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常识有哪些数字组成_生活常识有哪些数字组成图片
它们是:《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
古今中外,有很多的文化、文学常识,人们爱将其中有着某些共同特征的人和事集中在一起,冠之以数字,易于记忆,易于流传因而,也就有了所谓的带数字的文化、文学常识下面,我们将其中最为重要的提供给积极备考的同学们。
称谓中带“二”带“三”的二南指的是《诗经》中“国风”部分里的《周南》和《召南》二雅指的是《诗经》中“雅”里的“大雅”和“小雅”(也叫“大小雅”)二陆指的是西晋文学家陆机与他的弟弟陆云补充内容如下:陆机曾写过著名的《文赋》。
其中最有名的句子有:“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两司马前人有诗曰“文章西汉两司马”,于是有了“两司马”的说法指的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和文学家司马相如。
补充内容如下:①司马相如曾写过著名的《上林赋》和《子虚赋》②在《子虚赋》里司马相如塑造了两个形象,即“子虚先生”和“乌有先生”成语“子虚乌有”就出自他的《子虚赋》“三言二拍” “三言”,指的是明朝冯梦龙编著的三本古代白话短篇小说集。
它们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二拍”,指的是明朝的凌蒙初写的两本古代白话短篇小说集它们是《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补充内容如下:①教材中的《灌园叟晚逢仙女》就出自“三言”②《喻世明言》又叫《古今小说》。
③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都出自“三言”如《卖油郎独占花魁》、《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三曹 即,曹氏父子三人,曹操、曹植、曹丕三班 即,班氏父子三人,班彪、班固、班昭 补充内容如下: 班超,也属于班氏父子中人,但为什么不算在“三班”之列,因为他没 有参加《汉书》的写作。
班超在历史上的贡献是“投笔从戎,建功西域”“三吏”与“三别” 指的是杜甫的六首诗“三吏”是《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是《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补充内容如下: ①“三吏”、“三别”都属于古体诗。
③它们又都属于叙事诗④它们也都属于五言古体诗 古希腊三大悲剧之父 指的是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几庇得斯三部曲中外有许多作家写出过“三步曲”,最著名的有下列作品:1、“自传体”三部曲 作者为前苏联作家高尔基,三部曲是由三部长篇小说构成的,分别为《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2、《苦难的历程》三部曲 作者是前苏联作家阿·托尔斯泰,三部曲也是由三部长篇小说构成的,分别为《两姊妹》、《阴暗的早晨》、《一九一八年》3、《蚀》三部曲 作者是中国现代作家茅盾,三部曲是由三部中篇小说构成的;它们是《幻灭》、《动摇》、《追求》。
4、“农村”三部曲 作者是中国现代作家茅盾,三部曲是由三部短篇小说构成的,它们是《春蚕》、《秋收》、《残冬》5、“激流”三部曲 作者为中国现代作家巴金,三部曲是由三部长篇小说构成的,它们是《家》、《春》、《秋》。
6、“爱情”三部曲 作者为中国现代作家巴金,三部曲是由三部长篇小说构成的,它们是《雾》、《雨》、《电》7、《欲望》三部曲 作者为美国作家德莱塞,三部曲是由三部长篇小说构成的,它们是《巨人》、《金融家》、《斯多噶》。
称谓中带“四”的四史 指的是二十四史的前四史即,《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还得补充几句话①所谓“二十四史”指的是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②“二十四史”的第一部是《史记》,而最后一部是很容易被说成是《清史》的,其实不是;最后一部是《明史》。
即便说到“二十五史”,那最后一部也不是《清史》,而是《新元史》只有在“二十六史”的说法中,那最后一部才是《清史》③《资治通鉴》不算在“二十四史”之列的原因是它属于“编年体史书”④《史记》的作者是人所共知的,是西汉的司马迁,而《汉书》的作者却很容易被简单地说成是班固。
其实,《汉书》的作者,准确地说,应是“三班一马”,即班氏父子三人:班彪、班固、班昭,还有一个外姓人叫马续 《后汉书》的作者也是极容易出错的张嘴就来“范晔”,其实这只说对了一半因为在南朝私家可以写史,所以,有很多人为后汉写过历史,包括范晔。
