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早知道越好历史故事成语(历史故事成语四字词语)
1.一鼓作气(曹刿)释义:指鼓足勇气或趁着勇气十足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做完。典出:《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2
1.一鼓作气(曹刿)释义:指鼓足勇气或趁着勇气十足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做完典出:《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2.一字千金(吕不韦)释义:形容诗文或书法作品极为精妙,价值很高典出:《史记·吕不韦列传》载:秦国商人吕不韦在咸阳悬赏,说如果有人能在《吕氏春秋》中增加一字或减少一字,就赏赐千金。
3.一饭千金(韩信)释义:形容受人点滴之恩,给以丰厚的报答典出:《史记·淮阴侯列传》:“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后来韩信做了楚王,“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4.东山再起(谢安)释义:指隐退后复出任职或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
典出:《晋书·谢安传》载:谢安辞官隐居会稽东山(今浙江上虞),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官至中书令、司徒5.卧薪尝胆(勾践)释义:形容人刻苦自励,发愤图强典出:《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载:春秋时,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立志报仇。
他把苦胆悬挂在坐处,“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打败吴国6.三顾茅庐(刘备、诸葛亮)释义:指诚心实意地一再邀请典出:《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7.孺子可教(张良)释义:指年轻人有出息,可以造就成才典出:《史记·留侯世家》:“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返,曰:‘孺子可教矣’8.老当益壮(马援)释义:年纪虽老,志向更为豪壮,干劲更足。
典出:《后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9.投笔从戎(班超)释义:指文人从军典出:《后汉书·班超传》:“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
10.揭竿而起(陈胜)释义:指武装起义。典出:《过秦论》:“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11.四面楚歌(项羽)释义:形容四面受敌、孤立无援典出:《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12.暴珍天物。
(帝辛)释义:指残害生灵也指不爱惜自然所赐,任意挥霍浪费典出:《尚书·武成》:“今商王受无道,暴珍天物,害虐民”13.暗度陈仓(刘邦)释义:指在表面上用某一行动迷惑对方,但在暗中却采取另一种行动达到目的。
也指暗中进行某种活动典出:《气英布》一折:“孤家用韩信之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攻定三秦,劫取五国”14.嗟来之食(黔敖)释义: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典出:《礼记·檀弓下》:“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
有饥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15.纸上谈兵(赵括)释义: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典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战国时,赵国的名将赵奢之子赵括,从小学习兵法,熟知兵书,却没有实际经验。
秦赵长平之战,赵括率领的军队全部被歼16.负荆请罪(廉颇)释义:主动向对方承认错误,赔礼道歉典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战国时赵国大将廉颇对蔺相如被赵王拜为上卿不服气,宣言要侮辱他蔺相如处处退让,以国家利益为重。
廉颇知道后十分悔恨,“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17.怒发冲冠(盗跖,蔺相如)释义:指愤怒得头发竖立,顶起帽子形容极其愤怒典出:语本《庄子·盗跖》:“竭者入通,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又《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18.手不释卷(刘秀)释义:书本不离手形容读书勤奋典出:《三国志·吴书·吕蒙传》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19.韦编三绝(孔子)释义:反复翻阅,编缀竹简的牛皮绳磨断了多次。
形容读书勤奋刻苦典出:《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20.墨守成规(墨子)释义:形容因循守旧,不思变革典出:战国初期思想家墨翟善于守城,因称善守为墨翟之守、墨守
21.病入膏盲(晋景公)释义:指疾病已到了不可救治的地步也比喻情况严重,无法挽回典出:《左传·成公十年》:“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盲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22.鸡犬升天。
(刘安)释义:比喻一个人得势,和他有关系的平庸之辈也跟着沾光典出:《论衡·道虚》:“淮南王学道……奇方异术,莫不争出,王遂得道,举家升天,畜产皆仙,犬吠于天上,鸡鸣干云中”23.高山流水(俞伯牙)释义:比喻得遇知音。
典出:《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24.图穷匕见(荆轲)释义: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终于露出真相或本意典出:《战国策·燕策三》载:战国时,燕太子丹派荆轲去刺杀秦王,荆轲将卷着匕首的燕国督亢的地图献给秦王,“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25.口蜜腹剑(李林甫)释义:嘴甜心狠形容为人阴险典出:《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李林甫为相……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26.风声鹤唳(苻坚)释义:形容惊慌疑惧,自相惊忧。
典出:《晋书·谢女传》:“余众弃甲宵遁,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27.破釜沉舟(项羽)释义:比喻不留退路,下定决心一拼到底典出:《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28.程门立雪(杨时)释义:喻尊师重道典出:《二程外书》卷一二引宋·侯仲良《侯子雅言》:“游、杨初见伊川(程颐),伊川瞑目而坐,二子侍立,既觉,顾谓曰:‘贤辈尚在此乎?日既晚,且休矣’及出门,门外之雪深一尺。
