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学习

造梦西游3马天君_造梦西游3马天君在哪里

  • 来源:互联网
  • |
  • 2024-05-27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小蝌蚪找妈妈》《骄傲的将军》……当这样一串国产动画作品映入眼帘时,不知道有多少人的童年记忆被再度唤醒?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造梦西游3马天君_造梦西游3马天君在哪里

 

《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小蝌蚪找妈妈》《骄傲的将军》……当这样一串国产动画作品映入眼帘时,不知道有多少人的童年记忆被再度唤醒?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一大批用鲜明的时代表达彰显中华文化特色与美学精神的动画经典作品相继诞生,成为伴随几代中国人成长的共同记忆。

透过历史的眼眸,站在岁月的肩膀上远眺那些经典动画作品,无疑凝聚了老一辈动画人的匠心与智慧,凝结了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力量近日,记者采访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原动画设计与导演——已经92岁高龄的浦家祥老先生作为其中诸多经典作品的动画设计与导演,他是国产动画辉煌历史的亲历者与见证者。

今天,让我们一起透过他的故事,窥探那段不凡岁月,近距离感受老一辈动画人“笔尖造梦”的赤诚之心、匠人之心

兴趣使然 师从名家头戴前进帽,斜倚根手杖,当记者按照约定时间来到浦家祥老先生位于松江的住处时,发现他早已在门口守候,精神矍铄的他与记者热情打招呼“我是姑苏吴门人氏,1932年……”寒暄过后,浦老先生缓缓落座,话匣子打开,他的眼神望向窗外变得遥远。

1932年,浦家祥出生于苏州“我从小就喜欢画画涂鸦”浦家祥笑言,如果一定要问他为什么会与画画结缘,还真说不清,只记得上小学时就喜欢趁着午休时间,偷看老师在黑板上作画,自己也喜欢课后临摹小画册等,至于动画,有件事他倒记忆深刻。

浦家祥模仿动画片中的人物形象“我八九岁时,有天晚上看到大楼底下在放小电影,当时播放的正是经典的国外卡通片《猫和老鼠》”浦家祥表示,当时一群小孩围着看,感觉画面内容特别新奇有趣,尤其是其中一段夸张演绎令他难以忘怀,“里面的大炮竟可以将炮口扳弯180度,以至于开出的炮弹都打在自己阵地里。

”那一幕令所有人都忍不住大笑起来,而年少的浦家祥在笑过之后,内心新增了一份好奇:这是怎么做出来的?循着自己的兴趣爱好,浦家祥后来顺利考入苏州美术专科学校绘画系后来学校成立动画制片室时,好学的浦家祥经常到制片室参观,有时还帮他们上色,渐渐对动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至学校开办动画科时,浦家祥便毅然申请由绘画系转入动画科,由此走上了动画制作的专业学习之路,师从钱家骏、范敬祥等动画名家,与动画结下了不解之缘1952年,浦家祥从苏州美术专科学校毕业,分配至上海电影制片厂美术片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前身)。

“当时美术片组下设动画片与木偶片两大组,结果我却被安排在木偶片组,令我傻了眼”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浦家祥的脸上至今仍写满迷惑,“当时总觉得满腔热情被浇了盆冷水”好在没过多久,在他的主动申请下,又被调到动画片组,终于“学有所用”。

“但哪怕在动画片组,我最开始时也只能参加描线工作,还谈不上动画设计”浦家祥说,当时正值厂里制作动画片《采蘑菇》,又逢寒冬腊月时节,组里为防止化学板被沾染尘土,要求凡进工作室者均须换穿牛皮拖鞋于是,在零下六七摄氏度的冬天里,他们只能穿着牛皮拖鞋描线上色。

“不光双脚冻得生痛,就连紧握着描线钢笔的手指也僵硬无比”想到这,浦家祥无奈地笑了笑,“当时我是边描线,边用嘴对着手哈热气,可根本不管用”不过,让浦家祥至今难忘的是,当时不管条件如何,大家都没啥抱怨,反而格外专注、干劲十足,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了所有任务。