后人将众多书中写得最优秀的两本合在了一起,就是我们今天读到的《后汉书》那两位史学家,一个是范晔,另一个是南朝司马彪《三国志》的作者是西晋的陈寿⑤还必须指出一点,在历史进程中,后汉早于三国,而《后汉书》与《三国志》这两本史书的成书时间却相反。
《三国志》的成书时间是西晋,《后汉书》的成书时间却是晚于它的南朝宋代四书所谓“四书”,指的是下列四本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需要再补充几句①《大学》、《中庸》本不是两本独立的书,而是《礼记》中的两篇。
②第一个提出“四书”这一说法的是宋朝的理学家朱熹是他首先从《礼记》中将《大学》、《中庸》抽取出来,然后与《论语》、《孟子》合刻在了一起,于是有了“四书”的说法③《论语》与《孟子》两本书的性质与作者记住:孔子并没有参加《论语》的写作。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载孔子及弟子们言行的书;属于“语录体”著作《孟子》一书也属于“语录体”著作;是孟子与他的弟子万章之徒合写的初唐“四杰”指的是初唐的四位有着杰出贡献的诗人,简称为“王、杨、卢、骆”。
他们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相传是因为杜甫写过一首诗,题目为《戏为六绝句》:“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于是有了“初唐四杰”的说法元曲四大家 清代学者王国维曾经讲过这样一句话:“凡一代存一代之文学。
楚之骚,汉之赋,六朝之骈文,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明清之小说,皆一代之文学,后世莫能继焉者也”在这句话中的“元之曲”,指的就是繁荣于元朝的文学样式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两类“元曲四大家”说的是在杂剧创作上有着巨大成就的四位剧作家,他们是,“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还需要补充几句话①关汉卿一生创作杂剧六十余种,多已散失,现仅存十五六种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下列篇目:《窦娥冤》(全名为《感天动地窦娥冤》)、《救风尘》(全名为《赵盼儿风月救风尘》)、《拜月亭》(《闺怨佳人拜月亭》)等。
②马致远的代表作是《汉宫秋》(全名为《破幽梦孤雁汉宫秋》),《荐福碑》(全名为《半夜雷轰荐福碑》)等③郑光祖的代表作是《倩女离魂》(全名为《迷青琐倩女离魂》)④白朴的代表作是《梧桐雨》(全名为《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墙头马上》(全名为《裴少俊墙头马上》)。
⑤更应强调一下的是元代的杂剧家王实甫和他的《西厢记》也许有人会问:“王实甫的成就不是很高吗?为什么不算在“元曲四大家”里?”原因很简单,因为王实甫是需要另提别论的他在杂剧的创作上,论成就远在“四大家” 之上,尤其在杂剧的结构上(传统的杂剧结构一般是四折加一个楔子,而《西厢记》,全剧共五本二十一折)的重大突破,对后世戏曲文学的发展影响十分深远。
战国四公子指的是战国时期的四位公子他们是: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楚国的春申君(黄歇)四大悲剧 指的是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笔下的四部悲剧作品,它们是《哈姆雷特》、《奥瑟罗》、《李尔王》、《麦克白》(也有人说是《柔密欧与朱丽叶》)。
应该补充几句①莎士比亚一生共创作戏剧作品三十七部这些作品可以分为三类:喜剧、悲剧和历史剧②莎士比亚的喜剧作品的代表作中,下列篇目最为重要:《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驯悍记》、《第十二夜》、《捕风捉影》等。
③莎士比亚的历史剧代表作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亨利四世》、《理查三世》四大短篇王指的是俄国作家契诃夫、法国作家莫泊桑、美国作家欧·亨利和我国清代作家蒲松龄再补充几点建议①契诃夫一生写作短篇小说300余篇,我们在中学学过的有《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
②契诃夫还创作过多部戏剧作品,最有代表性的是《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姊妹》③《变色龙》中的主人公叫奥楚蔑洛夫;《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主人公叫别理科夫④莫泊桑一生写作短篇小说也在300篇以上,我们在中学学过的有《我的叔叔于勒》、《项链》。
