亲戚、套近乎、蹭热度,本人虽然不是什么对语言有着专门研究的专家,但凭着直觉我就敢肯定,剧里台词里潜伏的这些“疑似”洛阳话,就是我们原生态的洛阳话,为啥?因为它有历史渊源啊你没听说,走在西安街头,经常听到“中不中?中,你弄啥?”这样的河南口音,让一些外地游客很是诧异,这究竟在河南还是陕西啊,为什么西安有那么多人说河南话?。
其实也不难理解,大多上了年纪和有点历史知识的河南人都知道,自古以来,每逢中原战乱和灾荒,陕西富庶的八百里秦川和遥远的西北地区都是河南人避难的去向,尤以近代的1938年黄河花园口决堤和1942河南大饥荒为甚。
所以,有山东人闯关东,河南人走西口之说,而走西口的河南人中有又大量的洛阳人,洛阳人又多以偃师、孟津、新安以及巩义人为主正因如此,不少洛阳人西安旅游和出差的时候,尤其是在西安火车站附近下饭馆和打出租的时候,都有过他乡遇“乡亲”的遭遇。
我就有过这样的经历,一次出差西安打出租时候,车上与司机一攀谈,师傅的祖籍竟然是我偃师老家北窑一个村的,再扯,弄不好还能扯成要不了几杆子就能打着的远房亲戚你说,要是走在西安的大街上,耳朵里时不时的飘进几句熟悉的洛阳话,这不奇怪吧。
据统计,陕西3800万人当中就有900万是河南人,西安1000万人口当中,就有400万是河南人,400万河南人当中有多少洛阳人,没人统计,我也没有掰手指头算过,因为数不过来以穿越西安城的陇海铁路线为界,西安火车站的北侧和南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道北和道南,包括西安的一些城中村,因历史原因,多年来聚集了大量的河南和洛阳人,这些人不少都是靠拉车出卖体力来谋生的。
起先是人力车和架子车,然后是三轮车,继而是蹦蹦车,现在是出租车西安当地人一听是河南人拉的车都非常愿意坐,一是觉得河南人身体好跑得快,二是因为河南人开价公道所以,从这点来看,也符合剧中刁顺子蹬三轮谋生的职业和河南人朴实厚道的性格吧。
多年来,古城西安经过河南人一次次不断的融入,陕西话和洛阳话的混合和杂糅,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语言风格,应该也是符合事实和史实的吧剧中的“豫剧”、“胡辣汤”、“洛阳话”等大量河南元素的呈现,是不是也在隐喻着剧中人物和河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由此我再推断,剧中这些淳朴厚道,幽默诙谐的装台人,保不准真的就是前些年咱家去了西安那些年久失联的亲戚啊不过话还是得说回来,史归史,剧归剧,本文并非什么探究语言和史学的学术文章,这些文字充其量也就是一篇小小的捕风捉影博人一笑的剧评而已,西安和洛阳有学问的历史学者多如牛毛,两地的文史爱好者也常会为一些历史学术问题进行争论,所以想特别声明一下,文中所涉的史实和内容如有谬误,恳请闲来无事偶尔一瞥看到这篇小文的大专家们也别太较真,本人不是有意误人子弟,着实是才疏学浅又心有不甘,手痒了想码些文字换点酒钱才写下这篇小文而已,如果看不过眼,想拨乱反正、补偏救弊,那您就再给大家一个学习的机会,也来一篇,只管朝俺拍砖就是啦,到时俺一定亲自提酒登门认错拜访,只是千万别因为这些东拉西扯的文字影响了您看剧的心情。
让我们一起感谢中央电视台临近年关的时候,给我们奉献了一台剧情好看,表演真实,接地气且不“装”,愿生态却不土的精彩大剧剧中的“洛阳话”,带给我们亲切感的同时,也让我们忆起一段段无法忘却的历史河南与陕西,同依黄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豫陕一家亲。
洛阳和西安,同为古城,丝路相牵,一脉相承,一对好兄弟。最后再对剧中刁顺子和他那些装台蹬三轮的弟兄们喊上一句,加油努力,洛阳的亲戚们祝你们在西京的生活越来越“嘹咋咧”!
作者简介杨旭东 洛阳广播电视台记者、编辑。洛阳市作家协会会员。
—政策| 资讯 | 赏文 |赏艺 | 赏思—
“文艺洛阳”由洛阳市书协副主席黄军和题写总监制:王晓辉监制:王联委、陈胜展、朱欣英编审:王小朋、张松焕文字统筹:李国英责编:李杨感谢老贾播报团队友情支持版权声明:本公众号转载的稿件,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
,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台词对白(俺也一样台词对白)
剧中的“洛阳话”,带给我们亲切感的同时,也让我们忆起一段段无法忘却的历史
-
台词对白(三国演义经典台词对白)
【泄密食堂】全新节目即将上线
- 台词对白(三国演义经典台词对白)
- 台词对白(甄嬛传台词对白)
- 放心吧(放心吧祖国简谱)
- 放心吧(放心吧我不会纠缠你小说免费阅读)
- 放心吧(放心吧小品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