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历史

奔走相告中国历史发展史(中国历史发展史简介)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09-04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1949年新中国成立全国上下都举国欢庆,但是那时候却有一场危机正在蔓延。新中国成立时据有关统计,全国人口达五亿多,然而农业产量全年一共有2263

奔走相告中国历史发展史(中国历史发展史简介)

 

开国就遇到危机1949年新中国成立全国上下都举国欢庆,但是那时候却有一场危机正在蔓延首先就是人口问题,民以食为天新中国成立时据有关统计,全国人口达五亿多,然而农业产量全年一共有2263亿斤,其中要有部队消耗,还有城市人口消耗。

开国大典珍贵资料人口基数本来就很大,在那个时期随着新生人口的增长,粮食供应成为第一个危机,这就是一个明显的人地矛盾历代的王朝基本是在几十年甚至百年后,才会出现的危机,然而我们新中国刚刚成立就遇到了这么棘手的问题。

开国大典珍贵资料当时我国农业技术落后,想提升农业产量,就得靠技术引进,1949年时手工业和农业的人口,占全国的百分之九十,其中农业人口占据了百分之八十,仅剩为数不多的工业人口,他们大都是生产食品和轻工业为主。

早期工厂当时我国的工业水平被印度都落下好几倍想打破几百年的历史周期规律,难度可想而知但是伟人和党中央领导还是要搞出突破,面对不堪一击的实情,蒋介石远在宝岛密切关注,他们都不相信有谁可以改变几千年的规律就在危机四伏的时候,。

一场战争给中国的工业化发展带来了巨大转机。

蒋介石(右一)与宋美龄1950年美国肆意骚扰我国边境,视我国警告于不顾,于是发起了震惊全世界的抗美援朝战争,建国初期我国不但工业落后,就连部队里的武器都很落后,而且是参差不齐,有的是缴获来的还有的是老式轻武器。

就在全世界都不看好的情况下,中国打出了让斯大林都大为吃惊的战绩,我们胜利了!几十万志愿军的浴血奋战,让中国在世界上占有了很重的分量,因为战争的胜利,斯大林也接受了我国的请求,不但在财务上给予帮助,在工业技术和人才上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斯大林(前排右一)新中国怎样化解危机但是问题又来了有了苏联的扶持,我们的工人数量上是非常的充分,但是工人的文化水平却普遍低,甚至说绝大多数工人还是文盲,想要搞发展人才和技术都是关键,针对当时我国工人的现状,一场如火如荼的扫盲运动在全国展开。

扫盲班在1950年时建立了很多的扫盲学校,因为学生大都是成年人,有着不同的工作和劳作,于是就出现了上夜校和冬校的现象,部队里也展开了扫盲运动,对战士们的要求,从体能和技术到了文化上的提升经过不懈的努力,到。

1964年时文盲率由80%降低到52%。

带孩子参加扫盲运动大多数的工人都能看字读报,对于高校也进行了改革,扩大院校的学生,慢慢的提升了国民的文化素质,为推动工业劳动力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新中国时期工厂在苏联的帮助下,我国要顺利发展工业,但是通过工业来积累资本又是一个关键,我国不会像西方列强那样,依靠惨无人道的侵略外国来获取,只能将这个经济来源转移到国内某一部分群体上我国学习了苏联的前车之鉴。

,通过农民实现工业经济发展的通道。对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是通过什么形式让国家完成了计划呢?

在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公社进入了农村,让国家生产的产品,能够通过人民公社,实现统购统销,当时我国虽然不是顶尖的农业大国,但是我国农民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庞大群体,公社通过在产品上的价差完成资本积累。

日积月累农民的消费为推动工业化,做了坚实的保障,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农民有了统一的管理,但是农民的生活却并不理想,如果当时放弃在农民身上获取资金,那么工业的发展资金的积累势必受到阻碍,最终还是难免爆发危机,正是因为那个年代的农民承受了很多的苦难,才让国家安稳的度过危机。

事情并没有一帆风顺,一直对我们伸出援手的苏联在赫鲁晓夫上台后让中苏关系有了转变,他们试图想通过对我们的帮助,牵着我们的鼻子走,伟人岂能接受他们的野心,在谈判并不理想的情况下,赫鲁晓夫撤走了之前在中国的技术员。

赫鲁晓夫态度代表一切,我国也不受这窝囊气,因为我们也不再是一穷二白的弱国,我们有了自己的科学成就,联合国还在1971年恢复了我国的合法席位,东方巨龙的中国已经崛起。

但是此时很多的欧美国家,正处在经济危机的阶段,他们有钱没地方搞投资,自己的产品供大于求,因为中国的崛起让那些欧美国家,尤其是美国看到了中国的市场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这也揭开了中美合作的序幕,恰巧给予我国一个好的机会,相互弥补相互找到各自的需求。

尼克松访华与周总理握手纵观新中国的初期,全国都经历了一场新的洗礼,就是因为那一代人的付出才有了后期更快的发展和进步,是那一代领导人带领中国创造了新的奇迹,让世界知道中国造。

那些为新中国发展付出的农民,他们勒紧裤腰带为后代创造出了幸福。伟人的高瞻远瞩的眼光令人佩服,生活在安定年代的我们,没有理由不感恩前辈,没有理由不好好的珍惜生活。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