⑤莫泊桑还创作过六部长篇小说,它们是《温泉》、《一生》、《漂亮朋友》(也译为《俊友》)、《我们的心》、《如死一般强》、《比埃尔和让》⑥欧·亨利在一生中创作了近300篇短篇小说,著名的有《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四百万》、《两快面包》等。
⑦蒲松龄在一生中创作了800余篇文言短篇小说,全部收集在《聊斋志异》中据说,一场战火平息后,他在当时埋书稿的地方只挖出了其中的一箱,所以,现在我们读到的《聊斋志异》中只剩下了405篇⑧《聊斋志异》中最优秀的作品有《促织》、《画皮》、《陆判》、《席方平》、《青凤》、《狼》、《劳山道士》、《聂小倩》、《婴宁》等。
四大吝啬鬼指的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在他的长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塑造的葛朗台、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在他的著名喜剧《威尼斯商人》中塑造的夏洛克、法国十八世纪古典主义喜剧大师莫里哀在他的讽刺喜剧《悭吝人》中塑造的阿·巴公、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果戈理在他的名著《死魂灵》中塑造的泼留希金。
再补充几点意见①《欧也妮·葛朗台》中的主人公是“欧也妮”,但小说中写的最成功,的形象却是老葛朗台的形象老葛朗台是一个资产阶级上升时期暴发户的典型②《威尼斯商人》这部喜剧作品中所写的“威尼斯商人”并不是夏洛克,而是安东尼奥——代表着新兴的资产阶级意识的人文主义者。
③莫里哀的喜剧代表作除了《悭吝人》之外,还有《伪君子》、《太太学堂》、《丈夫学堂》等④《伪君子》是莫里哀的著名讽刺喜剧,在这部作品中他塑造了一个伪 善的典型形象——答尔丢夫“答尔丢夫”已经成为伪君子的代名词。
⑤《死魂灵》这部小说写的是一个叫乞乞科夫的投机商人,到五个农奴主那里去买死去却没有到沙皇政府注销户口的农奴的“魂灵”,然后到沙皇政府去领取救济金的故事泼留希金是其中的一个庄园主他是一个农奴制走向没落时期的吝啬鬼典型。
四大谴责小说在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一书中,曾把下列四部诞生于晚清的小说列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于是有了这一说法它们是:刘鹗的《老残游记》、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和曾朴的《孽海花》。
补充意见如下:①刘鹗又叫“洪都百练生”教材中节选了《老残游记》中的一回,命名为《明湖居听书》②李宝嘉又名“李伯元”教材中也节选了其中一回,命名为《制台见洋人》③吴趼人又叫“吴沃尧” 临川四梦 指的是我国明朝伟大的戏剧家汤显祖的四部传奇剧。
它们是: 《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紫钗记》 补充下列内容: ①《牡丹亭》全名为《牡丹亭还魂记》句中的男女主人公分别为柳梦梅和杜丽娘 ②“临川四梦”又称为“玉茗堂四梦” ③“玉茗堂”是汤显祖的书房。
除了上述四部戏剧作品外,汤显祖还有一部著名的剧作《紫箫记》,与上述作品合在一起,被收入在《玉茗堂集》中苏门四学士 指的是苏轼门下的四位诗人他们是: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四库 指的是我国古代为书分类的四个标准。
即“经”、“史”、“子”、“集” 补充几个内容 ①“经”指的是儒家推重的经典著作包括后文要讲的“十三经”最需要强调的是《左传》,照理说应属于“史部”,但由于《左传》已经成为儒家的经典,所以属于“经部” ②《孟子》一书,按照常理应同《老子》、《庄子》、《荀子》、《孙子》、《韩非子》等书一样只能归入“子部”,但《孟子》却例外,应放入“经部”。
③除《左传》外,另外两部为《春秋》作注的书,《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也属于经部 四体就是“四肢”教材中有一篇文章叫《荷 丈人》,其中有一句话中涉及到了“四体”那句话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何为夫子?”。
称谓中带“五”的五经指的是儒家推重的五部经书,它们是:《诗》、《书》、《礼》、《易》、《春秋》还需要强调几点:①《诗》就是《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②《书》指的是《书经》,也叫《上书》,是古代最早的文献汇编。
