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学习

马三立单口相声台词(马三立的单口相声语言有什么特点)不看后悔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09-29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相声种类之一。一段相声按照表演人数的多少可分为单口相声、对口相声和群口相声。由一个人表演,自捧自逗,叫做“单口相声”,相声艺人又称之为“单春”。

马三立单口相声台词(马三立的单口相声语言有什么特点)不看后悔

 

相声种类之一一段相声按照表演人数的多少可分为单口相声、对口相声和群口相声由一个人表演,自捧自逗,叫做“单口相声”,相声艺人又称之为“单春”单口相声主要以喜剧性的故事情节取胜相声自诞生伊始,张三禄及朱绍文、沈春和等均表演单口相声,是相声最早出现的表演形式。

传统相声里单口段子很多,如《日遭三险》、《连升三级》、《知县见巡抚》、《傻子转文》、《小神仙》、《化蜡扦儿》、《珍珠翡翠白玉汤》等,均为脍炙人口的作品著名艺人李德钖、焦德海、张寿臣、刘宝瑞、潘占奎等都是单口相声名家。

单口相声以“说”为主,渊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笑话和说话相声艺人常说“说点大笑话、小笑话”事实上有些单口相声就直接取材于古代笑话与古代笑话相比较,单口相声必须有较强的故事性和突出的人物形象,尤其应该具有更为丰富和充盈的社会生活影像。

较早的单口相声往往像评书那样成本大套地讲述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有所谓“八大棍儿”之称单口相声与评书虽然同样讲究情节波澜跌宕、精彩抓人,但单口相声的情节带有虚拟假定、夸张揭露的特点,重点在于制造包袱,以抓哏取悦观众。

更多情况下,单口相声的情节和包袱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包含着批判、评价之目的,以及鲜明的主观色彩大多数段子主题鲜明,或讽刺或抨击,一针见血,痛快淋漓新中国成立以后,单口相声创作比较冷落,优秀作品寥寥,只有冯不异、孙秀汶创作的《黄半仙》,李凤琪创作的《追车》等为数不多的几个作品。

其中《追车》开创了新中国成立后歌颂型单口相声的先河20世纪80年代后期,相声名家马三立创作并演出了许多单口小段如《八十一层楼》、《查卫生》、《练气功》、《找糖块儿》、《偏方儿》、《送人上火车》、《给老热写信》等。

选材多为生活中的小插曲,一个故事一个包袱,短小篇什精巧构思、幽默风趣,深受观众喜爱,使单口相声这一形式焕发了新的艺术光彩进入21世纪,出现了既能创作又能表演的单口相声演员方清平,因常在中央电视台表演,使得单口相声再次进入观众的视野。

在演出上单口相声受古代说话艺术的影响,演员上台一般先念一段定场诗,然后再开始表演单口相声其演出道具也比对口相声多了一块醒木随着时代的发展,定场诗有时也被省略掉,直奔相声的主题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