1954年春,浦家祥终于得到机会,获准为动画片《好朋友》做中间动画“那是我参与的第一部动画片,算是我个人动画生涯的开端”浦家祥说道源于生活 塑造典型动画片《好朋友》制作完成后,浦家祥很快又投身到第二部动画片《夸口的青蛙》的制作中,并从简单镜头的设计开始转向接手一些相对复杂的镜头。

浦家祥说,这个渐进式过程让他受益很多,也为他后面的动画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他看来,一部优秀动画作品,除了依靠想象力和创造力,还需要创作者秉承一颗匠人之心,认真对待每一根线条、每一个造型、每一个画面

浦家祥所获奖项后来,从《乌鸦为什么是黑的》《骄傲的将军》《木头姑娘》《一幅僮锦》,再到《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在20多部经典动画片中,都留下了浦家祥参与动画设计的影子,食客、哪吒、马天君、土地公公……许多由他设计的动画形象深入人心。

1978年,浦家祥又开始担任动画片导演,与人合作或独立导演了《黑公鸡》《松鼠理发师》《奇怪的病号》《没牙的老虎》等一系列动画佳作,同样因片中塑造的许多典型形象收获诸多赞誉“典型人物既要有典型性格,还要精心设计人物动作,画得精彩、出奇、幽默,才能赢得观众的欢迎。

”说到这些时,浦家祥的表情格外认真,开始饶有兴致地和记者谈起《骄傲的将军》中食客一角的出彩之处在《骄傲的将军》里有一名食客,其身份是将军身边的谋士,但却是个奉承拍马的能手“如何才能将他刻画得栩栩如生,既要理解并表现其性格,还要辅以恰当的人物动作,这是必不可少的。

”浦家祥说,他格外留心生活中一些类似人物的动作特点,同时在一番苦思冥想后,给这名食客手中增加了把扇子,由此形成了“弯腰曲背,摇着小扇,走着碎步”的食客形象“你看,他就是这样捋着小胡须,打着小扇,一副溜须拍马样。

”说到激动处,浦家祥站了起来,摇着一把折扇,模仿得惟妙惟肖极尽溜须拍马的食客、被孙悟空打掉一个风火轮后一瘸一拐的哪吒、傲慢无礼的马天君、唯唯诺诺的土地公公……浦家祥说:“我一直认为艺术灵感源自生活,要从生活中去挖掘去发现,去塑造典型人物。

”事实上,在多年的动画创作生涯中,他也是这么做的在《大闹天宫》中,哪吒作为天庭武将,虽然是娃娃脸,但个性凶猛,在与悟空搏斗中不敌败退,一瘸一拐回到天庭的形象相信许多人都有印象而哪吒落败后一瘸一拐的经典动作,其实是浦家祥在工作室门口台阶的高低落差间经过反复尝试后模仿刻画而成的。

浦家祥创作的《大闹天宫》同样在《大闹天宫》中,还有一个由浦家祥刻画的小人物形象——土地公公也令人印象深刻“我给他的定位是,天庭中官职最小的差役,和蔼可亲、奉公守职,可又怕得罪人,因此圆滑处世是他的性格特征。

再加上他生活在地下,出地面见了太阳就打喷嚏,因此擦鼻子、打喷嚏是他的习惯动作”浦家祥说,之所以能让大家喜欢上这个小人物角色,这几个动作功不可没,而它们其实都是在生活中有迹可循的原来,当时浦家祥还住在华亭路,窗下沿街是一排专卖旧货的商铺,晚上有专人负责值守,而其中一名值班人员有个小毛病,经常在半夜三更、万籁俱寂时连续打喷嚏,且往往会连续打上十来个,声音特别洪亮,常把人从梦中惊醒。