③《礼》指的是《礼记》④《易》指的是《易经》⑤《春秋》又叫《春秋经》相传是孔子编撰的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⑥相传《春秋经》的写作相当简略,一件史实有时只用一句话来叙述,因此,后人很难读懂,于是有很多的人为这本书作注释,于是有了“春秋三传”的说法。
所谓的“春秋三传”指的是《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春秋公羊传》(简称《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简称《谷梁传》) ⑦又相传这五部书是在汉武帝刘彻时被定为经书的“左联”五烈士指的是在1931年2月7日夜(或8日晨)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的“左联”的五位青年作家。
他们是:白莽(又名“殷夫”,原名徐白)、柔石(原名赵平复)、胡也频、李伟森(又名李求实)、冯铿(又名“岭梅”)补充内容如下:①“左联”,全称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成立②白莽遇难时年仅22岁,主要著作有诗集《孩儿塔》,是在他遇难后由鲁迅先生帮助出版的。
鲁迅先生为这本诗集写了一篇热情洋溢的序文在序文中,鲁迅先生高度赞美了这本诗集的出版意义及价值鲁迅先生这样写道:“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前驱者爱的大纛,也是对摧残者憎的丰碑……”。
④柔石遇难时年仅29岁,他的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二月》,短篇小说《为奴隶的母亲》等⑤胡也频遇难时年仅28岁⑥李伟森遇难时年仅29岁⑦冯铿遇难时年仅24岁她的主要作品有小说《红的日记》⑧1933年2月7日夜到8日晨, 鲁迅先生彻夜未眠,写下了《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以此纪念“左联”五烈士。
⑨鲁迅先生在五位青年作家遇难后不久,曾怀着无比悲愤的心写下了一首《七律》: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春秋五霸
指的是春秋时期的五位霸主他们是:秦穆公、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楚庄王五音指的是我国古代的五个音节,即:宫、商、角、徵、羽补充内容如下:宫、商、角、徵、羽,相当于今天简谱里的1、2、3、4、5,而变徵为#4,变宫为7。
五官 指的是:耳、目、口、鼻、身;今天我们说的五官,通常指脸上的器官五体 五体指的是在四肢之外再加上“头”;“五体投地”相当于磕头,说的是佩服的程度五律 五言律诗的简称 补充内容如下:①五律与七律同属于“律诗”。
②律诗又属于近体诗③近体诗是与古体诗相对的一种古代诗歌体裁④近体诗又叫“今体诗”它与“古体诗”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有无严格的“格律”上近体诗在格律上有着严格的要求,古体诗在写作时因没有严格的格律要求所以比较自由。
古体诗又叫“古风”⑤格律包括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在字数、句数、押韵、平仄、对偶等诸多方面都有十分严格的规定⑥就拿一首五律来说吧,每首诗必须是8句,每句诗又必须是5个字;即使符合了这两个要求也还不一定是五律。
因为还有押韵的要求与规定律诗双句押运,而且必须押平声韵古人将汉语的声调规定为“平、上、去、入”四声所谓“平声”,指的是“阴平”和“阳平”;阴平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第一声,阳平就是今天的第二声所谓“仄声”,指的是“上、去、入”三声,“上”声就是今天的第三声,“去”声是今天的第四声,“入”声字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复存在,只保留在南方的一些方言中,以及日语的拗音和拗长音中。
如杜甫的《望岳》一诗,就很容易被认作是一首五律,其实不是“岱宗夫若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韵脚的几个字分别是“了”、“晓”、“鸟”、“小”,它们都属于仄声;因此,《望岳》不是近体诗。
⑦一首律诗分为四联1、2两句叫“首联”,3、4两句叫“颔联”,5、6两句叫“颈联”,7、8两句叫“尾联”其中每一联的第一句又叫“出句”,第二句叫“对句”;一首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也叫“对偶”)随便拿一首称得上律诗的诗,它的颔联和颈联都是对仗的。
