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看中国有段历史不见了(明朝本来有600年国运)
相信大家对朱元璋和刘伯温这两个人耳熟能详,朱元璋从农民翻身到成为皇帝,经历不可谓不精彩。而这位雄主之所以能够问鼎天下,除了自身因素外,自然离不开
相信大家对朱元璋和刘伯温这两个人耳熟能详,朱元璋从农民翻身到成为皇帝,经历不可谓不精彩而这位雄主之所以能够问鼎天下,除了自身因素外,自然离不开良臣名将的辅助,其中之一就是大名鼎鼎的刘伯温刘伯温更是被神化,与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一起被誉为。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这对君臣之间曾聊过有关明朝国祚的话题,面对又敬又怕的朱元璋,刘伯温的回答表现出了一位臣子的机警和为人的圆滑那么,刘伯温说了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刘伯温的神预言刘基,字伯温,青田县人(今浙江文成),元朝进士,精通经史、天文、兵法。
一说刘伯温,必有烧饼歌。刘伯温之所以会被如此推崇和神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烧饼歌中的预言。那么刘伯温做了什么事使得他被神化,他的烧饼歌中又记载了什么呢?
1360年,朱元璋邀请50岁的刘伯温出山,随即,刘伯温就被委任为谋臣,并就当时形势向朱提出策略,帮助朱元璋灭掉了周边的陈友谅、张士诚等势力朱元璋势大后,采取刘基的建议处理减少小明王的影响,他建议一方面自立势力,另一方面以“大明”为国号来招揽天下义师。
称吴王之后刘基就被任命为太史令1368年即帝位后更是授刘基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而明初的太史令主要负责监察百官,是一个得罪人的活计刘伯温一直担任此官职可以说是被委以重任刘伯温后半生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参与平定张士诚,陈友谅的大计,最后北定中原,为明朝立下了不世之功勋。
朱元璋更是亲口评价刘伯温:“(刘基)学贯天人,资兼文武;......朕能审而用之,式克至于今日凡所建明,悉有成效”大致意思就是刘伯温的胆识千古未有,只有他才有如今的大明朝有意思的是,刘伯温经常被人神化,而朱元璋和刘伯温之间发生的一件事使得后者更加神秘。
1370年,朱刘在对策之时,朱元璋曾问刘伯温“你学识过人,能掐会算,那你说说我大明朝国祚是多少年啊?”刘伯温深知伴君如伴虎,更何况这位连宰相胡惟庸都杀的洪武皇帝呢,为了保住小命,刘伯温回答道:“运至六百又得半,梦奇有字得心惊”
前半句从字面意思来看,有两种解释,第一就是大明国祚延续650年左右,第二就是六百年的一半,也就是300年左右偏偏朱元璋认为是第一种,而这也体现了刘伯温此人的圆滑,借天机不可泄露的理由不明说,既保住性命又说了实话。
大明的气运并没有朱元璋认为的650年,从洪武元年(1368年)开始,到南明昭宗结束(1662年),总计294年后半句如何理解呢?梦奇有字源自于《明季北略》一书该书成书于康熙初年,其中包含明朝的一些传闻以及迷信。
大概内容就是讲,崇祯皇帝做梦时梦到有人在他的手中写了个“有”字崇祯皇帝上朝便问大臣们这是何意?群臣纷纷说是大吉唯有太监王承恩听后说:“有”字就是“大”字少一捺,“明”字少一日大明恐怕要失去半壁江山这段所谓的“历史”怎么听都像是民间故事。
这句话连起来都给人一种不太吉祥的意思,为什么朱元璋却没有理解?个人认为其一是朱元璋开创新朝,志气满满,并不过于在乎这些预言;其二就是被前半句吸引了注意力。
这个预言使得刘伯温更加神秘,就像诸葛亮被传的一样神乎其技但其实烧饼歌中记载的这两句话并不完整,前面还有两句:“迁南迁北定太平,辅佐帝王有牛星”,迁南指的就是定都南京,而迁北并没有引起朱元璋的过分在意他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六百半这句话中,或许也有些沾沾自喜吧。
因为预言得比较准确,烧饼歌而被列为"中国古代十大预言"之一刘伯温在民间的传说是一位神奇的人物,他的传奇故事不仅仅是他的预言,还有他的出身以及来历,已经被人们给神化了民间传说刘伯温是天上的一位神仙,元末明初年间,天下不太平,战火连年不断,百姓苦不堪言。
玉皇大帝便让刘伯温转世辅佐明君朱元璋,造福与黎民百姓,有很多传奇的故事,是真是假已经不得而知了。
如今看来,这些预言大都有待考证,人为因素不好考察,现在解读却有点事后诸葛亮的味道,大家听听就可,不必当真真实的刘伯温在民间,历史上的刘伯温几乎不见了,存在着的都是神化后的他,其实刘伯温的真实形象和民间传说相差巨大。
那么,真实的刘伯温是什么样子呢?首先,历史上的刘伯温23岁中进士,后在元朝治下也是几经沉浮先是在家闲居三年,后出任高安县丞、江浙副提举、江浙元帅府都事都不满一年辞官归乡,期间隐居至此刘伯温由于元朝政治黑暗和歧视汉人,郁郁不得志,名声并不太显。
直至1360年,入朱元璋府为幕僚,这时距明朝建立仅仅只有几年,朱元璋大势已成,刘伯温的出现只是加快了其称帝的步骤。
其次,明初刘伯温还深陷浙东—淮西的派系斗争,因此被朱元璋“赐”告老还乡回老家隐居几年后担心为朝中敌对派系所害,又回到南京居住,最后1375年病逝于南京,终年65岁由此可见,刘伯温跟随朱元璋的时间只有十五年,。
相比于其他的开国功臣并不算长,因此其发挥的作用不应夸大最后,刘伯温之所以被神化,与他杰出的才能、性情有关刘伯温前几次辞官都是因他的正直、刚正不阿的性情而得罪元廷的,跟随朱元璋时更是出任太史令监察百官
此外,刘伯温的诗歌和文章写得也非常好,后世将刘伯温、高启和宋濂并称为明代诗文三大家其代表作有《郁离子》、《卖柑者言》及诗词《春蚕》、《蜀国弦》等,刘伯温的文学创作与思想对明代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刘伯温巧妙地回答满足了朱元璋的野心,但奈何朱元璋却理解错了,可是仔细想来,又何尝不是刘伯温也想让朱元璋有所误解呢?。
就算朱元璋当时猜对了,也无法改变后世之事,对历史走向无法预测。究其原因,皇权制度在明清达到顶峰,势必会衰落,而明宰相的废除更加大了对皇帝才能的要求,才导致明朝后期的衰败。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速看中国有段历史不见了(明朝本来有600年国运)
相信大家对朱元璋和刘伯温这两个人耳熟能详,朱元璋从农民翻身到成为皇帝,经历不可谓不精彩。而这位雄主之所以能够问鼎天下,除了自身…
-
墙裂推荐中国有段历史不见了(比夏朝早的三个朝代)
中华文明究竟起源于何时,这是国家决定开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时代之问。我国古代史籍把三皇五帝时代作为中华文明的肇始,但三皇五帝…
- 学到了中国有段历史不见了(没人觉得明朝历史很诡异吗)
- 学到了中国有段历史不见了(国内十大恶心文物)
- 全程干货中国有段历史不见了(国内十大恶心文物)
- 学到了吗中国有段历史不见了(新中国能建国300年吗)
- 学到了中国有段历史不见了(活了三个朝代的人)