”29.司空见惯(刘禹锡)释义: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典出:《本事诗·情感》载:唐代诗人刘禹锡卸任和州刺史后回京,司空李绅设宴招待,席间命歌妓劝酒刘即席赋诗:“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30.梦笔生花。
(李白)释义:形容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典出:《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31.力透纸背(颜真卿)释义:形容书法、绘画运笔刚劲有力典出:《张长史十二意笔法意记》:“当其用锋,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功成之极矣”32.胸有成竹(文与可)释义:比喻在做事之前心中有全面的谋划打算典出:《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
”33.马革裹尸(马援)释义:指军人在战场上战死多用来表示英勇作战、为国捐躯的决心和气概典出:《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34.洛阳纸贵(左思)。
释义:借指好的作品广为流传,风行一时典出:《晋书·左思传》载:左思所作《三都赋》,深受称赞,人们竞相传写,为此洛阳的纸都涨价了35.背水一战(韩信)释义:指决一死战典出:《史记·淮阴侯列传》载:汉将韩信率领军队攻打赵国,命令背水为阵,断绝了退路,迫使将士拼死作战,结果大败赵军。
36.闻鸡起舞(祖逖)释义:指有志之士及时奋发,刻苦自励典出:《晋书·祖逖传》:“[祖逖]与司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祖逖与刘琨互相勉励,立志为国效力,半夜听到鸡叫就起床舞剑,刻苦练功。
37.初出茅庐(诸葛亮)释义:指刚刚出来做事或刚步入社会典出:东汉末,诸葛亮隐居南阳,刘备三次到茅庐拜访,诸葛亮才答应出山当时刘备被曹操攻打,形势危急诸葛亮设计,在博望坡用火攻曹军,取得重大胜利38.完璧归赵
(蔺相如)释义:指把原物完好无损地归还原主典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赵惠文王得楚和氏璧,秦昭王听说后,表示愿以十五城换璧当时秦强赵弱,赵王不敢拒绝,又怕上当大臣蔺相如自愿奉壁出使秦国,说:“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壁归赵。
”蔺相如到秦国献壁后,见秦王无意给城,就设法取回壁,并派从者送归赵国39.退避三舍(重耳)释义:指主动退让,不与之争,或主动躲开,避免接触典出:《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及《僖公二十八年》载:春秋时,晋公子重耳出亡至楚国,楚成王设宴接待,问:“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毂?”重耳回答:“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后重耳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在晋楚城濮之战中,晋军果“退三舍以辟之”40.乐不思蜀(刘禅)释义:指乐而忘返典出:《三国志·蜀书·后主传》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蜀汉亡国后,后主刘禅被置于魏国都城洛阳。
一天,司马昭问他想不想念西蜀,“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41.指鹿为马(赵高)释义:比喻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典出:《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者。
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42.画龙点睛(张僧繇)释义:比喻艺术创作在关键处着墨,或写作、说话时在关键处加上精辟词语,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典出:《历代名画记·梁》:“武帝崇饰佛寺,多命僧繇画之……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
’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43.入木三分(王羲之)释义:本形容书法笔力强劲后也形容见解精辟,分析深刻典出:《说郛》卷八七引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44.多多益善(韩信)释义:原指带兵越多越能成事,即打胜仗后泛指越多越好典出:《史记·淮阴侯列传》:“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
45.望梅止渴(曹操)释义:比喻用空想或假象等来安慰自己典出:《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46.鞠躬尽瘁(诸葛亮)
释义:小心谨慎,竭尽全力效劳典出:《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47.约法三章(刘邦)释义:泛指共同议定必须遵守的简单条款典出:《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48.请君入瓮(周兴)释义:比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典出:《太平广记》卷一二一引《朝野佥载》:“唐秋官侍郎周兴与来俊臣对推事俊臣别奉进止鞫兴,兴不之知也及同食,谓兴曰:‘囚多不肯承,若为作法?’兴曰:‘甚易也。
取大瓮,以炭四面炙之,令囚人处之其中,何事不吐!’即索大瓮,以火围之,起谓兴曰:‘有内状勘老兄,请兄入此瓮’兴惶恐叩头,咸即款伏”49.举一反三(孔子)释义:从一件事可以类推出许多同类事理典出:《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50.萧规曹随(萧何、曹参)释义:指后人完全按照前人的成规办事典出:西汉初年,萧何、曹参先后为丞相,萧何制定的一套法规政令,曹参完全继承下来,遵照执行来源:中华诗文学习(微信ID:shiwen_xuexi)。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越早知道越好历史故事成语(历史故事成语四字词语)
1.一鼓作气(曹刿)释义:指鼓足勇气或趁着勇气十足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做完。典出:《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
-
太疯狂了历史故事成语(历史故事成语20个)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成语即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 满满干货历史故事成语(历史故事成语100个)
- 速看历史故事成语(历史故事成语100个)
- 居然可以这样历史故事成语(历史故事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 哈尔滨教育网(哈尔滨教育网站官网入口查询)不看后悔
- 全程干货历史故事的成语(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