如鲁迅先生“无心做诗人,偶有所作,每臻绝唱”,不想做诗人的他,作起律诗来也是从不“犯规”的就拿他的《自嘲》来说吧,首联就不对仗:“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而颔联和颈联不仅对仗,而且对得又是多么工整,颔联:“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颈联:“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尾联因不要求对仗,所以,鲁迅先生也没有对仗:“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一春秋”⑧一首律诗的出句与对句还必须平仄相调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本文不想展开来谈了只想强调一点。
一幅对联,如果出题者给了上联,要求我们选择下联,我们首先应考虑的是韵脚上的那个字,必须是平声;因为律诗格律的基本要求里有一条规定是“双句押韵,押平声韵” 称谓中带“六”的六艺“六艺”有两种说法一是在教材里《后汉书·张衡传》中提到的“衡少善属文……通五经,贯六艺”,这个“六艺”,指的是六种生活技能,即“礼、乐、射、御、书、数”。
一是教材里《师说》一文中提到的“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这里的“六艺”,指的是儒家推重的六本经典著作,即:《诗》、《书》、《礼》、《易》、《乐》、《春秋》《诗经》“六义” 指的是《诗经》的音乐内容和表现手法。
即“风”、“雅”、“颂”和“赋”、“比”、“兴” 补充内容如下: ①“风”,即“国风”,也就是民歌这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诗经》中共收入十五国风,再加上“二南”(《周南》、《召南》),总共收诗160篇。
②“雅”,是当时统治阶级的正统音乐“雅”包括“大雅”、“小雅”(也叫“二雅”,又叫“大小雅”)两部分总共收诗105篇 ③“颂”,是当时的统治阶级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总共选诗40首④以上三项属于《诗经》的音乐内容。
⑤《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而《楚辞》则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因此,人们常常把“风骚”并举,“风”指的是《诗经》里的“国风”,“骚” 指的是《楚辞》里的《离骚》,“风骚”并举,指的是我国诗歌创作的两大源头;后来泛指文学才能。
⑥“赋”,即铺陈,用宋朝理学家朱熹的话讲就是“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者也”如《诗经·魏风·伐檀》中“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就属于这种表现手法的具体运用《孔雀东南飞》中“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也属于这种手法的继承。
⑦“比”,就是打比方,用朱熹的话讲就是“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如《诗经·魏风·硕鼠》中“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全诗运用的都是这种“比”的手法⑧“兴”,即“起兴”,朱熹说“兴者,先言他事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如《诗经·魏风·伐檀》中“河水清且涟猗”等句就属于这种手法的具体运用这种手法对后世诗歌的创作有着很大的影响如《孔雀东南飞》开头的两句诗“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就属于托物起兴的范例再如《王贵与李香香》里的许多诗句“天上无雨地下旱,过不了日子另打算”,也属于这种手法,后人称之为“比兴”。
⑨还需要再补充一点《诗经》除了上述三种表现手法外,在结构安排上多半采用“重章叠唱”的表现手法,即一首诗三段,只在韵脚处换几个字,其他部分基本相同;这种表现手法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而且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
汉字“六书” 有人说“汉字‘六书’”是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也有人说是分析汉字结构的六种方法它们是:象形、形声、会意、指事、转注、假借 补充几点内容①象形,是汉字的造字基础,例子太多,如“人”、“火”、“水”、“手”、“牛”、“鸟”、“日”、“月”等。