浦家祥也由此受到启发他说:“考虑到土地公公是从‘地下’钻出来,见到太阳一定会打喷嚏,而且打喷嚏前鼻子痒痒的,我就把这些擦鼻子、打喷嚏的动作,作为土地公公的特定动作,没想到这些动作果然受到了大家的好评”此外,浦家祥还认为,民族文化也是创作动作的源泉。

在《大闹天宫》中,有很多武打场面为了让动画更加生动形象,在筹备阶段,浦家祥就前往上海京剧院及复兴中路上的上海戏曲学校学习京剧武打,“连续观察了三四个月,其中潜移默化的效果不言而喻”“我没有辜负我老师的期望,我把这个扇子画活了,把许多小人物形象画得更生动了。

”浦家祥收回思绪感慨道这些动画设计经验弥足珍贵,后来浦家祥退休后笔耕不辍,将其逐一记录下来,并集结成《动画创作启示录》一书,“就是希望把老一辈动画人的一些制作经验传承下去”传道授业 匠心传承事实上,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上,如何继续更好开展动画教育是浦家祥一直关注,并在退休后长期坚持做的一件事。

1987年,浦家祥退休了,但被厂里留用。其间,做了一集加工片,又摄制了《种树》《谁怕谁》等片子,还做过先期导演工作,但在他自己看来,这些都不足为道,反倒是受聘到专业艺术院校讲授动画课程更值得一提。

浦家祥夫妇合照当时,随着动画电影行业的再度复苏繁荣,动画教育紧跟时代需求蓬勃发展早在1980年9月,浦家祥就曾应邀到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动画班给学生们上小品创作课后来,1992年3月,当时的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动画专业相关负责人又亲自登门,邀请退休的浦家祥重返学校,给学生们讲授小品创作课。

由于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讲课风格生动,“浦老师”收获了学校师生的一致好评再后来,他又作为特聘专家在2009年由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动画艺术研究所共同举办的国家原创动漫产业高级研修班授课。

此外,浦家祥还曾在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动画系、杭州商学院动画系以及武汉等地进行授课,为培养动画人才发光发热直到2012年4月,时年81岁高龄的浦家祥还坚持到青岛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授课,与年轻的学生们分享他的动画创作经验和体会。

在授课中,浦家祥时常向学员传输一个重要理念,那就是一部好的动画片,除了“情”之外,还有“韵”和“趣”,这三方面的元素融合在一起,才是一部上乘的动画片在他看来,这是组建一部动画片的基本元素,也是自己一以贯之的理念。

退休后,浦家祥在传道授业的同时,创作热情也没有消退2002年,他还根据古典民乐《月儿高》做了个动画短片,并因此获得中国视协动画短片学术奖的动画音乐电视片优秀奖及导演奖、2006年度中国动画学会奖优秀动画短片奖等。

岁月荏苒,时过境迁如今的浦家祥已是年过九旬的耄耋老者,虽然仍旧关注国产动画事业的发展,但更多时候他不再外出,选择在松江静享晚年“我们搬到松江居住已经14年了,这里环境优美,空气很好,人也好,特别宜居”浦家祥说,自己的爱人也已年过九旬,两人一路携手走来,非常不易,所以如今倍加珍惜这样的日子,尤其他们所在的社区居委会知道两位老人年纪较大,也经常登门拜访,给予他们生活上的照顾,让他们非常感动。

就在去年,浦家祥的爱人迎来九十大寿时,他又再次拿起画笔,作了一幅颇有蕴意的金猴献寿图:腾云驾雾的孙悟空手捧蟠桃,三只小猴子紧随其后、环绕左右。

浦家祥创作的《金猴献寿图》“我和爱人育有三个孩子,其中寓意不言自明”浦家祥乐呵呵地笑着说,“说真的,我的许多同事都早已不在人世了,而我们能够相扶到老、颐养天年、怡然自得,已经很满足了,其他也没什么可苛求的了。

”说着,他的目光再次看向了远方,若有所思文字:朱俊辉图片:高雨、陈静编辑:张小小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