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学习

2011年高考数学(2011年高考数学难吗)奔走相告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09-05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大家好!本文和大家分享一道2011年高考数学真题。这道题是2011年高考全国1卷理科数学的填空压轴题,题干非常简洁,但是题目的难度却不小,在很多

2011年高考数学(2011年高考数学难吗)奔走相告

 

大家好!本文和大家分享一道2011年高考数学真题这道题是2011年高考全国1卷理科数学的填空压轴题,题干非常简洁,但是题目的难度却不小,在很多班级出现了全军覆没的情况本文和大家分享2种解法,供大家参考

解法一:正弦定理+三角恒等变换要求AB+2BC的最大值,那么我们需要先将AB和BC表示出来由于题干告诉了我们B=60°、AC=√3,所以由正弦定理就可以得到:AB/sinC=BC/sinA=AC/sinB=√3/(√3/2)=2,即AB=2sinC、BC=2sinA。

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A+C=180°-B=120°,即A=120°-C所以AB+2BC=2sinC+4sin(120°-C)接着用两角差的正弦公式将sin(120°-C)展开,即可得到AB+2BC=4sinC+2√3cosC。

这样就将AB+2BC转化成了关于C的函数关系,而且是一个关于C的“同角异名”的关系,于是此时可以利用辅助角公式,即asinα+bcosα=√(a^2+b^2)sin(α+ψ),其中tanψ=b/a所以AB+2BC=2√7sin(C+ψ),其中tanψ=√3/2。

接下来再利用正弦函数的有界性就可以得到答案了

解法二:坐标法+基本不等式以点B为坐标原点,以BA所在直线为x轴,且以射线BA为x轴的正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设A(a,0)由于B=60°,所以点C在第一象限,故可设点C(c,√3c)于是,AB+2BC=a+4c。

由AC=√3及两点间距离公式可得,(a-c)^2+3c^2=3。接下来就用基本不等式来求a+4c的最大值。

由于约束条件是二次式,而目标函数是一次式,所以我们可以用“万能k法”来求解设目标函数a+4c=k,根据所建立的直角坐标系可知k>0,则a=k-4c,将其代入约束条件(a-c)^2+3c^2=3中,整理后得到一个关于c的一元二次方程,即28c^2-10kc+k^2-3=0①。

由于三角形ABC是存在的,则方程①有实数根,即判别式△≥0,即(-10k)^2-4×28(k^2-3)≥0,整理得k^2≤28又k>0,所以解得0<k≤2√7,即AB+2BC的最大值为2√7

这道题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不管是解法一还是解法二都是高中数学的常考知识点,也是高中生必须要掌握的。这道题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你学会了吗?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