②形声字,占汉字总量的90%以上需要指出的是形声字都是由两部分组成,表示一个字意思的叫“形旁”(也叫“意符”),表示一个字读音的叫“声旁”(又叫“声符”)因形旁与声旁的位置不同,形声字又可分成下列8种情况。
1、左形右声,如“江”、“河”等,2、左声右形,如“战”、“魂”、“切”、“颜”等3、上形下声,如“霖”、“露”、“岸”、“藤”、“花”等4、上声下形,如“愿”、“鸳”、“梨”、“壁”等5、内形外声,如“闷”、“问”、。
6、内声外形,如“阑”、“固”等形占一角,如“疆”、“颖”、“载”、“腾”、“赖”(“疆”字中的“土”、“颖”字中的“禾”、“载”字中的“车”、“腾”字中的“马”、“赖”字中的“贝”都是形旁)等7、声占一角,如“旗”、“葩”、“病”、“座”(“旗”字中的“其”、“葩”字中的“巴”、“病”字中的“丙”、“座”字中的“坐”都是声旁)等。
③会意字,在汉字中所占比重也不小所谓会意字,指的是整体的意义是由部分合成的字如“休”(“人”靠在树旁,表示休息),“采”(一只手在树上取东西),“友”(两只手拉在一起),“牧”(一只手中拿着鞭子赶牛),“莫”(太阳落在草丛中,表示天晚了)等。
④指事字,在汉字中所占比重很小量虽小,但还分为两类一是纯指事符号的,如“上”、“下”、“一”、“二”、“十”等一是在独体字的基础上加上指事符号的,如“本”、“末”、“刃”、“甘”、“寸”、“旦”、“血”、“叉”等。
⑤转注,指的是可以互相作注的字,与造字无关如“考”(是“长寿”义),“老”(也是“长寿”义),它俩之间就属于可以互相作注的转注字⑥假借字,指的是借用已有的字来表示语言中同音而不同义的词如“莫”(读“ ”),原本是晚上的意思,后来有了“没有”、“没有人”这样的意思,却没有字来表示,于是就将“莫”借走了(它就有了“ ”这个读音了),为了表示晚上的意思,于是又造了一个字“暮”。
“暮”与“莫”,它俩之间就是假借关系像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如“求”(原本是“毛皮”的意思,后来才有了“请求”的“求”义)与“裘”,“责”(原本是“债务”义,后来才有了“责备”义)六部 隋唐开始,中央行政机构中设立的官署名称,一直延续到清末。
它们是:吏、户、礼、兵、刑、工 补充内容如下①吏部,掌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务②户部,主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务③礼部,负责“典礼、科举、学校”等事务④兵部,负责“军事”方面的事务⑤刑部,掌管“司法监狱”方面的事务。
⑥工部,负责“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方面的事务⑦各部的长官为“尚书”,如“吏部尚书”;副职为“侍郎”,如“兵部侍郎”下设的官职叫“郎中”,副职叫“员外郎” 称谓中带“七”的建安七子 指的是汉末建安时期的七位作家。
他们是:孔融、陈琳、王粲、阮禹、徐干、应 、刘祯竹林七贤 椐《魏氏春秋》记载:“……相与为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 他们是:嵇康、向秀、刘伶、山涛、阮咸、王戎、阮籍 称谓中带“八”以上数字的 唐宋“八大家”。
指的是唐宋两代八位古文家他们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十三经指的是儒家推重的十三部经典著作它们是:《诗经》、《书经》、《礼记》、《易经》、《周礼》、《仪礼》、《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孟子》、《尔雅》。
补充内容如下《尔雅》是我国第一部解释词的工具书,即词典;而东汉的许慎编著的《说文解字》则是我国第一部解释字的工具书,即字典二十四史即二十四部纪传体正史它们是:《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生活常识有哪些数字组成_生活常识有哪些数字组成图片
它们是:《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
-
生活常识介绍_生活常识介绍怎么写
生活与健康小常识 10个生活小常识介绍 能喝。生活与健康小常识 10个生活小常识介绍 恰恰相反,只要肾功能和心功能正常,是鼓励多喝些…
- 生活常识20字读后感怎么写_生活常识20字读后感怎么写好
- 生活常识200字稿子_生活常识200字稿子大全
- 生活常识200题_简单的生活常识1000题
- 生活常识200题_简单的生活常识1000题
- 生活常识200字广播稿_生活常识广播稿2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